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基准回归结果:失业保险的劳动供给效应:抑制还是激励》

《表2 基准回归结果:失业保险的劳动供给效应:抑制还是激励》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失业保险的劳动供给效应:抑制还是激励》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p<0.01,**p<0.05,*p<0.1。劳动供给时间数据缺失较为严重,删除大量缺失值后仅剩9881个样本。

为验证失业保险的劳动供给效应,本文首先对总体劳动参与率和总体劳动时间进行回归分析。表2报告了模型的回归结果,其中第2、4列为工具变量回归,第一阶段估计中F值均大于10,工具变量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均不存在弱工具变量的问题。表2最后两行汇报的DWH检验结果也高度显著,说明该变量为内生变量,回归结果以2SLS估计为准。从回归结果的第一行可以看出,失业保险对劳动参与和劳动供给时间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从边际效应来看,参加失业保险使个体的劳动参与率提高了25.2%,使个体的劳动供给时间提高了3.752小时。失业保险对个体劳动参与行为和劳动供给时间皆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励,回归结果与理论分析的预期相符。失业保险提供的补助可以有效降低失业者的预算约束,激发失业者职业搜寻动力,从而有效提高个体劳动参与率。另一方面,失业保险也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增加劳动者职业匹配质量,并对在职者形成正向激励,从而促进个体劳动供给时间的增长。各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也基本符合逻辑,与多数经验研究的结论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