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书 甘肃卷》求取 ⇩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1

第一节 土地资源1

一、地理条件及地形地貌特征1

(一)地理位置1

(二)地质构造1

(三)地势分类1

1.陇南山地2

2.陇中黄土高原2

3.甘南高原2

4.祁连山地3

5.河西走廊平原3

6.北山山地3

二、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及利用现状3

(一)土地面积3

(二)土地类型4

(三)土壤类型9

(四)土地利用现状13

1.耕地资源13

2.林地资源14

3.牧地资源15

4.内陆水域15

5.城乡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15

6.未利用土地15

三、土地资源特点及其利用的分析评价15

(一)土地资源条件的基本特点15

1.总土地面积广,土地利用率低,人均耕地数量不断下降15

2.土地类型的分布,土地资源的质量及其生产能力,地域性差异极为明显16

3.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条件的组合不协调,集约化程度低,土地生产能力不高16

4.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风沙侵蚀危害面积大17

(二)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分析评价17

1.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17

2.土地资源潜力分析18

3.土地资源的综合整治和全面利用18

4.土地资源的保护19

第二节 气候资源19

一、光、热、降水、季风等气候状况的分布19

(一)太阳能19

1.太阳总辐射19

2.日照19

3.太阳能资源利用区划19

(二)热量19

1.气温分布20

2.气温变化20

3.气温极值20

4.积温与初终期20

5.四季与严寒期20

(三)降水与蒸发21

1.年降水分布及变率21

2.季降水量及变率21

3.农作物生长季节的降水量21

4.降水日数与降水强度21

5.蒸发量与干湿度22

(四)气压和风22

1.气压22

2.风向与风速变化22

3.风能资源分布22

二、全省气候区划23

(一)陇南南部河谷亚热带湿润区23

(二)陇南北部暖温带湿润区23

(三)陇中南部冷温带半湿润区23

(四)陇中北部冷温带半干旱区23

(五)河西走廊冷温带干旱区24

(六)河西西部暖温带干旱区24

(七)祁连山高寒半干旱区24

(八)甘南高寒湿润区24

三、气候资源特征及利用评价24

(一)主要气候条件特征分析24

1.气候类型多样24

2.光照充足潜力大25

3.降水少且不均25

4.气象灾害频繁26

(二)气候资源的利用评价27

1.选择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地带,建立和发展多种农业商品基地27

2.发挥光热水资源优势,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和立体农业的发展27

3.趋利避害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27

第三节 水资源27

一、水资源量及其分布形式27

(一)地表水资源27

1.黄河流域28

2.长江流域28

3.内陆河流域28

(二)降水资源29

(三)冰川资源29

1.冰川的分布与规模29

2.冰川的分布规律与特征29

3.冰川的进退变化30

4.冰川融水资源30

(四)地下水资源31

1.地下水资源贮存量31

2.地下水资源形成的水文地质状况32

3.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32

二、水质特征33

(一)河流天然水质33

(二)地热水33

(三)河流泥沙33

1.黄河流域34

2.长江流域34

3.内陆河流域34

(四)水质污染34

三、水力资源34

(一)水力资源蕴藏量及可开发容量34

(二)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35

1.水电站建设35

2.水上运输业35

四、水资源特点分析及开发利用状况37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37

1.水资源贫乏且地区分布不均37

2.地面径流季节性变化大、流失多37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37

1.水资源开发简史37

2.水利建设现状38

3.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39

4.水资源供需平衡展望40

第四节 生物资源40

一、农作物品种资源40

(一)粮食作物40

1.谷物40

2.豆类41

3.薯类41

(二)经济作物42

1.油料42

2.棉花42

3.甜菜42

4.大麻42

5.烟叶42

6.药材42

(三)园艺作物43

1.蔬菜43

2.瓜类44

3.果树45

4.桑蚕46

5.茶叶46

6.花卉46

二、林木品种资源47

(一)林木品种资源分布与结构47

1.林种结构47

2.林龄组结构47

3.优势树种结构47

(二)树种资源及常见树种47

1.针叶树种47

2.常绿阔叶树种47

3.落叶阔叶树种47

4.灌木树种47

5.藤本48

(三)现存古树资源48

1.侧柏48

2.国槐48

3.玉兰48

4.银杏48

5.桂花48

6.酸枣48

7.文冠果48

8.红豆杉48

9.白榆48

10.马丁香(菩提树)48

11.紫果云杉48

12.紫荆48

13.白皮松48

14.旱柳48

15.紫葳48

(四)珍贵稀有树种资源48

三、天然草场与人工牧草资源49

(一)天然草场类型49

(二)天然草场饲用植物种类50

(三)人工半人工草地牧草资源50

四、畜禽品种资源50

(一)马、驴、骡51

(二)牛51

(三)羊51

(四)猪52

(五)骆驼52

(六)兔52

(七)鸡(鸭、鹅)52

(八)蜜蜂52

五、水产品资源52

六、野生动植物资源53

(一)野生动物资源53

1.野生动物种类及其地理分布53

2.珍贵动物名录53

3.野生经济动物和珍稀动物饲养54

(二)野生植物资源54

(三)自然保护区55

第五节 农村能源57

一、矿产能源57

(一)煤炭57

(二)石油57

(三)油页岩57

(四)泥炭57

(五)地热57

二、水力电力58

三、生物能源58

(一)农作物秸秆58

(二)薪柴薪草58

(三)人畜粪便58

(四)沼气59

四、新能源利用59

(一)太阳能59

(二)风能59

五、消费现状分析及资源开发利用途径59

(一)消费水平及特征59

(二)开发重点及节能途径60

第六节 旅游资源61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分布61

(一)自然风光类旅游资源61

(二)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62

1.历史文物62

2.革命文物及现代工程62

3.民族风情与民俗活动62

二、旅游区景点62

(一)敦煌旅游区62

(二)嘉峪关酒泉旅游区62

(三)张掖旅游区62

(四)武威旅游区62

(五)兰州旅游区63

(六)甘南临夏旅游区63

(七)天水旅游区63

(八)平凉庆阳旅游区63

(九)陇南旅游区63

(十)定西白银旅游区63

三、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资源开发前景63

(一)主要旅游线路及服务设施建设63

(二)旅游资源开发前景与旅游观光农业展望63

第七节 农业环境64

一、农业环境问题与自然生态状况64

(一)环境污染64

(二)城乡环境质量64

1.大气环境质量64

2.水环境质量65

3.噪声环境质量65

(三)生态环境状况65

1.土地与水源65

2.森林与草原65

3.自然保护区65

二、城乡环境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66

(一)城乡环境污染防治66

(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66

(三)环保法制建设与环境管理工作66

三、农业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原因与趋向67

(一)环境变迁的历史过程与原因67

(二)农村环境资源保护的趋势与方向67

1.发展传统有机农业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生态农业67

2.实行由资源浪费向资源增殖转变的农业发展战略67

3.坚持环境保护与开发治理并重的方针67

第二章 农业社会经济条件第一节 农村人口与农村劳动力68

一、农村人口增长情况68

二、农村人口的构成及分布69

(一)农村人口的构成69

1.性别比69

2.民族比69

3.年龄比70

(二)农村人口的分布70

(三)人口密度与人均耕地占有量70

三、农村劳动力分布与结构71

(一)农村劳动力分布71

(二)农村劳动力结构71

1.性别比71

2.文化程度结构72

四、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及转移情况72

(一)农村劳动力的素质72

1.整半劳动力的组合状况72

2.文化程度组合状况72

3.专业培训状况73

4.有无残疾73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73

1.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相应劳动力的转移73

2.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相应劳动力的转移73

3.以乡镇企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及其劳动力转移73

4.组织劳务输出,去外乡、外县、外省“打工”,参加劳务活动74

第二节 农业资金74

一、农业资金投入的渠道74

二、农业资金投入动态分析74

(一)财政支农资金变动情况74

1.全民所有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变动情况75

2.农业事业费变动情况75

3.中央财政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使用情况75

(二)农业信贷资金变化情况75

(三)引进利用外资情况75

(四)农村集体资金投入变化情况75

(五)农民个人资金积累及投入变化情况76

(六)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构成及变化情况76

三、农业资金投入效益分析77

(一)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77

1.建成了一批水利工程77

2.农田基本建设成效显著77

3.初步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手段77

4.农业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的方向转变77

5.农业科技研究推广机构逐步健全77

6.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提高77

(二)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77

1.农业总产值翻了几番77

2.农村经济全面发展77

3.粮食产量稳步上升,人均占有量有所增加77

4.“两西”建设成效显著77

5.农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77

6.农民生活逐步改善77

(三)投入、产出效益比78

1.整体计算比较78

2.单项计算比较78

四、资金安排使用中存在的问题78

第三节 化肥、农膜与农药79

一、化肥79

(一)发展历程79

1.试验示范阶段(50年代)79

2.重点推广阶段(60年代)79

3.逐步普及阶段(70年代)80

4.需求猛增阶段(80年代—1992年)80

(二)节约用肥与科学施肥80

1.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81

2.改进施肥技术81

3.增施磷肥81

4.施用微肥82

5.开展化肥扶贫工作82

(三)发展趋势展望82

1.化肥施用量呈持续上升势头82

2.对磷的需求将有较大增长82

3.群众喜爱高效优质化肥82

4.要在提高肥效上狠下功夫82

5.加强化肥科学研究工作83

二、农用塑料薄膜(农膜)83

(一)农膜的应用与推广83

1.棚膜的试验示范与推广83

2.地膜的引入与发展83

3.地膜覆盖与抗旱、扶贫83

(二)重大技术革新与突破84

1.用聚乙烯取代聚氯乙烯作农膜原料84

2.塑料棚内加铺地膜84

3.用超薄膜取代普膜进行地面覆盖84

4.建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发展冬季蔬菜生产84

5.农膜覆盖和农业综合栽培技术协作共进,配套发展84

(三)农膜的发展应用成效85

1.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85

2.扩大了棉田种植面积,提高了甘肃棉花的自给率85

3.丰富了“菜篮子”,缓解了冬春季吃菜难的问题85

4.促成了西甜瓜的早熟,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85

5.广泛应用于林业、牧业、渔业,促进林牧渔各业生产的发展86

三、农药使用与病虫防治86

(一)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86

1.小麦条锈病86

2.小麦黄矮病86

3.小麦红矮病86

4.麦类黑穗病86

5.小麦全蚀病86

6.小麦吸浆虫86

7.玉米矮花叶病86

8.玉米丝黑穗病86

9.马铃薯晚疫病86

10.粘虫86

11.地下害虫86

12.农田鼠害87

13.农田草害87

(二)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防治87

(三)农药的使用和发展87

1.农药使用的主要品种88

2.农药使用量88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88

一、农业机械装备和农业机械化现状88

(一)全省农业机械装备现状88

1.农机总动力和原值88

2.耕作机械88

3.农用排灌动力机械89

4.收获机械89

5.植保机械89

6.畜牧机械89

7.林业机械90

8.渔业机械90

9.农产品加工机械90

10.运输机械90

11.其他农用机械90

12.人畜力机械90

(二)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90

1.耕、播、收机械化水平90

2.灌溉机械化水平91

3.其他农业机械化水平91

4.牧业机械化水平91

5.运输机械化水平91

(三)全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91

1.农机监理机构91

2.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91

3.农机培训机构91

4.农机修理机构91

5.农机供油机构91

6.农机人员91

二、发展历程92

(一)示范起步阶段(1953—1965年)92

(二)大发展阶段(1966—1978年)92

(三)改革发展阶段(1979—1992年)92

三、基本经验93

(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93

(二)必须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93

(三)必须坚持机械化、半机械化、机、电动力和人力、畜力并重的方针93

(四)必须坚持建立健全农机管理和农机技术服务体系93

第五节 农村电气化94

一、农村用电量及电气化水平94

(一)农村用电量94

1.农村(县及县以下)用电量及其供电类型94

2.县以下农村用电量及其用途分类94

3.县城用电量94

(二)农村电气化水平94

1.通电县情况及其分类94

2.通电乡、村、户情况94

3.农村电气化水平95

二、农村电气化建设95

(一)小水电建设95

(二)电网建设97

(三)电气化县建设98

三、基本经验99

(一)把充分利用水力资源,作为发展农村电力的主攻方向99

(二)实行大水电、小水电和火电联网,是解决枯水期甘肃农村用电困难的主要途径99

(三)发展农电事业,必须充分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集资99

第六节 农田水利99

一、水利建设成就99

(一)水库工程99

(二)渠道工程101

(三)电灌工程101

(四)小水电站102

(五)河防工程102

(六)机井工程102

(七)小型水利102

(八)饮水工程102

(九)排水工程103

(十)“三田”建设103

二、发展历程103

(一)历代水事活动沿革10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水利事业105

1.整顿、恢复和稳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105

2.曲折前进阶段(1958—1978年)105

3.改革开放,水利健康发展新阶段(1979—1992年)106

四、基本经验107

(一)不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107

(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讲求实效,切实搞好工程前期工作108

(三)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整体推动,取得最好效益108

第七节 水土保持108

一、水土流失及分布特征108

(一)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108

(二)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109

(三)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征109

二、发展历程109

(一)典型示范、总结推广阶段(50年代)109

(二)重点突破、稳步前进阶段(60年代)109

(三)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主,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阶段(70年代)109

(四)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阶段(1978—1990年)109

三、治理成果110

四、综合效益110

1.拦蓄径流,减少泥沙110

2.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110

3.变“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为“三保田”,增加了土壤抗旱增产能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110

4.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110

5.投入与效益110

五、主要经验111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体系111

(二)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开展“三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111

(三)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治理质量111

(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重点防治区的规模治理112

(五)治理、开发、管理三位一体,调动群众开展水土保持的积极性112

第八节 农用工业112

一、农业机械工业112

(一)生产水平112

(二)发展历程112

1.初创阶段113

2.崛起阶段113

3.完备体系阶段113

4.改革前进阶段114

(三)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企业114

二、农用化学工业115

(一)化学肥料工业115

1.产业结构、生产能力及生产水平115

2.发展历程与格局115

3.技术改造116

(二)农用薄膜工业117

1.农膜生产的发展历史117

2.农膜生产的结构格局和地域分布117

3.农用薄膜原料——树脂的生产与分配118

(三)农药工业118

1.农药工业的基本框架118

2.农药工业的扩建改造及结构布局119

第九节 农村交通运输与邮电119

一、农村交通运输119

(一)农村公路119

1.县县通公路(1956—1957年)120

2.农村公路网的扩大(1958—1959年)120

3.社社通公路(1971—1977年)120

4.以工代赈加快贫困地区公路建设(1985—1992年)121

(二)农村运输121

1.以群众运输为主的“马车时代”121

2.以机动车为主的“汽车、拖拉机时代”122

二、农村邮电通信122

(一)邮政通信122

1.邮政分支机构123

2.邮路123

3.邮政辅助网络124

4.邮政通信状况124

5.邮政业务量125

(二)农村电话125

1.网路设备126

2.经营管理127

第三章 农业区划与综合开发第一节 农业区划128

一、发展历程128

(一)两起两落阶段(1955—1967年)128

(二)初步发展阶段(1979—1992年)128

1.再次起步128

2.机构不断健全,队伍逐步壮大129

二、工作重点、主要成果和经验129

(一)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129

(二)主要成果129

(三)基本经验130

1.抓住机遇,扎实工作130

2.搞好宣传,推进工作130

3.抓区划成果应用,促进农业发展130

三、综合农业区划的分区131

(一)陇东黄土高原农林牧区131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131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131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132

4.内部分区132

(二)陇南山地农业经济林区133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133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133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134

4.内部分区134

(三)甘南高原牧林区135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135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135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136

4.内部分区136

(四)中部黄土高原沟壑农牧林区137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137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137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138

4.内部分区138

(五)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139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139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140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140

4.内部分区141

(六)祁连山、马鬃山山地畜牧水源林区141

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特点141

2.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142

3.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142

4.内部分区142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143

一、农业综合开发的兴起143

(一)探索阶段(1983—1987年)143

1.“两西”建设、老区建设和扶贫综合开发相继开始143

2.全省性的农业综合开发相继展开143

(二)全面发展阶段(1988—1992年)143

1.陇东综合开发由点到面,全面展开143

2.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启动144

二、综合开发战略及项目选择144

(一)“两西”建设和扶贫开发战略选择144

(二)中部三大水利工程开发顺序的选择145

(三)河西地区综合开发战略及项目选择145

1.以水利为龙头,科技为先导,建设商品基地为重点,生态效益为中心的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确立145

2.重点开发项目的确定145

(四)庆阳老区综合开发战略及项目选择145

三、荒地、荒山、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46

(一)荒地资源的开发利用146

1.开发阶段与规模146

2.开发方式146

(二)荒山资源的开发利用147

1.开发规模147

2.开发模式147

(三)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48

四、开发资金的匹配和使用148

(一)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来源148

1.中央投资148

2.省上投资149

3.国际融资和援助149

4.农民集体和个人投资149

(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匹配150

1.国内外资金匹配150

2.中央和地方资金匹配150

3.行业部门之间资金匹配150

五、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劳动积累151

(一)群众劳动积累的形成151

(二)群众劳动积累的重点和数量151

1.水利建设151

2.“三田”建设151

3.造林种草152

4.流域治理152

5.农村道路和电力建设152

六、农业综合开发中的科技应用152

(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152

(二)主要科技措施153

1.良种选育和推广153

2.地膜覆盖153

3.综合科技承包153

4.节水灌溉153

5.实施星火计划,促进科技兴农154

(三)科技应用成效154

七、农业综合开发成效及基本经验154

(一)农业综合开发成效154

1.农业基础设施增强,生产条件改善154

2.增加了物质投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154

3.长期困扰人们的缺粮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55

4.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长足发展155

(二)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155

1.主要领导亲自抓,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关键155

2.设立专项资金,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保证155

3.突出综合措施,提高开发效益155

4.坚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155

5.组织有关部门对口支援,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深入发展155

第四章 农业生产水平157

第一节 甘肃农业发展史157

一、新中国成立前各主要历史发展阶段157

(一)远古到战国时期(1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157

(二)秦汉到隋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157

(三)宋元到明清时期(公元960—1911年)158

(四)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159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甘肃农业159

(一)1949—1978年发展概况159

1.经济恢复阶段(1949—1952年)159

2.农业合作化阶段(1953—1957年)160

3.人民公社化阶段(1958—1962年)160

4.三年调整时期(1963—1965年)161

5.十年动乱阶段(1966—1976年)161

(二)1979—1992年的甘肃农业162

1.大搞调查研究,正确认识甘肃农业,确定战略方案162

2.放宽搞活农村经济政策,深化农村改革162

3.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62

4.依靠科学技术,振兴甘肃农业163

5.增加物质投入,改善农业条件163

6.主要成就163

第二节 农村产业结构164

一、农村产业结构与布局164

(一)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布局与结构164

1.第一产业的地区分布特点166

2.第二产业的地区分布特点166

3.第三产业的地区分布特点167

(二)农林牧副渔业布局与结构167

(三)粮食与经济作物布局与结构168

二、农村产业结构历史演变169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主要历史时期产业结构变化情况169

1.短暂的繁荣与潜伏的危机(1949—1956年)169

2.“左”的肆虐和曲折发展(1957—1978年)170

3.调整、发展、向合理化演进(1979年以来)171

(二)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分析及关联效果171

1.种植业内部作物结构,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提高经济作物比重172

2.农林牧副渔业内部各业协调发展172

3.农村第一二三产业齐发展172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173

(一)产业发展途径选择173

1.第一产业173

2.第二产业173

3.第三产业174

(二)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形成174

(三)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探索175

第三节 种植业176

一、发展历程176

(一)新中国成立前甘肃省种植业发展沿革176

(二)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的种植业177

1.恢复上升阶段(1949—1956年)177

2.受挫下降阶段(1957—1962年)178

3.调整回升阶段(1963—1965年)178

4.曲折徘徊阶段(1966—1978年)179

5.全面发展阶段(1979—1992年)179

二、生产水平180

(一)粮食作物180

1.小麦180

2.夏杂粮182

3.大麦183

4.玉米183

5.马铃薯184

6.糜、谷184

7.大豆185

8.水稻185

(二)经济作物185

1.棉花185

2.油料186

3.甜菜186

4.烟叶186

5.药材186

(三)其他农作物187

1.蔬菜187

2.瓜类187

3.青饲料作物和绿肥188

4.果树188

三、商品生产基地建设189

(一)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情况189

1.商品基地建设的范围和规划指标189

2.商品基地资金安排和主要建设项目189

3.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成就189

(二)名、优、特基地建设情况190

1.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设190

2.农产品加工贮藏基地建设190

3.瓜果育苗良繁基地建设190

4.大中城市副食品基地190

5.其他农产品生产基地190

四、基本经验191

(一)始终抓紧粮食生产,坚持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191

(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坚持走“科技兴农”的路子191

(三)坚持走好三条路子,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91

第四节 林业192

一、发展历程192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甘肃林业192

1.古代甘肃森林分布的基本面貌192

2.甘肃原始森林的沧桑变迁192

3.甘肃森林的培育进程19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甘肃林业建设194

1.初创阶段(1949—1957年)194

2.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7年)194

3.振兴阶段(1978年以来)195

二、生产水平195

(一)植树造林195

(二)沙区治理197

(三)林区建设197

(四)自然保护区建设198

(五)科技兴林200

三、投入与效益200

1.投入200

2.效益200

四、基本经验201

(一)坚持全民动员,用政策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201

(二)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201

(三)全面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的原则201

第五节 畜牧业202

一、发展历程202

(一)新中国成立前甘肃畜牧业的发展与演变202

1.甘肃畜牧业源远流长202

2.古代国家最重要的养马基地202

3.养羊业自古就发达203

4.甘肃是种植苜蓿最早最多地区之一203

5.民国时期畜产品以马匹、毛绒、皮张为盛203

(二)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畜牧业的发展204

1.连续数年的增畜保畜政策,促进了互助合作时期甘肃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4

2.高级社牲畜、羊只折价入社,将甘肃的畜牧业生产推入了低谷204

3.三年调整时期,甘肃省的畜牧业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204

4.“文化大革命”十年,使甘肃畜牧业长期徘徊不前,发展缓慢204

5.改革开放14年,甘肃畜牧业走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阶段206

二、生产水平206

(一)牲畜数量及产品产量206

1.马匹及马产品206

2.驴及驴产品206

3.骡及骡产品206

4.牛及牛产品206

5.驼及驼产品207

6.绵羊及绵羊产品207

7.山羊及山羊产品207

8.猪及猪产品207

9.鸡及鸡产品207

10.兔及兔产品209

11.蜂及蜂产品209

(二)主要畜产品总产量、畜牧业产值比重209

1.主要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209

2.畜牧业总产值及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和人均牧业收入209

(三)畜牧业商品基地建设209

1.兰州禽蛋奶基地209

2.张临高奶、肉牛基地209

3.临夏奶、肉牛基地210

4.董志塬肉牛基地210

5.河西细毛羊基地210

6.绒山羊基地210

7.阿克塞骆驼基地210

8.陇南优质蜂产品基地210

9.瘦肉型商品猪基地210

10.关山肉牛基地210

(四)国营牧场建设210

三、甘肃发展畜牧业的基本措施214

(一)兴办教育科技,发展畜牧业生产力214

(二)生产饲草饲料,奠定养畜物质基础214

(三)防治畜禽疫病,保障畜禽健康发展215

(四)改良畜禽品种,提高畜禽生产性能215

(五)转变养畜观念,增加养畜经济效益216

第六节 渔业217

一、发展历程217

(一)自然捕捞阶段(1949—1957年)217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217

(三)健康发展阶段(1979—1992年)217

二、生产水平217

1.鲜鱼产量217

2.科学养鱼218

3.群众渔业218

4.国营渔场218

5.鱼苗鱼种生产219

6.商品鱼基地建设219

7.国营渔场、集体渔场、群众渔业齐发展219

三、发展渔业生产的几点经验219

1.坚持以渔为业,全面贯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方针220

2.坚持发动群众,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220

3.坚持科技兴渔,发展“两高一优”的渔业生产220

4.加强渔政管理,坚持依法治渔220

第七节 乡镇企业220

一、发展历程220

(一)乡镇企业在农村副业的“胚胎”中萌芽220

(二)乡镇企业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产生221

(三)乡镇企业在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中复苏221

(四)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221

二、生产水平224

三、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25

(一)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25

1.乡镇企业已成为甘肃工业的一支生力军225

2.乡镇企业生产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大量产品225

3.乡镇企业发展对外贸易,为国家增加了出口创汇226

4.乡镇企业的税金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226

(二)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226

1.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26

2.乡镇企业的兴起,加快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26

3.乡镇企业支援了农业生产建设,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227

4.乡镇企业为农民增加了收入227

(三)就地容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结构227

(四)促进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和地方工业的合理布局227

(五)推动了城乡经济交流,促进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227

1.使城乡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了广泛的交流228

2.促进了农村集镇的兴起和繁荣228

(六)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229

1.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229

2.乡镇企业造就了一代新型的农民和农民企业家229

四、基本经验和教训229

(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是避免乡镇企业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229

(二)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是乡镇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230

(三)建立和完善供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供销人员的作用是搞活乡镇企业的“催化剂”230

(四)加快人才培训,提高产品质量是乡镇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生命线”230

第八节 农垦230

一、垦区基本情况230

(一)人口和土地232

(二)气候232

(三)水利232

(四)农业、工业生产物质技术装备232

二、发展历程232

三、生产水平234

(一)农业生产234

(二)工业生产235

(三)商业235

四、农工商综合经营235

(一)加强农业建设,奠定综合经营基础235

1.依靠增加投入和科学技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235

2.狠抓粮食生产236

3.建设商品生产基地236

4.树立大农业观点,积极发展林牧业236

5.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双层经营体制236

(二)大力兴办农垦工业,增强农垦经济实力236

1.立足于独立工业企业的挖潜改造、提高经济效益236

2.大力兴办场办工业237

3.注重产品质量,提高竞争能力237

4.积极开展横向联合,借外力发展农垦工业237

(三)建立商业服务体系,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237

1.建立健全了四级商业网络237

2.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坚持为工农业生产服务237

(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238

第五章 “两西”建设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开发第一节 “两西”建设240

一、“两西”地区概况240

(一)河西地区自然资源概况、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和开发历史240

1.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240

2.河西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分析247

3.河西开发历史概述250

(二)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概况250

1.范围251

2.自然特点251

3.“两西”建设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52

(三)“两西”地区在甘肃省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56

二、“两西”建设的方针、任务和成就259

(一)“两西”建设的历史背景259

(二)“两西”建设方针和任务260

1.中央关于“三西”地区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261

2.改变定西、西海固地区贫困面貌的方针和主要措施261

3.建设甘肃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的设想262

4.每年两亿元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263

(三)“两西”建设的近期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263

1.甘肃中部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奋斗目标263

2.种草种树,恢复植被,停止生态破坏264

3.发展多种能源,解决农村燃料问题264

4.重视旱作农业和省水型农业264

5.用定西、西海固的劳动力开发河西、河套地区264

6.发展多种经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265

7.重视智力投资,培养当地人才265

(四)“两西”建设的成就265

1.“两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265

2.主要建设成就266

3.农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267

三、“两西”建设的基本经验270

(一)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正确的建设方针、目标和政策270

(二)坚持不懈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70

(三)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逐步建立支柱产业、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基地和服务体系271

(四)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走开发式扶贫的道路271

(五)依靠智力开发和科技进步,大力抓好干部和农民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力水平271

(六)实行项目管理,管好用好专项资金,提高使用效益271

(七)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援“两西”建设,开展社会扶贫272

四、“两西”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后10年建设的总体构想272

(一)主要问题272

1.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初步解决温饱的地区和农户很不稳定且标准低272

2.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大的改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十分艰巨273

3.河西地区水土资源潜力远未发挥出来,开发的任务很大273

4.省上财力有限,全省贫困面大,对“两西”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产生不利影响273

(二)总体构想274

1.总的指导思想274

2.主要奋斗目标274

3.主要措施274

第二节 “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开发275

一、老困地区的区域分布、基本情况及其在甘肃的地位275

(一)区域分布275

(二)基本情况275

1.地势高亢,地形复杂277

2.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多而频繁277

3.土地开垦利用程度高,后备资源贫乏278

4.水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278

5.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但形不成商品优势278

6.矿产资源分布不均,相对贫乏278

7.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大多数地方“靠天吃饭”278

8.经济结构单一,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279

9.人口超高速增长,文化科技素质低280

10.地方财政困难,缺乏自我发展能力282

(三)老困地区在甘肃的地位283

二、老区建设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和发展前景285

(一)老区建设的提出285

(二)老区建设的主要成就286

1.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286

2.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286

3.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86

4.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86

5.对外经济协作日见活跃286

6.致富信心更加坚定286

(三)老区建设的基本经验287

1.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287

2.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发展支柱产业287

3.狠抓各项基础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287

4.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发展乡镇企业和地方工业287

5.以增加收入为目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87

6.集中力量扶贫攻坚288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88

三、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290

(一)起因和背景290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291

1.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291

2.确定扶贫开发范围292

3.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292

4.筹措扶持资金,实行重点扶持292

5.实行优惠政策293

6.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实行对口帮县扶贫293

四、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战293

(一)历史背景293

(二)准备工作294

1.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294

2.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主客观条件295

3.对全省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进行全面安排295

4.召开全省高少地区扶贫开发专门工作会议295

5.正式发布《决定》,扶贫攻坚战全面展开295

(三)主要工作和开发建设成就296

1.采取的几项重大措施296

2.从解决温饱出发进行多方面的开发建设297

3.扶贫开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297

(四)主要问题和矛盾298

1.扶贫工作存在短期行为298

2.扶贫力量不足298

3.扶贫开发的路子尚不清晰298

4.扶贫效益不理想298

5.各方面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298

五、90年代全省扶贫开发的主要对策298

(一)深化改革,理顺扶贫开发的思路298

(二)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对最困难地区实行倾斜298

(三)狠抓关键措施重点突破298

(四)切实把扶贫工作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农民素质上来299

(五)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经济、社会效益299

(六)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帮扶工作299

第六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与完善第一节 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运动300

一、土地改革300

(一)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300

(二)土地改革的主要做法及成果301

二、农村互助合作302

(一)农村互助合作的演变302

(二)各种合作经济组织303

1.农业生产互助组303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03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04

第二节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304

一、人民公社化304

(一)三个月内全省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304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甘肃农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305

1.实行“政社合一”的制度305

2.实行“一大二公”305

3.实行劳动组织军事化305

4.实行“生活集体化”305

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的确立305

(一)从以大队转变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305

(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06

(三)农业学大寨307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人民公社307

(一)人民公社体制趋于稳定307

(二)“左”的错误急剧膨涨,农村经济徘徊滞后307

第三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08

一、农户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阶段(1979—1984年)308

(一)划作业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探索试验308

(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308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完善与巩固310

1.进一步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白:包产、包干到户不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10

2.做好第一步改革的后续工作,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业承包责任制310

3.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努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311

二、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阶段(1985—1988年)311

(一)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革311

1.将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311

2.逐步压缩平价粮食销量312

(二)农业税收改革312

三、探索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89年以来)312

(一)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312

(二)改革农业计划管理体制313

(三)市场机制催生和带动农业产业化313

四、农村所有制结构314

1.演变历程314

2.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所有制结构新格局开始形成315

第四节 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316

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遵循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316

二、尊重农民的意愿选择和首创精神,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317

三、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和价值规律,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17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忌“一刀切”和搞形式主义317

五、城乡改革相互配套,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318

1.城乡互助,共同发展318

2.把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统一起来318

3.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318

第七章 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与卫生第一节 农村教育319

一、农村教育319

(一)农村教育发展历程319

1.恢复时期(1950—1952年)319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319

3.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320

4.三年调整、充实、发展时期(1962—1965年)320

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320

6.改革发展时期(1977—1992年)320

(二)农村教育成果320

1.基础教育320

2.职业技术教育321

3.农村成人教育322

4.农村教育综合改革323

5.农村教育管理体制323

6.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324

7.农村教师队伍建设324

二、高、中等农业专业教育325

(一)中等农业专业教育325

1.新中国成立前中等农业教育发展概况325

2.新中国成立后中等农业专业教育的发展325

(二)高等农业专业教育326

1.新中国成立前甘肃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情况326

2.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326

第二节 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327

一、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历程327

(一)新中国成立前概况327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科研事业327

1.稳步发展阶段(1949—1965年)327

2.徘徊滞进阶段(1966—1976年)327

3.蓬勃发展阶段(1977年以来)328

二、农业科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推广328

(一)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与成果328

1.科研机构建设328

2.重要科研成果330

(二)农业技术推广332

1.农业技术推广网络332

2.推广新技术334

三、效益分析336

(一)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336

(二)主要科技因素定量分析337

1.品种因素337

2.肥料(饲料)因素337

3.栽培管护因素337

4.植保、防疫因素337

(三)发展趋势337

第三节 农村文化338

一、农村文化网络的建立健全和完善338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338

三、农村文化专业队伍339

四、农村文化活动339

五、农村民间艺术339

六、农村少儿文艺340

第四节 农村卫生与计划生育340

一、农村医疗卫生发展历史340

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341

(一)农村卫生组织建设341

1.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342

2.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医方针,开阔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新路子342

3.积极推行院(站、所、校)长负责制和承包责任制和三定(三包)一奖(罚),百分考核计奖等多种形式的岗位经济承包责任制342

4.多方面筹措资金,增加卫生投入342

5.加强镇卫生院建设,充分发挥枢纽作用342

6.加速培养适用型人才,增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后劲343

(二)预防保健343

(三)地方病防治344

(四)中医与民族医药345

三、农村计划生育346

(一)人口迅猛增长,已成为甘肃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制约因素346

(二)农村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347

1.酝酿准备阶段(1949—1972年)347

2.起跑上路阶段(1973—1978年)347

3.完善提高阶段(1979—1990年)347

(三)农村计划生育的成就348

第八章 农村市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进出口贸易第一节 农产品流通渠道349

一、农村合作商业的形成与发展349

(一)初步发展阶段(1950—1957年)350

(二)曲折徘徊阶段(1958—1977年)350

(三)健康发展阶段(1978—1992年)351

二、农村集市贸易352

(一)发展历程352

(二)发育较早的几个大型专业市场353

1.秦安县小商品市场353

2.礼县盐官牲畜市场354

3.甘谷县成衣市场354

4.广河县三甲集皮毛市场355

5.岷县城关药材市场355

三、农民进入流通领域355

第二节 农产品购销体制357

一、粮油购销35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市场购销阶段(1949—1952年)357

(二)粮油统购统销阶段(1953—1984年)357

1.粮食统购体制的演变357

2.粮食统销体制的演变359

3.食用植物油统购体制的演变360

4.食用植物油统销体制的演变360

(三)合同定购计划销售阶段(1985—1992年)360

(四)市场购销阶段(1993年以来)361

二、棉花、土畜产品购销361

(一)棉花购销361

(二)土畜产品购销361

三、中药材购销362

四、农副产品加工与储藏362

(一)粮油加工与储藏362

1.粮油加工362

2.粮油储藏363

(二)棉花加工与储藏363

(三)土畜产品加工与储藏363

第三节 农副产品价格364

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364

(一)粮食收购价格365

(二)棉花收购价格365

(三)中药材收购价格366

二、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366

第四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进出口贸易367

一、农副土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368

二、农业生产资料进口369

(一)化肥进口369

(二)农药和农用地膜原料进口369

三、农业技术引进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370

(一)向世界银行贷款370

(二)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粮油无偿援助370

(三)争取多边无偿援助,引进国外农业技术370

(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引进农业技术370

第九章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371

一、互助组的收益分配371

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371

(一)初级社的收益分配371

(二)高级社的收益分配371

三、农村人民公社的收益分配372

(一)分配政策372

1.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形式(1958—1961年)372

2.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政策(1962—1964年)372

3.实行“基本口粮加按劳分配”的办法(1965—1978年)372

(二)分配结果及其分析372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收益分配373

第二节 农民收入与消费375

一、农民生活的变化375

二、农民收入375

(一)收入变化情况375

1.第一阶段(1949—1957年)375

2.第二阶段(1958—1965年)375

3.第三阶段(1966—1976年)375

4.第四阶段(1978—1992年)376

(二)总收入376

1.从集体得到的收入376

2.家庭经营收入376

3.其他非生产性收入376

(三)现金收入376

(四)纯收入376

1.纯收入大幅度增长376

2.收入增长的重要特点377

3.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378

(五)不同地区农民收入水平378

(六)农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变化378

三、农民消费379

(一)生产消费379

1.家庭经营费用支出379

2.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379

(二)生活消费379

四、农民文化生活380

五、农村社会福利381

第三节 农业经济效益评估381

一、农业经济效益历史估计381

(一)历年主要经济效益指标381

1.土地利用率逐步提高381

2.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逐步提高382

3.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383

4.每百元生产费用提供的纯收入呈下降趋势383

5.农业经济效益水平仍然很低383

(二)各历史阶段的农业经济效益变化特点383

1.第一阶段(1949—1956年)383

2.第二阶段(1957—1978年)384

3.第三阶段(1979—1992年)385

二、“七五”期间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的动态分析385

(一)全省农业总产出与总投入的增长速度基本同步385

(二)土地生产率逐年提高,经济作物快于粮食作物385

(三)农业物耗产值率徘徊在1985年的水平,种植业物耗产值率下降386

(四)农业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下降386

三、1989年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的静态分析386

(一)农业内部各业经济效益情况386

(二)农业内部各业经济效益比较387

(三)农业内部各业经济效益特点388

四、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制约因素及途径388

(一)制约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388

(二)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的途径388

第十章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第一节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沿革390

一、甘肃基层政权组织演变简史390

二、陕甘宁边区时期的陇东民主政权建设390

三、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农村基层政权建设391

(一)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1949—1954年)391

(二)政社合一的基层政权体制(1958—1979年)391

(三)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1979—1984年)391

(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加强(1984—1992年)392

第二节 乡镇党委和政权组织393

一、乡镇组织建设393

1.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乡政权394

2.镇建制恢复和不断发展394

二、乡(民族乡)镇建制名录394

三、乡镇机构设置及干部队伍建设403

第三节 农村党支部404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党支部的建立及活动404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农村党支部建设404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404

(二)两次大起大落(1957—1965年)404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405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农村党支部建设405

第四节 村民委员会408

一、村民委员会的建立408

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408

三、村民委员会建设和村民自治活动的做法和经验408

(一)把村民委员会建设摆到重要位置408

(二)抓一批后进村的综合整治工作409

(三)总结推广以法治村民主管理经验409

(四)正确处理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409

(五)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409

第五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410

一、社区性、专业性合作组织410

二、基层供销合作社410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411

四、农村合作基金会412

五、农村股份合作制412

六、农村保险互助组织413

第六节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13

一、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413

(一)农村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活动413

(二)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414

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416

(一)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416

(二)开展创建文明村户活动416

(三)开展军民共建活动416

(四)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和队伍建设417

(五)培养推广典型群体经验417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417

(一)法制普及宣传教育417

(二)人民调解工作417

(三)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418

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18

(一)地方社会治安状况的阶段性变化418

(二)专项斗争与重点治理相结合的策略418

1.组织战役阶段(1983年8月—1986年12月)419

2.专项斗争阶段(1987年1月—1989年12月)419

3.综合治理阶段(1990年开始)419

(三)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责任制419

第十一章 地县农村经济421

第一节 兰州市蓬勃发展的西固区乡镇企业421

一、乡镇企业在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21

(一)总量不断扩充422

(二)规模档次扩大422

(三)经济效益提高422

(四)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422

(五)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422

(六)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422

(七)促进了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422

二、主要做法423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423

(二)横向联合、双带整推423

(三)人才为本、科技领先423

(四)深化改革、完善机制423

(五)强化管理、注重基础424

(六)强化销售、开拓市场424

三、发展前景424

第二节 天水市培育市场,搞活流通发展农村商品经济425

一、天水市乡镇的四种类型425

二、市场扶持与培育425

(一)天水四大市场426

1.秦安县小商品市场426

2.张川县皮毛贩运加工市场426

3.甘谷县服装及毛衣市场426

4.武山蔬菜批发专业市场426

(二)市场建设426

(三)市场服务426

(四)市场管理426

三、市场功能与效应426

(一)开拓商品流通的新渠道427

(二)加速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427

(三)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427

(四)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和场所427

(五)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427

(六)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427

四、流通体制与服务427

(一)强化农产品市场调节机制427

(二)深化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充分发挥其作为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和商品“蓄水池”的调节作用428

(三)鼓励和组织农民大规模进入流通领域428

(四)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428

五、加强领导428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428

(二)从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出发,转变政府职能428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429

第三节 白银市的水利事业429

一、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429

(一)从小起步,稳步发展430

(二)高扬程、大流量提灌工程的发展430

(三)以效益为中心,修管并重、全面发展430

二、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431

(一)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转折性的改善431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所增强,农业生产进入了稳定增长的新阶段431

(三)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32

(四)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432

第四节 金昌市工农并重,振兴农村经济432

一、基本情况432

二、农村经济建设433

(一)强化基础,确保粮油基地建设433

(二)以城带乡,发展城郊经济433

(三)以大带小,发展乡镇企业433

(四)以科技为先导,发展效益型农业433

(五)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发展商品化农业434

(六)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434

三、经验和体会434

(一)依靠政策,求实进取434

(二)城乡一体,优势互补434

(三)工农并重,互让互利434

(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434

第五节 嘉峪关市依托城市,加快农业经济全面发展435

一、历史沿革与自然特点435

二、依托城市,振兴农业435

(一)坚持以水利建设为中心,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35

(二)面向市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435

(三)依靠科技,坚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436

(四)依托城市,接受辐射,发展与大工业协作配套的乡镇企业436

(五)发挥近郊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36

第六节 庆阳老区农业建设437

一、老区农业建设438

(一)农业经济开发路子逐步明确,区域经济开发格局初步形成438

(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改善439

(三)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发展439

(四)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老区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439

二、几点体会440

(一)认识区情,明确路子,把发展支柱产业作为开发重点440

(二)教育为本,科技兴区,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首要位置440

(三)产销衔接,加工配套,加快区域经济开发440

(四)政策优惠,综合输入,为老区经济开发创造宽松环境441

(五)弘扬传统,加强领导,以老区精神开发建设老区441

第七节 平凉地区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441

一、水土流失历史441

二、水土保持发展历程442

(一)起步阶段(50年代)442

(二)发展阶段(60年代)442

(三)突破阶段(70年代)442

(四)综合治理开发阶段(80年代以来)443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摸清县情,完善并实施规划443

2.贯彻水保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强化“统”的功能,建立竞争机制443

3.协调各方力量,发挥各自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开展系列化服务444

4.以科技为先导,更新完善治理措施,不断提高开发水平444

5.全面贯彻水保法规,切实巩固治理成果444

三、水土保持治理成效445

(一)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445

(二)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445

(三)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45

(四)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445

第八节 陇南地区农村经济445

一、基本情况445

二、经济建设成就446

(一)符合陇南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逐步明确,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446

(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规模,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447

(三)扶贫开发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贫困问题正在缓解448

(四)农民生活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448

三、几点体会448

(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确立符合陇南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448

(二)坚持改革开放,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全面发展449

(三)强化农村教育,重视人才开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水平449

(四)兴“三苦”精神,扬“四实”作风449

第九节 定西地区农业450

一、定西农业“三件宝”,梯田、种树、苜蓿草450

二、“三件宝”工程建设451

(一)统一思想451

(二)扩大建设规模451

1.建立承包责任制451

2.统一规划,连片治理451

3.政策鼓励,奖罚兑现451

4.严把质量关,保证新修梯田当年不减产,2—3年显著增产451

(三)建设成效452

1.梯田、种草种树和农业科技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增产技术措施相结合452

2.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452

3.坚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努力为大农业服务452

第十节 临夏城郊商品畜牧业453

一、生产水平453

(一)主要成绩453

1.畜牧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453

2.畜禽存栏增加,畜群结构趋于合理453

3.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商品率不断提高453

4.科学养殖初见成效,规模经营方兴未艾453

(二)主要变化454

1.农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组合,粮食产量逐步增长454

2.城郊型商品畜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454

3.科技兴牧不断深入,各项实用技术基本普及454

4.城乡畜产品供应丰富,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454

5.畜产品流通活跃,加工增值效益明显454

6.村级集体经济有所壮大,统分结合、服管并举的双层经营体制初具雏型454

二、经验和做法454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双向开发,综合经营454

(二)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长短结合,重点开发455

1.大力发展奶牛养殖455

2.积极引导肉牛、肉羊育肥生产455

3.积极推广科学养鸡455

(三)建设基地,规模经营,典型引路,滚动发展455

1.狠抓奶牛基地建设455

2.积极发展肉牛、肉羊育肥屠宰基地456

3.积极推广良种鸡,加快瘦肉型猪生产456

(四)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农牧结合,以牧促农456

(五)健全组织,推广科技,兴办实体,系列服务456

1.加强畜牧服务机构建设456

2.壮大畜牧兽医技术队伍456

3.完善科教兴牧系列工程建设456

4.加强科技推广和生产过程的系列服务456

5.建立起一支比较好的村级领导班子457

第十一节 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业457

一、党的方针政策为甘南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57

(一)实行特殊政策,恢复和发展牧业生产457

(二)克服“左”的干扰,发展牧业生产457

(三)改革开放,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458

二、科学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加速了牧业生产的发展458

(一)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458

(二)积极开展防疫灭病,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458

(三)科教兴牧是畜牧业生产发展不断吸取活力的源泉458

三、建设防灾保畜基地,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459

四、进行商品生产,促进畜牧业发展459

五、发展牧业机械化,推动甘南畜牧业生产的发展459

第十二节 武威地区农业460

一、发展历程460

1.迅速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56年)460

2.滑坡、调整时期(1958—1965年)461

3.缓慢发展时期(1966—1976年)461

4.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以后)461

二、生产水平461

(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461

(二)林业生产成绩显著461

(三)畜牧业迅速发展461

(四)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462

(五)乡镇企业高速发展462

(六)农业科学技术全面推广462

(七)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462

(八)基地建设健康发展462

第十三节 张掖地区依靠政策和科技,促进临泽农村经济发展463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63

(一)农林牧各业生产全面发展463

1.种植业连续10年获得丰收463

2.林业生产发展迅速464

3.优质果品生产已成为临泽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464

4.畜牧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不断发展464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464

(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464

二、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落实农业这个基础464

(一)深化农村改革,建立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464

(二)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465

1.大搞农田基本建设465

2.以挖潜配套为中心,积极兴修水利465

3.加强电力建设465

4.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465

5.发展林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465

6.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积蓄农业发展后劲465

(三)大力推广适用农业科学技术,走科技兴农的路子466

三、前景展望466

第十四节 酒泉地区敦煌市建设粮棉基地,实施“双千”工程467

一、发挥优势,明确发展路子467

(一)积极稳步发展种养业467

1.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467

2.棉花生产实现新突破467

3.畜牧业改变了从属地位467

(二)突出特色发展林果业467

(三)外引内联发展乡镇企业468

(四)城乡结合发展旅游业468

二、强化基础,改善基本条件468

(一)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田水利、水电建设468

(二)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改造中低产田468

(三)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468

(四)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减轻风沙灾害468

(五)搞好良种建设,利用种子杂交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单产468

三、建设基地,发展主导产业469

四、依靠科技,实现增产增收469

(一)抓培训,提高农民素质469

(二)抓典型,引导科技推广470

(三)抓服务,建立科技网络470

(四)抓措施落实,推广应用实用技术470

(五)抓科技承包,指导技术入户进地470

第十二章 农业机构471

第一节 省委、省政府农业领导管理部门471

一、中共甘肃省委领导管理农业的部门471

二、甘肃省农业委员会472

1.机构历史沿革472

2.主要任务和职责472

第二节 省级农业管理职能机构472

一、甘肃省农业厅472

1.机构历史沿革472

2.主要任务和职责473

二、甘肃省林业厅473

1.机构历史沿革473

2.主要任务和职责473

三、甘肃省畜牧厅474

1.机构历史沿革474

2.主要任务和职责474

四、甘肃省水利厅474

1.机构历史沿革474

2.主要任务和职责474

五、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474

1.机构历史沿革474

2.主要任务和职责475

六、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局475

1.机构历史沿革475

2.主要任务和职责475

第三节 高等、中等农业院校475

1.甘肃农业大学475

2.兰州农业学校476

3.天水农业学校476

4.张掖地区农业学校476

5.定西地区农业学校476

6.平凉农业学校476

7.庆阳地区农业学校476

8.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学校476

9.陇南农技学校476

10.山丹培黎农牧学校476

11.兰州园艺学校476

12.甘肃省林业学校476

13.庆阳地区林业学校476

14.甘肃畜牧学校476

15.甘南畜牧学校476

16.甘肃农业机械学校476

17.庆阳地区农机学校476

18.甘肃水利学校476

19.甘肃乡镇企业学校476

20.兰州气象学校476

第四节 农业科研机构476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476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477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477

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477

5.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477

6.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477

7.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477

8.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477

9.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477

10.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11.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12.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13.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14.平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15.陇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16.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17.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18.武威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19.张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20.酒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477

21.定西地区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477

22.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477

23.兰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477

24.天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477

25.陇南地区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478

26.定西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478

27.庆阳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478

28.临夏回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478

29.酒泉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478

30.陇南地区多种经营研究所478

31.天水市果树研究所478

32.张掖地区果树研究所478

33.平凉地区核桃研究所478

34.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478

35.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478

36.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478

37.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478

38.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478

39.甘肃省草坪技术开发研究所478

40.甘肃省饲草饲料研究所478

41.甘肃省养蜂研究所478

42.兰州市畜牧兽医研究所478

43.张掖地区畜牧兽医研究所479

44.临夏回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研究所479

45.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479

46.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所479

47.平凉地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479

48.庆阳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479

49.平凉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479

50.陇南地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研究所479

51.定西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479

52.武威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479

53.张掖地区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479

54.酒泉地区农业机械推广研究所479

55.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机械科学研究所479

56.甘肃省水产科学研究所479

第五节 省、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479

一、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479

(一)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479

1.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479

2.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479

3.天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479

4.白银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79

5.嘉峪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479

6.庆阳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479

7.平凉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479

8.陇南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479

9.定西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479

10.武威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80

11.张掖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480

12.酒泉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480

13.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站480

14.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站480

(二)土壤肥料工作站480

1.甘肃省土壤肥料工作站480

2.兰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480

3.天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480

4.白银市土壤肥料工作站480

5.庆阳地区土壤肥料工作站480

6.定西地区土壤肥料工作站480

7.张掖地区土壤肥料工作站480

8.临夏回族自治州土壤肥料工作站480

(三)植保植检站480

1.甘肃省植保植检站480

2.兰州市植保植检站480

3.白银市植保植检站480

4.嘉峪关市植保植检站480

5.庆阳地区植保植检站480

6.平凉地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站480

7.定西地区植保植检站480

8.张掖地区植保植检站480

9.酒泉地区植保植检站480

10.临夏回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480

二、甘肃省林业技术推广机构480

(一)林业技术推广站(中心)480

1.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480

2.兰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3.天水市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4.白银市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5.嘉峪关市林业站481

6.庆阳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7.平凉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8.陇南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9.定西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10.武威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11.张掖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12.酒泉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13.临夏回族自治州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14.甘南藏族自治州林业技术推广站481

(二)森林(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1.甘肃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2.兰州市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3.天水市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4.白银市林木病虫害防治站481

5.金昌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6.庆阳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7.平凉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8.陇南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9.定西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481

10.武威地区林木病虫害防治站481

11.张掖地区林木病虫害防治站481

12.酒泉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13.临夏回族自治州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14.甘南藏族自治州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481

三、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机构481

(一)畜牧兽医工作站(中心)481

1.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481

2.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482

3.兰州市畜牧工作站482

4.天水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482

5.白银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482

6.金昌市畜牧工作站482

7.嘉峪关市畜牧工作站482

8.庆阳地区畜牧工作站482

9.平凉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482

10.陇南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482

11.武威地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482

12.张掖地区畜牧工作站482

13.张掖地区兽医站482

14.酒泉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482

15.临夏回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工作站482

16.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工作站482

(二)种草(草原)站482

1.甘肃省饲料饲草技术推广总站482

2.金昌市草原站482

3.庆阳地区种草站482

4.定西地区种草养畜中心482

5.武威地区种草站482

6.张掖地区草原站482

7.酒泉地区草原站482

8.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站482

四、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机构482

1.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482

2.兰州市水产工作站482

3.天水市渔业工作站482

4.白银市水产站483

5.庆阳地区水产工作站483

6.平凉地区渔业技术推广站483

7.陇南地区水产工作指导站483

8.定西地区水产站483

9.武威地区渔业服务站483

10.张掖地区渔业技术推广站483

11.酒泉地区水产工作站483

12.临夏回族自治州水产技术指导站483

五、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483

1.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483

2.兰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483

3.天水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483

4.白银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483

5.嘉峪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483

6.庆阳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483

7.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483

8.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483

第六节 省直农口县级以上主要事业单位483

1.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483

2.甘肃省农村会计辅导总站483

3.甘肃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483

4.甘肃省土地勘测设计院484

5.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484

6.甘肃省林业勘探设计研究院484

7.兰州林工商联合公司484

8.甘肃省林产工业公司484

9.甘肃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484

10.甘肃省野生动物自然保护管理局484

11.“三北”防护林建设局484

12.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484

13.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484

14.白龙江林业管理局484

15.甘肃省治沙研究所484

16.甘肃省动物检疫总站484

17.甘肃省畜牧工程设计所484

18.甘肃省牧工商联合公司484

19.兰州正大有限公司484

20.甘肃省武威冷冻精液站484

21.甘肃省蜂业工作站484

22.甘肃省乡镇企业总公司484

23.甘肃省乡镇企业工业公司484

24.甘肃省乡镇第三产业公司485

25.甘肃省乡镇企业技术服务公司485

26.甘肃省乡镇矿业开发公司485

27.甘肃省城市建筑总公司485

28.甘肃省乡镇企业进出口公司485

29.乡镇工业设计院485

30.甘肃省实用技术开发研究所485

31.甘肃省乡镇企业科技信息人才中心485

32.甘肃省渔业公司485

33.甘肃省魟鳟鱼科技开发中心485

34.甘肃省农垦总公司485

35.国营河西堡电焊条厂485

36.武威啤酒厂485

37.嘉峪关化工总厂485

38.国营祁连山制药厂485

39.国营屯沟湾石英矿485

40.国营娄南坝石棉矿485

41.国营甘沟硫磺矿485

42.甘肃省农垦建筑工程公司485

43.甘肃农垦酒泉农工商公司485

44.甘肃农垦张掖农工商公司486

45.甘肃农垦武威农工商公司486

46.甘肃农垦平凉农工商公司486

47.甘肃省农垦科技实业开发公司486

48.农垦科研推广培训中心486

49.甘肃省农垦勘测设计院486

50.甘肃省农业机械鉴定站486

51.甘肃省农业机械监理总站486

52.甘肃省“两西”农业建设指挥部486

53.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486

54.甘肃省水资源委员会办公室486

55.甘肃省水利厅水利管理局486

56.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指挥部486

57.甘肃省景泰川灌区管理处486

58.甘肃省水利厅工程地质建设公司486

59.甘肃省水文总站486

60.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486

61.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487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488

附录一 农业大事记498

附录二 农村基本情况统计资料508

一、农村基层组织情况508

二、农村劳动力构成(1982—1994年)508

三、耕地面积情况509

四、农业现代化情况510

五、粮食生产情况510

六、棉花和油料生产情况510

七、林业生产情况511

八、畜牧业生产情况511

九、主要农畜产品商品量和商品率511

十、渔业生产情况512

十一、乡镇企业基本情况512

十二、乡镇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513

十三、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513

十四、农业商品产值和商品率(按当年价格计算)513

十五、农业净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514

十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514

十七、农村社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514

十八、农村经济收入分配(按当年价格计算)515

十九、农业自然灾害情况515

1997《中国农业全书 甘肃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甘肃卷》编辑委 1997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甘肃的气候与农业(1976 PDF版)
甘肃的气候与农业
1976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中国农业全书·贵州卷( PDF版)
中国农业全书·贵州卷
中国农业全书  山东卷(1994 PDF版)
中国农业全书 山东卷
1994
四川卷(1995年12月第1版 PDF版)
四川卷
1995年12月第1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甘肃省志  第18卷  农业志  下(1995 PDF版)
甘肃省志 第18卷 农业志 下
1995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  甘肃卷(1998 PDF版)
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 甘肃卷
1998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  38  甘肃卷(1995 PDF版)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 38 甘肃卷
1995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网络计划技术(1993 PDF版)
网络计划技术
1993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中国煤炭志  甘肃卷(1997 PDF版)
中国煤炭志 甘肃卷
1997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甘肃农业生产布局(1990 PDF版)
甘肃农业生产布局
1990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甘肃农业经济问题(1983 PDF版)
甘肃农业经济问题
198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甘肃省志  第18卷  农业志  上(1995 PDF版)
甘肃省志 第18卷 农业志 上
1995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中国农业全书  山东卷(1994 PDF版)
中国农业全书 山东卷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全书  广东卷(1994 PDF版)
中国农业全书 广东卷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甘肃之工业(1944 PDF版)
甘肃之工业
1944 甘肃省银行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