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Heckman两阶段模型估计结果》

《表3 Heckman两阶段模型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微观企业出口参与行为研究:出口临界生产率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圆括号内为聚类稳健标准误下的z值,方括号内为聚类稳健标准误下的t值;***、**和*分别代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表3报告了Heckman两阶段模型的回归结果。出于稳健性的考虑,除了采用之前基于不同行业估算的出口临界生产率之外,本文还采用了基于不同省份估算的出口临界生产率。不同省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贸易成本各异,根据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这必然导致出口门槛的差异性。表3第2至第4列为基于行业出口门槛的估计结果,第5至第7列则为基于地区出口门槛的估计结果。第4与第7列相较于第3与第6列的区别在于,其在相应的方程中均增加了出口企业数量(exq)这一解释变量。之所以给出第4与第7列的回归结果,目的在于对出口企业数量进行排他性约束检验。从表3可以看出,出口企业数量的系数在出口选择方程中均能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在出口数量方程中却始终不显著。这意味着出口企业数量仅能影响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而无法影响其出口规模,表明出口企业数量的确是一个合理的排他性约束变量。此外,出口企业数量在出口选择方程中的系数始终为正,表明出口企业数量的增加在行业中主要起激励与示范效应。另外,逆米尔斯比率(λ)的估计系数始终显著为正,表明本文的样本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偏差问题,采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是十分有必要的。表3的回归结果表明,不论是采用出口门槛的何种度量标准,在出口选择方程中,出口临界生产率(cutoff)的估计系数始终显著为负,表明出口门槛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出口参与,从而降低了出口的广延边际;而在出口数量方程中,出口临界生产率的估计系数始终不显著,表明出口门槛的变化并不影响企业的出口规模,从而对出口的集约边际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由此可见,出口门槛主要是通过广延边际来影响企业出口行为。随着出口门槛的提高,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难度必然增加,因而其出口参与的可能性必然降低,但是企业一旦跨越了出口门槛的限制进入了出口市场,之后其出口量的变化则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好坏,包括产品的质量、营销的策略、管理的效率等,而不再与出口门槛的高低有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