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政策文本使用符号与规劝工具情况》

《表4 政策文本使用符号与规劝工具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民办教育管理政策工具的选择及优化——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符号和规劝工具假定政策目标群体的行为动力源自内部,他们往往以政策是否符合内在信仰或价值观为标准,决定是否接纳或执行政策。该类工具包括象征、基本原理、标签和规劝等子类型。统计发现,在符号和规劝工具使用中,“标签”为24个,占75.0%;“象征”为7个,占21.9%;“基本原理”为1个,占3.1%;未使用“规劝”工具(见表4)。可见,政府采用的符号和规劝工具主要以“标签”“象征”为主。在不同阶段,国家通过不同的“标签”和“象征”,赋予民办学校不同程度的合法性,从而获得国家和社会对民办学校价值认同的一致性,并创造出有利于政策实施的社会环境。如政策文本A中“切实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推进民办教育综合改革,鼓励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树立民办教育良好社会形象,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良好氛围”等条款,就是运用“象征”工具,试图让客体信任政府,相信其对民办教育的综合改革是一项符合客体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政策。然而,基本原理和规劝工具的较少使用,可能造成民办学校对政策目标的认同度不高、政策行动力不足,进而妨碍民办教育管理相关政策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