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 第2版》求取 ⇩

第一篇 总论3

第1章 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3

1 临床药理学的兴起与发展3

1.1 什么是临床药理学3

1.2 为什么需要临床药理学3

1.3 临床药理学迅速发展的原因5

1.4 中国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5

1.5 促使中国临床药理学迅速发展的因素6

2 临床药理学的任务7

2.1 新药研究与评价7

2.2 市场药物再评价7

2.3 药物不良反应监察8

2.4 治疗药物应用与病人会诊9

2.5 教学与培训10

2.6 技术与咨询服务11

3 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相互关系12

3.1 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12

3.2 药物治疗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与地位13

3.3 药物治疗学正在经历的革命14

3.4 临床药理学是药物治疗学的科学基础16

3.5 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相互关系17

第2章 药物制剂、给药途径和生物利用度的关系20

1.2 控释剂型21

1.1 常用剂型21

1 药物制剂21

1.3 透皮给药系统24

1.4 贮库制剂24

1.5 靶向给药系统25

1.6 毫微粒27

1.7 前体药28

2 给药途径28

2.1 注射给药28

2.2 胃肠道给药29

2.6 透皮给药30

2.5 吸入给药30

2.4 直肠给药30

2.3 舌下及颊粘膜吸收30

2.7 其他给药途径31

3 生物利用度与制剂关系31

3.1 生物利用度的概念31

3.2 生物利用度的测定32

3.3 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33

4 制剂的生物等效性34

4.1 生物等效性试验35

4.2 需做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药物36

第3章 药物吸收、体内分布和细胞膜屏障作用39

1 细胞膜与生物膜39

1.1 生物膜40

1.2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41

1.3 药物跨膜转运42

2 药物的吸收44

2.1 口服给药的吸收45

2.2 肌内注射的吸收46

2.3 皮下注射的吸收46

2.4 直肠内给药的吸收47

2.5 肺部的药物吸收47

2.6 皮肤或粘膜搽贴药物的吸收47

3 药物的分布48

3.1 分布的情况48

3.2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50

3.3 药物在组织的分布54

3.4 体内特殊屏障与药物的分布关系56

第4章 药物的生物转化62

1 药物生物转化的化学途径及部位63

1.1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微粒体药物代谢系统)64

1.2 微粒体药物氧化反应类型举例69

1.3 其他的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70

1.4 结合反应(Ⅱ相反应)71

1.5 药物代谢酶的抑制73

1.6 酶诱导作用75

2 药物代谢的过程和结果75

2.1 直接转化而失去药理活性75

2.3 药理活性经代谢转化而改变76

2.2 经代谢而产生具药理活性的药物76

3 药物代谢在临床上的重要性77

3.1 药物代谢的种属差异性在新药临床研究中的意义77

3.2 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性在临床上的意义80

3.3 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81

3.4 药物与内源性物质的结合反应82

3.5 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82

3.6 年龄和性别对药物代谢的影响83

第5章 药物的肾脏排泄85

1 药物的肾脏排泄过程85

1.1 肾小球的滤过85

1.2 肾小管的排泌86

1.3 肾小管的重吸收87

2 肾脏疾病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88

2.1 对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88

2.2 对药物分布的影响88

2.3 对血浆蛋白全结合的影响88

2.4 对药物代谢的影响89

2.5 对肾脏排泄功能的影响89

2.6 药物从肾脏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影响92

3 肾脏病时药物的应用93

3.1 抗微生物药物93

3.2 心血管系统的药物94

3.3 降糖药96

3.4 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96

3.6 麻醉药97

3.10 环孢素A98

3.9 别嘌呤醇98

4 药物引起肾脏的不良反应98

3.8 西咪替丁,呋喃硝胺98

3.7 氯贝丁酯98

4.1 非甾体抗炎药99

4.2 抗微生物药物99

4.3 其他药物100

4.4 影响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药物100

5 肾功能不良时药物剂量的调整101

5.1 用计算图估计药物消除的参数101

5.3 肾功能的估算102

5.4 一些药物的剂量特殊估算102

5.2 病人的给药方案102

5.5 应用计算图的注意事项103

第6章 药代动力学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105

1 影响血药浓度的药代动力学因素107

2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108

2.1 药代动力学中的动力学过程108

2.2 房室模型110

2.3 药物的体内分布112

2.4 药物的消除113

2.5 药物的清除率115

2.6 药物吸收动力学119

3 临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及实例126

3.1 一室模型127

3.2 二室模型128

3.3 三室模型130

3.4 尿药排泄量作药代动力学分析130

4 图解法求药代动力学参数133

4.1 主算图的运用原则134

4.2 肾衰副算图136

4.3 积蓄副算图137

5 药代动力学的非房室模型分析统计矩138

5.1 统计矩的基本概念138

5.2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139

6 非线性动力学141

6.1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估算142

6.2 非线性药代动力学与给药方案的制定144

7 临床药代动力学中群体参数的计算145

7.1 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定义146

7.2 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147

7.3 群体药代动力学估计所需的特殊数据148

7.4 群体药代动力学中的数据分析148

8 隐态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150

8.1 静脉输注150

8.2 经静脉多次给药151

8.3 理论及实际的给药方案152

8.4 多次口服给药153

8.5 积累比154

9 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实验设计154

10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156

10.1 生物利用度的概念156

10.2 生物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157

10.3 单剂给药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158

10.4 需要观察多次给药的生物等效性研究159

10.5 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方法159

10.6 多种制剂生物利用度的比较试验164

11 计算机和统计软件在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164

11.1 3P8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165

11.2 PCNONLIN166

11.3 其他临床药理应用程序库166

1 特殊情况下经常受到影响的PK重要环节及其研究方法170

1.1 肾清除率170

第7章 特殊情况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170

1.2 肝清除率173

1.3 血浆蛋白结合率176

1.4 心力衰竭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改变178

1.5 给药方案设计示例180

2 几种较新、较重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181

2.1 生理模型181

2.2 NONMEM程序与PK的群体参数185

2.3 决策分析法188

1.2 药效动力学与临床药理学192

1.1 药效动力学的意义192

2 药物作用的水平与影响因素192

2.1 药物作用的水平192

1 药效动力学概述192

第8章 药效动力学基本理论及量效关系192

2.2 影响药效作用的几种特殊因素193

2.3 药效动力学与受体学说195

3 量反应型量效关系199

3.1 量效曲线及受体结合曲线199

2.4 受体学说的临床意义199

3.2 量反应型量效曲线的直线化计算参数200

3.3 量反应型量效关系的主要参数202

3.4 多条量效曲线的分析和对比203

3.5 量效关系的三维研究及系列线图204

3.6 竞争性拮抗剂及拮抗指数(pA2)205

3.7 非竞争性拮抗剂及减活指数(pD′2)206

4 质反应型量效关系207

4.1 质反应型量效曲线及概率单位207

3.8 量反应型量效关系的临床意义207

4.2 半数效量(ED50)及半数致死量(LD50)208

4.3 两种S型量效曲线的比较分析209

4.4 质反应型量效关系的临床意义210

5.2 时反应型量效曲线及泛双曲线模型213

5.1 时反应型量效关系的特殊性213

5.3 时反应型量效关系的临床意义213

5 时反应型量效关系213

6 药效的剂量依赖性及量效相关性214

6.1 量效曲线分析214

6.2 两步显著性检验215

6.3 散点数据的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215

第9章 遗传药理学与影响药物处置和药效的因素216

1 遗传药理学217

1.1 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218

1.2 遗传因素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220

1.3 遗传因素对药效动力学的影响233

2 生理、病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236

2.1 年龄和性别236

2.2 病理因素237

2.4 吸烟、饮酒和职业接触239

2.5 时间节律因素的影响239

2.3 营养状态239

1 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242

1.1 影响药物的吸收242

第10章 药物相互作用242

1.2 影响药物的分布248

1.3 影响药物的代谢250

1.4 影响药物的排泄252

2 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254

2.1 影响药物对靶位的作用254

3 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256

2.3 作用于同一生理系统或生化代谢系统256

3.1 药物配伍禁忌256

2.2 改变电解质平衡256

3.2 生物利用度的变动260

第11章 新药临床前药理、毒理评价原则与研究方法263

1 新药临床前药理学评价264

1.1 药效学研究264

1.2 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269

2 新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270

2.1 全身性用药的毒性270

2.2 局部用药的毒性278

2.3 特殊毒性278

1.2 新药临床药理研究与评价286

1.1 药品管理法与新药审批办法286

1.3 新药临床试验分期286

1 新药临床药理评价与审批过程286

第12章 新药临床药理评价与临床试验规范286

2 临床试验规范(GCP)288

2.1 什么是GCP,实施GCP的目的288

1.4 我国新药审批程序288

2.2 GCP的产生及国际推行现状289

2.3 赫尔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则289

2.4 GCP的基本内容与对有关人员的职责规定290

2.5 实施临床试验规范(GCP)所需的基本条件293

3 各期临床试验设计与要求297

3.1 Ⅰ临床试验297

3.2 Ⅱ期临床试验300

3.3 Ⅱ期临床试验设计303

3.4 新药上市后临床试验316

1 我国的新药审批与管理321

1.1 新药的概念及分类321

第13章 新药审批与管理321

1.2 新药管理在药政管理工作中所占的地位及其重要性322

1.3 新药管理办法沿革及发展323

1.4 新药审批管理的重点324

1.5 新药审批与临床药理328

1.6 新药审批与其技术审查及咨询机构331

1.7 关于新药保护及技术转让332

2 国外的新药管理概况333

2.1 美国的新药管理333

1.8 国外药品在中国注册、进口及临床试验的有关规定333

2.3 英国的新药管理337

2.4 加拿大的新药管理337

2.2 日本的新药管理337

2.5 国际协调338

第14章 治疗药物监测340

1 什么情况下进行TDM?340

2 TDM工作的开展341

2.1 TDM实验室的建立341

2.2 TDM的咨询服务342

2.3 TDM流程343

3 药物浓度测定344

3.1 测定什么?344

3.2 测定方法346

3.3 药物浓度测定的质量控制346

4.1 稳态一点法347

4.2 血药浓度随访测定法347

4 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347

4.4 多点法348

5 Bayesian反馈法和群体药代动力学348

4.3 诺模算图348

5.1 群体药代动力学简介349

5.2 Bayesian反馈法351

5.3 群体药代动力学与Bayesian反馈法两者的关系351

6 临床药效学352

7 TDM的局限性及前途353

第15章 常用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和体内药物分析355

1 常用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355

1.1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必备条件356

2 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法与荧光发射光谱法357

2.1 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概念357

1.2 测定血药浓度的基本知识357

2.2 荧光发射光谱法的基本概念359

3 色谱法361

3.1 气相色谱法361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365

3.3 薄层扫描法369

3.4 超临界流体色谱370

4 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372

4.1 质谱法的基本概念372

4.3 色谱-质谱法的定量分析374

4.4 色谱-质谱法在血药浓度测定中的应用374

4.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374

5.1 类型375

5.2 基本概念375

5 免疫测定法375

5.3 免疫测定法在血药浓度测定中的应用377

6 微生物测定法378

6.1 材料和试剂378

7 生物试样的前处理379

6.4 微生物测定法在血药浓度测定中的应用379

7.1 生物试样的特点379

6.3 定量测定379

6.2 加样方法379

7.2 生物试样的简单前处理380

7.3 生物试样的净化381

8 体内药物分析382

8.1 各类药物的测定382

8.2 游离药物浓度的测定384

8.3 药物代谢物的测定385

9 体内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386

9.1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387

9.2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388

1 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及其危害性391

1.1 药源性疾病发生过程391

第16章 药源性疾病391

1.2 药源性疾病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392

2 药源性疾病的分类392

3.2 遗传药理学的差异393

3.1 药物制剂学的差异393

3.3 肝脏疾病393

3 量效关系密切型药源性疾病393

3.7 水和电解质平衡失凋394

3.6 甲状腺疾病394

4 量效关系不密切型的药源性疾病394

3.5 心脏病394

3.4 肾脏疾病394

4.2 药物变态反应的机制和类型395

5.1 机体适应性397

5 长期用药致病型397

5.2 反跳现象397

4.3 遗传药理学的变异引起毒性反应与剂量无关397

6 药后效应型398

5.3 其他398

6.1 药物的致癌性398

6.2 药物的生殖毒性399

6.3 乳汁中药物的不良反应401

7 药源性肝脏疾病401

7.2 胆汁郁积性肝病402

7.1 中毒性肝病402

7.3 病毒性肝炎样肝损伤402

8 新的药源性疾病403

7.5 慢性活动性肝病403

8.1 喹诺酮类药物403

8.2 生物工程药物403

7.4 胆红素代谢障碍403

9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405

10 药源性疾病的监督405

1 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设计中的应用407

第17章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407

1.1 病例报告法407

1.4 队列研究408

1.3 长期趋势的分析408

1.5 病例对照研究408

1.2 相同病例系列法408

1.6 随机化临床试验410

2 同际上常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410

2.1 自发呈报系统410

2.2 集中监测系统412

2.3 记录联结413

2.4 记录应用414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存在的问题414

4 监测实例416

4.1 法国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416

4.2 澳大利亚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简况418

4.3 英国的黄卡系统和“处方事件监测”系统419

4.4 WHO国际药品监测计划420

4.5 我国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情况简介422

第18章 临床药理咨询服务发425

1 临床会诊和咨询425

1.2 出现药物异常反应时的会诊427

1.1 药物治疗中的最适用量问题427

1.3 对临床上已经公认的标准进行重新评价428

1.5 监测药物选择和处方习惯429

1.4 帮助说明临床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429

1.6 确定或排除药物的不良反应429

1.7 重要器官功能低下时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方案的咨询432

1.8 临床会诊举例434

2 为制药工业发展新药和临床试验提供咨询服务435

3 对药政管理及新药评价提供咨询436

5.1 药物情报的来源437

5 提供药物信息437

5.2 有关临床实践的药物信息437

5.3 临床药理学在提供药物信息中的作用437

4 临床前药理和临床研究相互关系的协调437

6 其他438

第19章 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441

1 概述441

2 毒品形势443

3 药物滥用的危害性444

3.1 对个人和家庭的损害444

4 药物滥用的管制445

3.2 对社会的危害445

4.1 国际禁毒公约446

4.2 国际禁毒机构455

4.3 国际禁毒活动457

4.4 我国近年来的各项禁毒措施457

5.1 阿片类459

5 药物的依赖性表现特征459

5.2 可卡因460

5.4 镇静催眠药461

5.3 大麻461

5.5 中枢兴奋剂461

5.6 致幻剂462

6 药物滥用的预防和药物依赖性的治疗462

6.1 药物滥用的预防462

6.2 药物依赖性的治疗463

1 母体-胎盘-胎儿组合的单位466

第20章 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药理466

2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与代谢466

2.1 胎盘的结构及发育466

2.2 胎盘对药物转运过程467

3 妊娠期临床用药468

2.4 药物在胎盘的代谢468

3.1 母体生理变化与药物作用的关系468

2.3 影响药物通过胎盘的因素468

3.2 妊娠期药理469

3.3 妊娠期用药与致畸470

3.4 妊娠期常用药的选择471

4 胎儿的药物代谢475

3.5 妊娠期合理用药的条件475

5 哺乳期临床用药476

1 概述483

第21章 老年临床药理483

2 老年期药代动力学特点483

2.1 药物吸收484

2.2 药物分布485

2.3 药物代谢486

2.4 药物排泄487

2.5 药物效应487

3 老年人药物治疗中的药效问题489

2.6 年龄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反应489

3.1 药物相互作用489

3.2 药物不良反应490

4 老年人用药491

5.1 抗生素492

5 老年人常用药物的注意点492

5.2 消炎止痛药492

5.3 地高辛493

5.4 降压药493

5.5 利尿药493

4.1 药物的变态反应494

5.6 抗心律失常药494

5.7 抗凝血药494

5.8 β-受体阻滞剂494

5.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95

5.10 抗癫痫药495

5.11 精神药物495

第22章 临床药物急性中毒的解救499

1 概述499

1.1 诊治原则499

1.2 中毒情况判断499

1.4 实验室检查501

1.3 病史和体检501

1.5 处理原则502

2 临床常用药物急性中毒的解救504

2.1 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中毒504

2.2 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中毒513

2.3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516

2.4 治疗胃肠系统疾病的常用药517

2.5 退热镇痛剂518

2.6 可以引起肾脏中毒的药物519

2.7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519

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521

1.1 无效假设与显著性水平521

第23章 统计学在临床药理学的应用521

1.2 Ⅰ、 Ⅱ型错误及检验功效522

1.3 单侧与双侧检验523

1.4 病例数的估计523

2 统计方法525

2.1 均数比较的t检验525

2.2 多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526

2.3 两组频数或率的比较527

2.4 多组频数或率的比较529

2.5 两组频数比较的确切概率计算法531

2.6 相对危险度532

2.7 分层比较533

2.8 非参数方法534

2.9 线性相关与直线回归536

2.10 交叉试验538

2.11 拉丁方设计539

2.12 析因试验(2×2设计)541

2.13 ridit分析542

2.14 序贯试验543

3 结束语545

第24章 电子计算机在临床药理的应用547

1 电子计算机基本功能547

2 电子计算机的种类548

3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方式及有关问题548

3.2 换能器549

3.3 电子计算机本身的问题549

3.1 模拟信号549

3.4 脱机应用550

4 临床药理研究分期与电子计算机技术552

4.1 临床前药理阶段552

4.2 临床药理研究Ⅰ期553

4.3 临床药理研究Ⅱ期554

4.4 Ⅲ期临床试验555

5 微型计算机的选择556

1 总论561

第25章 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561

1.1 抗生素的发现与发展561

第二篇 各论561

1.2 细菌耐药性567

1.3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586

2 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594

2.1 青霉素类595

2.2 头孢菌素类与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612

2.3 氨基糖苷类643

2.4 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651

2.5 万古霉素658

2.6 喹诺酮类抗菌药661

1 概述678

2 外用抗真菌的药物678

第26章 抗真菌药物678

3 系统性抗真菌的药物680

3.1 抗真菌抗生素680

3.2 合成药物683

3.3 其他690

第27章 治疗结核病的药物691

1 概述691

2 抗结核病药692

2.1 第一线抗结核病药692

2.2 第二线抗结核病药701

3 抗结核病药物的应用原则703

3.1 基本原则703

3.2 肺结核化疗方案704

3.3 结核化疗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705

1 概述709

2 抗疟药709

第28章 治疗寄生虫病的药物709

3 抗血吸虫病的药物718

4 抗丝虫病的药物721

5 抗阿米巴病的药物722

6 抗蠕虫病的药物724

第29章 抗病毒药物728

1 概述728

2 核苷类抗病毒药730

3 非核苷类抗病毒药752

4.1 干扰素在细胞内诱导、产生和作用过程756

4.2 干扰素的种类756

4 生物抗病毒药物756

5 95年后发展的新抗病毒药758

1 总论765

1.1 肿瘤内科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765

第30章 抗肿瘤药765

1.2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768

1.3 细胞增殖动力学与合理用药770

1.4 当前肿瘤化疗可能取得的疗效774

1.5 常见不良反应与剂量的调整776

1.6 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780

1.7 护理781

2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药理783

2.1 烷化剂783

2.2 抗代谢药794

2.3 抗肿瘤抗生素799

2.4 抗肿瘤植物药804

2.5 抗肿瘤激素类813

2.6 其他抗肿瘤药816

第31章 治疗心血管病药物的合理应用827

1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827

1.1 药物治疗高血压的适应证827

1.2 药物治疗的方案828

1.3 如何选用药物829

1.4 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830

2.1 心律失常的用药决策831

2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831

2.2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注意的事项831

1.5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831

2.3 各种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832

3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835

3.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835

3.2 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839

4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839

4.1 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840

4.3 初发性心绞痛841

4.4 自发型及变异型心绞痛841

4.2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841

5.1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般治疗842

5.2 AMI溶栓治疗842

5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842

5.3 AMI的其他治疗844

5.4 AMI并发症的治疗844

1 概述847

1.1 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847

第32章 治疗高血压病药物847

1.2 治疗高血压病药物的作用方式848

2 治疗高血压病药849

2.1 利尿降压药849

1.3 抗高血压药应具备的特性849

2.2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850

2.3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853

2.4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854

2.5 血管舒张药856

2.6 钙拮抗剂859

2.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863

3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865

3.1 基本原则865

3.2 轻度高血压的治疗866

3.3 中度与重度高血压的治疗866

3.5 有合并症的高血压病选药867

3.6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867

3.4 高血压意外的治疗867

1 概述870

1.1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870

第33章 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抗心绞痛药870

1.2 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872

2 抗心肌缺血药物872

2.1 硝酸酯类药物873

2.2 β受体阻滞剂878

2.3 钙拮抗剂882

3 其他抗心绞痛药物886

3.1 腺苷增强剂886

3.2 其他血管扩张剂887

4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887

2 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891

1 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891

2.1 第Ⅰ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891

第34章 治疗心律失常药891

3.5 抗凝药897

2.2 第Ⅱ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903

2.3 第Ⅲ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904

2.4 第Ⅳ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906

第35章 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910

1 强心药911

1.1 强心甙类911

1.2 强心双吡啶类921

1.3 拟交感胺类药物923

2 血管扩张药925

2.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925

2.2 直接血管扩张药926

2.3 血管扩张药的临床评价及注意事项927

第36章 抗休克药930

1 概述930

2 临床常用的抗休克药931

2.1 常用于抗休克的扩血管药931

2.2 常用于抗休克的缩血管药935

2.3 非强心甙类强心剂937

2.4 糖皮质激素制剂938

3 用于休克的研究性药938

3.1 内啡肽受体调整剂938

3.2 凝栓质A2(TXA2)拮抗剂939

3.3 LTD4受体拮抗剂940

3.4 其他941

4 常见类型休克的治疗选择941

4.1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942

4.2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治疗942

4.3 神经源性休克的治疗943

4.4 感染性休克943

第37章 调血脂药物及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945

1 调血脂药物作用的生化基础945

1.1 脂蛋白及其运转途径945

2.1 高脂蛋白血症类型947

1.2 高脂蛋白血症的病理生理947

2 调血脂药物的治疗原则947

2.2 调血脂药物应用的原则948

3 常用调血脂药物949

3.1 苯氧乙酸衍生物949

3.2 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953

3.3 胆汁酸结合树脂956

3.4 烟酸类957

3.5 其他降血脂药959

2 抗血小板药963

2.1 血小板的生理学、生物化学、超微结构及病理生理学963

1 概述963

第38章 治疗各种血栓病的药物963

2.2 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作用原理及分类967

2.3 各种抗血小板药物968

3 抗凝血药977

3.1 凝血系统及凝血机制979

3.2 各种抗凝血药979

4 纤维蛋白溶解药和血栓溶解药981

4.1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蛋白溶解过程982

4.2 各种纤维蛋白溶解药和血栓溶解药982

第39章 治疗血液病的药物986

1 概述986

2 治疗贫血的药物986

3 促进白细胞增加的药物993

4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995

4.1 烷化剂996

4.2 抗代谢药997

4.3 抗肿瘤抗生素999

4.4 抗肿瘤植物药1001

4.5 杂类1003

5 止血药1003

5.1 维生素K类1004

5.2 纤溶抑制剂1005

5.3 其他1008

第40章 治疗内分泌疾病的药物1014

1 下丘脑激素及有关药物1014

2 垂体激素及有关药物1018

3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1024

4 甲状旁腺素及降钙素1027

5 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及胰高血糖素1028

6 肾上腺皮质激素1034

7 皮质激素抑制剂1040

第41章 避孕药及抗早孕药物1045

1 概述1045

1.1 生殖过程的神经内分泌调控1045

1.2 阻断或终止生育的途径1046

2 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1048

2.1 甾体激素避孕药的基本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1049

2.2 复方短效口服甾体避孕药1055

2.3 探亲甾体避孕药及低剂量纯孕激素口服避孕片1066

2.4 长效甾体口服避孕药1067

2.5 长效甾体避孕针1069

2.6 长效缓释避孕系统1077

2.7 含药阴道避孕环1082

3 抗早孕药和事后避孕药1085

3.1 甾体类抗早孕药物1085

3.2 前列腺素1092

3.3 事后避孕药1101

4 男用避孕药1103

4.1 甾体激素类男性避孕药1103

4.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1106

4.3 棉酚1108

第42章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1114

1 平喘药1114

1.1 抗炎性平喘药1114

1.2 抗过敏平喘药1116

1.3 呼吸道扩张药1118

1.4 慢性支气管哮喘的阶梯治疗1128

2 镇咳药1128

2.1 中枢性镇咳药1129

2.2 外周性镇咳药1131

3 祛痰药1131

3.1 恶心性祛痰药1132

3.2 刺激性祛痰药1132

3.3 粘痰溶解药1132

4 呼吸兴奋药1134

第43章 治疗溃疡病药和止吐药1138

1 治疗溃疡病药1138

1.1 概述1138

1.2 抗酸剂1140

1.3 H2受体拮抗剂1141

1.4 乙酰胆碱拮抗剂1145

1.5 胃泌素拮抗剂1146

1.6 质子泵抑制剂1147

1.7 胃粘膜保护剂1150

1.8 杀幽门螺杆菌药1152

2 止吐药1155

2.1 概述1155

2.2 抗胆碱能药1157

2.3 抗组胺药1157

2.4 吩噻嗪类药1157

2.5 促动力药物1158

2.6 5-羟色胺拮抗剂1160

1 缓泻药1166

1.1 容积性泻药1166

第44章 缓泻药、止泻药、高能营养药1166

1.2 刺激性泻药1167

1.3 膨胀性泻药1168

1.4 滑润性及湿润性泻药1169

1.5 缓泻药的临床应用1170

2 止泻药1170

2.1 改变胃肠道运动功能的药物1170

2.2 吸附剂1172

2.3 促动力剂1173

3 高能营养药1174

3.1 临床常用的高能营养药物1176

3.2 高营养治疗时维生素及电解质、微量元素注射液添加剂1179

第45章 治疗肝胆疾病药物1181

1 概述1181

2 治疗肝胆疾病药物1182

3 肝胆疾病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1187

3.1 根据病因诊断选用和评价药物1188

3.2 自然史及自限性病程对评价药物疗效的影响1188

3.3 确定适应证评价药物疗效1188

3.4 治疗肝性脑病药物的再评价1189

3.5 胆结石的形成机制和应用利胆剂治疗胆石效果的有限性1190

第46章 利尿药1192

1 利尿药作用部位和分类1192

2 常用的利尿药1193

2.1 噻嗪类及有关的利尿药1193

2.2 髓袢利尿药1198

2.3 留钾利尿药1202

2.4 渗透性利尿药1204

2.5 碳酸酐酶抑制剂1205

2.6 排尿酸利尿药1206

3 利尿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1207

3.1 利尿药应用的适应证1207

3.2 利尿药的抗药性1207

3.3 利尿药的合理选用1208

第47章 镇静、催眠药物1211

1 概述1211

2 各类镇静、催眼药物1213

2.1 苯二氮?类1213

2.2 巴比妥类1218

2.3 非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1221

第48章 抗癫痫药1223

1 概述1223

2.1 乙内酰脲类1227

2 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1227

2.2 巴比妥类1230

2.3 亚芪胺类1233

2.4 支链脂肪酸类1235

2.5 琥珀酰亚胺类1238

2.6 苯二氮?类1238

2.7 新抗癫痫药1245

2.8 其他抗癫痫药物1249

第49章 麻醉药1254

1 全麻药1254

1.1 吸入全麻药1254

1.2 静脉全麻药1259

2 局麻药1266

2.1 概述1266

2.2 临床常用的局麻药1269

1 帕金森病1273

1.1 概述1273

1.2 临床常用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1273

第50章 治疗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药物1273

2 治疗亨廷顿病与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药物1284

2.1 治疗亨廷顿病(遗传性舞蹈病)的药物1284

2.2 治疗小舞蹈症和妊娠舞蹈症的药物1284

2.3 治疗投掷状态和肌张力障碍的药物1285

2.4 治疗慢性多发性抽搐和迟发性多动症的药物1285

2.5 治疗生理性姿势性震颤的药物1285

3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1285

4 肌肉松弛剂1286

1.1 概述1290

1.2 抗精神病药1290

1 抗精神病药物1290

第51章 治疗精神障碍药物1290

2 抗抑郁药物1295

2.1 概述1295

2.2 抗抑郁药1296

3 抗躁狂药物1300

4 抗焦虑药物1302

4.1 概述1302

4.2 抗焦虑药1302

第52章 抗炎免疫药物1307

1 概述1307

1.1 抗炎免疫药建立的基础1307

1.2 抗炎免疫药的分类与现状1307

2.1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1310

2 临床常用的抗炎免疫药1310

1.3 抗炎免疫药临床应用中的时间药理学1310

2.2 甾体抗炎免疫药1319

2.3 疾病调修药1325

第53章 治疗皮肤病的药物1344

1 概述1344

1.1 皮肤的生理和外用药物1344

2 经皮吸收1344

2.1 经皮吸收的基本概念1344

2.2 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1345

2.3 经皮吸收的临床意义1346

3 外用药的剂型与分类1346

3.1 外用药的剂型1346

3.2 外用药的分类1347

4 局部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349

5 几种常用的内服药1351

5.1 抗组胺药1351

5.2 维甲酸类药1356

5.3 光化学治疗药1357

5.4 皮肤病旧药的新用1358

第54章 放射性药物1360

1 概述1360

2 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的放射性药物1361

2.1 甲状腺诊断治疗药1361

2.2 神经系统诊断药1364

2.3 心血管系统诊断药1367

2.4 消化系统诊断药1371

2.5 泌尿系统诊断药1372

2.6 肾上腺诊断药1374

2.7 呼吸系统诊断药1375

2.8 骨诊断药1376

2.9 血液淋巴系统诊断治疗药1377

2.10 其他肿瘤诊断治疗药1378

3 药物-放射性药物相互作用1380

第55章 解毒药1382

1 金属中毒的解毒药1382

2 有机磷酸酯中毒解毒药-胆碱酯酶重活比剂1387

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解毒药1389

4 氰化物中毒解毒药1390

4.1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1390

4.2 供硫剂1392

4.3 其他解氰药1392

5 有机氟中毒解毒药1393

6 肼类中毒解毒药1394

第56章 中药的临床药理1397

1 中药学的发展与中药分类1397

2 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注意点1397

3 影响中药临床效果的因素1398

4 常用中药1399

附录1 药代动力学名词及译名1424

附录2 新药临床研究申请表1430

附录3 新药生产申请表1432

附录4 新药(西药)申报资料项目1434

附录5 新药(中药)申报资料项目1436

药名索引(中文)1437

药名索引(英文)1459

主题词索引(中文)1478

主题词索引(英文)1489

1991《临床药理学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家泰主编 199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临床药理学(1988 PDF版)
临床药理学
198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药临床药理学( PDF版)
中药临床药理学
近世代数习题解( PDF版)
近世代数习题解
山东科技出版社
临床药理学(原著 第五版)(1985年01月第1版 PDF版)
临床药理学(原著 第五版)
1985年01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药理学(1982年 PDF版)
临床药理学
1982年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临床药理学( PDF版)
临床药理学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临床药理学  上(1985 PDF版)
临床药理学 上
1985
高等临床药理学教程  第3版( PDF版)
高等临床药理学教程 第3版
Clinical pharmacology=临床药理学 第8版(1999 PDF版)
Clinical pharmacology=临床药理学 第8版
1999 Harcourt Asia
临床药理学(1991 PDF版)
临床药理学
199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药理  上(1980 PDF版)
临床药理 上
1980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药学(1987 PDF版)
临床药学
1987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室内舒适环境设计(1994 PDF版)
室内舒适环境设计
1994 北京:科学出版社;OHM社
临床药理学  上(1983 PDF版)
临床药理学 上
198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药理学  下(1986 PDF版)
临床药理学 下
198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