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书 黑龙江卷》求取 ⇩

概述1

一、基本情况1

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2

二、发展历程2

(一)农业(种植业)生产发展很快3

三、主要成就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3

(四)渔业生产取得很大进展4

(三)畜牧业六畜兴旺,全面发展4

(二)林业生产成效显著4

(八)农民生活普遍改善5

(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农副产品出口增强5

(五)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5

(六)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5

四、存在问题6

(一)山地7

一、地形地貌7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7

第一节 土地资源7

(三)黑土8

(二)草甸土8

(二)台地8

(三)平原8

二、土壤类型8

(一)暗棕壤8

(十二)石质土9

(十一)盐土和碱土9

(四)棕色针叶林土9

(五)沼泽土9

(六)白浆土9

(七)黑钙土9

(八)栗钙土9

(九)新积土9

(十)泥炭土9

3.耕地土壤含磷量10

2.耕地土壤含氮量10

(十三)火山灰土10

(十四)风沙土10

(十五)山地草甸土10

(十六)水稻土10

三、耕地10

(一)耕地开发10

(二)耕地土壤养分10

1.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0

5.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11

4.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11

4.未利用草场12

3.兼用草场12

四、草原12

(一)草原面积12

(二)草场类型12

1.草原类草场12

2.草甸草原类草场12

3.草甸类草场12

4.沼泽草甸类草场12

5.沼泽类草场12

(三)草场利用12

1.放牧场12

2.割草场12

2.大兴安岭林区13

1.小兴安岭林区13

五、林地资源13

(一)森林面积与林木蓄积量13

(二)主要林区13

九、土地资源利用及其评价14

八、苇地资源14

3.东部林区14

(三)宜林地14

(四)森林土壤14

六、城市、工矿、交通用地及未利用土地资源14

七、水域资源14

2.日照15

1.太阳辐射15

(一)耕地资源优势逐年减退15

(二)易涝面积增加15

(三)草场利用不均衡15

(四)森林资源出现危机15

第二节 气候资源15

一、气候特征15

二、气候资源分布15

(一)光照资源15

2.湿度16

1.降水的分布特征16

(二)热量资源16

1.气温16

2.地温16

3.积温16

4.无霜期16

(三)降水资源16

1.西部干旱农业气候区17

(三)农业气候综合分区17

3.蒸发17

三、农业气候区划17

(一)以热量为指标划分的农业区17

1.温和农业区17

2.温凉农业区17

3.冷凉农林区17

4.寒冷林业区17

(二)干湿区的划分17

1.干旱农业区17

2.半干旱农业区17

3.半湿润农业区17

4.湿润农林区17

(七)松嫩平原南部米豆区18

(六)小兴安岭西南山边豆米稻区18

2.哈尔滨农业气候区18

3.富裕农业气候区18

4.绥化农业气候区18

5.佳木斯平原农业气候区18

6.牡丹江山间农业气候区18

7.绥海农业气候区18

8.克拜丘陵农业气候区18

9.三江农业气候区18

10.尚、方、延农业气候区18

11.黑龙江沿江农业气候区18

12.北安农业气候区18

13.兴安岭山地农业气候区18

四、粮食作物区划18

(一)北部大小兴安岭山地麦薯区18

(二)小兴安岭低山麦豆薯区18

(三)东部三江平原豆麦稻区18

(四)完达山西段低山丘陵米豆区18

(五)南部张广才岭老爷岭山间河谷米豆稻区18

1.江河水系19

(一)地表水资源19

(八)松嫩平原北部麦豆区19

(九)松嫩平原中南部玉米杂粮区19

(十)松嫩平原西部杂粮产区19

第三节 水资源19

一、水资源数量与构成19

3.水库20

2.湖泊20

3.地下水类型及埋深21

2.可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及数量分布21

4.入境水量21

(二)地下水资源21

1.地下水资源分布21

3.地区间分布不均22

2.年际间水资源分布不均22

二、水资源特征22

(一)水资源较欠缺22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22

1.一年之内春旱秋涝22

(二)水资源利用现状23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简况23

三、水质状况23

(一)天然水质23

(二)水质污染23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23

1.大豆24

(一)粮食作物24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24

第四节 生物资源24

一、农作物品种资源24

4.小麦25

3.玉米25

2.水稻25

11.荞麦26

10.陆稻26

5.高粱26

6.谷子26

7.糜子26

8.稷子26

9.稗子26

1.亚麻27

(二)经济作物27

12.小豆27

13.绿豆27

14.芸豆27

15.马铃薯27

6.向日葵28

5.烟草28

2.大麻28

3.苘麻28

4.甜菜28

1.蔬菜与瓜类29

(三)园艺作物29

7.油菜29

8.大麦29

9.啤酒花29

2.果树30

1.针叶树种32

(二)树种资源32

3.花卉32

二、林木品种资源32

(一)林木品种资源分布32

1.森林带32

2.树种分布32

3.森林类型32

2.阔叶树种33

18.菊科34

17.紫草科34

三、饲用牧草资源34

(一)野生牧草类34

1.山毛榉科34

2.荨麻科34

3.蓼科34

4.藜科34

5.马齿苋科34

6.苋科34

7.石竹科34

8.睡莲科34

9.金鱼藻科34

10.十字花科34

11.蔷薇科34

12.豆科34

13.牻牛儿苗科34

14.大戟科34

15.报春花科34

16.旋花科34

(三)人工草场草类品种资源35

3.五花草类35

19.禾本科35

20.莎草科35

21.百合科35

(二)主要野生饲草35

1.羊草(碱草)35

2.小叶樟35

(三)羊36

(二)牛36

四、畜禽品种资源36

(一)猪36

(五)禽类37

(四)马37

(二)鱼类38

3.水生维管束植物38

(六)蜂38

(七)蚕38

五、水产资源38

(一)水生生物38

1.浮游生物38

2.底栖动物38

7.三角鲂39

6.长春鳊39

1.大麻哈鱼39

2.鳇鱼39

3.鲟鱼39

4.哲罗鱼39

5.滩头鱼39

(三)两栖、爬行类40

(二)啮齿类动物40

8.翘嘴红鲌40

9.黑龙江鲤40

10.鲫鱼40

六、动物资源40

(一)哺乳类动物40

一、农业环境演变41

第五节 农业环境41

(四)鸟类41

七、野生植物资源41

(一)食用植物41

(二)药用植物41

(三)野生蜜源植物41

3.草原退化42

2.土地沙化碱化42

二、农业环境现状42

(一)农业环境质量42

1.水土流失42

2.农用化学物质对农业环境的污染43

1.工业“三废”排放对农业环境的污染43

4.森林覆被率下降,活立木蓄积量减少43

(二)农业环境污染43

(五)治理污染44

2.灌溉工程建设44

三、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44

(一)农田防护林建设44

(二)草原建设44

(三)治理水土流失44

(四)农田排灌工程建设44

1.治涝工程建设44

4.加强生态保护45

3.加强环境监测系统建设45

1.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45

2.加大环境保护投入45

(四)人畜粪便46

(三)柴草46

第六节 农村能源46

一、生物能源46

(一)农作物秸秆46

(二)薪柴46

(一)太阳能利用47

四、天然能源利用47

二、矿产能源47

(一)煤炭47

(二)石油47

(三)泥炭资源47

三、电力47

(三)风能利用48

(二)沼气利用48

1.高效节能薄膜日光温室48

2.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48

3.塑料棚暖舍48

4.太阳能利用48

第七节 农业自然灾害49

(四)砖窑节能49

五、节约能源49

(一)推广节柴灶49

(二)推广型煤49

(三)农机节油49

(一)干旱危害50

二、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危害50

一、种类和评估标准50

(一)干旱灾害50

(二)霜冻灾害50

(三)大风灾害50

(四)洪涝灾害50

(五)冰雹灾害50

(六)病虫灾害50

(四)洪涝危害51

(三)风灾危害51

(二)霜冻及低温冷害危害51

(二)突然降临,来势迅猛52

(一)一二种灾害为主,多种灾害并发52

(五)冰雹危害52

(六)病虫危害52

三、特点52

第八节 自然保护区53

(五)耕作栽培制度不合理53

(三)周期出现,交替发生53

(四)季节发生,局部出现53

四、成因53

(一)地理环境所决定53

(二)气候条件的影响53

(三)人类不科学的开发行为53

(四)农田基础设施薄弱53

(二)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54

(一)洪河自然保护区54

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4

(一)丰林自然保护区54

(二)扎龙自然保护区54

(三)呼中自然保护区54

二、省级自然保护区54

(八)呼玛自然保护区55

(七)黑龙宫自然保护区55

(三)镜泊湖自然保护区55

(四)凉水自然保护区55

(五)七星砬子自然保护区55

(六)牡丹峰自然保护区55

(十四)凤凰山自然保护区56

(十三)月牙湖自然保护区56

(九)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56

(十)松峰山自然保护区56

(十一)山河自然保护区56

(十二)兴凯湖自然保护区56

(十六)长林岛自然保护区57

(十五)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57

1.农村人口自然增长58

(一)农村人口的演变58

第二章 农村社会经济条件58

第一节 农村人口与劳动力58

一、农村人口58

2.年龄构成59

1.性别构成59

2.农村人口机械变动59

(二)农村人口发展特点59

1.增幅大、增速快59

2.高出生、低死亡59

(三)农村人口构成59

1.农村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由大变小60

(一)农村劳动力的变化60

(四)农村人口素质60

1.身体素质60

2.文化素质60

二、农村劳动力60

2.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61

1.种子基础建设61

2.农村劳动力资源逐年增加61

3.农村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61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61

第二节 农业资金投入61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1

(一)种植业基础设施建设61

(七)农机系统基础设施建设62

(六)农业气象基础设施建设62

3.商品粮基地建设62

4.农业科研和教育建设62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62

(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62

(四)地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62

1.种苗生产基础建设62

2.良种繁育基地建设62

3.苗圃建设62

4.森林保护建设62

(五)水产系统基础设施建设62

1.鱼苗鱼种生产建设62

2.淡水鱼养殖建设62

3.水产科研学校建设62

2.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63

1.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63

(八)农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63

二、财政支农投入资金63

(一)支援农村生产支出63

3.农村开荒补助费64

8.农业发展专项资金65

7.农村水产补助费65

4.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65

5.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65

6.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65

2.农业事业费66

1.农垦、农场事业费66

9.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66

(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66

三、农用信贷资金69

11.土地管理事业费69

3.畜牧事业费69

4.农机事业费69

5.林业事业费69

6.水利事业费69

7.水产事业费69

8.气象事业费69

9.乡镇企业事业费69

10.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费69

(二)集体、农户农业贷款70

(一)国营农业贷款70

(三)农村工业贷款71

(四)农村商业贷款72

(三)农业生产调整恢复时期的农村集体资金投入(1961—1965年)73

(二)人民公社化初期的农村集体资金投入(1958—1960年)73

(五)农村信用社贷款73

四、农村集体和农户资金投入73

(一)高级社初期的农村集体资金投入(1956—1957年)73

(五)经济管理体制整顿改革和农业生产全面发展时期的资金投入(1977—1995年)74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业集体资金投入(1966—1976年)74

(一)以水田区为重点推行施用化肥75

一、化学肥料(简称“化肥”)75

第三节 农用化肥、农药与农膜75

(四)化肥专营、放开、强化科技系列化服务76

(三)由重点管供,发展到重点管用76

(二)旱田普遍推广施用化肥76

二、化学农药(简称“农药”)77

三、农用药械78

(三)除草剂农药78

(一)杀菌剂农药78

(二)杀虫剂农药78

(一)棚膜(包括水稻育秧、大棚用膜)79

四、农用塑料薄膜(简称“农膜”)79

第四节 农村电气化建设80

(三)农用塑料输水管80

(二)地膜(即超薄膜)80

2.35(65)千伏电网81

1.110千伏电网81

一、农村电源建设81

(一)国家电网81

2.热电联产82

1.小型火力发电82

3.10千伏及以下电网82

(二)小型火力发电82

(二)农村通电83

(一)农村用电量83

(三)小型水力发电(下称“小水电”)83

1.小水电资源83

2.小型水力发电站(下称“小水电站”)83

二、农村用电83

1.省直农电机构84

(四)农电机构84

三、农村用电管理84

(一)农电规划84

(二)农电安全84

(三)农电标准化84

第五节 农田水利建设85

4.乡电管站85

2.地(市)农电机构85

3.县(市)农电局85

一、发展历程86

(二)水田灌溉工程建设87

(一)除涝工程建设87

二、水利工程建设87

(三)抗旱水源和旱田灌溉工程建设88

三、水利法规建设89

(四)防治水土流失89

(一)发展历程90

一、农业区划90

四、水利建设成就90

第六节 农业区划与农业综合开发90

2.自然条件区划91

1.综合农业区划91

(二)主要成果91

3.农业部门区划92

4.农业技术改造措施区划94

(三)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管理95

(二)农业综合开发的程序95

二、农业综合开发95

(一)农业综合开发的目的与机构95

(六)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就96

(五)农业综合开发法制建设96

(四)农业综合开发的优惠政策96

(四)深化改革阶段(1976—1995年)99

(三)严重挫折阶段(1968—1976年)99

第三章 国营农场99

第一节 发展历程99

一、国营农场的发展历程99

(一)创建阶段(1949—1957年)99

(二)大发展阶段(1958—1967年)99

(一)多头领导时期(1947—1955年)100

二、国营农场管理机构的变更100

(三)统一领导时期(1976—1995年)101

(二)分口领导时期(1956—1976年)101

(四)荣军、解放团农场102

(三)东北机械农场102

三、主要农场介绍102

(一)县营农场102

(二)省营机械农场102

(九)铁道兵农场103

(八)青年垦荒队农场103

(五)劳改农场103

(六)友谊农场103

(七)农建二师农场103

(十一)兵团时期新建农场104

(十)十万官兵新建农场104

(十二)总局时期新建农场105

一、土地资源106

第二节 生产条件106

二、农业机械装备107

三、水利建设109

(一)化肥111

四、农用化肥、农药与农膜111

五、良种培育112

(二)化学农药和农膜112

(一)人口增长情况113

九、人口与劳动力113

六、粮食处理中心建设113

七、交通运输设施113

八、电力、通讯设施113

第三节 生产水平114

(三)职工的文化结构114

(二)职工的职业结构114

一、种植业115

(二)大豆116

5.高产攻关116

(一)小麦116

1.品种结构116

2.播种116

3.田间管理116

4.收获116

2.行距与密度117

1.播期117

7.产量118

6.高产攻关118

3.施肥118

4.田间管理118

5.收获118

(四)水稻119

(三)玉米119

(一)畜牧业120

二、牧、渔、林业120

(五)杂粮120

(四)工业121

(三)林业121

(二)渔业121

1.加工业123

2.支农工业124

3.建材工业125

一、管理体制127

第四节 经营管理127

二、经营方针128

三、产业结构129

(三)第三产业130

(二)工业130

(一)农业130

(二)集体所有131

(一)全民所有131

四、所有制结构131

(三)个体、私营133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135

(一)包定奖责任制135

(四)混合型135

五、经济责任制135

(四)家庭农场136

(三)承包经营责任制136

2.拖拉机138

1.新式马拉农具138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138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生产138

一、生产水平138

(一)机械装备138

4.耕作农具140

3.联合收割机140

5.其他作业机械141

3.机械播种142

2.机械整地142

(二)机械作业142

1.机耕地142

3.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作业成本143

2.改革耕作栽培制度,提高科学种田水平143

4.机械田间管理143

5.机械收获143

(三)机械化效益143

1.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143

(二)普及阶段(1958—1978年)144

(一)试办阶段(1949—1957年)144

4.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144

二、发展历程144

(三)全面发展提高阶段(1979—1995年)145

2.双城县146

1.拜泉县146

三、农业机械化重点县、社、队146

(一)重点县146

4.绥化县147

3.爱辉县147

1.甘南县中心公社太平大队148

(三)重点队148

(二)重点社148

1.绥化县秦家公社148

2.肇州县朝阳公社148

5.甘南县音河公社兴十四大队149

4.桦南县柳毛河公社“五一”大队149

2.克山县北联公社黎明大队149

3.海伦县联发公社百发大队149

(一)把农业机械化当作发展农业生产的战略措施来抓150

四、基本经验150

6.甘南县长山公社建华大队150

(三)贯彻“机、马、牛”相结合的方针151

(二)坚持以耕作机械化为重点,林、牧、副、渔业机械化协调发展151

(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与农村改革的进程紧密结合152

(四)机械化生产与科研、修造、培训、供应、资金管理等协调发展152

1.农业机器拖拉机站153

(一)国家办站153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153

一、农业机械的所有制及经营形式153

2.农业机械站154

1.农业社租用155

(二)国有社营155

2.人民公社自有自营156

1.农业社自有自营156

2.国社合营156

(三)社有社营156

(五)承包经营157

2生产队所有生产队经营157

(四)队有队营157

1.大队所有大队经营157

1.计划管理158

(一)生产管理158

(六)户有户营158

二、农业机械化管理158

3.质量管理159

2.生产责任制159

3.油料管理160

2.机具保管160

(二)机务管理160

1.机具保养160

2.资金来源161

1.农业机械总值161

4.安全监理161

(三)财务管理161

4.经济核算162

3.作业收费162

1.劳动组织163

(四)劳动管理163

3.劳动竞赛164

2.劳动报酬164

1.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165

(五)农机管理服务体系165

2.村农机管理服务队166

(一)农机修造企业的发展历程167

一、农机修造167

3.群众性的农机管理服务组织167

第三节 农机修造与供应167

2.县(市)属修造厂168

1.省直属修理厂168

4.村队属保养间169

3.乡镇属修理厂169

(三)农机修造企业的经济效益170

(二)农机修造企业的生产水平170

5.专业修理户170

1.省农业机械供应公司171

(一)农机供应网络建设171

二、农机供应171

4.乡(镇)农业机械供应站172

3.县(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172

2.地(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172

2.经营品种173

1.供应范围173

5.农业机械商店173

(二)农机供应范围与品种数量173

(三)农机供应经营成果174

(三)稳步调整,协调发展阶段(1979—1995年)175

(二)徘徊不前阶段(1958—1978年)175

第五章 农业生产水平175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与布局175

一、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与布局175

(一)单一产业阶段(1949—1957年)175

(三)积极调整阶段(1979—1995年)177

(二)停滞徘徊阶段(1958—1978年)177

二、农林牧副渔结构与布局177

(一)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177

三、种植业结构与分布178

3.沦陷时期(1932—1945年)180

2.民国时期(1912—1931年)180

第二节 种植业180

一、发展历程180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种植业180

1.清朝及以前(1911年前)180

3.陡然下跌阶段(1959—1962年)181

2.较快发展阶段(1953—1958年)181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种植业(1949—1995年)181

1.恢复生产阶段(1949—1952年)181

6.持续高速发展阶段(1977—1995年)182

5.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6年)182

4.调整恢复阶段(1963—1965年)182

(一)粮食作物内部结构与产量水平184

二、种植业结构与产量水平184

1.水稻185

2.小麦186

3.玉米187

5.高粱188

4.谷子188

6.大豆189

7.马铃薯190

1.甜菜191

(二)经济作物内部结构与产量水平191

2.亚麻192

4.向日葵193

3.烤烟193

1.蔬菜198

(三)其他作物生产与产量水平198

(四)果树生产与产量水平199

4.绿肥199

2.瓜类199

3.青饲料199

4.其他200

3.葡萄200

1.苹果200

2.梨200

(一)商品粮(糖)基地建设投资使用情况201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201

(二)商品粮(糖)基地建设效益202

(二)大面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204

(一)开垦宜农荒地,扩大耕地面积204

四、主要措施204

(五)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205

(四)加强农田水利和防护林建设205

(三)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205

1.恢复与发展时期(1949—1957年)206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林业206

第三节 林业206

一、发展历程206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林业资源206

1.沙俄对森林资源的掠夺206

2.日本帝国主义对森林资源的掠夺206

二、生产水平207

4.治危兴林时期(1977—1995年)207

2.“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6年)207

3.严重挫折时期(1967—1976年)207

(二)植树造林208

(一)建设大兴安岭林区208

(四)木材生产209

2.森林病虫害防治209

(三)森林保护209

1.森林防火209

(六)多种经营210

(五)林产工业210

(二)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211

(一)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211

三、基本措施211

(五)依靠科学技术治危兴林212

(四)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12

(三)调整产业产品结构212

4.东北沦陷时期(1931—1945年)213

3.民国时期213

(六)培育市场,对外开放213

(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213

第四节 畜牧业213

一、发展历程213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畜牧业213

1.渤海时期(698—926年)213

2.清朝时期213

2.集体养畜骤增,畜禽曲折发展时期(1954—1965年)214

1.恢复时期(1949—1953年)214

5.解放战争时期214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畜牧业214

4.全面发展时期(1979—1995年)215

3.畜禽生产稳步上升时期(1966—1978年)215

1.马217

(二)畜禽存栏217

二、生产水平217

(一)畜禽结构217

1.畜群结构217

2.大牲畜结构217

3.奶牛218

2.黄牛218

4.猪219

6.家禽220

5.羊220

1.猪牛羊家禽出栏221

(三)主要畜产品产量221

2.肉类产量222

3.奶类223

5.羊毛224

4.禽蛋224

(三)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225

(二)坚持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25

四、基本措施225

(一)适时调整畜牧业发展战略225

4.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226

3.草原建设226

(四)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226

1.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26

2.家畜家禽保健226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渔业227

一、发展历程227

5.人才培训基础建设227

6.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227

第五节 水产业227

3.养殖为主,养殖与捕捞并举阶段(1979—1995年)228

2.捕捞为主,捕捞与养殖结合阶段(1958—1978年)228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渔业228

1.自然捕捞阶段(1949—1957年)228

(一)水产品产量229

二、生产水平229

(二)渔业产值(当年价格计算)230

(四)鱼种生产231

(三)水产养殖面积231

(五)群众养鱼户232

(六)渔船、渔具233

(一)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发展水产养殖业235

三、基本措施235

1.发展专业户和家庭渔场为重点的群众养鱼236

(二)明确发展水产业的指导思想,促进渔业生产全面发展236

2.充分利用池塘、小水面养鱼237

(三)调整布局,拓展生产领域238

5.多渠道筹资解决发展资金,“内联外展”和国家扶持一起上238

3.科学养鱼,提高单产238

4.贸工渔同步发展,内外贸一起上238

1.改革水产品流通体制239

(四)改革水产品流通体制,放开水产品价格239

1.建设商品鱼集中产区239

2.搞好鱼种基地建设239

3.保护水产资源239

4.开拓养鱼生产新领域239

(一)初始阶段(1946—1957年)240

一、发展历程240

2.调整、放开水产品价格240

第六节 乡镇企业240

(二)转折阶段(1958—1983年)241

(三)发展阶段(1984—1995年)242

二、生产水平243

(一)工业企业246

三、产业产品结构246

(四)建筑企业248

(三)交通运输业248

(二)农业企业248

四、资源开发249

(五)商贸、饮食服务等企业249

(二)党和政府对革命老根据地的支援250

(一)革命老根据地的区域250

第七节 老少边贫地区建设250

一、革命老根据地建设250

(三)建设成就251

1.稳定发展传统产业252

(二)民族地区经济全面发展252

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252

(一)国家资金扶持252

(一)贫困标准及贫困地区253

三、贫困地区建设253

2.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253

(三)民族聚居地区群众生活得到改善253

5.动员社会力量扶贫254

4.兴办扶贫互助农场254

(二)贫困原因及特点254

1.贫困原因254

2.贫困特点254

(三)扶贫措施254

1.发放扶贫资金254

2.开展科技扶贫254

3.实行优惠政策254

(四)扶贫效果255

第一节 土地改革256

一、没收分配敌伪地产256

第六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与完善256

三、煮“夹生饭”深挖黑地257

二、开展清算斗争257

五、颁发土地执照258

四、平分土地258

(一)发展历程259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59

六、开展大生产运动,支援人民解放战争259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259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259

(一)发展历程259

(二)组织类型259

1.临时(或季节)互助组259

2.常年互助组259

(一)发展历程260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60

(二)基本做法260

(四)存在问题261

(三)作用261

(二)基本做法261

一、人民公社的建立262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262

(二)统一生产管理263

(一)确立基本核算单位263

二、人民公社的整顿263

(三)加强劳动管理264

一、发展历程266

第四节 农业学大寨266

(三)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267

(二)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267

二、农业学大寨的积极意义267

(一)推进了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267

(二)随意变革生产关系,搞“穷过渡”268

(一)人为制造“阶级斗争”,乱批乱斗268

三、农业学大寨的消极影响268

(一)联产到组(1979年)269

一、对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269

(三)不断“割资本主义尾巴”、“堵资本主义的路”269

(四)鼓吹“平均主义”,破坏按劳分配269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69

(二)联产到劳(1980—1981年)270

(三)包干到户(1982—1983年初)271

1.在耕地承包问题上,实行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原则272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发展272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建立272

(二)制定休养生息政策,巩固新的经营体制273

3.在社会的服务上,逐步建立适应生产商品化的服务体系273

2.在农业机械的管理和使用上,注意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优势273

1.农村承包合同管理274

二、农村合作经济执法工作274

第六节 农业经济法制建设274

一、农业立法工作274

2.农民负担管理275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276

4.农村合作经济审计277

3.东北沦陷时期(1931—1945年)278

2.民国时期(1912—1931年)278

第七章 农业教育、科技与文化278

第一节 农业教育278

一、发展历程278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教育278

1.清朝末年(1907—1911年)278

1.恢复、创建和发展阶段(1949—1957年)279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教育279

4.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1949年9月)279

2.“教育大革命”和调整、整顿阶段(1958—1966年)280

4.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阶段(1976—1995年)281

3.“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年)281

(一)东北农业大学282

二、普通高等农业教育282

(二)东北林业大学283

(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84

(一)黑龙江省北安农业学校285

三、普通中等农业教育285

(四)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285

(五)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285

(五)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286

(四)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286

(二)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286

(三)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学校286

(十一)黑龙江省农垦工业学校287

(十)黑龙江省农垦农业学校287

(六)黑龙江省海伦农业机械化学校287

(七)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农业机械化学校287

(八)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学校287

(九)黑龙江省水产学校287

1.农民文化教育288

(一)农民教育288

(十二)黑龙江省农垦经济学校288

(十三)黑龙江省农垦林业学校288

(十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288

(十五)伊春林业学校288

(十六)牡丹江林业学校288

四、农业成人教育288

1.农业干部在职教育289

(二)农业系统成人教育289

2.农民技术教育289

3.农民中等专业教育289

4.农民技术资格证书教育289

1.农机干部教育培训290

(三)农机系统成人教育290

2.黑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90

(五)水利系统成人教育291

(四)畜牧系统成人教育291

2.农机手教育培训291

(八)水产系统成人教育292

(七)农垦系统成人教育292

(六)林业系统成人教育292

1.农业(种植业)293

(一)创建发展阶段(1949—1965年)293

(九)气象系统成人教育293

第二节 农业科学研究293

一、发展历程293

4.林业294

3.农业机械294

2.畜牧业294

3.农业机械295

2.畜牧兽医295

5.水产295

6.水利295

7.农业气象295

(二)动乱受阻阶段(1966—1976年)295

1.农业(种植业)295

2.畜牧兽医296

1.农业(种植业)296

4.林业296

5.水产296

6.水利296

7.农业气象296

(三)蓬勃发展阶段(1977—1995年)296

5.水产297

4.林业297

3.农业机械297

(一)黑龙江省政府科学大会奖298

二、科学研究成果298

6.水利298

7.农业气象298

(二)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08

(三)国家部、委以上奖318

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327

1.种植业技术推广327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327

一、发展历程327

(一)创建发展阶段(1949—1957年)327

1.种植业技术推广328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年)328

3.林业技术推广328

4.水产技术推广328

1.种植业技术推广329

(三)“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8年)329

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329

3.农业机械技术推广329

4.林业技术推广329

5.水产技术推广329

1.种植业技术推广330

(四)发展新阶段(1979—1995年)330

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330

3.林业技术推广330

2.农业机械技术推广331

5.林业技术推广332

4.水产技术推广332

3.畜牧业技术推广332

1.耕作栽培技术333

(一)种植业333

二、主要推广项目及实施情况333

3.植物保护335

2.优良品种335

4.农肥化肥337

6.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338

5.水稻工厂化育秧(棚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338

5.农业标准化338

(二)农机338

1.机引悬挂式垄作七铧犁338

2.龙江1号播种中耕通用机338

3.3GZ-6联合耕种机338

4.2BY-6玉米精密播种机338

2.冷冻精液339

1.人工授精339

7.机械精量少量播种技术339

8.机械深施肥技术339

9.机械旱作少耕技术339

10.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339

(三)畜牧兽医339

6.疫病防治340

5.基础建设340

3.胚胎移植340

4.家禽孵化340

3.冰下生物增氧越冬技术341

2.鲤鱼人工早繁技术341

(四)水产341

1.电厂余热鱼苗场341

8.枝丫材利用342

7.冰雪滑道集材342

4.万亩池塘精养高产技术342

5.引进推广新优品种342

6.稻田养鱼342

7.其他342

(五)林业342

1.林粮间作342

2.采育兼顾伐342

3.保土防冻更新法342

4.油锯342

5.安全伐木法342

6.拖拉机集材342

(一)加强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乡(镇)综合服务站建设343

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改革343

9.贮木场机械化343

10.套材下料工艺343

11.造林六项基本技术343

12.混交林343

13.农田防护林新技术343

14.杨树速生丰产林推广343

15.杞柳栽植及其利用343

16.薪炭林培育管理技术推广343

2.实行技术承包345

1.兴办农业技术服务经济实体345

(二)转换工作机制向社会化服务发展345

(四)实行“丰收计划”346

(三)实施大豆、小麦、玉米、水稻四大作物生产技术规程346

(三)宣传普及农业技术348

(二)培训技术骨干348

四、农业技术推广方法348

(一)建立示范基点348

一、文化艺术349

第四节 农村文化349

二、农村广播电视350

3.蓬勃发展时期351

2.停滞受挫时期351

三、农村卫生351

(一)发展历程351

1.稳定发展时期351

3.防治地方病352

2.控制烈性传染病352

(二)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待遇352

(三)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员352

(四)改善卫生环境,控制主要疾病352

1.改善农村卫生环境352

(一)古代农业文物353

五、古代农业文化遗产353

四、农村体育353

(一)发展历程353

(二)竞赛活动353

(三)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353

(三)古代农业名特产354

(二)古代农业技术354

(四)古代加工的农产品355

5.两个“一定三年”阶段(1965—1970年)357

4.定购包干阶段(1961—1964年)357

第八章 农村市场357

第一节 农产品购销体制357

一、粮油购销体制357

(一)自由购销体制(1949—1952年)357

(二)统购统销体制(1953—1984年)357

1.余粮收购阶段(1953—1954年)357

2.“三定”到户阶段(1955—1957年)357

3.产销余算大账阶段(1958—1960年)35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85—1995年)358

7.购销包干阶段(1983—1984年)358

6.两个“一定五年”阶段(1971—1982年)358

(二)甜菜359

(一)亚麻359

二、经济作物购销体制359

1.分散管理的代购统销体制360

(三)烟草360

3.逐步放开时期(1978年以后)361

2.国营商业统一市场时期(1956—1977年)361

2.集中管理的统购统销体制361

三、畜产品购销体制361

(一)购销体制变革历程361

1.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时期(1949—1955年)361

5.家禽362

4.鲜蛋362

(二)肉、禽、蛋曾采取过的收购政策和措施362

1.生猪及猪肉362

2.菜牛及牛肉362

3.菜羊及羊肉362

四、土特产品购销体制363

一、粮豆、油料364

第二节 农产品流通364

三、土特产品366

2.鲜蛋366

二、畜产品366

(一)生猪及猪肉366

1.生猪收购366

2.猪肉销售366

(二)家禽及鲜蛋366

1.家禽366

(一)恢复开放阶段(1978—1982年)367

一、发展历程367

第三节 城乡集市贸易367

(三)完善提高阶段(1992—1995年)368

(二)迅速发展阶段(1983—1991年)368

(三)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搞好部门配合369

(二)健全机构,加强管理369

二、集贸市场的作用369

(一)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369

(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369

(三)促进生产,稳定物价369

(四)方便群众生活,丰富人们的“菜篮子”369

(五)开拓国际市场369

三、集贸市场培育与管理369

(一)增强发展集贸市场的责任心和紧迫感369

(四)哈尔滨市太平区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370

(三)集贤县商贸城消费品综合市场370

(四)放宽政策,创造宽松市场环境370

(五)建立市场信息网络370

(六)规范市场管理,增强创建文明市场意识370

四、主要农副产品市场370

(一)黑龙江粮油中心批发市场370

(二)哈尔滨市道里透笼农贸市场370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1995年)371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49—1978年)371

第四节 农产品价格371

一、农产品价格沿革371

二、工农产品比价变化373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49—1978年)377

(一)粮食收购价格377

三、农产品价格补贴377

四、粮食价格377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49—1978年)379

(二)粮食销售价格379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1995年)379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1995年)381

(一)主要经济作物价格383

五、经济作物价格383

(一)畜产品收购价格385

六、畜产品价格385

(二)主要经济作物的特殊价格政策和价外优惠政策385

1.甜菜收购中的价外优惠政策385

2.烤烟价内的灵活政策和价外优惠政策385

(二)畜产品销售价格386

1.生猪的特殊价格政策387

(三)畜产品价格政策387

2.奶牛的特殊价格政策388

七、水产品价格389

一、清朝及以前历史时期390

第一节 农业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390

第九章 农业经济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390

二、民国时期(1912—1931年)391

四、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1945—1949年)392

三、日伪统治时期(1931—1945年)392

(一)制定政策法规393

一、招商引资政策措施393

五、新中国成立后393

第二节 农业利用外资393

(四)实行会办制度简化审批手续394

(三)优化合资企业中方人员素质394

(二)加大引资工作宣传力度394

(一)兴办“三资”企业395

二、引进外资的主要形式395

(五)根据资源优势确立引资项目395

1.多边贷款项目396

(二)引进国外贷款396

1.多边项目397

(三)引进无偿援助项目397

2.双边贷款项目397

2.双边项目398

(四)弥补省内资金和外汇的不足400

(三)使农业资源优势发展成技术优势和生产优势400

三、引进外资的效果400

(一)建立一批农业现代化样板400

(二)引进外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400

(六)水产综合技术401

(五)日本奶牛节粮型饲养技术401

第三节 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401

一、引进技术401

(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401

(二)日本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401

(三)加拿大塑料管冻精技术401

(四)美国牛胚胎移植技术401

3.粮食及食品加工设备402

2.种子加工设备402

(七)高密度网箱养鲤技术402

二、引进农业生产设备402

(一)农业机械引进402

(二)非田间作业设备402

1.蔬菜温室设备402

(一)交流引进农作物品种403

三、作物和畜禽品种的交流和引进403

(三)牧业器械设备403

(四)林业机械设备403

(三)引进种畜、种禽、种鱼404

(二)引进林木品种404

(三)自营出口阶段405

(二)以商品调拨为主阶段405

第四节 农副产品出口贸易405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副产品对外出口贸易发展历程405

(一)记账贸易(易货贸易)阶段405

(二)豆粕406

(一)黄大豆406

二、农副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406

(十一)中药材407

(十)羊草407

(三)杂豆407

(四)玉米407

(五)活牛及冻牛肉407

(六)牛肉罐头407

(七)冻猪肉407

(八)猪肉罐头407

(九)甜菜粕407

(一)发展历程408

三、边境贸易408

(十二)蔬菜408

(十三)蜂蜜408

(十四)猪鬃408

(十五)亚麻纤维408

(十六)森林工业产品408

(四)边境劳务输出409

(三)国外建市场,国内建基地409

(二)口岸建设409

(一)中苏林业航空调查协作410

二、边境协作410

第五节 技术合作与边境协作410

一、农业技术合作410

(一)黑龙江省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合作改良草原410

(二)巴彦县农业科技人员与美国大豆栽培专家合作研究大豆高产栽培技术410

(三)中、日农业科技人员合作改良三江平原白浆土410

(三)中苏签订《黑龙江流域综合利用科学考察协定》411

(二)中苏水文交流合作411

二、种畜援外412

一、农业良种援外412

(四)中、俄两国渔政人员互至对方水域进行联合检查412

第六节 援外工作412

六、水产技术援外413

五、农垦技术援外413

三、畜牧技术援外413

四、农机技术援外413

一、农业互助合作时期农村经济收益分配(1953—1957年)414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414

第十章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414

(二)经济调整和恢复阶段的农村经济收支(1963—1965年)415

(一)经济滑坡阶段的农村经济收支(1958—1962年)415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经济收益分配(1958—1978年)415

(三)经济缓慢发展阶段的农村经济收支(1966—1978年)416

(一)农村经济收入418

三、改革时期农村经济收支(1979—1995年)418

(二)农村经济支出420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民生活421

第二节 农民生活421

(一)农民消费水平及其增长速度42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生活422

2.商品性消费增加,自给性消费减少423

1.消费支出增加,消费结构明显变化423

(二)农民消费支出及实物消费423

3.实物消费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加424

4.农民储蓄增加,居住条件改善426

(二)农产品提价与经营领域拓宽427

(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发挥与收入迅速增加427

三、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427

(四)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劳动力负担人数减少428

(三)农业投入增加与科技运用推广428

(二)人民公社化前期(1958—1966年)429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一五”计划时期(1949—1957年)429

第十一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第一节 农村党支部429

一、农村党组织建设429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6年10月—1995年)430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10月)430

(二)农村党员的素质和管理431

(一)农村党支部的设置与分布431

二、农村党组织的基本情况431

(四)以提高“双带”能力,强化“三个作用”为重点,加强致富带头人群体建设432

(三)以换脑增型为主要内容,加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432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432

(一)强化领导,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落到实处432

(二)把握关键,认真整顿后进村党支部432

二、解放区实行民主建设433

一、清末民初的“乡自治制”和沦陷时期的“保甲制”433

第二节 乡村政权组织433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区村政权434

五、人民公社化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435

四、实行并村建乡,建立乡政权435

六、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436

七、农村基层政权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437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439

九、救灾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439

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开展439

二、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440

一、村民委员会的沿革440

三、整顿提高村民委员会441

四、村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442

(三)农村人民公社444

(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44

第四节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44

一、发展历程444

(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44

2.社区性合作社的职能445

1.社区性合作社的作用445

(四)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445

二、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作用445

(一)社区性合作社445

(三)农村合作经济审计446

2.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作用446

(二)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446

1.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形式446

(三)购销服务社447

(二)扶贫互助农场447

(四)专业生产者协会447

1.技术服务型447

2.综合服务型447

3.实体经营型447

4.协调管理型447

三、其他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组织447

(一)专业合作联合组织447

(四)进行以综合治理为目标的各项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448

(三)进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448

第五节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448

一、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性448

二、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448

(一)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448

(二)开展以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科技兴农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大讨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448

第六节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49

(五)农村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449

三、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成就449

(一)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明显提高449

(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明显加强449

(三)农村的改革和建设明显进展449

(四)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449

(二)稳步发展阶段(1983—1985年)450

(一)兴起普及阶段(1980—1982年)450

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历程450

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451

(三)全面提高阶段(1986—1995年)451

(五)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不断发展,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452

(四)促进村容村貌的改观,改善生产生活环境452

(一)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452

(二)促进经济大发展,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452

(三)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452

(一)基本情况454

一、哈尔滨市454

第十二章 市(地)、县(市)、场农村经济第一节 市(地)农村经济454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55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55

(四)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56

(二)市、地合并前农村经济457

(一)基本情况457

二、齐齐哈尔市457

(四)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58

(三)市、地合并后的农村经济458

(一)基本情况459

三、佳木斯市459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60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60

(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61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62

(一)基本情况462

四、牡丹江市462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63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65

(一)基本情况465

五、松花江地区465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66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67

(一)基本情况467

六、绥化地区467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68

(一)基本情况469

七、黑河市469

(四)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70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70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70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71

(一)基本情况471

第二节 县(市)农村经济471

一、双城市471

(四)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72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72

(四)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73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73

二、绥化市473

(一)基本情况473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73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74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74

三、海伦市474

(一)基本情况474

(四)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75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76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76

四、肇东市476

(一)基本情况476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77

(一)基本情况477

五、安达市477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78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79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79

六、富锦市479

(一)基本情况479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80

(一)基本情况480

七、五常市480

(一)基本情况481

八、巴彦县481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81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82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82

(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483

(一)基本情况483

九、呼兰县483

(一)基本情况484

十、克东县484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84

(一)基本情况485

十一、讷河市485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85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85

(一)基本情况486

十二、宁安市486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86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86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487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87

(一)基本情况488

一、友谊农场488

第三节 农场经济488

(三)农场现代化试点队——五分场二队489

(二)农场经济发展水平489

(四)发展农场经济的主要措施490

(三)发展农场经济的主要措施492

(二)农场经济发展水平492

二、克山农场492

(一)基本情况492

(二)发展农场经济的主要措施494

(一)基本情况494

三、八五一一农场494

(一)基本情况496

四、八五一○农场496

(二)发展农场经济的主要措施497

一、中共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部499

第一节 省级管理农业的党政部门499

第十三章 农业机构499

三、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500

二、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500

(二)黑龙江省畜牧局501

(一)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501

五、黑龙江省林业厅502

四、黑龙江省水利厅502

(三)黑龙江省水产总公司502

七、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503

六、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503

八、黑龙江省土地管理局504

十、黑龙江省气象局505

九、黑龙江省乡镇企业管理局505

(二)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506

(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506

十一、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506

第二节 科研机构506

一、中央直属科研机构506

5.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507

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507

(三)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507

(四)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507

(五)林业部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507

(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507

二、省直属科研机构507

(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507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507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507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507

17.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508

1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水稻研究所508

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508

7.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农业遥感分中心508

8.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508

9.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种禽研究室508

1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室508

1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实验技术中心508

1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508

1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508

1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508

15.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508

4.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509

3.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509

18.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嫩江农业科学研究所509

19.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509

2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509

2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509

2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棱浆果研究所509

2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土利用改良研究所509

2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试验站509

(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509

1.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测试化验中心509

2.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电子计算中心509

5.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510

4.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510

5.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510

6.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510

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510

8.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哈尔滨特产研究所510

9.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学研究所510

10.黑龙江省九三科学研究所510

(三)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510

1.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510

2.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510

3.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510

1.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511

(五)畜牧兽医科研机构511

6.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511

7.隶属地方林业系统的科研机构511

(四)省农机科研机构511

1.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511

2.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511

3.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运用研究所511

4.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511

5.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511

6.黑龙江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研究所511

7.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511

三、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512

四、县(市)属农业科研机构512

2.黑龙江省兽医研究所512

(六)省水利科研机构512

1.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512

2.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512

(七)省水产科研机构512

1.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512

2.黑龙江省嫩江水产研究所512

3.黑龙江省湖泊渔业试验站512

(八)省其他农业科研机构512

1.黑龙江省蚕业研究所512

2.黑龙江省亚麻原料工业研究所512

3.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512

4.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512

(三)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515

(二)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515

第三节 技术推广机构515

一、农业(种植业)技术推广机构515

(一)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515

(二)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516

(一)林木种子站516

(四)黑龙江省生物防治实验站516

(五)黑龙江省土壤肥料管理站516

(六)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516

(七)黑龙江省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516

(八)黑龙江省农业经济技术信息中心516

(九)黑龙江省土壤肥料测试中心516

(十)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516

(十一)黑龙江省蚕业技术指导总站516

二、林业技术推广机构516

(三)黑龙江省渔业基地建设指导站517

(二)黑龙江省渔业环境监测站517

(三)林业技术推广站517

三、畜牧技术推广机构517

(一)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517

(二)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517

(三)黑龙江省铁路兽医卫生处517

(四)黑龙江省草原监理总站517

四、农机技术推广机构517

(一)黑龙江省农村机械化技术开发中心517

(二)黑龙江省农机经营管理站517

(三)黑龙江省农机安全监理站517

(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鉴定站517

(五)黑龙江省农机修配管理站517

五、水产技术推广机构517

(一)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517

(三)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518

(二)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518

(四)黑龙江省黑河边境渔政管理站518

第四节 农林牧渔场518

一、国营农场518

(一)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518

(四)牡丹江国营农场管理局519

(五)北安国营农场管理局520

(七)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521

(六)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521

1.省级良(原)种场522

(一)农作物良(原)种场522

(八)绥化国营农场管理局522

(九)哈尔滨国营农场管理局522

二、良(原)种场522

(二)果树场、种蜂场、蚕种场523

2.地(市)、县(市)良(原)种场523

三、林场525

(三)县(市)管理的种畜(禽)及畜牧场527

(二)地(市)主管的种畜(禽)场527

四、种畜(禽)场及畜牧场527

(一)省属各种畜(禽)场527

1.黑龙江省勃利种畜场527

2.黑龙江省山市种奶牛场527

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种畜场527

4.黑龙江省大山种羊场527

5.黑龙江省繁荣种畜场527

6.黑龙江省红旗种马场527

7.黑龙江省哈尔滨原种鸡场527

(二)集体水产养殖场528

2.市、县(市)营水产养殖场528

五、水产养殖场528

(一)国营水产养殖场528

1.省营水产养殖场528

(一)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530

一、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的农村经济(1949—1957年)530

第十四章 农村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530

第一节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530

二、“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农村经济(1958—1965年)531

2.种植业和副业构成这一时期农业结构的主体,副业发展速度快于种植业531

1.试办阶段(1951—1953年)531

2.发展阶段(1954年)531

3.巩固提高阶段(1955年1—9月)531

4.大发展阶段(1955年10月—1956年3月)531

(二)农业生产迅速恢复531

(三)农村产业协调发展531

1.单一粮食结构开始向多元结构转换531

(一)在生产关系和管理体制上搞“穷过渡”532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经济(1966—1978年)532

(一)建立农村人民公社532

(二)农业生产由急剧下降到逐渐恢复532

(三)农业产业结构动荡徘徊532

(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发展533

四、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经济(1979—1995年)533

(二)农业生产发展缓慢533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展迟缓533

2.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534

1.农产品价格的改革534

(二)农产品价格及购销体制的改革534

(四)实施科技兴农535

4.1991—1995年提出以贸工农一体化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战略535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535

1.1981年7月提出“三三制”535

2.1985年提出“扬一长,补两短”的方针535

3.1988年下半年提出“粮牧企”新路子535

(六)加快发展乡镇企业536

(五)实行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536

第二节 农村经济地位与作用537

(七)进行“五荒”使用权的拍卖和“五小”工程的产权改造537

(三)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538

(二)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538

一、农村经济的辉煌成就538

(一)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538

(六)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539

(五)农村产业结构趋向合理539

(四)为社会提供的农副产品不断增加539

(十)经济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540

(九)农村经济市场体系正在建立540

(七)乡镇企业蓬勃发展540

(八)农民收入,消费水平逐步提高540

(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541

(二)农业的发展为轻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541

二、农村经济的地位与作用541

(一)农业的发展为其他各业输送了大批劳动力541

(六)农村经济主要指标在全国的地位542

(五)农业总产值增长,但比重下降542

(四)农副产品在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542

(五)建立了一套适宜旱作农业的技术体系543

(四)重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543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建设前景543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特点543

(一)突出农业资源优势的转化543

(二)注重生产手段的现代化543

(三)坚持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543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544

(六)农副产品购销体制不顺,流通不畅544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544

(一)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544

(二)投入水平低,经营粗放544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效益差544

(四)管理水平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544

(五)科技力量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544

4.社会目标545

3.生态目标545

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545

(一)总体目标545

1.生产手段现代化545

2.生产技术现代化545

3.生产经济结构现代化545

4.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545

(二)具体目标545

1.技术目标545

2.经济目标545

(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阶段546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举的阶段546

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步骤546

(一)建设重点546

1.迅速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546

2.加快农业生产技术改造步伐546

3.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546

4.优化农村产业结构546

(二)建设步骤546

1.从现在起到2000年,基本完成初步现代化的建设任务546

2.2001—2010年,完成基本现代化的建设任务546

3.2010—2020年,实现向较高现代化阶段的过渡546

六、农业现代化建设途径的选择546

(一)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国土资源利用率为主的阶段546

(六)大力推进科教兴农547

(五)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547

七、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547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547

(二)继续深化农村改革547

(三)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547

(四)实行区域内国上资源的统筹开发547

(七)积极发展乡镇企业548

后记549

1999《中国农业全书 黑龙江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黑龙江卷》编辑 1999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