《表3 不同渐晕区域的密度标定结果Tab.3 Density calibr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vignetting regions》

《表3 不同渐晕区域的密度标定结果Tab.3 Density calibr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vignetting region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半透明薄膜缺陷检测及厚度测量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标定光密度测量系统的目的是减小测量中的误差,这是目前许多类似的光密度-厚度测量方法都没有进行的步骤。进行标定首先要研究照明背光光源是否影响光密度测量。为了保证光密度计量在视场所有位置的准确度,采用图2所示的X-Rite标准光密度标定板进行标定。该标定板遵循ANSI PH2.19-1986和ISO 5/2-1985标准,包含0.08,0.25,1.5,2.96和3.76±0.02D的参考密度值。由于光密度值2.96和3.76接近暗电流噪声层,会带来较大的厚度测量误差,因此不作为标定辅助,而只使用光密度值较小的标定值0.08,0.25和1.5;然后选定CCD获取的12-bit图像中的四个渐晕程度不同的图像区域A1~A4,分别采集各密度值对应的输出灰度值,如图3。图3是连续采集的15幅未放置待测样品的背光图像均值化结果,不存在饱和像素,因此将其作为各像素的输入灰度值。为减少测量中的时间噪声,对图3求取每10×10像素范围的灰度平均值z,并将其代入式(4)计算实测的光密度值,计算结果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