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研究区储层各沉积单元分类占比》

《表8 研究区储层各沉积单元分类占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微观孔隙结构的特低渗储层分类评价方法——以大庆油田古龙南地区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

依据各单元储层分类评价结果,将好和较好储层归为Ⅰ类储层,中储层归为Ⅱ类储层,较差和差储层归为Ⅲ类储层。根据优势储层划分原则(有Ⅰ类单元的储层的井即为1类井,没有Ⅰ类单元、有Ⅱ类单元储层的井为2类井,只有Ⅲ类单元储层的井为3类井),编制了研究区单井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平面分布图(见图3)。从研究区来看,Ⅰ,Ⅱ,Ⅲ类储层比例各占1/3(见表7)。从各井区来看,茂15-1区块储层较好,Ⅰ类储层所占比例最大,为39.2%;其次为古693区块及大146区块储层,Ⅰ类储层所占比例分别为35.7%和35.0%;敖18区块储层最差,Ⅰ类储层所占比例仅为12.8%。储层具有距离物源越近储层越好的趋势.从各沉积单元看(见表8),PI3单元最好,Ⅰ,Ⅱ储层所占比例为49.0%;其次是PI1-2单元,Ⅰ,Ⅱ类储层所占比例为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