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5册》
作者 | 冯友兰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8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1000088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7381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五册绪论1
第一节 从地主阶级贵族到“四民之首”1
第二节 士与知识分子阶层5
第三节 士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6
第四十九章通论道学9
第一节 什么是道学9
第二节 从比较哲学的观点看道学的特点12
第三节 道学的目的和方法17
第四节 道学的发展阶段19
第五节 道学的名称20
第六节 道学的历史作用24
第五十章道学出现的政治条件——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26
第一节 军阀和士的联合专政26
第二节 当时变革的必要28
第三节 庆历新政和范仲淹的改革“十事”30
第四节 庆历新政和李觏的《周礼致太平论》32
第五节 “熙宁变法”和王安石的“新政”40
第六节 道学的兴起47
第五十一章道学的前驱——周惇颐和邵雍50
第一节 谁是道学的创立者?50
第二节 周惇颐的《太极图说》52
第三节 周惇颐的《通书》60
第四节 周惇颐论“孔颜乐处”64
第五节 邵雍的“先天学”67
第六节 邵雍的世界年谱72
第七节 《皇极经世》的《观物内外篇》77
第八节 对于周惇颐和邵雍的图象的两种了解83
第五十二章道学的奠基者——二程88
第一节 二程的家世和经历88
第二节 二程对于王安石新法的态度91
第三节 天理或理101
第四节 气、心、性、情107
第五节 程颗的《识仁篇》和《定性书》111
第六节 程颐的《易传序》119
第七节 二程的“气象”和“孔颜乐处”121
第五十三章道学的奠基者——张载125
第一节 张载的生平及其著作125
第二节 发挥唯物主义的“有无混一”论126
第三节 发挥辩证法的“二端”论130
第四节 张载的《西铭》与人的精神境界136
第五节 《正蒙》的《大心篇》与为学之方138
第六节 《正蒙》的《诚明篇》与为学之方142
第七节 张载的政治社会思想149
第五十四章朱熹154
第一节 北宋道学所引起的哲学问题154
第二节 朱熹的生平及其著作156
第三节 理,太极159
第四节 气164
第五节 朱熹的宇宙形成论168
第六节 性、心、情、才172
第七节 修养方法177
第八节 “王霸之辩”183
第九节 朱熹易学中的辩证法思想186
第十节 前期道学的高峰196
第五十五章陆、王心学的兴起198
第一节 陆九渊对于“无极而太极”的批评198
第二节 陆九渊的宇宙观和修养方法202
第三节 鹅湖之会和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205
第四节 王守仁的《大学问》208
第五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214
第六节 “良知”与“爱有差等”218
第七节 “良知”与“动静合一”220
第八节 从哲学上看理学和心学的异同222
第五十六章道学外的思想家——陈亮和叶适227
第一节 陈亮的政治态度227
第二节 陈亮的社会思想228
第三节 陈亮对于程、朱“形上”和“形下”的批评230
第四节 陈亮和朱熹关于“王霸”问题的辩论234
第五节 叶适的政治态度和社会思想237
第六节 叶适的哲学思想238
第七节 陈亮和叶适重商思想的社会根源244
第五十七章气学的复兴和理学的自我修正及革新246
第一节 工廷相对于道学的态度246
第二节 王廷相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247
第三节 王廷相的唯物主义认识论251
第四节 王廷相对于心学的批评252
第五节 罗饮顺对于心学的批评254
第六节 罗钦顺对于理学的修正革新256
第七节 王廷相和罗钦顺在后期道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59
第五十八章心学的发展260
第一节 杨简的《己易》260
第二节 王畿的“四无”说262
第三节 李贽的“童心”说265
第五十九章后期道学的高峰——王夫之的哲学体系274
第一节 论客观世界的真实性274
第二节 关于“有”、“无”的问题275
第三节 关于“动”、“静”的问题277
第四节 关于“形上”、“形下”问题278
第五节 关于“理”及其各项对立面279
第六节 王夫之的认识论及其对心学的批判284
第七节 关于知行问题286
第八节 关于“性”、“命”问题288
第九节 王夫之的历史观289
第十节 王夫之的辩证法思想291
第十一节 王夫之哲学思想的局限性294
第十二节 王夫之的著作的幸与不幸297
1988《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5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友兰著 1988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新编高中国文 第5册
- 1937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 第一册
- 1964
-
- 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六册
- 1989
-
- 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一册) (1980年修订本)
- 1964年06月第1版 人民出版社
-
- 新编初中国文 第5册
- 中华出版社
-
- 新编“哲学史” 第2卷 第四、第5章
- 195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 第3集 第5册 新心学批判
- 1982 辽宁大学哲学系
-
- 中国现代哲学史新编
- 1987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6册
- 198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3册
- 198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2册
- 196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1册
- 1962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哲学史 下
- 1983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圣西门选集 第1卷
- 1979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新编中国哲学史 3 下
- 1981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