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内蒙古自治区整体转型2015年四所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状况》

《表1 内蒙古自治区整体转型2015年四所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状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内蒙古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转型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三) 内蒙古地方本科高校教师队伍转型面临诸多困境。与发达地区相比,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转型起步较晚。早在2005年至2010年,内地部分院校,诸如常熟理工学院、黄淮学院等高校已经开始了高等职业学校转型探索,2013年教育部规划司正式启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研究”工作,此后全国178所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在驻马店成立。2015年国家三部委《意见》出台,确定了“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的规划目标,2016年末200所高校试点向应用型转型。相比之下,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转型存在着先天与后天的不足。第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组织文化氛围尚未形成。一方面基于应用型技术高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共同愿景的核心理念处于酝酿生成阶段,文化系统中核心层面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等价值取向层面的文化要素正在孕育凝练;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制度、规范、措施等中间层次文化元素缺失,相应的制度文化尚未成熟;仪式、符号、行为、活动等处于外显层面的要素与转型理念存在冲突、对立、不适应现象,突出表现为“知行相左”“上热下冷”“文多行少”等现象。另一方面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双师双能型”培养方案与配套措施,政策导向与目标引领不够明确。“双师”主要以教师是否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外加行业职业技能证,或是以是否具有高校教师系列和专业工程师系列的职称为依据,重视教师对学科专业、行业职业理论知识层面的考察,忽视了教师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强调了学科学术上的“考”与“评”,淡化了职业行业上“动手能力”与“行业经历”。第二,“双师双能型”教师严重不足,教师年龄结构偏大、高职称高学历比例较低,占比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有过两年以上企业经历的教师凤毛麟角,远远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已建的行业学校只停留在个别专业、个别课程教学,实质性的合作因教师的应用能力不足而难以深入。第三,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15年、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45%和60%以上,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到2020年比例达到80%以上”的目标还相去甚远,与区外转型高校取得的成绩存在巨大差距。例如: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2015年620名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达169人,占教师总数的27.3%[5];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年“双师双能型”教师487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02%[6];宁波大红鹰学院2016年学校应用型教师数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60%[7]。相比之下,内蒙古五所整体转型高校并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转型方案,对“双师双能型”建设缺少具体的规划与行之有效的措施。第四,教师转型的内生动力不足。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对转型转什么、如何转不够清晰、不够明确,思想上存在不愿意转、不想转、等要靠等消极思想。学校层面缺乏突破传统做法的教师引进、培育、奖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发挥。第五,针对应用性本科高校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足,针对教师转型的战略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入,师资队伍建设系统研究不足,尚不能形成可行性的行动方略,缺乏关键层面的实操模型,难以实现运行机制上的创新突破。第六,应用型教师发展的社会支撑系统不健全。从师资的引进与培养上看,应用型本科教师发展的政策“真空”导致高校教师“高端化”特征明显。五所整体转型学校均属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均为教学型与教学科研混合型的模式,师资引进沿袭了强调学历、学源的做法,教师大多是从校门走向校门,非应用型硕士学位以上的人才充实到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中。同时学校缺乏与转型相适应的专业化的发展规划和系统的培训措施,教师的应用性专业素质严重不足。从横向联合培养上看,校企合作的渠道不畅通,没有形成校企、校地教师交流互通、挂职培训的社会环境,高校与企业、政府难以真正“相互发生作用”,校企人才的职称评比、身份转换成了制约校企合作的“壁垒”。第七,高校关于教师转型的制度保障不到位,不能充分激励焕发出教师的转型积极性。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实施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定(暂行)》《“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沈阳大学《“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工作方案》、宁波大红鹰学院出台《应用型教师资格认定、考核办法》,明确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定条件程序、培养的目标任务、培养的方式路径及配套政策,建立起来了详细可操作的评价、激励、保障措施,为转型高校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