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
作者 | 孙耀煜,郁沅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17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2001238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690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1
第一节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1
一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
二 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4
三 文学与社会生活10
四 几种不同的文学观14
第二节 文学审美反映的特性21
一 审美反映中的主体与客体22
二 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感应26
三 文学的对象与审美反映方式29
第三节 文学是审美意识35
一 文学审美表现的主体性35
二 文学审美意识的结构39
三 文学的真实性与倾向性43
第二章 文学特征论52
第一节 文学的形象性52
一 形象与形象思维52
二 文学形象的形成过程54
三 文学形象的类型58
四 文学形象的审美性质59
五 文学形象的特殊表现功能63
第二节 文学的情感性67
一 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68
二 情感的分类与性质71
三 情感表现的特征75
一 审美与创美的统一79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基本规律79
第三章 文学创造论79
二 表现与再现的统一82
三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85
四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89
第二节 作家的创造心理93
一 情感93
二 想象101
第三节 文学意象的创造109
一 意象的内涵109
二 意象的类型111
三 中西意象论的比较115
第四章 文学典型论121
第一节 文学典型121
一 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122
二 典型化132
三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140
第二节 文学意境146
一 意境的涵义与类型146
二 意境的创造规律150
三 意境的审美特征154
四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157
五 意境与典型之比较159
第五章 文学潮流论164
第一节 文学潮流的形成与性质164
一 文学流派164
二 文学思潮168
三 创作方法175
四 创作方法与文学思潮、流派的关系181
一 现实主义的涵义与基本特征185
第二节 现实主义潮流185
二 现实主义潮流发展的主要形态193
三 古典主义潮流201
四 自然主义潮流204
第三节 浪漫主义潮流209
一 浪漫主义思潮的诞生209
二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特征211
三 浪漫主义潮流中的两种倾向214
四 感伤主义潮流217
五 唯美主义潮流220
第四节 现代主义潮流225
一 现代主义潮流的基本性质226
二 现代主义的理论特点234
三 现代主义的评价244
第六章 文学构成论247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247
一 文学内容的结构系统247
二 文学作品的题材254
三 文学作品的主题257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形式265
一 文学作品形式的结构系统265
二 文学作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性267
三 文学作品的结构269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情节279
一 情节的基本性质279
二 情节的构成因素283
三 情节的结构286
四 情节的淡化287
第四节 文学语言289
一 文学语言的性质289
二 文学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293
三 文学语言的划分296
第七章 文学体裁论301
第一节 文学体裁的性质和分类301
一 文学体裁的性质301
二 文学体裁的分类302
第二节 叙事文学(上)307
一 叙事文学的特性308
二 叙事文学的类型312
第三节 叙事文学(下)319
一 小说的特征320
二 小说的分类323
第四节 抒情文学329
一 抒情文学的特性329
二 抒情文学的分类331
第五节 戏剧文学(上)342
一 戏剧文学的特性343
二 戏剧文学的分类357
第六节 戏剧文学(下)365
一 影视文学的语言传达367
二 影视文学的结构371
三 电影文学与电视文学的不同特性373
第八章 文学风格论377
第一节 作家风格377
一 作家风格的涵义378
二 作家风格的表现384
三 作家风格的类型387
第二节 民族风格389
一 民族风格的涵义和表现390
二 民族风格与世界文学392
三 文学风格的内部关系393
第九章 文学价值论397
第一节 文学价值的审美特性397
一 文学价值的涵义398
二 文学价值的审美特性400
第二节 文学价值的功能406
一 文学多功能的审美特性407
二 文学多功能的整合与流变415
第十章 文学欣赏论417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性质和意义417
一 文学欣赏的性质417
二 文学欣赏的意义427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基本规律432
一 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432
二 文学欣赏的基本规律444
一 文学批评的性质450
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论450
第一节 文学批评概论450
二 文学批评的标准456
三 文学批评的原则465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方法469
一 社会批评方法470
二 心理批评方法471
三 形式批评方法475
四 原型批评方法475
五 比较批评方法483
第十二章 文学发展论487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和发展487
一 文学的起源487
二 文学的发展497
第二节 文学的继承与革新507
一 文学的历史继承性507
二 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与影响511
后记516
1991《文学理论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耀煜,郁沅等主编 199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理论力学教程
- 195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文学论教程
- 前进书局
-
- 理论力学教程 下
- 195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理论力学教程
- 1987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文学概论教程
- 198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文学评论教程
- 1990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文学评论教程
- 1986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 文学理论教程
- 1990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市政管理
- 1996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文学理论基础教程
- 1989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 文学概论教程
- 1985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文学评论教程
- 1995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理论力学教程
- 197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理论力学教程 上
- 195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