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高原极端环境特种兵功能性训练技术实验组8周的交替训练强度负荷安排及训练要求》

《表3 高原极端环境特种兵功能性训练技术实验组8周的交替训练强度负荷安排及训练要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原极端环境特种兵功能性训练关键技术构建及实战应用效果验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研究表明,高原训练的训练强度负荷控制是决定训练效果的关键。低强度训练刺激小,训练效果不理想;而训练强度过大则刺激深,又会影响适应和恢复(龚辉翔,2017)。因此,考虑高原极端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与平原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对实验组被试的功能性训练强度负荷按照高原极端环境条件下的负荷承受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交替设计。以连续循环训练模式,一方面训练强度按照“金字塔”层级逐渐递增,另一方面在总体递增的趋势下进行强度负荷的交替调整(陈南生等,2019b),根据人体对高原极端环境习服特点,训练负荷增中有减,减后再增,逐步适应。按照研究对象在该年龄阶段的正常心率估算训练强度,大致掌握训练负荷的控制区间(表3),以心率在120~140 n/min为低强度,140~160 n/min为中等强度,160~180 n/min为高强度。在训练进程中,通过训练负荷的交替调整促进受训者逐渐适应不同的训练强度负荷,促进训练过程中不断产生超量恢复效应。以“小步子+快进阶”的负荷递增模式进行8周训练进度和训练强度的交替设计,最终达成训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