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求取 ⇩

绪论1

一、中国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1

二、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15

三、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17

上篇 基本理论21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21

第一节 阴阳学说21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21

(一)阴阳是事物的两类属性22

(二)阴阳可分22

(三)阴阳互根23

(四)阴阳制约24

(五)阴阳转化25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25

(一)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26

(二)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26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26

(四)诊断疾病的总纲27

(五)治法与用药的依据27

第二节 五行学说28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28

(一)五行的特性及其归类28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29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30

(一)根据五行的特性来解释脏腑生理的特点30

(二)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解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和疾病的预后31

(三)根据五行生克的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32

第二章 气、血、津液37

第一节 气37

一、气的形成及其生理功能37

二、气的病理变化40

(一)气虚40

(二)气滞41

第二节 血41

一、血的形成及其生理功能41

二、血与气的关系42

三、血的病理变化43

(一)血虚43

(二)血瘀43

(三)血热43

第三节 津液43

一、津液的形成及其生理功能43

二、津液与气、血的关系45

三、津液的病理变化45

(一)伤津与脱液46

(二)水肿和痰饮46

第三章 经络47

第一节 十二经脉49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9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与主要症候50

(一)手太阴肺经50

(二)手厥阴心包经52

(三)手少阴心经53

(四)手阳明大肠经54

(五)手少阳三焦经54

(六)手太阳小肠经56

(七)足太阴脾经57

(八)足厥阴肝经58

(九)足少阴肾经59

(十)足阳明胃经59

(十一)足少阳胆经62

(十二)足太阳膀胱经63

三、十二经脉的走向63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63

五、十二经脉的同气相通65

第二节 奇经八脉66

一、任脉66

二、督脉68

三、冲脉69

四、带脉69

五、阴跷脉、阳跷脉69

六、阴维脉、阳维脉73

第三节 人体各部的经络分布73

一、头面部73

二、颈部76

三、躯干部76

四、阴部77

五、脏腑77

第四章 脏腑78

第一节 心(附心包)79

一、心的生理与病理79

(一)心主血脉79

(二)心藏神80

(三)心气、心血、心阴、心阳80

(四)心开窍于舌80

二、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81

(一)心与小肠相为表里81

(二)心主血,脾统血81

(三)心肾相交81

附:心包81

第二节 肺82

一、肺的生理与病理82

(一)肺主气82

(二)通调水道83

(三)肺主皮毛83

(四)肺开窍于鼻83

二、肺与其他脏腑的关系84

(一)肺与大肠相为表里84

(二)肺主气,心主血84

(三)肺为貯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84

(四)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85

第三节 脾、胃与肠85

一、脾、胃、肠的生理和病理85

(一)脾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85

(二)脾统血86

(三)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86

(四)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87

(五)小肠主分别清浊,大肠主传化糟粕87

二、脾与胃及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87

(一)脾与胃相为表里87

(二)肝气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89

(三)肾阳对脾胃运化功能的作用89

第四节 肝与胆89

一、肝与胆的生理和病理89

(一)肝主疏泄89

(二)肝藏血91

(三)肝气、肝阳、肝血、肝阴91

  (四)肝主筋,其华在爪92

(五)肝开窍于目92

二、肝与其它脏腑的关系92

(一)肝藏血,心行血92

(二)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93

(三)肝主升,肺主降93

第五节 肾与膀胱(附命门)93

一、肾与膀胱的生理和病理94

(一)肾藏精气,主生长、发育和生殖94

(二)肾主骨生髓94

(三)肾主水液94

(四)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95

二、肾阴、肾阳为各脏阴阳的根本96

三、肾阴与肾阳的关系96

附:命门97

【附】脑、子宫、三焦97

一、脑97

二、子宫98

三、三焦99

第五章 疾病与病因100

第一节 病因101

一、六淫与疠气101

二、内伤七情106

三、饮食失调107

四、房室和劳倦损伤107

五、外伤、寄生虫及其他因素108

第二节 发病原理109

第三节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矛盾110

一、邪正斗争110

二、阴阳失调112

下篇 辨症施治114

第六章 四诊114

第一节 望诊114

一、望神115

(一)得神115

(二)失神115

(三)假神115

二、望形态115

(一)望形体115

(二)望动态116

三、望色泽116

(一)望面色116

(二)辨斑和疹的色泽形态118

(三)辨白?的色泽形态118

(四)辨指纹的色泽形态119

四、舌诊119

(一)舌诊的意义119

(二)舌诊的方法119

(三)观察舌的形态120

(四)观察舌的运动121

(五)观察舌质的色泽122

(六)观察舌苔的性状122

(七)观察舌苔的色泽124

五、望头面部的色泽形态125

六、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望诊127

第二节 闻诊128

一、听声音128

二、嗅气味129

第三节 问诊130

一、问寒热130

二、问汗131

三、问头身132

四、问二便132

五、问饮食口味133

六、问胸腹134

七、问耳、目135

八、问睡眠135

九、问旧病135

十、问思想情绪、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136

第四节 切诊137

一、脉诊137

(一)诊脉方法137

(二)脉象138

(三)舍症从脉与舍脉从症144

二、触诊145

(一)皮肤触诊145

(二)四肢触诊146

(三)胸部触诊146

(四)腹部触诊146

(五)按俞穴147

第七章 八纲辨症147

第一节 表里149

一、表症149

二、里症151

三、半表半里症与表里同病152

第二节 寒热153

一、寒症153

二、热症154

三、辨别寒症和热症的虚实154

四、辨别寒热的夹杂155

五、辨别寒热的真假155

第三节 虚实156

一、虚症156

二、实症157

三、辨别虚实夹杂、虚实转化和虚实真假158

(一)虚实夹杂158

(二)虚实转化158

(三)虚实真假159

第四节 阴阳159

一、阴症和阳症160

二、阴虚、阳虚和亡阴、亡阳160

第八章 气血辨症161

第一节 气的病症162

一、气虚162

二、气滞163

第二节 血的病症164

一、血虚165

二、血瘀166

三、血热167

第三节 气血同病168

一、气滞血瘀168

二、气血俱虚168

三、气随血脱169

第九章 脏腑辨症169

第一节 心的病症170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170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172

三、心火上炎172

四、心痹173

第二节 肺的病症174

一、肺气不宣174

二、肺失肃降175

三、肺气虚176

四、肺阴虚177

第三节 脾、胃和肠的病症178

一、脾失健运179

(一)脾气虚弱179

(二)脾阳不振179

(三)中气下陷180

二、脾不统血180

三、胃气虚寒181

四、胃热(火)181

五、胃阴不足182

六、胃气上逆182

七、肠虚滑脱183

八、肠液亏耗183

第四节 肝与胆的病症185

一、肝气郁结185

二、肝火上炎187

三、肝阳上亢187

四、肝风内动188

五、肝血虚189

第五节 肾与膀胱的病症190

一、肾阴虚191

二、肾阳虚192

三、肾精不足193

四、肾气不固193

第十章 病邪辨症195

第一节 风的病症195

一、外感风邪196

二、风邪入侵经络197

三、风邪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198

第二节 寒的病症199

一、外感寒邪200

二、寒痹200

三、寒痛200

四、寒泻201

五、寒疝201

六、寒邪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201

第三节 热、火、暑的病症202

一、实热203

二、虚热204

三、暑热204

四、暑湿204

五、热(火、暑)邪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205

第四节 湿的病症207

一、湿阻207

二、湿热208

(一)湿热留恋气分209

(二)湿热阻滞脾胃209

(三)湿热蕴结肝胆209

(四)湿热下注大肠209

(五)湿热下注膀胱210

三、湿邪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210

第五节 燥的病症212

一、感受燥邪212

二、伤津与伤阴213

三、血燥213

四、燥邪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214

第六节 食积(食滞)的病症215

一、伤食215

二、肠胃积滞215

三、脾虚夹食215

四、食积致病的辨症施治注意点216

第七节 痰的病症216

一、湿痰217

二、寒痰217

三、热痰218

四、风痰218

五、痰浊上扰218

六、痰迷心窍219

七、痰留经络、肢体219

八、痰留胸胁220

九、痰症的辨症施治注意点220

附:痰饮220

第十一章 外感热病辨症222

第一节 六经辨症施治224

一、太阳病225

二、阳明病226

三、少阳病227

四、太阴病227

五、少阴病228

六、厥阴病229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症施治232

一、卫分症232

二、气分症233

三、营分症235

四、血分症236

五、心包症236

第三节 六经辨症与卫气营血辨症的关系239

第十二章 治则与治法241

第一节 治则242

一、治病必求于本242

(一)正治与反治242

(二)治标与治本243

二、祛邪与扶正243

(一)先攻后补244

(二)先补后攻244

(三)攻补兼施244

三、调整阴阳245

(一)调整阴阳的偏胜245

(二)调整阴阳的偏衰245

第二节 治法246

一、汗法246

(一)辛温解表246

(二)辛凉解表247

(三)解表变法247

(四)使用汗法的注意点248

二、清法248

(一)清热解毒248

(二)清气热249

(三)清血热249

(四)清湿热249

(五)清虚热250

(六)使用清法的注意点250

三、下法251

(一)下胃肠热结251

(二)下热毒251

(三)下怫郁于上之火252

(四)攻逐寒积252

(五)逐水252

(六)润肠253

(七)攻痰253

(八)逐瘀253

(九)通下变法254

(十)使用下法的注意点254

四、和法254

(一)和解半表半里254

(二)理气和营255

(三)调和肝胃255

(四)调和肝脾256

(五)调和肠胃256

五、温法256

(一)温中散寒256

(二)回阳救逆257

(三)温阳利水257

(四)温经散寒257

(五)使用温法的注意点257

六、补法258

(一)补气258

(二)补血258

(三)补阴259

(四)补阳259

(五)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关系259

(六)使用补法的注意点260

七、消法261

(一)消食261

(二)化瘀261

(三)软坚262

(四)化痰263

(五)化湿264

(六)利水265

八、开窍法265

(一)清心开窍265

(二)豁痰开窍266

(三)辟秽开窍266

(四)使用开窍法的注意点266

九、固涩法266

(一)敛汗267

(二)敛肺267

(三)涩肠267

(四)固精267

(五)缩尿268

(六)固经268

(七)止带268

(八)止血268

(九)使用固涩法的注意点269

十、镇纳法269

(一)镇惊安神269

(二)潜阳熄风269

(三)摄纳肾气270

附:方剂索引271

1974《中医学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北京中医学院主编 197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基础学(1978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78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沈阳医学院
天津国医学院讲义教材  临症实验录  1卷( PDF版)
天津国医学院讲义教材 临症实验录 1卷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学( PDF版)
中医基础学
湖北中医学院
中医学基础(1972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2 长沙市卫生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1994 PDF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
1994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1979 PDF版)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
1979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5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医基础学(1991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4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4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8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3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