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对照实验结果表》

《表4 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对照实验结果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在儿童心理健康促进过程中舞蹈教育作用的调查与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该实验课程借鉴了Izard,Trentacosta,King和Mostow提出的情绪课程(EC)干预模式,利用玩偶、短剧等让儿童学习情绪技能,通过用舞动表现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多种不同的情绪,从而使儿童获得情绪知识和调节消极情绪体验的能力。被试的30名儿童性格都比较内向,其中多数孩子会藏在家长身后,不愿主动与别的小朋友以及老师交流,在老师询问时会有躲闪、哭泣等行为。在初次授课时,两组的孩子均表现出胆小、畏缩的情况,甚至在新的环境中,家长离开后会感觉不适,所以在首次的实验课堂中,家长并未离席,且两组进行了同样的课程(采用EC干预模式),课堂开始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彼此熟悉,而后,老师让孩子们分别用动作表现“火烧的猴子”和“沉睡的昆虫”,孩子们一开始扭扭捏捏不敢于表现,后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渐开始动了起来,老师稍加修改后,把单一的动作变为三维空间内的多种表现形式,下课后,孩子们未表现出抵触情绪,部分孩子表示愿意继续学习。在之后的实验课程中,根据A、B两组的课程数量与进度不同,教师在EC干预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舞蹈元素:利用“短剧”或“情景”元素进行舞蹈的基本功训练,利用“道具”进行舞蹈编排,舞蹈部分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两一组,进而四人一组为单位,利用各种小道具,如魔法棒、小草裙、小茶篓,孩子们用现有的道具进行故事的编排,进而配合音乐用肢体表现情绪,并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作品,如舞蹈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请同学们自由分组共同用肢体表达一个故事,小组共同完成的作品中,有表现电话线、飞机、房子和风筝的动作,通过情景剧的模式进行舞蹈教育,在一次次的引导中孩子们逐渐有了新的思考,渐渐将活泼的动作加入到作品中,将飞机变为“灵动的飞机”、房子也变为“会奔跑的空间”。课程测评周期分别为第一节课、一个月后、半年后、一年后,A、B组周期实验结果如下表(表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