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结果》

《表3 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效应的差异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由表3可知,进口贸易与碳排放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进口通过直接向国内输入高技术产品,在促进自身技术进步的同时,对环境产生正外部性,有效地降低了碳排放强度。然而,出口贸易是中国碳排放强度增加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碳排放中有相当部分通过贸易被其他国家抵消了。又因为我国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出口部门主要集中在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加工制造业,而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农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则较低,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中高碳产品比重较大[34],使得碳排放强度随出口贸易的增加而增加。R&D和国外技术引进的交互项能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这说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程度较高,引进国外技术对环境改善的影响将更显著。这与Ang的观点一致,他认为增加国内的研发活动将有助于一国或地区更有效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表明R&D对碳减排存在着间接的积极影响[35]。同时李平等也认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将有助于扭转基础研究和技术资源配置的不协调状态,能够为更好地发挥技术引进的碳减排效应创造良好的基础[33]。如果仅考虑国外技术引进,该指标与碳排放强度无显著关系。这说明某地区国外技术引进不仅仅取决于数量,更取决于该地区自身技术创新程度。R&D和FDI的交互项(lnrd*lnfdi)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这说明某地区F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与该地区的自主创新程度无明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