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1978—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主要民族医药政策文献梳理(改革开放后)》

《表4 1978—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主要民族医药政策文献梳理(改革开放后)》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民族医药政策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一是缺少科学的民族医药政策绩效评价标准或评估指标体系。现有的绩效评价标准或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内容不全面、评价方法不科学,缺乏基于事实标准的政策效率分析,如对民族医医院缺乏基于全成本核算的民族医药服务效率分析。二是缺少专业的民族医药政策绩效评价机构和专业队伍。现有的民族医药政策绩效评价多由民族医药政策制定部门或委托所属的事业单位或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评估人员多是本部门本行业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自己人评自己人”,不仅缺乏专业性,甚至缺乏公正性。三是缺少专门的民族医药政策绩效评价活动。大多民族医药政策绩效评价活动采取的都是短期检查、看材料、听汇报、做年终工作总结的形式,很少采取科学的政策绩效评估方法、严格按照政策绩效评估的步骤、开展专门的民族医药政策绩效评估活动。四是缺乏严格的民族医药政策绩效评估反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