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规模变化》

《表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规模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中国70年农村经济发展:历史演变、发展规律与经验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和居民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

(1)农村贫困发生率逐渐降低。改革开放前,国家主要通过紧急救济计划和依托自上而下的民政救济系统对农村特困人口和受灾群众实施救济,是一种“输血式”的救济行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各种运动、频繁的自然灾害等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的泥潭。1973~1977年,平均每年有43%的省份粮食供应不足或严重不足,覆盖了超过50%的农村人口。改革开放后,我国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真正开始推动农村脱贫工作。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减少为1660万人,减少了7.5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见表3),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对世界减贫的贡献超过70%。此外,许多原本贫困地区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精准扶贫方式,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形成了收入增长的稳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