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美学》
作者 | 肖驰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6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0209·12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1611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第一章 中国古典诗学之鉴赏论:钟嵘的滋味说和诗歌趣尚的历史沿革——中国诗境层深的拓展1
一 滋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愉意1
二 韵味:中国古典诗歌的乐意6
三 神韵:中国古典诗歌画意和乐意的统一13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学之艺术史哲学:司空图的诗歌宇宙——中国诗境嬗交与天人和谐21
二 天人合一:《二十四诗品》的美学观25
一 目击道存:《二十四诗品》的思维方式27
三 诗道沿时:《二十四诗品》的历史哲学31
第三章 中国古典诗学之逻辑发展:从前后七子到王夫之——中国古代两大诗学潮流之汇合48
一 从“诗教”到“乐教”48
二 从音乐美到意境美52
三 王夫之的诗学——一个深刻的合题54
第四章 中国古典诗学之创作论:王夫之的诗学体系——中国诗歌艺术传统的美学标本63
一 情和景——王夫之诗学的一对基本范畴64
二 意境论79
三 王夫之诗学的历史地位95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史论之一:人间哀乐的宣叙——叙事诗艺术的发展104
一 《诗经》中的两种类型105
二 戏剧化的两汉叙事诗107
三 抒情诗化的中晚唐叙事诗112
四 古典叙事诗潮流的分化119
第六章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史论之二:历史兴亡的咏叹——咏史诗艺术的发展124
一“以史力咏,正当于唱叹写神理”125
二 “搅碎古今巨细,入其兴会”128
三 “在作史者不到处,别生耳目”139
第七章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史论之三:自然境界中自我的泛化与发现——山水诗艺术的发展145
一 悦目娱耳的物质自然146
二 “思与境偕”的诗画151
三 真率性灵的“代面”159
第八章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史论之四:超自然世界的诗化——游仙诗艺术的发展168
一 游仙精神溯源:屈子、庄子、抱朴子精神之比较168
二 五岳寻仙:对现实自由的追求176
三 梦天:幻灭和感伤183
第九章 中国古典诗歌问题研究之一:中国诗画创作比较观193
一 背拟作画与即目吟诗194
二 水墨为上与擒表五色201
三 以大观小与小中见大207
第十章 中国古典诗歌问题研究之二:中国诗歌中的自然215
一 按照一定角度来观察和评价自然216
二 自然作为一种语言222
三 在比较中确认中国诗人的自然观229
第十一章 中国古典诗歌问题研究之三:中国诗人的时间意识及其它235
一 时间: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235
二 过去和现在:历史主义和自然主义241
三 时间忧患的解脱与中国诗歌艺术250
[附录]《太阳和他的反光》的反光——传统与新诗创造258
1986《中国诗歌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肖驰著 198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二十世纪美国诗歌史
- 1995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 现代美国诗歌
- 1949
-
- 诗歌形态美学
- 1987
-
- 新的歌 现代美国诗选
- 晨光出版公司
-
- 美国诗歌选读
- 1992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 中国古代诗歌
- 1995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诗歌美学辞典
- 1989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
- 诗歌形态美学
- 1987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诗歌美学
- 1989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汉语语法学史稿
- 1990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诗谈 中 中国诗歌格律
- 1981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诗歌美学
- 198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中古诗歌史
- 1988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剧诗美学风格
- 1986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节奏的美学 日中诗歌论
- 1995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