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机构改革前后生态环境部部门行政成本比较》

《表2 机构改革前后生态环境部部门行政成本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政府部门行政成本与绩效——基于生态环境部机构改革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2017—2019年度生态环境部部门决算。

基于上文对政府部门行政成本的概念界定和区分,下文通过对比生态环境部机构改革前后部门支出决算中表现出的资源配置结构情况,从而比较生态环境部行政成本数量和结构变化(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人均行政运行成本是在部门内部管理相关事务中每个公务人员的各类资源耗费,人均业务履职成本则是提供公共服务相关事务中每个公务人员的各类资源耗费,可以说,前者体现为管理类资源损耗,即行政运行的单位成本,后者体现为服务类资源损耗,即业务履职的单位成本,也是人均提供公共服务数量、质量和时效在经济计量上的一种表现。根据2017年度生态环境部支出决算情况,机构改革前生态环境部行政运行成本为88832.89万元,业务履职成本为576532.52万,结合部门编制数311名,计算得出人均行政运行成本为285.64万元,人均业务履职成本1853.80万元。2018年机构改革当年,虽然部门职责得以迅速调整并于2018年9月发布生态环境部“三定”方案,部门职责得到大幅调整,编制总数增加了167名,增至478名,机构数量也由以往的37个增加到39个,但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等改革可能还未完全到位,且一部分专项支出专门用于推进机构改革工作,所以从数字来看业务履职成本得到大幅提升而行政运行成本却变化不大,不能全面体现机构改革后生态环境部的成本状况。2019年,中央层面机构改革已基本到位,这一年度生态环境部的行政运行成本增至109532.48万元,业务履职成本下降至962061.54,人均行政运行成本和人均业务履职成本分别为229.15万元和2012.6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人均行政成本较机构改革前降低了19.78%,而人均业务履职成本则增加了8.57%。这种一降一增表明机构改革后生态环境部门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更大比例的部门预算用于提供公共服务而非维持机构运转,即更多完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事务相关经费投入的同时,部门内部管理事务相关经费投入反而下降。这在很大程度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号召,压减“三公经费”、公用经费、一般性支出等,从投入和产出绩效角度优化了部门行政成本结构,提升了部门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