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教育》求取 ⇩

目录1

第一 政策编1

一、宋代文教政策产生的背景1

(一)宋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显赫成就3

(二)宋代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和隐忧6

(三)宋代文化的丰厚积累9

二、宋代文教政策的内容10

(一)提倡儒、佛、道,推行三家融合11

(二)重视知识,尊重读书人13

(三)聚书、编书和加强基础文化设施16

三、宋代文教政策与教育发展的三个时期19

(一)宋代初期(960年~1043年)提倡科举20

(二)宋代中叶(1044年~1126年)振兴官学20

(三)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书院发达28

第二 铨选编30

一、宋代科举考试的种类30

(一)贡举30

(二)制举36

(三)武举39

(四)童子举42

二、宋代科举考试的防弊措施43

(一)对科举主考官的限制44

(二)对官僚世家子弟应试特权的限制48

三、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52

(一)考试性质的变化52

(二)录取名额的增加53

(三)中央集权制在科举考试中得到强化55

四、宋代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57

(一)科举制对政治经济的影响57

(二)科举制对文化教育的影响61

(三)科举制对世人心态的影响64

第三 学校编68

一、宋代的官学68

(一)中央官学68

(二)地方官学77

二、宋代的私学79

(一)师授私学80

(二)家传私学85

三、宋代的书院86

(一)宋代以前的书院87

(二)宋代书院制度的确立和发展91

第四 管理编108

一、宋代的教育行政管理108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08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109

二、宋代的学校管理110

(一)官学的组织管理和制度110

(二)私学的教学和蒙养教材125

(三)书院的组织管理和制度156

(一)科技教育182

三、宋代的其它教育管理182

(二)女子教育195

(三)社会教育212

第五 学术编222

一、宋代的学派222

(一)儒学223

(二)荆公新学225

(三)理学228

(四)心学232

(五)中原文献学234

(六)事功学236

二、宋代的学风237

(一)各派不同的学风237

(二)各派相同的学风240

三、宋代学派产生的原因244

(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为学派的产生提供了契机244

(二)经济的发展为学派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45

(三)思想上为学派的产生提供了渊源246

(四)文化上为学派的产生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247

(五)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和师友之间相互切磋为学派的产生提供了宽松的学术环境248

第六 人物编250

一、胡瑗250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251

(二)论教育作用255

(三)论教育目的256

(四)论教学方法257

二、范仲淹263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264

(二)论教育作用270

(三)论教育目的271

(四)敦教育、兴学校273

(五)论教育内容275

(六)论改革科举275

(七)论道德教育277

(八)论教师278

三、王安石280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280

(二)论人才的重要和紧迫285

(三)论学校是培养人才基地286

(四)论“慎择”人才291

(五)论人才要“使之当”296

(六)论加强人才管理297

四、周敦颐300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301

(二)论人性和教育作用305

(三)论教育目的306

(四)论教学307

(五)论道德教育310

(六)论教师316

(一)生平和著作317

五、邵雍317

(二)论教育作用和目的319

(三)论教学与学习322

(四)论道德修养329

(五)论教师和师生关系332

(六)论家庭教育333

六、张载33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335

(二)论人性、教育作用、目的和内容338

(三)论道德教育341

(四)论教学原则和方法345

(五)论学习原则和方法349

(六)论教师353

七、程颢、程颐354

(一)生平和教育实践活动354

(二)论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357

(三)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过程365

(四)论教材和教学内容373

(五)论道德教育376

(六)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382

(七)二程教育活动对后世的影响388

八、张栻389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389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396

(三)论教育目的和内容402

(四)论道德教育402

(五)论教学方法407

九、朱熹411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411

(二)论教育目的428

(三)论教育作用430

(四)论儿童教育432

(五)论道德教育437

(六)论教学原则444

(七)论读书方法451

十、吕祖谦457

(一)生平及主要活动457

(二)论教育目的和作用464

(三)论教育内容471

(四)论治学态度和教学方法476

十一、陆九渊48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485

(二)心学思想489

(三)论教育目的492

(四)论科举制度493

(五)论教师495

(六)论道德教育496

(七)论读书498

十二、陈亮501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503

(二)论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508

(三)论教育内容510

(四)论教学原则和方法514

十三、叶适517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517

(二)论人性及教育作用521

(三)论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522

(四)论教育内容524

(五)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过程526

(六)论教学原则和方法527

1992《宋代教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苗春德主编 1992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1994 PDF版)
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
1994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近代教育史(1962.05 PDF版)
近代教育史
1962.05 学芸図書
世代と教育(1980.06 PDF版)
世代と教育
1980.06 中央公論社
近代教育史(1968.02 PDF版)
近代教育史
1968.02 小学館
现代教育论(1996年03月第1版 PDF版)
现代教育论
1996年03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学(1997 PDF版)
现代教育学
1997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宋教仁( PDF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宋教仁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代政教史  中(1971 PDF版)
宋代政教史 中
1971 台湾中华书局
宋代政教史  下(1971 PDF版)
宋代政教史 下
1971 台湾中华书局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1999 PDF版)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
1999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教育学(1996 PDF版)
现代教育学
1996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宋代政教史(1971 PDF版)
宋代政教史
1971 台湾中华书局
现代教育学(1986 PDF版)
现代教育学
1986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南宋教育论著选(1992 PDF版)
南宋教育论著选
199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论(1996 PDF版)
现代教育论
1996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