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参考Dreyfus and Bennett,2017)》

《表2 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参考Dreyfus and Bennett,2017)》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语环境意义对比研究——以中美大学校长开学演讲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结构类别是指小句中的各语义类别在词汇语法层的表现形式。在Dreyfus&Bennett(2017)[11]的基础上,本文将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按级阶整体分为两大类:小句类和词组/短语类,共6种。小句类指对其它小句起扩展作用的增强小句。词组/短语类包括最常见的环境成分、参与者和过程,同时还有后置修饰语和类别语,共5种。又根据是否从属于嵌入式小句(embedded clause)或在小句中是否发生级转移(rank shift),将环境成分、参与者、过程分为同级和降级两类;根据是否从属于其它后置修饰语或是否发生级转移将后置修饰语分为同级和降级两类。因增强小句所属级阶为最高级:小句级,所以只存在同级增强小句(enhancing clause),不存在降级增强小句。因类别语多由名词或形容词构成,不存在从属或级转移一说,所以只存在同级类别语(classifier)。经过分析数据,本文总共得到环境意义的10种表现形式(包括同级和降级类),即10种结构子类别(见表2)。同时,各结构类别的出现次数与频率也各不相同,同级类普遍高于降级类,环境成分出现最多,具体分析见下文。值得注意的是,类别语是本文的新发现,是对Dreyfus&Bennett(2017)[11]研究成果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