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书 江苏卷》求取 ⇩

二、发展历程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1

1

概述1

一、基本情况1

2.快速发展阶段(1980—1989年)2

1.恢复发展阶段(1949—70年代)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2

(三)粮、棉、油持续增产3

(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3

3.稳定发展阶段(1990—1995年)3

三、主要成就3

(一)农业总产值增长较快3

(二)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

(一)坚持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方针4

(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不断提高4

四、主要措施4

3.防治病虫草害5

2.品种改良5

1.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5

2.发展农用工业5

3.建设商品基地和实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5

(三)实施科技兴农,研究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5

1.改革耕作制度5

3.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6

2.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6

4.研究推广适用农业机械6

(四)始终重视和加强对农业的领导6

1.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责任制6

5.沿江冲积平原7

4.湖荡平原7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7

第一节 土地资源7

一、地形地貌7

(一)平原7

1.高亢平原7

2.水网平原7

3.水网圩区平原7

1.湖泊8

(四)水面8

6.滨海平原8

7.黄泛冲积平原8

8.荡地平原8

(二)岗地8

1.高岗8

2.平岗8

3.缓岗8

(三)低山与丘陵8

1.西南部低山丘陵8

2.东北部丘陵8

3.西北部丘陵8

3.砂土9

2.黄老土9

2.大型河流9

3.河沟与池塘9

4.水库9

5.浅海水域9

二、土壤类型与分布9

(一)低山丘陵区土壤9

1.酥石岭砂土9

2.包浆土9

3.黄僵土9

4.黄砂灰石土9

5.黄刚土9

6.黄红砂土9

7.红黄土9

8.山红土9

9.暗色土9

(二)平原旱作区土壤9

1.砂黄土9

11.青泥土10

10.乌栅土10

4.两合土10

5.淤土10

6.高砂土10

7.夹砂土10

8.盐潮土10

9.盐土10

(三)稻区土壤10

1.湖黑土10

2.砂姜土10

3.淤泥土10

4.黄白土10

5.红砂土10

6.马肝土10

7.黄泥土10

8.白土10

9.蒜瓣土10

2.茶园地11

1.桑园地11

(四)土壤改良11

1.盐渍土改良11

2.砂姜黑土改良11

3.白浆化土壤改良11

4.高砂土改良11

5.冷湿粘土壤改良11

三、土地利用结构11

(一)耕地11

(二)园地11

(二)雨量集中12

(一)四季分明12

3.果园地12

(三)林地12

(四)牧草地12

(五)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

(六)交通用地12

(七)水域12

(八)未利用土地12

第二节 气候资源12

一、气候特征12

1.气温13

(二)热量资源13

(三)光热充裕13

(四)雨热同季13

二、气候资源分布13

(一)光照资源13

1.太阳辐射13

2.日照时数13

3.热量资源分布和利用14

2.气温年、日变化14

3.降水年际变化15

2.降水日数15

(三)降水资源15

1.降水量15

3.风力资源分布与利用16

2.风向16

4.蒸发量16

5.相对湿度16

6.水分盈亏及其分区16

(四)风力资源16

1.风速16

(二)过境水17

4.占有量偏低17

三、气候资源的综合评价17

第三节 水资源17

一、水资源数量与构成17

(一)地表水17

1.分布不均17

2.年际变化大17

3.年内分配不均17

(三)地下水18

2.淮、沂、沭、泗河过境水18

1.长江过境水18

3.洪泽湖19

2.太湖19

二、水资源质量19

(一)天然水质19

1.pH值19

2.矿化度19

3.硬度19

(二)水体污染19

1.长江19

(四)水力资源开发利用20

(三)地下水20

4.京杭运河20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20

(一)地表水20

(二)过境水20

1.长江过境水的利用20

2.淮、沂、沭、泗河过境水的利用20

2.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21

1.海岸类型多样21

(五)评价21

第四节 海洋资源21

一、浅海滩涂资源21

(一)特征21

(八)吕泗港22

(七)洋口港22

3.开发利用兼有南北之利22

4.资源组合利于发挥优势22

(二)分布22

1.潮上带22

2.潮间带22

3.辐射沙脊群22

二、港口资源22

(一)连云港22

(二)秦山港22

(三)灌河口诸港22

(四)废黄河口港22

(五)射阳港22

(六)大丰港22

4.丘陵山区生态类型23

3.平原林区生态类型23

(九)主要渔港23

1.连云港渔港23

2.海头渔港23

3.燕尾港渔港23

4.黄沙港渔港23

5.斗龙港渔港23

6.弶港渔港23

7.小洋口渔港23

8.东灶渔港23

9.吕泗渔港23

三、海岸带其他资源23

(一)林木资源23

1.成片林地23

2.防护林23

(二)植物资源23

1.药用植物23

2.香料植物23

3.纤维植物23

4.饲草23

5.油脂及树脂植物23

(三)野生动物资源23

1.沼泽草地生态类型23

2.河口沿岸生态类型23

4.滩涂珍禽观赏24

3.林景24

5.沿海岛屿常见动物24

(四)海底矿物资源24

(五)海盐资源24

(六)旅游资源24

1.山景24

2.海景24

2.麦类25

1.水稻25

5.人文旅游资源25

第五节 生物资源25

一、农作物品种资源25

(一)粮食作物25

1.棉花26

(二)经济作物26

3.玉米26

4.甘薯26

5.大豆26

6.杂粮26

(四)果树27

(三)蔬菜27

2.油菜27

3.花生27

4.芝麻27

5.其他27

(二)牛28

(一)猪28

(五)蚕桑28

(六)茶树28

(七)花卉28

(八)药材28

二、森林品种资源28

三、畜禽品种资源28

1.鱼类29

(二)海洋水产资源29

(三)羊29

(四)家禽29

(五)畜禽引进品种29

四、饲料资源29

五、水产资源29

(一)淡水水产资源29

七、经济昆虫与天敌资源30

(二)野生动物资源30

2.虾、蟹类和其他近海水产资源30

(三)沿海滩涂水产资源30

六、野生动植物资源30

(一)野生植物资源30

一、农业环境演变31

第六节 农业环境31

1.水环境质量32

(二)农业环境质量32

二、农业环境现状32

(一)农业环境污染32

1.城市工业“三废”32

2.乡镇工业“三废”32

3.农用化学物质32

4.过境污水和周边地区生活垃圾32

(三)农业环境污染的危害33

3.土壤质量33

2.大气环境质量33

(五)开展农业生态试验34

(四)治理太湖流域、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34

三、农业环境保护34

(一)依法管理农业环境34

(二)控制农业环境污染34

(三)综合整治农村环境34

(一)沼气35

一、农村能源种类35

(六)开展植树造林35

(七)建立自然保护区35

1.云台山自然保护区35

2.泉山自然保护区35

3.宝华山自然保护区35

4.光福自然保护区35

5.龙池自然保护区35

6.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35

7.大丰麇鹿保护区35

第七节 农村能源35

(二)气候因素36

(一)地理因素36

(二)省柴节煤灶36

(三)太阳能36

(四)风能36

二、农村能源利用36

第八节 农业自然灾害36

一、自然灾害成因36

(三)病、虫、草、鼠害37

4.连阴雨37

(三)共生因素37

(四)人为因素37

二、灾害与频率37

(一)洪涝旱灾37

(二)气象灾害37

1.热带风暴(台风)37

2.霜冻37

3.冰雹37

(三)蓬勃发展阶段(1979—1986年)39

(二)拓展阶段(1963—1967年)39

第二章 农业区划与农业综合开发39

第一节 农业区划39

一、发展历程39

(一)探索阶段(1955—1957年)39

2.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40

1.自然条件与生产特点40

(四)工作重点转移阶段(1986年以来)40

二、综合农业分区40

(一)徐淮农业区40

2.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41

1.自然条件与生产特点41

(二)里下河农业区41

2.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42

1.自然条件与生产特点42

(三)沿海农业区42

2.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43

1.自然条件与生产特点43

(四)沿江农业区43

2.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44

1.自然条件与生产特点44

(五)宁镇扬丘陵农业区44

三、农业区划研究成果及其应用45

2.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45

(六)太湖农业区45

1.自然条件与生产特点45

1.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46

(二)农业区划成果应用46

(一)农业区划成果46

1.省级综合农业区划研究成果46

2.县级综合农业区划研究成果46

3.专业区划研究成果46

4.指导耕作制度改革和作物布局47

3.纠正违背规律的认识和做法47

2.实行“区划、规划、样板”相结合47

一、发展历程48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48

5.促进农业区域综合开发48

(一)沿海滩涂开发项目49

二、主要开发项目49

(一)外延开发阶段(50年代)49

(二)内涵提高阶段(60—70年代)49

(三)外延开发和内涵提高并举阶段(1978—1987年)49

(四)综合开发阶段(1988年以来)49

(一)增加农副产品总量50

三、开发成效50

(二)废黄河故道荒地开发50

(三)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50

(四)里下河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50

(一)确定资源利用方向51

四、基本做法51

(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51

(三)新辟农用地资源51

(四)走活农村经济一盘棋51

(五)扩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51

(六)改善生态环境51

(七)坚持典型引路52

(六)推行项目规范化管理52

(二)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52

(三)实行优惠政策52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承包形式52

(五)提高科技含量52

(三)区域特点53

(二)分布53

(八)加强领导,密切配合53

第三节 老区建设53

一、分布特点53

(一)形成过程53

(三)实施苏南、苏北挂钩协作54

(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54

1.苏、锡、常和沿江通、扬、泰老区54

2.镇、常毗连的茅山老区54

3.盐城、连云港老区54

4.徐州、淮阴老区54

二、开发措施54

(一)实施倾斜、优惠政策54

(三)“副业”成为支柱产业55

(二)耕作改制成效显著55

(四)成立老区开发促进会55

三、建设成就55

(一)水利工程体系逐步完善配套55

(六)城镇建设进程加快56

(五)乡镇企业迅速发展56

(四)农业现代化初具雏形56

(八)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57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57

(一)人口增长58

一、人口增长与构成58

第三章 农村社会经济条件58

第一节 农村人口与劳动力58

2.性别结构59

1.年龄结构59

1.人口稳定增长时期(1949—1957年)59

2.人口负增长时期(1958—1961年)59

3.人口高速增长时期(1962—19700年)59

4.人口有计划控制时期(1971—1991年)59

5.人口稳定减少时期(1992—1995年)59

(二)人口构成59

1.内部转移60

(三)劳动力转移60

二、农村劳动力60

(一)劳动力演变60

(二)劳动力构成60

2.外部转移61

4.深入发展时期(1979—1989年)62

3.全面开展时期(1971—1978年)62

三、农村计划生育62

(一)工作过程62

1.酝酿准备时期(1949—1961年)62

2.提倡推广时期(1962—1970年)62

四、人口素质63

4.突出重点,分类指导63

5.巩固提高上水平时期(1990—1995年)63

(二)主要成效63

1.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63

2.妇女生育率下降63

3.人口调控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初步形成63

(三)基本做法63

1.实行依法管理63

2.贯彻“三为主”,推行“三结合”63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服务水平63

(一)“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64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1950—1957年)64

第二节 农业资金投入64

一、财政支农资金64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9—1995年)65

2.支持发展农业机械化65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65

1.支援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65

2.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66

1.保持农业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66

(五)财政支农的作用66

(六)财政支农的做法66

1.为农民解决生产和生活困难67

(二)及时发放贷款,支持农村发展67

3.合理安排和使用各项支农资金67

4.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67

二、农村信贷资金67

(一)集聚农村资金,扩大信贷规模67

(三)引导民间借贷68

3.支持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68

2.支持农业互助合作生产的发展68

(一)建立规范化的资金筹集组织69

三、农村集体资金投入69

(三)加大支农比重70

(二)增扩资金数额70

(四)主要成效71

(二)新中国成立后72

(一)新中国成立前72

第三节 化肥、农药与农膜72

一、发展历程72

(二)农药73

3.销售73

二、生产与经营73

(一)化肥73

1.供应73

2.分配73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74

三、使用水平与效果74

1.供应74

2.分配74

3.销售74

(三)农膜74

1.供应74

2.分配74

3.销售74

(一)农业机械拥有量75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75

一、发展历程75

(一)兴办机电排灌站和国营拖拉机站(50—60年代中期)75

(二)兴办农机工业和实现半机械化(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75

(三)发展农业机械化(80年代以来)75

(三)降低劳动用工,提高复种指数76

(二)控制病虫害,防止粮食霉变76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76

(三)农业机械化区域特征76

1.苏锡常地区76

2.徐淮地区76

3.苏中地区76

(四)农业机械化在全国的地位76

三、基本作用76

(一)抗御自然灾害76

五、展望77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77

(四)转移种植业劳力77

四、主要做法77

(一)从实际出发,发展农业机械化77

(二)建立社会化农机服务体系77

(三)实行高产、省工、节本的技术途径77

(三)洪、涝、旱、渍兼治78

(二)治涝治旱78

第五节 农田水利78

一、治理过程78

(一)集中治理洪水78

2.开展科学试验79

1.大搞技术改新79

(四)发展水利经济79

二、农田水利建设79

(一)确定科学的治理标准79

(二)合理规划布局79

1.丘陵山区79

2.平原地区79

3.水网圩区79

(三)广泛采用先进技术79

(五)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80

(四)纳入正常化、制度化的轨道80

(三)治理太湖81

(二)治理长江81

三、水利工程建设81

(一)整治淮河81

(六)淮河入江水道82

(五)洪泽湖大堤82

(四)修建沿海挡潮屏障82

四、大型骨干工程82

(一)新沂河82

(二)苏北灌溉总渠82

(三)三河闸82

(四)淮沭新河82

五、水利建设的成就83

(十)徐洪河83

(七)江都水利枢纽工程83

(八)淮安抽水站83

(九)皂河泵站83

3.南北调水大动脉84

2.淮水北调84

(一)提高三个效益84

1.防洪84

2.治涝84

3.治渍84

4.治碱84

5.灌溉84

6.水土保持84

7.人畜饮水84

8.城市供水84

(二)建成五套水利工程体系84

1.防洪工程84

2.防潮工程84

3.抗旱工程84

4.防涝工程84

5.防渍工程84

(三)实现江水北调与淮水北调84

1.江水北调84

5.抗御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85

4.抗御长江和太湖流域洪水85

(四)抗御五次大洪水85

1.抗御江淮洪水85

2.抗御沂沭泗洪水85

3.抗御沂沭洪水85

(二)大力发展农村电网86

(一)坚持“两条腿”走路86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86

一、发展历程86

(一)起步阶段86

(二)辐射阶段86

(三)全面发展阶段86

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86

(一)建立机构87

四、管理措施87

(三)规范整改农村电网87

三、农电应用结构87

(一)排灌用电87

(二)农副产品加工用电87

(三)乡镇工业用电87

(四)农民生活用电87

(一)发展历程88

一、农业机械工业88

(二)加强管理88

(三)订立制度88

(四)业务培训88

第七节 农用工业88

2.拖拉机89

1.柴油机89

(二)农机工业体系89

3.企业产品开发能力比较差90

2.产品水平不高90

3.手扶拖拉机90

4.水泵90

5.农机具90

(三)农机工业专业化协作90

(四)农机工业发展的差距90

1.产品品种构成不够合理90

1.合成氨91

(二)氮肥及其主要产品91

4.制造工艺水平低91

二、化学肥料工业91

(一)发展历程91

(四)复合(混)肥92

2.钙镁磷肥92

2.碳酸氢铵92

3.尿素92

4.农用氯化铵92

(三)磷肥及其主要产品92

1.普通过磷酸钙92

(一)发展历程93

三、农药工业93

(五)重点化肥生产企业简介93

1.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93

2.金陵石化公司化肥厂93

3.六合化肥厂93

4.丹阳化肥厂93

5.清江磷肥厂93

1.杀虫剂94

(二)农药种类94

4.无锡惠山农药厂95

3.扬州农药厂95

2.杀菌剂和除草剂95

3.加工农药及其他95

(三)重点农药企业95

1.江阴农药厂95

2.南通农药厂95

2.改善时期(1953—1957年)96

1.恢复时期(1949—1952年)96

5.建湖农药厂96

四、农用塑料薄膜96

第八节 公路与航运96

一、公路建设96

(一)发展历程96

1.公路里程有较大幅度的增长97

(二)建设成就97

3.发展时期(1958—1965年)97

4.曲折时期(1966—1976年)97

5.迅速发展时期(1977—1996年)97

5.宁徐一级公路(半幅)98

4.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98

2.公路布局趋于合理98

3.公路质量逐步提高98

4.公路养护管理不断加强98

5.公路科学研究有新突破98

(三)“八五”以来新建和改造的重点工程98

1.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98

2.宁连一级公路98

3.宁通一级公路98

3.调整阶段(1958—1965年)99

2.改造阶段(1953—1957年)99

6.宁盐一级公路(半幅)99

7.苏南路网改造99

8.204国道99

9.淮江二级公路99

10.徐州市县公路99

二、航运99

(一)新中国成立前99

(二)新中国成立后99

1.恢复阶段(1949—1952年)99

5.镇江港100

4.张家港100

4.艰难发展阶段(1966—1976年)100

5.全面发展阶段(1977—1996年)100

(三)重点港口简介100

1.连云港100

2.南通港100

3.南京港100

1.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101

(一)产业结构101

第四章 农业生产水平101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101

一、发展历程101

二、农村产业结构与布局101

3.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结构102

2.农、林、牧、渔业结构102

(二)产业布局103

(三)转移农业劳动力104

(二)推进农村工业化、村镇一体化进程104

1.苏南地区104

2.苏北地区104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104

(一)稳定粮棉生产,加快农村小康步伐104

(四)实施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富裕105

(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05

(四)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05

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措施105

(一)坚持“三位一体”,增强农业发展后劲105

(二)坚持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105

(一)新中国成立前106

一、发展历程106

(五)协调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106

第二节 种植业106

二、生产水平107

4.稳定提高阶段(1986—1995年)107

(二)新中国成立后107

1.迅速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7年)107

2.严重受挫和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8年)107

3.快速发展阶段(1979—1985年)107

2.油料作物108

1.棉花108

(一)粮食作物108

1.水稻108

2.“三麦”108

3.玉米、甘薯、大豆108

(二)经济作物108

1.稳定两熟制109

(一)稳定两熟制,发展多熟种植109

3.蚕桑109

4.茶叶109

5.果树生产109

6.蔬菜109

7.其他109

三、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业109

1.作物区域化种植110

(三)建设商品生产基地110

2.发展多熟制110

(二)改革耕作制度110

1.旱改水110

2.沤改旱110

1.推广高产良种111

(四)推广高产良种及栽培新技术111

2.商品粮生产基地111

3.商品棉生产基地111

4.商品油生产基地111

2.推广栽培新技术112

(一)新中国成立前114

一、发展历程114

第三节 林业114

3.生产受挫阶段(1966—1976年)115

2.大力发展阶段(1958—1965年)115

(二)新中国成立后115

1.护林、造林阶段(1949—1957年)115

(二)林木种苗116

(一)造林营林116

4.全面发展阶段(1977年以来)116

二、生产水平116

(三)林产工业117

1.建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118

(三)森林防火118

三、森林保护118

(一)林业法制建设118

(二)林政管理118

1.林权、林地管理118

2.林木采伐管理118

3.木材运输管理118

4.森林案件管理118

(五)森林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119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119

2.制定法令、制度119

3.护林防火设施建设119

第四节 畜牧业120

(四)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120

四、基本措施120

(一)与水利工程相结合120

(二)与农田基本建设相结合120

(三)与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相结合120

2.曲折前进阶段(1958—1978年)121

1.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121

一、发展历程121

(一)新中国成立前121

(二)新中国成立后121

3.改革振兴阶段(1979—1995年)122

(二)畜禽饲养量123

2.畜牧业内部结构123

二、生产水平123

(一)畜禽结构123

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123

1.猪种改良124

(一)畜禽品种改良124

(三)畜产品产量124

三、畜牧业现代化124

5.羊种改良125

4.马、驴改良125

2.家禽品种改良125

3.牛种改良125

3.诊断126

2.检疫126

6.兔种改良126

7.蜜蜂良种引进126

(二)疫病防治126

1.防疫126

1.饲草127

(三)饲草与饲料127

4.主要疫病及寄生虫病防治127

2.饲料128

(四)科学饲养129

6.商品牛生产基地130

5.出口山羊板皮生产基地130

(五)建立商品生产基地130

1.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130

2.商品猪生产基地130

3.大中城市畜禽生产基地130

4.里下河地区家禽生产基地130

(一)恢复发展阶段(1950—1957年)131

一、发展历程131

第五节 水产业131

(五)高速发展阶段(1985—1995年)132

(四)调整阶段(1979—1984年)132

(二)减产徘徊阶段(1958—1970年)132

(三)回升阶段(1971—1978年)132

1.湖泊捕捞133

(三)淡水捕捞133

二、生产水平133

(一)海洋捕捞133

(二)海水养殖133

1.对虾养殖133

2.条斑紫菜养殖133

3.贝类养殖133

4.海带养殖133

(五)水产品保鲜加工134

4.水库养殖134

2.长江捕捞134

3.内河捕捞134

(四)淡水养殖134

1.池塘养殖134

2.湖泊养殖134

3.河沟养殖134

(一)合理利用水域、滩涂资源135

三、主要做法135

(五)多渠道增加投入136

(四)依靠科技进步136

(二)把握生产的重点和方向136

(三)改革渔业管理体制136

(一)开垦创业阶段(1950—1965年)137

一、发展历程137

四、渔政渔港监督管理137

(一)制定地方性渔业法规137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构137

(三)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137

(四)开展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保护137

第六节 国有农垦企业137

(二)工业生产138

(一)农业生产138

(二)停顿受挫阶段(1966—1976年)138

(三)改革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138

二、生产水平138

1.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业结构140

(一)坚持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140

1.纺织工业140

2.农副产品加工业140

3.制药工业140

4.机械制造工业140

5.电子工业140

6.化工工业140

7.轻工业140

8.建材业140

(三)第三产业140

(四)外向型经济140

三、主要措施140

1.财务包干,企业不吃国家大锅饭141

(三)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141

2.以科技为先导,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速农业技术进步141

3.建立健全服务体系141

4.稳定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41

(二)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141

1.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141

2.强化龙头企业建设141

3.建立利益调节机制141

(四)坚持两手抓142

3.建立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142

2.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的两个飞跃142

(一)初始阶段(1958—1978年)143

一、发展历程143

第五章 乡镇企业143

(三)发展阶段(1984—1995年)144

(二)转折阶段(1979—1983年)144

1.机械工业145

(二)工业企业145

二、产业结构145

(一)农业企业145

4.建材工业146

3.化学工业146

2.纺织工业146

(四)建筑业147

(三)交通运输业147

三、区域分布特点149

(五)商业、饮食及服务业149

(三)江苏南黄海实业总公司150

(二)龙山鳗业联合公司150

四、重点企业简介150

(一)江苏江阴模塑集团总公司150

(一)缓解农村就业压力151

五、地位与作用151

(四)江苏世发集团公司151

(五)江苏申达包装集团公司151

(六)江苏阳光集团151

(七)江苏银河电子集团151

(五)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152

(四)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152

(二)振兴农村经济152

(三)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52

(一)封建地租剥削153

一、土地关系153

第六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153

第一节 土地改革153

3.平分阶段(1947年10月—1948年1月)154

2.复查阶段(1946年9月—1947年10月)154

(二)雇工剥削154

(三)高利贷盘剥154

二、步骤与方法154

(一)苏北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54

1.土改阶段(1946年5月—1946年9月)154

(二)摧毁封建势力的统治155

(一)消灭封建土地制度155

(二)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55

1.土地改革步骤155

2.土地改革做法155

三、成就与作用155

(一)发展历程156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156

(三)巩固工农联盟156

(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156

(五)推动农民学文化156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56

2.提高耕作水平和抗灾能力157

1.克服耕牛、农具和劳动力不足的困难157

(二)组织形式157

1.伴工、换工互助157

2.以家庭邻舍或以耕牛为单位互助157

3.行政命令组织的互助157

4.群众自觉自愿组织的互助157

(三)组织类型157

1.临时季节性互助组157

2.常年固定性的劳动互助组157

(四)作用157

1.广泛宣传,精心准备158

(二)基本做法158

3.促进副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58

4.教育农民和培养干部158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58

(一)发展历程158

4.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159

3.促进农业技术改造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59

2.典型试验示范159

3.发展一批,整顿巩固一批159

4.处理好分配政策159

5.建立经营管理制度159

(三)作用159

1.促进农业增产159

2.提高农民收入水平159

2.开展整顿工作160

1.存在问题160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60

(一)发展历程160

(二)整顿高级社160

4.增强自我完善和调节的能力161

3.消灭富农经济161

(三)作用161

1.消灭土地私有制161

2.改造小农经济,实现集体化161

3.纠正“一平二调”162

2.确定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162

第三节 人民公社162

一、人民公社的建立162

二、人民公社的整顿162

(一)初期整顿162

1.整顿管理制度162

4.实行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制度163

3.贯彻“八字”方针163

4.整顿公共食堂163

(二)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斗争163

(三)后期整顿163

1.恢复和发展生产163

2.狠刹“五风”163

1.农业生产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164

(二)广大干部、农民坚持生产164

5.认真贯彻“七千人大会”精神164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人民公社164

(一)“左”的思想泛滥,生产严重受挫164

(一)农业学大寨的形成165

四、农业学大寨165

2.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65

3.社队企业和支农工业有了较快发展165

4.涌现一批改造山河的典型166

3.大搞“五小”工业166

(二)农业学大寨的积极意义166

1.掀起治水改土热潮166

2.推动耕作制度改革166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突破(1979—1983年)167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67

(三)农业学大寨的偏向和消极影响167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67

3.推进规模经营168

2.加强农业服务168

(二)责任制的健全与完善(1984—1990年)168

(三)责任制的提高与发展168

1.建立流转机制168

2.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作用169

1.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式和特点169

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169

(一)取消统派购制度169

(二)加快市场建设169

(三)拓展流通渠道169

(四)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169

(二)内涵发展170

(一)历史演变170

三、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体制的改革170

1.“一包三改”的主要内容171

(一)“一包三改”的内容与发展171

(三)基本做法171

1.坚持方向171

2.坚持分类指导171

3.加强管理171

四、乡镇企业改革171

(二)集体企业机制转换172

2.“一包三改”的发展172

2.明确条块职责173

1.区别情况放权173

(三)主要做法173

1.搞好资产评估173

2.合理设置股权173

3.完善分配制度173

4.建立健全管理机构173

五、乡镇体制综合改革173

(一)实行政社分设173

(二)乡镇体制综合改革173

二、必须实行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174

一、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174

3.坚持“三个不变”174

第五节 基本经验174

四、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175

(二)培育新机制175

三、必须坚持科技兴农战略175

(一)培育科技兴农载体175

2.新中国成立后177

1.新中国成立前177

第七章 农业教育与科技177

第一节 农业教育177

一、高等农业教育177

(一)发展历程177

1.颁发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178

(二)教育改革178

3.开展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179

2.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习环节179

2.新中国成立后180

1.新中国成立前180

4.广泛开展对外交流180

二、中等农业教育180

(一)发展历程180

2.调整专业设置181

1.改革教学方法181

(二)教育改革与实践181

三、成人教育182

3.改革招生制度182

2.良种培育183

1.农作物品种基因资源183

第二节 农业科学研究183

一、发展历程183

1.恢复发展阶段(1949—1966年)183

2.曲折阶段(1966—1977年)183

3.发展阶段(1978—1995年)183

二、科研成果与水平183

(一)种植业183

4.农作物栽培技术184

3.耕作制度改革技术184

6.肥料科学技术185

5.土壤改良技术185

2.速生丰产用材林186

1.引进和培育林木良种186

7.植物保护技术186

(二)林业186

1.良种选育187

(三)畜牧业187

3.绿化造林187

4.园艺科学技术187

2.池塘大面积稳产高产技术189

1.家鱼人工繁殖技术189

2.畜禽饲养技术189

3.畜禽疫病防治技术189

(四)水产业189

(五)水利190

12.鳗鱼养殖技术190

3.蟹苗人工放流和河蟹人工育苗技术190

4.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190

5.河蚌育珠技术190

6.鲳鱼流刺网技术190

7.双囊桁拖网捕虾技术190

8.团头鲂、罗非鱼、白鲫等养殖技术190

9.海带南移养殖技术190

10.条斑紫菜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190

11.网箱养殖技术190

(六)农机191

3.水利工程技术191

1.“四分开一控制”技术191

2.农田水利分类治理技术191

1.农史研究192

(八)农业遗产和科技情报192

(七)农业气象192

1.灾害性天气192

2.现代化气象装备192

1.“四大工程”193

(九)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93

2.农业科技情报193

(一)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194

四、科研管理194

2.胚胎工程194

3.核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194

三、科研体系建设194

(六)广辟科研资金,增强科研后劲195

(五)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195

(二)稳定专业学科,培植优势学科195

(三)稳定科研队伍,提高科研水平195

(四)组织协作攻关,发挥群体优势195

(一)全国科技大会奖196

五、获奖农业科技成果196

(四)国家科技进步奖197

(三)国家自然科学奖197

(二)国家发明奖197

(六)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奖198

(五)国家星火科技奖198

(七)外经贸部科技进步奖201

(八)江苏省科学大会奖202

(九)江苏省科技进步(成果)奖203

2.县、乡推广组织206

1.省级管理机构206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206

一、发展历程206

(一)新中国成立前206

(二)新中国成立后206

3.农技推广队伍207

(一)良种繁育209

二、主要推广项目和成就209

1.土壤改良210

(三)土壤肥料210

(二)农作物保护210

(四)农业机械211

2.肥料与施肥211

(二)技术培训212

(一)典型示范212

(五)丰收计划212

三、推广方法212

(五)开展竞赛213

(四)举办展览213

(三)文字宣传213

(六)技术承包214

一、农业出口贸易215

第一节 农业出口贸易与外资利用215

第八章 国际农业合作与交流215

(一)外资项目引进216

二、利用外资216

一、兴办农业院校217

第二节 农业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217

(二)外资投向重点217

1.沿海滩涂开发项目217

2.乡镇星火计划项目217

3.加强灌溉农业项目217

4.支持农业服务体系项目217

(三)外资用于乡镇企业217

(四)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217

(二)水稻良种引进218

(一)棉花良种引进218

二、引进优良品种218

(七)畜禽鱼兔良种引进219

(六)果树、蔬菜资源引进219

(三)小麦品种引进219

(四)甘薯品种资源引进219

(五)油料种质资源引进219

四、对外交往220

(三)设备引进220

三、引进技术设备220

(一)植物保护技术引进与合作220

(二)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引进220

五、出国进修考察221

1.项目建成后的技术合作222

(二)技术援助222

第三节 技术援外与劳务输出222

一、技术援外222

(一)成套项目援助222

二、劳务输出223

3.部门技术援助223

2.单项技术援助223

1.派购224

(二)派购与议购议销224

第九章 农村市场与流通224

第一节 农产品流通体制224

一、发展历程224

(一)统购统销224

1.购销体制改革225

(三)购销体制改革与合同定购225

2.议购议销225

1.粮食奖售226

(二)奖售政策226

2.合同定购226

二、改革措施与成效226

(一)农产品分类管理226

(一)统购、统销227

一、粮食购销227

2.油料奖售227

3.棉花奖售227

(三)改革成效227

1.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机制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227

2.市场网络在产销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227

3.多渠道流通格局对农村经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27

第二节 主要农产品购销227

(五)议购议销归口经营228

(四)合同定购与“三挂钩”228

(二)定产、定购、定销228

(三)产购销差额包干228

(一)统购、统销229

二、棉花购销229

(六)粮食放开经营及“米袋子”省长负责制229

四、水产品购销230

(三)放开经营230

(二)合同定购230

(三)换购与奖售230

(四)实施放开的购销政策230

三、油脂购销230

(一)统购、统销230

(二)议购议销归口经营230

第三节 农村市场231

五、畜产品购销231

(一)统购包销231

(二)按比例派购231

(三)逐步放开搞活231

3.农村集市贸易的恢复和活跃232

2.供销合作社商业的建立232

一、发展历程232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年)232

1.国营商业的建立232

1.“大跃进”与三年调整时期233

(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58—1977年)233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7年)233

1.改造私商233

2.国合商业分工233

2.“文化大革命”时期234

1.农产品流通235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5年)235

2.农村市场的恢复和繁荣236

(九)淮安建淮农贸市场237

(八)常熟招商市场237

二、典型集贸市场237

(一)南京市农副土特产品贸易中心237

(二)常州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37

(三)徐州市供销社综合贸易服务中心237

(四)海门三星叠石桥绣品市场237

(五)吴县渭塘珍珠贸易市场237

(六)吴江东方丝绸市场237

(七)海安李堡家禽批发市场237

(四)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238

(三)超购加价与奖售政策238

第四节 农产品价格238

一、农产品价格政策和管理形式238

(一)一、二类农产品实行国家统一定价238

(二)三类农产品实行议购议销价格238

(一)粮食239

二、主要农产品价格239

(二)油料240

三、工农产品交换比价242

(四)生猪242

(三)棉花242

一、互助组的收益分配244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244

第十章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244

(二)高级社的收益分配245

(一)初级社的收益分配245

二、合作社的收益分配245

(二)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246

(一)以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246

三、人民公社的收益分配246

3.改革开放初期247

2.“文化大革命”时期247

(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247

1.三年经济调整时期247

(四)股份制合作企业的分配249

(三)乡村集体企业的分配249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收益分配249

(一)大包干的收益分配249

(二)集体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的分配249

(三)其他非生产性收入251

(二)家庭经营收入251

第二节 农户经济收支251

一、农户总收入251

(一)快速增长阶段(1952—1955年)251

(二)缓慢增长阶段(1956—1977年)251

(三)持续大幅度增长阶段(1978—1995年)251

二、农户收入与构成251

(一)从集体得到的收入251

3.“文化大革命”时期252

2.合作化后期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52

三、农户生产经营支出及其构成252

(一)家庭经营费用支出252

1.非农产业费用增长迅猛252

2.商品性支出比重上升252

(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252

(三)生产性固定资产拥有量252

四、农民人均纯收入252

(一)人均纯收入水平252

1.土地改革至农业合作化初期252

第三节 农民生活253

6.地区和农户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253

4.改革开放时期253

(二)纯收入变化特点253

1.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收入的主体253

2.来自非农产业收入比重上升253

3.来自乡村集体企业的收入迅速增加253

4.现金收入大幅度增长253

5.低收入户减少,高收入户增多253

1.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254

(一)消费水平及变化特点254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民生活254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生活254

2.物质生活质量提高,内部消费结构发生变化255

1.生活消费品支出比重下降,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重上升255

2.文化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55

3.消费水平提高,区域差距有所扩大255

4.生活消费中现金消费支出增加较多255

(二)消费结构及变化特点255

1.生产自救257

2.互助互济257

3.生活消费由自给性向商品性转变257

(三)农民家庭拥有的物质财富257

第四节 农村社会福利保障257

一、政府救济257

(一)自然灾害救济257

二、农村五保户供养258

(二)社会救济258

3.救灾改革258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59

(二)国家补助259

三、农村优待补助259

(一)群众优待259

(一)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260

二、扶贫工作成效260

第五节 农村扶贫260

一、苏北地区贫困状况260

(一)生产结构单一260

(二)基础设施落后260

(三)地方财政穷,信贷空260

(四)基层组织薄弱260

(二)派遣扶贫工作队261

(一)制订《江苏省扶贫攻坚计划》261

(二)理清脱贫致富的思路261

(三)改善投资和生活环境261

三、扶贫形式与措施261

(五)增加扶贫投入262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62

(三)实施“五方挂钩”,推动南北协作262

1.民国时期263

(一)新中国成立前263

第十一章 农村文化、教育与卫生263

第一节 农村文化263

一、发展历程263

3.改革开放时期264

2.“文化大革命”时期264

2.革命根据地时期264

(二)新中国成立后264

1.50—60年代264

(十八)“腊八”吃“腊八粥”265

(十七)“大冬”大如年265

二、农村民间习俗及民俗节日文化265

(一)“立春”喜迎春265

(二)春节欢庆265

(三)初五跳财神265

(四)元霄灯节265

(五)二月二“龙抬头”265

(六)花朝节为花祝寿265

(七)庖厨灭火寒食节265

(八)清明踏青扫墓265

(九)“端午”龙舟竞赛265

(十)五月十三日“磨刀节”265

(十一)六月六晒龙衣、洗牲畜265

(十二)“立秋”吃瓜265

(十三)“七夕”鹊桥会265

(十四)七月半“祭孤”放河灯265

(十五)中秋赏月吃月饼265

(十六)重阳登高插茱萸265

(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266

9.柳亚子故居266

(十九)“送灶”、“接灶”保平安266

(二十)“除夕”守岁乐融融266

三、县(市)内的文化古迹与名胜266

(一)著名旅游文化景点266

1.宜兴四洞266

2.淹城266

3.虞山266

4.天池山266

5.司徒庙266

6.灵岩山266

7.洞庭西山266

8.洞庭东山266

9.隆昌寺无梁殿266

10.大风歌碑266

11.宝带桥266

12.阳山碑材266

13.古猿人头骨化石266

14.石柱林266

15.驿站266

(二)历史文化名人故居266

1.施耐庵纪念馆266

2.吴承恩故居266

3.文游台266

4.郑板桥纪念馆266

5.徐霞客故居纪念馆266

6.梅兰芳纪念馆266

7.徐福祠266

8.萧统读书台266

(三)成效267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267

(四)古墓葬267

(五)古遗址、石刻及其他267

第二节 农村教育267

一、扫除文盲267

(一)组织领导267

4.发展提高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268

3.挫折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268

(四)验收268

(五)表彰268

二、农村成人教育268

(一)发展历程268

1.初他阶段(50年代)268

2.发展阶段(60年代初期)268

4.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269

3.业余文化技术学校269

(二)办学形式269

1.农村俱乐部269

2.农民业余学校(简称常年民校)269

2.提高乡镇企业职工素质270

1.提高农民文化技术水平270

(三)领导与管理270

1.管理机构270

2.教育经费270

(四)成效270

2.新中国成立后271

1.新中国成立前271

3.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71

三、农村基础教育271

(一)发展历程271

(二)缓慢发展阶段272

(一)起步阶段272

(二)其他教育272

(三)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272

1.管理体制改革272

2.学校经费272

3.教师队伍272

第三节 农村卫生272

一、发展历程272

2.乡(镇)卫生院273

1.县人民医院273

(三)发展提高阶段273

二、医疗保健网络和制度建设273

(一)三级医疗保健网273

2.计划免疫274

1.卫生防疫网274

3.村卫生室274

(二)预防保健和爱国卫生274

1.合作医疗的建立与发展275

(三)合作医疗制度275

3.妇幼保健275

4.爱国卫生275

(三)深化改革,增强活力276

(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276

2.合作医疗的形式276

三、主要措施276

(一)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276

2.体育活动日益普及和活跃277

1.建立省、市、县、乡农民体育网络277

(四)加强机构、队伍、制度建设277

第四节 农民体育277

一、发展历程277

(一)1987年前的农民体育277

1.建立体育组织277

2.比赛形成制度277

3.建设体育设施277

4.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277

(二)1987年后的农民体育277

(四)培养体育人才278

(三)净化社会环境278

3.体育场地不断改善278

4.竞技水平不断提高278

5.“亿万农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278

二、基本成效278

(一)增强农民身体素质278

(二)促进社会交往278

(五)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79

(四)提高农民体育整体水平279

三、主要措施279

(一)加强对农民体育工作领导279

(二)发挥农民体协作用279

(三)扎扎实实开展农民体育活动279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80

(一)大革命时期280

第十二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280

一、新中国成立前280

(一)社会主义时期281

二、新中国成立后281

(三)抗日战争时期281

(四)解放战争时期281

(四)改革开放时期282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282

(二)人民公社时期282

1.明确县委管党的根本任务和主要职能283

(二)强化县(市)的领导作用283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基本做法283

(一)确立正确的工作方针283

1.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根本目标283

2.坚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贯穿到“两个文明”建设中283

3.坚持用“两个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来检验党组织建设的成效283

2.提高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工作能力284

1.严格用人标准,建立一支素质好的干部队伍284

2.建立党建工作点284

3.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五项制度284

4.制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准284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284

1.因地制宜,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285

(五)加强乡镇企业党组织建设285

(四)加强薄弱村党支部建设285

1.摆上位置,明确思路285

2.把整顿村支部领导班子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紧密结合起来285

3.严格落实整顿工作责任制285

(七)加强党建工作制度建设286

3.坚持党员标准,发展新党员286

2.根据乡镇企业自身特点,明确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基本职责286

3.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286

(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286

1.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286

2.按照从严治党方针,搞好党员管理286

3.建省后的乡镇人民政府287

2.苏南乡镇人民政府287

第二节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287

一、历史沿革287

(一)乡镇人民政府287

1.苏北乡镇人民政府287

1.改革开放前的村级机构288

(四)村级政权机构或自治机构288

(二)人民公社288

(三)政社分开,建立乡镇人民政府288

(三)乡(镇)干部队伍建设289

(二)设立建制镇289

2.改革开放后的村级机构289

二、乡(镇)人民政权建设289

(一)乡(镇)人民政府机构设置289

(五)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成果290

(四)村民自治示范活动290

三、村民委员会建设290

(一)村民委员会的任务290

(二)村民委员会的职责290

(三)村民委员会的干部选举290

一、社区合作经济组织291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91

(二)新中国成立后292

(一)新中国成立前292

二、信用合作组织292

2.全面发展阶段293

1.初创阶段293

三、供销合作组织293

(一)发展历程293

3.曲折起伏阶段294

4.改革发展阶段295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96

7.武进市供销合作总社296

(二)百强供销社简介296

1.江阴市供销合作总社296

2.宜兴市供销合作总社296

3.张家港市供销合作总社296

4.大丰县供销合作总社296

5.太仓市供销合作总社296

6.常熟市供销合作总社296

1.农村冬训297

(三)思想教育的重点297

一、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297

(一)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297

(二)思想教育的内容297

(四)思想教育的主阵地298

3.“三基本”教育298

2.乡镇党校298

(一)文明创建活动299

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299

(三)群众自治组织300

3.“写史立标”活动300

(二)主题教育活动300

1.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300

2.“三提倡、三反对”宣传教育活动300

3.建立制度,规范行为301

2.强化管理,落实责任301

三、基础建设301

(一)队伍建设301

(二)机制建设301

1.制定规划,明确目标301

第五节 小城镇建设302

(四)理论建设302

(三)阵地建设302

1.党员教育网络302

2.宣传教育网络302

3.群众文化教育网络30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小城镇建设303

(一)历史追溯303

一、发展历程303

2.集镇功能多元化,集镇类型更加丰富304

1.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304

二、改革开放时期小城镇建设的特点与作用304

(一)80年代主要特点304

2.总体规划、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305

1.综合实力明显提高305

3.集镇建设规模有了较大变化305

(二)90年代新特点305

(一)张家港市乘航镇306

三、名镇简介306

3.功能更加完备,辐射能力更强,规模有较大增长306

4.综合改革不断深化306

(三)丰县大沙河镇307

(二)泰州市高港区口岸镇307

(一)粮、油单产稳步提高309

一、农业生产水平309

第十三章 地市农村经济309

第一节 南京市309

1.生猪310

(三)畜禽业持续发展310

(二)林、茶、果全面发展310

1.造林310

2.茶叶310

3.果树310

(二)农村工业311

(一)农村产业结构311

2.家禽311

(四)渔业生产快速发展311

1.商品鱼基地建设步伐加快311

2.科学养鱼水平不断提高311

3.特种水产养殖发展迅速311

4.水产经营机制呈多元化趋势311

二、农村经济311

第二节 无锡市312

三、农村公益事业312

(三)农村第三产业312

(一)生产总量增长,产销基本平衡313

二、乡镇企业313

一、农业生产水平313

(一)粮食生产水平高313

(二)多种经营发展快313

1.畜牧业313

2.林果业313

3.水产业313

4.蚕桑业313

三、农村现代化建设314

(七)职工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提高314

(二)经济效益上升,运行质量优化314

(三)技改投入优化,资本收益提高314

(四)“三资”经济发展,创汇能力增强314

(五)骨干支撑大局,规模优势明显314

(六)上交税金增加,社会贡献加大314

第三节 徐州市315

(五)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渐趋完善315

(一)农田设施标准化格局正在形成315

(二)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315

(三)土地规模经营稳步推进315

(四)科技贡献份额逐步加大315

2.牧业316

1.林业316

一、农业生产水平316

(一)种植结构优化316

(二)粮棉油稳定提高316

(三)多种经营发展较快316

(二)效益显著提高317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317

3.渔业317

二、农业科技与服务体系建设317

(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317

(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317

三、乡镇企业317

第四节 常州市318

10.水产品基地318

(三)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318

(四)区域经济和企业规模逐步扩大318

(五)企业整体素质提高318

四、主要农副产品基地318

1.富士苹果为主的果品基地318

2.干果林基地318

3.蚕桑基地318

4.副食品基地318

5.瘦肉型猪基地318

6.肉牛基地318

7.山羊板皮出口基地318

8.肉兔基地318

9.水貂基地318

(二)农村工业319

(一)农业经济319

一、农业生产条件319

(一)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319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319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科技兴农成效显著319

(四)规模经营稳步推进319

二、农村经济319

(三)经济作物面积增加,种植业结构渐趋优化320

(二)种植业比重下降,牧渔业比重上升320

三、农村产业结构320

(一)第一产业比重缩小,二、三产业比重加大320

3.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321

2.卫生条件大为改观321

四、农民生活321

(一)收入水平321

(二)消费构成321

(三)生活质量321

1.居住条件明显改善321

(一)基地化、集约化生产占主要地位322

二、多种经营322

4.交通、通迅更加便捷322

第五节 苏州市322

一、农业生产水平322

(一)粮食生产322

(二)棉花生产322

(三)油料生产322

(二)县、乡服务组织功能增强323

(一)村级服务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323

(二)名特优新产品成为主导方向323

(三)产品销售转向国内外两个大市场323

三、农业服务体系323

第六节 南通市324

(三)重视教育,培养人才324

(三)县级经济技术部门为农服务力度加大324

四、土地规模经营324

五、科教兴农324

(一)实施丰收、星火、燎原计划324

(二)协作攻关,发展“四新”技术324

(一)企业规模渐趋扩大325

二、乡镇企业325

一、农业生产水平325

(一)综合产出水平高325

(二)多种经营比重高325

(三)土地产出率高325

(四)生产水平高325

(五)农业商品率高325

(六)农业新技术覆盖率高325

(二)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增强326

(一)新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326

(二)企业改革不断深化326

(三)乡村建筑业蓬勃发展326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326

(一)发展速度加快326

(二)经营内容广泛326

(三)组织形式多样326

(四)联合趋向多元326

(五)辐射能力增强326

四、农业现代化326

(二)畜牧业327

(一)种植业327

(三)农业基础设施加强327

(四)农村集镇化步伐加快327

(五)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327

第七节 连云港市327

一、农业生产水平327

三、水利设施328

二、乡镇企业328

(三)林果业328

(四)渔业328

5.果品生产基地329

4.生猪养殖基地329

四、农业科技329

五、农产品基地建设329

1.商品粮生产基地329

2.优质棉生产基地329

3.油料生产基地329

(二)多种经营迅速发展330

(一)粮棉油持续增长330

6.干果生产基地330

7.蔬菜生产基地330

8.鱼、虾、蟹混合养殖基地330

9.水貂养殖基地330

10.禽蛋生产基地330

11.紫菜养殖基地330

12.肉奶牛生产基地330

13.淡水养殖基地330

第八节 淮阴市330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330

三、农产品基地建设331

二、农村产业结构331

(三)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331

第九节 盐城市332

四、农村社会事业及农民生活水平332

(二)种植结构不断优化333

(一)粮棉油生产稳定发展333

一、农业生产水平333

(一)林业生产进入新阶段334

二、多种经营334

(三)科教兴农步伐加快334

(四)农技体系健全,服务能力增强334

(二)规模经济发展壮大335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335

(二)畜牧业跨入全省领先行列335

(三)渔业生产一年一个台阶335

三、乡镇企业335

二、农业生产水平336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裕336

(三)科技进步贡献份额增加336

第十节 扬州市336

一、区位优势与社会经济条件336

(一)地理位置比较优越336

(二)物质技术装备有一定基础336

1.畜牧业337

(四)多种经营337

(一)粮食生产337

(二)棉花生产337

(三)油料生产337

(二)“三个百万亩”农业工程项目338

(一)里下河地区“四水”(水产、水禽、水生植物、耐湿林木)开发项目338

2.桑果林338

3.渔业338

三、农业资源开发338

(五)荷藕基地建设339

(四)银杏基地建设339

(三)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39

(四)高砂土地区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建设339

四、商品基地建设339

(一)商品粮基地建设339

(二)商品棉基地建设339

(三)瘦肉型猪基地建设339

(一)产业构成340

二、农村产业结构340

(六)高科技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建设340

第十一节 镇江市340

一、农业生产水平340

(一)粮食生产340

(二)油料生产340

(三)多种经营340

(二)农业企业不断增加341

(一)产加销一条龙经营形式增多341

(二)产业特点341

三、农业市场化341

四、农业现代化342

(三)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342

一、中共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部343

第一节 省级农业管理机构343

第十四章 农业机构343

三、江苏省水利厅344

二、江苏省农业区划委员会344

五、江苏省水产局345

四、江苏省农林厅345

六、江苏省粮食局346

八、江苏省气象局347

七、江苏省乡镇企业管理局347

十、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348

九、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348

十二、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349

十一、江苏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349

十三、江苏省丝绸集团总公司350

(七)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总公司351

(六)江苏省秦淮河闸坝管理处351

第二节 省直农业各厅局所属企事业单位351

一、江苏省水利厅所属企事业单位351

(一)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351

(二)江苏省淮沭新河管理处351

(三)江苏省三河闸管理处351

(四)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351

(五)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351

(十五)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352

(十四)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中心352

(八)江苏省水利外经公司352

(九)江苏省水利经济实业开发公司352

(十)江苏省水利产业经济管理中心352

(十一)江苏省水利物资总站352

(十二)江苏省灌溉动力管理一处352

(十三)江苏省灌溉动力管理二处352

(三)江苏省植物保护站353

(二)江苏省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353

(十六)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局353

二、江苏省农林厅所属企事业单位353

(一)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353

(四)江苏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354

(三)江苏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354

(四)江苏省种子站354

(五)江苏省林业技术指导站354

三、江苏省水产局所属企事业单位354

(一)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35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渔港监督局354

(三)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354

四、江苏省气象局所属企事业单位354

(一)江苏省气象台354

(二)江苏省气候应用所354

(九)常阴沙农场355

(八)南通农场355

五、江苏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355

(一)东辛农场355

(二)岗埠农场355

(三)黄海农场355

(四)淮海农场355

(五)临海农场355

(六)新洋农场355

(七)新曹农场355

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356

第三节 农业科研机构356

(十)三河农场356

(十一)白马湖农场356

(十二)五里江农场356

(十三)宝应湖农场356

(十四)徐州农垦公司356

(十五)农垦职工大学356

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358

二、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358

五、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359

四、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359

十、江苏省太湖水利设计研究院360

九、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360

六、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360

七、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360

八、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所360

一、南京农业大学361

第四节 高中等农业院校361

十一、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361

十二、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361

二、南京林业大学362

三、南京气象学院363

四、扬州大学农学院364

七、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365

六、扬州大学水利学院365

五、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365

十、江苏省扬州农业学校366

九、江苏省句容农业学校366

八、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366

十四、江苏省盐城农业学校367

十三、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367

十一、江苏省徐州农业学校367

十二、江苏省南通农业学校367

第五节 农业学会、协会、研究会368

十五、江苏省连云港水产学校368

1.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370

(一)1978年前的29年370

第十五章 农村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370

第一节 农村经济发展回顾370

一、发展历程370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7年371

4.“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8年)371

2.遭受挫折阶段(1958—1962年)371

3.调整恢复阶段(1963—1965年)371

4.新一轮高速增长阶段(1992年以后)372

3.缓慢发展阶段(1989—1991年)372

1.全面发展阶段(1978—1984年)372

2.持续发展阶段(1985—1988年)372

1.保障社会有效供给373

(二)地位与作用373

二、成就和地位373

(一)主要成就373

1.农村经济快速增长373

2.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373

3.农村产业结构显著变化373

4.劳动生产率提高373

5.农民收入逐步提高373

(一)加强农业基础374

三、做法与措施374

2.提供农副产品原料374

3.推进工业化进程374

4.促进经济迅速发展374

5.增加财税收入374

(五)加强农村工作的领导375

(四)实施区域共同发展375

(二)深化农村改革375

(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375

(二)技术体系明显改善376

(一)物质基础不断增强376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376

一、发展历程376

(一)准备阶段(1987—1988年)376

(二)试点深化推广阶段(1989—1995年)376

二、主要成就376

(七)加强农村科技文化教育377

(六)严格执行基本国策377

(三)经营方式有所创新377

三、主要措施377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377

(二)深化改革农村经营体制377

(三)多渠道筹集现代化建设资金377

(四)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377

(五)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377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成为主导的经营方式378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创新高378

四、发展趋势378

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展望378

四、苏南和沿江地区可望初步现代化379

三、本世纪末全省农村可基本实现小康379

附录 农村基本情况统计资料380

后记401

1998《中国农业全书 江苏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江苏卷》编辑委 1998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