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书 四川卷》求取 ⇩

农业概述1

一、农业发展梗概1

(一)早期的农业1

(二)民国时期的农业2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3

1.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3

2.“一五”时期(1953—1957年)3

3.“二五”时期(1958—1962年)3

4.三年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4

5.“三五”、“四五”时期(1966—1975年)4

6.“五五”时期(1976—1980年)4

(四)农村改革给农业带来巨大变化5

二、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6

(一)农业发展和工业化的关系6

(二)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系8

(三)农业发展和实现小康目标的关系9

三、四川农业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10

(一)粮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在全国的地位10

(二)畜牧业在全国的地位10

(三)林果业在全国的地位11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12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其分布12

一、幅员及土地分类12

(一)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12

(二)土壤分类及分布13

1.水稻土13

2.紫色土13

3.黄壤13

4.红壤13

5.冲积土13

6.山地草甸土13

7.沼泽土13

(三)地貌地形分类13

1.平原13

2.台地13

3.低丘陵14

4.高丘陵14

5.低山14

6.低中山14

7.中山14

8.高山14

9.极高山14

10.山原14

11.高平原15

(四)地貌地形分区15

1.四川盆地区15

2.盆周山地区15

3.川西南山地区15

4.川西高山峡谷区15

5.川西北高原区15

二、非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演变15

三、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演变16

(一)耕地资源数量的变化16

(二)耕地的深度开发利用16

1.“吨粮田”、“双千田”建设17

2.冬水田综合利用17

3.低产田土改造17

4.改革耕作制度17

四、土地利用现状的综合评价及发展方向17

(一)土地利用现状评价17

1.耕地17

2.园地17

3.林地17

4.牧草地17

5.城镇居民及工矿用地17

6.交通用地17

7.水域17

8.未利用土地17

(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7

(三)土地利用方针及原则18

(四)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18

第二节 气候资源及其分布19

一、气候资源特征19

(一)气候特点19

1.东部中亚热带气候,西部寒冷高原气候19

2.气温年变化不大19

3.冬干夏雨,春雨少于秋雨,春多旱,秋多绵雨19

4.日照东少西多,四川盆地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22

5.山地垂直气候变化显著23

6.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冷暖干湿各种气候类型23

(二)光热水资源分布特征24

1.光照资源24

2.热量资源24

3.水分资源25

二、气象灾害及其变化规律26

(一)干旱26

1.各类干旱的时空分布26

2.干旱灾害的历史演变26

(二)洪涝27

1.洪涝的时间分布27

2.洪涝的地理分布27

3.洪涝出现频率及分布趋势27

(三)低温27

1.春季低温27

2.初夏低温28

3.秋季低温28

(四)霜冻28

(五)秋绵雨28

(六)冰雹28

(七)大风29

三、农业气候分区及其开发利用29

(一)四川盆地亚热带农林牧区29

1.盆南暖季长伏旱双季稻三熟区29

2.盆东伏旱酷热稻麦二熟区30

3.盆中多旱夏热稻麦二熟区30

4.盆西春夏旱微热稻麦二熟区30

5.盆南边缘山地亚热带农林牧区30

6.盆东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林牧农区30

7.盆北边缘山地亚热带暖温带温带林牧农区30

8.盆西边缘山地亚热带暖温带温带最湿林牧农区31

(二)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农林牧区31

1.攀西金沙江河谷双季稻热作区31

2.西昌、会理稻麦二熟区31

3.大凉山山原暖温带、温带林牧农区31

(三)川西高山峡谷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林牧农区31

1.巴塘—雅江干旱半干旱区32

2.丹巴—松潘半湿润区32

(四)川西北高原亚寒带牧区32

四、气候与重要农事活动32

(一)水稻与气候32

1.播种32

2.苗期管理32

3.栽培管理32

4.病虫害33

5.引种原则33

(二)小麦与气候33

1.播种期33

2.冬小麦苗期到抽穗扬花期的生产管理33

3.病虫害33

4.引种的气候33

(三)玉米与气候33

1.播种期33

2.地膜肥团育苗34

3.生育期的需水特点34

4.适当密植34

5.引种的气候34

(四)红苕与气候34

1.育苗管理34

2.发根分枝结苕期34

3.蔓、苕并长期34

4.苕块盛长期34

5.垄作栽培,合理密植34

(五)川西北高原自然牧草与气候34

1.返青期35

2.饱青期35

3.抽穗开花期35

4.成熟枯黄期35

5.引种的气候35

第三节 水资源及其分布35

一、水量、水质及地域分布35

二、水力资源及地域分布37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评价38

第四节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分布39

一、主要农作物区域分布39

(一)综合自然区划39

(二)主要农作物分布39

1.粮食作物39

水稻39

玉米40

红苕41

小麦41

2.经济作物42

油菜42

烤烟42

甘蔗43

棉花43

花生43

(三)四川省种植业名特优新产品名录43

二、林业资源48

(一)森林资源48

1.川西北高原无林区48

2.川西北高原林区48

3.川西高山峡谷林区48

4.川西南山地林区48

5.盆地边缘山地林区49

6.盆地林区49

(二)用材林49

1.用材林区域分布和蓄积量49

2.珍贵树种及分布50

(三)经济林50

1.干鲜果主要品种分布50

2.木本油料主要品种分布51

3.木本工业原料林产品主要品种分布51

4.木本药材原料林产品分布52

(四)竹类资源52

1.竹资源分布52

2.竹类主要品种52

三、家畜、家禽资源53

(一)生猪品种及分布53

1.荣昌猪53

2.内江猪54

3.成华猪54

4.盆周山地猪54

5.藏猪54

6.雅南猪54

7.凉山猪54

(二)牛、羊品种及分布55

1.宣汉黄牛55

2.川南山地黄牛55

3.峨边花牛55

4.涪陵水牛55

5.德昌水牛55

6.牦牛55

7.藏羊55

8.四川铜羊56

9.建昌黑山羊56

10.川东白山羊56

11.藏山羊56

(三)家禽、家兔品种分布56

1.彭县黄鸡56

2.峨眉黑鸡57

3.旧院黑鸡57

4.藏鸡57

5.建昌鸭57

6.四川麻鸭57

7.四川白鹅57

8.四川白兔57

四、水产资源57

(一)资源分布57

1.水面资源组成及分布57

2.鱼类资源及分布58

3.经济水生生物资源58

(二)养殖、捕捞生产59

1.当前生产情况59

2.存在问题59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59

(一)野生动物和主要珍稀动物分布59

1.区域分布60

2.国家保护动物61

(二)野生经济植物主要种类分布61

1.珍稀植物61

2.药用植物61

3.淀粉植物62

4.油脂植物62

5.芳香油植物62

6.具有经济价值的纤维植物62

7.单宁植物62

8.菌藻植物62

9.花卉62

(三)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62

1.卧龙自然保护区63

2.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63

3.南坪九寨沟自然保护区63

4.南坪白河自然保护区63

5.松潘黄龙寺自然保护区63

6.若尔盖铁布自然保护区63

7.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63

8.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63

9.天全喇叭河自然保护区63

10.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63

六、农业病虫天敌资源64

(一)农作物病虫天敌资源64

1.天敌种类及分布64

2.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64

(二)草原病虫鼠害天敌资源65

1.草原病虫鼠害65

2.天敌资源65

3.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65

(三)森林病虫天敌资源66

1.天敌种类66

2.保护利用天敌的方法66

3.人工繁殖的天敌种类67

第五节 农业生态环境67

一、农业生态环境现状67

(一)变化趋势67

1.人口众多,垦殖指数增高67

2.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67

3.工业“三废”污染严重68

4.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繁68

(二)影响和后果68

1.土地质量下降68

2.水利工程淤毁报废68

3.生产生活用水困难69

4.病虫危害扩大69

(三)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69

1.自然条件69

2.社会条件69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和治理方向69

(一)历史演变分析69

(二)今后治理方向70

1.治理方针70

2.分区治理重点70

第六节 农村能源71

一、能源资源分布状况和开发条件71

(一)小水电71

1.资源量71

2.分布状况71

3.开发特点71

(二)小煤矿71

1.资源量71

2.分布状况71

3.开发条件72

(三)薪柴72

1.资源量72

2.分布状况72

3.开发条件72

(四)作物秸秆72

1.资源量72

2.分布状况72

3.开发条件73

(五)人畜粪便73

1.资源量73

2.分布状况73

3.开发条件73

(六)沼气73

1.资源量73

2.分布状况73

3.开发利用条件73

(七)太阳能73

1.资源量73

2.分布状况73

3.开发条件73

(八)风能74

1.资源量74

2.分布状况74

3.开发条件74

(九)地热74

1.资源量74

2.分布状况74

3.开发条件74

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现状74

(一)农村商品能源的开发利用74

1.小水电和小火电74

2.小煤矿75

3.浅层天然气75

4.太阳能、风能、地热能75

(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75

1.薪柴75

2.秸秆75

3.人畜粪便和沼气75

三、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特点75

四、农村节能建设76

(一)发展沼气事业76

(二)推广省柴节煤灶76

(三)抓好微水电、太阳能和生产节能76

五、农村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76

(一)消费结构不合理76

(二)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76

(三)消费水平低,区域差异大77

(四)能源经济效益差77

(五)农村电力供应不足77

(六)生物质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77

第二章 农业社会经济条件78

第一节 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78

一、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增长与构成变化78

(一)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78

1.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基数大、增长速度快78

2.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数量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80

3.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户均人口减少80

4.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密度很不均匀80

5.历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相当大的比重,增长率低于非农业人口81

6.历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很大,其增长率低于市镇人口81

7.乡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82

8.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增长快于省内其它地区的增长83

(二)农村人口构成83

1.乡村人口比例下降,市镇人口比例上升83

2.农业人口比重下降,非农业人口比重上升84

3.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84

4.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化84

5.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性别结构85

6.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年龄结构85

7.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文化程度86

二、计划生育与人口变化86

(一)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86

1.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86

2.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86

3.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农民转变生育观念86

4.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机构86

5.广泛开展计划生育服务86

6.积极进行计划生育的科学研究86

(二)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变化特征86

1.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86

2.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有所下降,女性初婚年龄和计划生育率不断提高86

3.年龄构成向成年型过渡87

三、乡村劳动力分布与结构现状87

(一)乡村劳动力在社会劳动者中的比重87

(二)乡村劳动力结构现状87

1.性别和年龄结构87

2.职业结构87

3.地域分布87

4.行业分布变化87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就业转移88

(一)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88

1.身体素质增强88

2.文化知识水平明显提高88

3.农村劳动者开始掌握多种生产技能88

(二)农村劳动力的供需状况88

(三)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就业转移88

1.农转非和进城镇的人口增多88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人数增加88

3.离土不离乡、从种植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增加88

4.乡村劳务输出增多88

第二节 农业资金投入88

一、农业资金投入总量与构成变化88

(一)国家财政支农资金89

1.财政支援农业投资89

2.农业发展基金和中央有关部门对四川农业投资89

3.支农工业体系建设资金90

(二)银行、信用社信贷农用资金90

(三)农村集体(合作)经济资金投入91

(四)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投资91

(五)国外资金对四川农业的投入91

二、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量的演变91

(一)预算内财政支农资金91

1.支援水利建设92

2.支持粮、棉、油生产发展92

3.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92

4.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92

5.推进农业科技发展92

6.推动农口事业发展93

(二)财政支农周转资金93

(三)农业发展基金93

三、信贷支农资金规模演变93

(一)恢复时期(1950—1952年)93

(二)“一五”时期(1953—1957年)93

(三)“二五”时期(1958—1962年)93

(四)调整时期(1963—1965年)94

(五)“三五”和“四五”时期(1966—1975年)94

(六)“五五”时期(1976—1980年)94

(七)“六五”时期(1981—1985年)94

(八)“七五”时期(1986—1990年)94

1.支持农业商品基地建设94

2.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促进脱贫致富94

3.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发展后劲95

4.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兴农95

四、农村集体(合作)经济资金投入的演变95

(一)建立健全积累制度,提高集体固定资产拥有量95

(二)清理整顿集体财务,增加农业资金投入95

(三)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健全集体资金投入机制96

(四)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扩大“以工补农”比重96

五、农户资金投入现状96

六、外资利用97

1.弥补了农业开发资金的不足,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97

2.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内外交流97

3.推动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素质97

七、资金用途与投入效益评价98

(一)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效益98

(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效益98

(三)人工造林及桑、茶、果园建设的投入效益98

(四)流动资金和生产周转金的投入效益98

第三节 农用物资投入99

一、化肥99

(一)化肥投入量及构成变化99

(二)化肥投入效益评价100

1.对粮食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100

2.提高了经济作物和水果、蔬菜产量,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为轻工业提供了原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01

(三)存在的问题102

1.化肥总量不足,施肥水平不高,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102

2.氮、磷、钾比例失调102

3.施肥方法不科学,浪费较大102

二、农药102

(一)化学农药的发展及使用102

(二)存在问题103

1.农药总量不足103

2.农药品种少且结构不合理103

3.农药管理不健全不完善,农药质量得不到保证103

三、农膜103

(一)农膜使用现状及效益评价103

1.水稻温室和地膜育秧103

2.玉米、红苕育苗移栽104

3.玉米地膜覆盖栽培104

(二)农膜应用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104

四、农用柴油104

第四节 农业机械105

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105

二、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106

(一)农业机械体系的建立106

(二)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发展106

(三)农业机械的构成变化107

1.抗灾和抢农时的机械比重增大107

2.农机装备趋向小型化、实用化107

3.国家、集体、农民共办机械化,以农民为主107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方向107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经验107

1.坚持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一齐上107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108

3.注重经济效益108

4.把建设农业现代化作为机械化的基本目的108

(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108

1.发展抗灾机械,进一步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08

2.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单产的机械108

3.发展加工增值效果显著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09

4.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农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109

第五节 农村电力建设109

一、农村电力建设及区域分布109

(一)小水电的开发利用109

(二)电气化试点县建设110

(三)农村电力管理113

二、农村电力用量变化及发展趋势113

(一)农村电力用量变化113

(二)农村电力建设发展目标及趋势114

第六节 农田水利115

一、农田水利115

(一)农田基本建设工程115

(二)水利工程115

(三)主要水利工程115

1.都江堰115

2.武都引水工程116

3.玉溪河引水工程116

4.升钟水库116

5.三岔水库117

6.黑龙滩水库117

二、农田水利建设历程117

(一)农田基本建设历程117

(二)水利建设历程118

三、基本经验和发展目标118

(一)农田基本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发展目标118

1.基本经验118

2.发展目标119

(二)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发展目标119

1.基本经验119

2.发展目标120

第七节 农用工业建设120

一、化肥工业120

(一)氮肥工业121

(二)磷肥工业121

(三)复合、混配肥料122

二、农药工业122

(一)农药工业的发展历程122

1.初创时期(1950—1960年)122

2.整顿、停滞时期(1961—1970年)122

3.发展时期(1971—1980年)122

4.调整、更新时期(1981—1990年)122

(二)农药工业的现状123

(三)几种主要农药类型123

1.杀虫、杀螨剂123

2.杀菌剂124

3.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125

三、农膜工业124

(一)农膜工业的发展历程124

1.初创阶段(1970—1975年)124

2.增长阶段(1976—1985年)124

3.发展阶段(1986—1990年)125

(二)农膜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25

1.企业生产的季节性125

2.生产企业的非自主性125

3.产销体制上的统一性125

(三)农膜工业的现状125

(四)农膜工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125

1.原料缺口大,生产企业开工不足125

2.淡储旺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125

3.农膜回收没有妥当办法,残留膜污染严重125

第八节 主要农产品加工业126

一、粮油工业126

(一)碾米126

(二)制粉126

(三)制油127

(四)饲料工业127

二、纺织工业127

(一)棉花加工127

(二)棉纺织业127

(三)苎麻纺织128

(四)缫丝业128

(五)织绸业128

(六)绢纺工业128

三、罐头、饮料及屠宰、肉类加工业128

(一)罐头工业128

(二)饮料工业129

(三)屠宰及肉类加工业129

四、其他食品工业129

(一)烟草工业129

1.雪茄烟129

2.卷烟130

(二)酿酒工业130

(三)制糖工业130

(四)制茶工业131

第九节 农业区划及其利用131

一、农业区划的发展历程131

二、农业区划的主要工作131

(一)全面开展农业资源调查,逐步摸清资源家底131

(二)围绕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查和战略研究132

(三)制定规划,为农业开发和扶贫开发服务132

(四)建立农业区域开发试验示范区(点)132

(五)抓好农村资源经济信息动态监测,为农业决策与管理提供信息支持132

(六)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132

(七)合理开发土地资源132

三、农业区划的利用132

(一)坚持“搞好区划、用好区划、谁用区划、谁搞区划”的原则132

(二)抓好应用的重点132

(三)采取有效的应用方法133

四、农业区划的基本经验133

(一)贯彻为农业发展服务的方针,是搞好区划的前提133

(二)以资源为基础,以区域为重点,以综合为手段,是搞好区划的关键133

(三)注重理论方法研究,是搞好区划的条件133

(四)加强领导,是搞好区划的保证133

第三章 农业生产水平134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134

一、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变化情况134

(一)改革前的农业结构134

(二)10年巨变134

(三)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135

1.第一产业稳定协调发展,形成了种养型为主的林牧副渔业同步发展的大农业结构135

2.第二产业蓬勃兴起,农村工业成为整个产业结构转换的主导产业135

3.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已成为转移农业劳动力、服务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部门135

4.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新变化135

二、农林牧副渔业结构演变与布局137

(一)平坝区137

(二)丘陵区137

(三)盆周山区137

(四)西部高原和山地(包括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137

三、粮食和经济作物结构演变与布局137

(一)农作物“三元结构”的演变138

(二)开发名、特、优产品138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138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经验和方向138

(一)基本经验139

1.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农村产业结构139

2.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139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能放松粮食生产140

4.放手发展多种经营,正确处理农林牧副渔业之间的关系140

5.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140

6.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140

(二)今后的调整方向141

1.种植业141

2.农村第二产业141

3.第三产业141

第二节 种植业生产状况141

一、发展历程14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种植业141

1.明末清初粮食生产陷入绝境141

2.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粮食生产不断发展142

3.鸦片战争后粮食生产下降142

4.经济作物和林果业生产起伏14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种植业145

1.四大粮食作物生产145

水稻145

小麦146

玉米146

红苕146

2.经济作物146

棉花146

油菜146

甘蔗148

烟草148

麻类148

蔬菜148

蚕桑148

茶叶148

水果149

二、发展成就与基本经验149

(一)粮食生产大幅度上升149

(二)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150

(三)种植业生产的基本经验150

1.依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50

2.坚持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150

3.改革耕作制度,扩大复种面积151

4.依靠科学技术,推广杂交良种151

三、种植业发展态势152

(一)坚持以农业为基础152

(二)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152

(三)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152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水平152

(五)坚持抗灾夺丰收153

(六)处理好种植业生产的几个关系153

1.协调粮食作物与其他作物的关系153

2.协调科技推广与增加投入的关系153

3.协调利用耕地与保护耕地的关系153

第三节 林业生产状况153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川林业153

(一)森林经营153

(二)植树造林153

(三)林业开发建设153

(四)林业教育154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林业154

(一)林业经营管理体系154

(二)造林绿化155

(三)林产工业155

1.木材155

2.锯材156

3.人造板156

4.主要林副产品156

5.主要林化产品157

6.竹材157

(四)森林资源保护157

1.森林防火157

2.森林病虫害防治157

3.野生动植物保护157

(五)林业机械化157

1.采运机械157

2.水运贮木场机械158

3.施工筑路机械158

4.营林机械158

5.林业机械企业158

6.主要林业生产设备158

(六)林业勘察设计159

(七)林业产值159

三、林区开发与自然保护区建设160

(一)林区开发建设160

1.林区开发建设的顺序与布局160

2.生产建设161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161

1.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过程161

2.自然保护区的管理161

四、林业发展方向162

(一)林业发展基本思路162

(二)林业发展目标162

1.造林绿化162

2.资源保护162

3.林产工业162

(三)林业发展布局162

第四节 畜牧业生产状况163

一、发展历程163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川畜牧业16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畜牧业164

二、畜牧业内部产品结构和供求变化164

(一)畜牧业内部结构变化164

1.养猪业164

2.养牛业164

3.养羊业164

4.养禽业165

(二)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165

1.生产方式165

2.畜产品加工165

(三)畜产品供求变化情况166

三、服务体系、基地建设和畜产品流通166

(一)服务体系166

(二)基地建设167

(三)畜产品流通167

四、饲料生产和草原建设168

(一)饲料生产168

(二)草原建设168

第五节 水产业生产状况169

一、发展历程169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川水产业169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水产业169

1.1949—1957年169

2.1958—1962年169

3.1963—1965年170

4.1966—1977年170

5.1978—1985年170

6.1986—1990年170

二、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170

(一)水产科研170

(二)养殖方式、技术及管理171

1.稻田养鱼171

2.池塘养鱼171

3.水库养鱼171

(三)水产事业管理172

1.水产发展方针政策172

2.水产资源和生产管理172

3.渔政管理172

第六节 乡镇企业生产状况173

一、发展历程173

(一)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8年)173

(二)停滞徘徊时期(1959—1976年)173

(三)蓬勃发展时期(1977年以来)173

1.快速起步阶段(1977—1980年)174

2.三年徘徊阶段(1981—1983年)174

3.波动发展阶段(1984—1991年)175

4.加速发展阶段(1992年以来)176

二、生产水平176

(一)企业分类和劳动力结构176

(二)产值构成和主要产品生产176

(三)投资和效益177

(四)企业素质178

三、乡镇企业的地位与作用178

(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78

1.转移了大量农业劳动力178

2.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178

3.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179

4.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179

5.促进了城乡一体化179

6.推动精神文明建设179

(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79

1.改善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179

2.成为四川经济中的重要经济支柱179

3.繁荣了社会主义市场179

四、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180

(一)不断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180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80

(三)深化改革,放宽政策180

(四)既讲速度,又抓效益,发展与提高并重180

第七节 老少穷困地区经济建设180

一、盆周贫困山区的扶贫开发181

(一)自然条件和资源181

1.土地资源182

2.水资源182

3.森林资源182

4.草场资源182

5.野生植物资源182

6.野生动物资源182

7.农作物资源182

8.林特产资源182

9.矿产资源182

(二)经济开发情况182

1.分片资源开发潜力182

2.扶贫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183

3.扶贫开发成效184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扶贫开发185

(一)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状况185

1.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特点185

2.水资源特点185

3.气候资源特点185

4.植物资源特点186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186

(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186

1.解决温饱的标准和条件186

2.具体作法186

3.扶贫效果186

三、90年代老少穷困地区的扶贫开发186

(一)扶贫开发目标186

(二)措施与途径187

1.指导思想187

2.开发布局187

3.对策措施187

第四章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188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188

一、土地改革188

二、互助合作189

三、人民公社190

四、“文化大革命”和农业学大寨190

第二节 供销合作191

一、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合作事业191

二、新中国成立后供销合作社的建立191

三、新中国成立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191

(一)1950—1958年供销合作事业191

(二)供销合作社组织机构的变化192

1.从省到县将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192

2.将县以上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192

3.将供销合作社与省商业厅合并,地市州和县的供销社仍保持单独机构192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供销合作事业192

四、供销合作事业的现状193

(一)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得到增强193

(二)扩大经营范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搞活商品流通193

(三)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配套的供销社工业迅速发展194

(四)企业实力增强,经营设施改善194

(五)机构网点有了新的调整和发展194

(六)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强了职工政治文化和业务技术的培训194

五、供销合作社的作用194

(一)技物结合,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系列化服务194

(二)扩大推销,搞活流通,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服务体系195

(三)以原材料组织供应和产品推销为重点,为发展乡镇企业提供服务196

第三节 信用合作196

一、信用社的发展历程196

(一)试办阶段196

(二)大发展阶段196

(三)停滞阶段197

1.“大跃进”时期的农村信用合作事业197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信用合作事业197

(四)改革阶段198

1.恢复和加强了信用社的群众性和民主性,变“官办”为“民办”198

2.按照信用社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要求,银行把人权、财权、资金使用权下放给信用社,改变统得过多过死的作法,逐步恢复和加强了信用社经营上的灵活性198

3.在领导管理体制上,突破了银行把信用社作为银行基层机构,由银行具体管理日常工作的模式,在不改变基层社合作性质的前提下,在县一级建立信用社的联合经济组织——信用合作联合社198

4.打破平均主义和“铁饭碗”,改变了信用社的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了内在活力199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现状199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变革200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历程200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形式200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201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201

二、多种合作形式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01

(一)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201

(二)专业合作社(协会)202

1.专业合作社的形式202

2.专业合作社的发展202

3.专业合作社的特点202

4.专业合作社的作用203

(三)专业户和私营经济203

三、“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4

(一)社区性合作经济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204

(二)完善土地承包和管理制度204

(三)发展和壮大村社集体经济204

(四)完善和健全农业承包合同205

四、合作基金会205

(一)合作基金会的建立205

(二)合作基金会产生的原因206

(三)合作基金会的特点206

(四)合作基金会的作用206

1.有利于集聚社会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紧缺的部分矛盾206

2.有利于管好用活村社集体资金,增进农村积累206

3.有利于增强统一服务职能,促进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206

4.有利于按照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引导帮助农户搞好生产和经营206

5.有利于促进信用社改进工作,推动信用社深化改革206

第五节 农村综合改革207

一、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人民公社管理体制207

二、由单项改革向综合改革、由经济体制改革向上层建筑领域改革扩展207

(一)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207

(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208

(三)推动县级机构改革209

(四)改革教育体制209

(五)办好广汉金融改革试验区209

(六)开展粮食购销体制改革210

第五章 农业教育、科技与文化211

第一节 农业教育21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教育211

(一)高等农业教育211

(二)中、初等农业教育21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教育213

(一)高等农业教育213

1.发展规模213

2.教学及招生215

(二)中等农业教育218

1.发展规模218

2.教学及招生219

三、农村成人技术教育和劳动力培训221

(一)职工技术教育221

(二)应用生产技术培训224

(三)农村业余技术教育224

1.群众性的业余教育224

2.农业合作干部学校225

3.农业中学225

4.公社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25

5.县农民技术学校225

6.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25

四、农业教育发展前景和途径226

第二节 农业科学研究226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科学研究226

(一)农业科研事业的兴起226

(二)抗战期间的发展227

(三)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衰落227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科学研究227

(一)发展过程227

(二)主要成就228

1.主要粮食作物研究228

水稻228

小麦228

杂粮229

耕作栽培229

主要病虫害229

2.主要经济作物研究229

油菜229

棉花230

蚕桑230

柑橘230

茶叶230

花生、苎麻230

3.淡水养鱼、食用菌选育及蔬菜、花卉研究230

淡水养殖230

食用菌的利用230

蔬菜、花卉230

4.应用基础理论与新技术研究231

5.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综合科学实验及宏观发展战略研究231

6.对外引进与技术交流231

三、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向231

(一)农业科研体制改革231

1.实行有偿服务,促进成果转化231

2.实行所长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232

3.科技人员职称改革232

(二)发展方向232

第三节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233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业科技推广233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科技推广233

1.清代中后期233

2.民国期间23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科技推广234

1.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1950—1957年)234

2.衰落、停滞时期(1958—1962年)234

3.逐步恢复,实行专业分工时期(1963—1966年)235

4.再度处于停滞时期(1967—1976年)235

5.蓬勃发展时期(1977—1990年)235

二、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成就236

(一)水稻生产技术236

(二)小麦生产技术236

(三)玉米生产技术237

(四)红苕生产技术237

(五)棉花生产技术237

(六)油菜生产技术237

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队伍建设237

(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237

1.组织机构237

2.基础条件238

3.走自强之路238

(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238

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238

第四节 农村文化239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村文化239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文化239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文化240

1.“一五”时期240

2.“二五”时期到“文化大革命”前240

3.10年动乱时期240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40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与问题241

(一)主要成就241

1.农村三级文化网基本形成241

2.适应农村文化教育发展需要241

3.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41

(二)存在问题241

1.农村文化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241

2.发展不平衡241

3.人才、设施不足241

三、农村风情文化241

(一)婚姻习俗241

1.汉族地区尚存的一些传统婚姻习俗241

2.一些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242

(二)丧葬习俗242

(三)民间传统节日习俗243

1.春节243

2.踩山节243

3.元宵节243

4.插花节243

5.清明节244

6.放水节244

7.端午节244

8.赶苗场244

9.火把节244

10.望果节244

11.族年244

12.中秋节244

13.重阳节244

14.苗年244

四、农村文物古迹244

(一)考古发掘244

1.三星堆244

2.十二桥遗址244

3.巫山古猿化石244

(二)摩崖造像245

(三)汉阙245

(四)恐龙化石245

(五)汉代崖墓245

(六)现代革命文物245

五、农业界知名人物245

(一)著名历史人物245

李冰245

杜宇245

开明245

(二)当代农业名人245

侯光炯245

冯达仕245

颜济245

周开达246

胡思农246

王精益246

曾凡同246

刘祖荣246

龙天厚246

吴祥金246

第五节 农村体育246

一、农村体育的发展246

二、近10年来农村的体育事业247

(一)群众性的体育活动247

(二)体育活动内容247

1.传统乡土型体育项目247

2.竞技水平247

3.智力型体育项目247

4.健美和娱乐型体育项目247

(三)体育竞赛制度247

(四)农村体育组织网络247

1.基层体育组织247

2.群众性的体育团体247

3.文化体育专业户248

(五)先进集体和个人248

(六)体育活动经费248

1.国家财政拨款248

2.社会赞助248

3.以经营养体育248

4.有偿训练248

5.发行奖券248

(七)场地设施248

(八)少数民族农村体育活动248

第六节 农村卫生248

一、农村卫生网络建设248

(一)发展简况248

(二)农村卫生体制改革249

(三)农村卫生网络249

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变化249

(一)医务人员队伍249

(二)卫生经费249

(三)基础设施建设250

(四)医疗技术250

三、农村的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250

(一)农村卫生环境250

(二)传染病防治250

(三)控制地方病250

(四)妇幼保健250

1.新法接生和围产期保健250

2.儿童保健250

3.妇女保健250

第七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51

一、社会主义思想教育251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主义教育251

(二)60年代的“社教”运动251

(三)70年代的“基本路线教育”251

(四)90年代初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251

1.指导思想、任务和内容251

2.基本做法251

3.效果252

二、精神文明建设252

(一)发展过程252

1.第一阶段(1979—1982年)252

2.第二阶段(1982—1986年)252

3.第三阶段(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以来)252

(二)基本内容和做法252

1.“文明村镇”建设252

2.“三带”、“三户”活动252

3.农村妇女“双学双赛”活动253

4.“场镇宣传”活动253

第六章 农村市场25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集贸市场的发展254

一、50年代初期到中期254

二、50年代后期254

三、60年代前期254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255

五、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255

六、80年代后期255

(一)为农村集市创造发展环境255

(二)支持农民进入流通领域255

(三)建立健全市场秩序和交易规则256

(四)以市场带动小城镇建设256

(五)发展各类专业市场256

第二节 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256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256

二、“大跃进”和“十年动乱”时期257

(一)农村商业管理体制的四次调整257

1.第一次调整257

2.第二次调整257

3.第三次调整257

4.第四次调整257

(二)农产品购销政策的演变258

1.统购、派购、议购258

2.奖售和换购258

3.加价收购258

三、改革开放时期258

(一)实行新型流通体制258

(二)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259

(三)改革农村供销社体制259

(四)改革农产品价格管理体制259

(五)发展新型流通组织259

(六)调整农产品经营分工259

四、生猪、蚕茧、柑橘购销体制的演变259

(一)生猪259

1.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时期(1950—1955年)259

2.国营商业统一安排市场时期(1956—1978年)259

3.“三多一少”流通体制形成时期(1979年以来)260

(二)蚕茧260

(三)柑橘260

第三节 农产品的计划管理与市场流通260

一、计划管理时期261

(一)对多数农产品实施指令性计划指标管理261

(二)在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上实施计划性比例管理261

(三)对农副产品收购和销售实施计划管理261

1.统死了粮、油、棉261

2.派购品种越来越多261

3.扩大农产品专营和统一收购范围261

4.计划的补充手段261

二、计划与市场调整转换时期262

(一)改革农业生产计划体制262

(二)通过购销“双轨制”向市场经济过渡262

(三)发展多种经营方式262

(四)农产品价格机制的改革和转换262

(五)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262

(六)流通基础设施建设263

第四节 农产品价格264

一、改革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264

(一)以调为主,逐步放开阶段(1979—1984年)264

1.提高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264

2.下放价格管理权限264

(二)调放结合,以放为主阶段(1985—1988年)264

1.放开大部分农副产品购销价格265

2.适当调整部分农产品价格265

(三)以稳为主,适度调放阶段(1989年以来)265

1.调整粮、油、棉等少数农产品购销价格265

2.对国家指导价和实行议购议销的少数农副产品价格进行整顿265

3.适当放宽部分农产品价格的管理265

二、改革引起的变化265

(一)多元化分散的价格管理体制265

1.价格形式多元化265

2.价格管理权限的变化265

(二)农副产品价格体系趋向合理266

1.农副产品价格水平提高266

2.主要农副产品成本纯收益率提高266

3.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价趋于合理266

(三)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发生变化266

第五节 农产品出口贸易266

一、农产品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266

二、农副产品的国际市场266

三、主要出口产品现状267

(一)丝绸267

(二)苎麻制品267

(三)罐头267

(四)猪肉267

(五)水果267

(六)茶叶267

(七)大米267

(八)桐油268

(九)中药材268

四、出口农产品存在的问题268

第六节 农村市场发展前景268

一、市场主体地位得到加强268

二、重构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268

三、建立新型的商品流通组织形式269

四、农民贩运队伍269

五、小城镇建设269

六、集贸市场270

七、专业市场270

八、批发市场270

九、生产要素市场270

十、市场管理270

第七节 农村集镇建设271

一、新中国成立后集镇建设的发展271

二、集镇建设的成就和经验271

(一)规划编制和节约用地271

(二)农房建设271

(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271

(四)村镇建设管理体系272

(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72

三、集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272

(一)发展的不平衡性272

(二)建设的多样性272

(三)布局的分散性272

第七章 农业经济技术国际合作273

第一节 外资利用273

一、长江上中游柑橘带项目273

(一)项目规划布局273

(二)项目全面实施273

(三)制度和规范标准273

(四)项目配套资金273

(五)组织机构273

二、杂交水稻种子项目274

三、日本粮食增产援助项目274

四、地震、风雹灾害救灾项目274

五、卧龙自然保护区项目274

六、林业工程项目274

七、世界银行农村信贷项目275

第二节 技术人才引进和派出275

一、外国来访重点团组情况276

(一)新西兰农业代表团276

(二)加拿大政府农业代表团276

(三)尼日尔农业代表团276

(四)中日农交访华团276

二、出国考察重点团组情况276

(一)赴美畜牧考察团276

(二)赴英乳品考察团276

(三)赴加拿大农业考察团276

三、出国研修生情况277

第三节 农贸交流与技术劳务合作277

一、国际农贸交流277

二、日中技术合作277

三、国际科技合作277

1.小麦穿梭育种合作项目277

2.农业遥感国际合作试验项目278

3.玉米品种委托试验项目278

4.果树无病毒苗木工厂化培育技术及设备项目278

5.马铃薯加工技术改良项目278

6.土壤保护技术项目278

7.耐热蔬菜品比试验项目278

8.马铃薯组织培养块茎繁殖及种质保存应用技术项目278

9.钾肥农艺合作研究项目278

10.水稻穿梭育种及国际水稻试验项目278

11.甜橙处理及贮藏技术项目278

12.马铃薯青枯病、病毒病研究项目278

13.食用菌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合作研究项目278

14.种植制度协作网技术合作项目278

15.硫酸钾试验合作研究项目278

16.国际农业情报体系学西南分中心项目278

四、国际畜牧合作278

1.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合作项目278

2.国际小母牛合作项目279

3.加拿大援建内江种猪性能测定项目279

五、国际劳务合作279

六、友好城市交往279

第四节 农业援外工作280

一、索马里水稻援助项目280

二、莫桑比克农业援助项目280

三、贝宁农业援助项目281

四、利比里亚农业援助项目281

五、斯里兰卡蚕桑援助项目281

第八章 农村收益分配28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民生活28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农户经济收支变化283

一、农户经济上升的两个黄金时代283

二、农户经济下滑的两个困难时期283

三、近10多年农户经济收支的突出变化283

(一)收入大幅度增长283

(二)现金收支增大283

(三)生活逐步改善283

第三节 农村社会福利保障284

一、社区福利事业284

二、救灾扶贫福利经济实体284

三、农村“五保”工作284

四、农村保险事业285

第四节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对比分析285

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共同提高285

二、城乡居民主要生活消费各具特点285

(一)食品285

1.主食285

2.副食285

3.其它食品285

(二)住房285

1.住房支出增加285

2.使用房屋面积增加285

3.房屋质量提高286

4.农村生活用电和照明条件改善286

(三)衣着286

(四)用品及其它支出286

(五)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86

三、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扩大286

第九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287

第一节 农村基层组织沿革287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基层组织287

(一)清代287

(二)民国时期287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的乡村组织288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组织288

四、实行农村改革后的乡村基层组织289

第二节 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290

一、农村党支部290

(一)农村党组织的几个发展阶段290

(二)农村党支部的基本情况290

(三)农村党支部的工作290

二、村民委员会291

第三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292

一、组织规模及机构设置292

二、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外关系292

三、合作经济组织的自身建设292

第十章 农业机构294

第一节 党委和政府管理农业的职能部门294

一、农村工作综合部门294

(一)机构设置294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294

二、农业管理机构295

(一)四川省农牧厅295

(二)省级农业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295

三、林业管理机构296

(一)省级林业机构296

(二)市、地、州和县级林业机构296

四、水利电力管理机构297

(一)四川省水利电力厅297

(二)四川省水利电力厅机构设置的变化297

五、乡镇企业管理机构297

(一)机构设置297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297

六、气象管理机构298

(一)四川省气象局298

(二)县气象部门298

(三)机构设置的变化298

七、畜牧管理机构298

(一)机构设置298

(二)机构设置的变化299

八、农业机械管理机构299

(一)机构设置299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299

九、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管理机构300

十、四川省柑橘办公室300

第二节 高、中等农业院校301

一、高等农业院校301

(一)西南农业大学301

(二)四川农业大学301

(三)四川畜牧兽医学院302

(四)西昌农业专科学校302

(五)绵阳农业专科学校302

二、中等农业学校303

(一)中等农牧学校303

1.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303

2.成都市畜牧兽医学校303

3.重庆市农业学校303

4.重庆市第二农业学校303

5.自贡市农业学校304

6.内江农业学校304

7.乐山市农业学校304

8.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304

9.四川省涪陵农业学校305

10.四川省万县农业学校305

11.四川省宜宾农业学校305

12.四川省南充农业学校305

13.四川省达县农业学校306

14.四川省阿坝州农业学校306

15.四川省阿坝州畜牧兽医学校306

16.四川省甘孜州农牧学校306

17.四川省凉山农业学校307

(二)中等林业学校307

(三)中等水利电力、水产学校307

1.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307

2.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307

3.四川省水产学校308

4.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308

5.四川省内江水电学校308

6.绵阳市水利电力学校308

7.四川省涪陵地区水利电力学校309

8.四川省万县水利电力学校309

9.四川省水利经济管理学校309

10.四川省达县水电学校309

(四)中等气象学校309

(五)中等农业机械学校310

1.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310

2.成都市农业机械化学校310

3.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310

4.四川省绵阳农业机械化学校310

5.四川省涪陵农业机械学校311

6.四川省万县农业机械化学校311

7.四川省宜宾农业机械化学校311

8.四川省南充农业机械化学校311

9.四川省达县农业机械化学校311

10.四川省雅安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312

11.四川省西昌农业机械化学校312

三、农业管理干部院校312

(一)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312

(二)四川省林业厅干部学校312

(三)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干部学校312

四、技工学校312

(一)大渡河水运局技工学校312

(二)四川省黑龙滩林业技工学校312

(三)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技工学校312

第三节 农、林、牧科学研究机构313

一、农业科研机构313

(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313

(二)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314

(三)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314

(四)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14

(五)重庆市作物研究所314

(六)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14

(七)攀枝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14

(八)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15

(九)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315

(十)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15

(十一)泸州市园艺科学研究所315

(十二)万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15

(十三)南充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15

(十四)涪陵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16

(十五)达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16

(十六)雅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16

(十七)宜宾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16

(十八)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316

(十九)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316

(二十)凉山州昭觉农业科学研究所317

(二十一)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317

(二十二)阿坝州农业科学研究所317

二、林业科研机构317

(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317

(二)成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317

(三)攀枝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318

(四)达县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318

(五)宜宾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318

(六)凉山州林业科学研究所318

(七)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318

(八)乐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318

(九)绵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318

(十)南充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318

(十一)万县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318

(十二)涪陵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319

(十三)阿坝州林业科学研究所319

(十四)甘孜州林业科学研究所319

三、水电水产科研机构319

(一)四川省水利电力研究所319

(二)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319

(三)万县地区水产研究所319

四、畜牧科研机构320

(一)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320

(二)四川省养猪研究所320

(三)四川省草原研究所320

(四)重庆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321

(五)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321

(六)甘孜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321

(七)阿坝州畜牧科学研究所321

五、农业机械科研机构321

(一)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所322

(二)成都市农业机械研究所322

(三)成都市农机推广研究所322

(四)重庆市农业机械研究所322

(五)自贡市农业机具研究所322

(六)乐山市农业机械研究所322

(七)绵阳市农业机械研究所322

(八)内江市农业机械研究所322

(九)万县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323

(十)涪陵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323

(十一)达县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323

(十二)南充地区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323

(十三)宜宾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323

(十四)雅安地区农机技术推广研究所323

(十五)凉山州农牧机械研究所323

(十六)甘孜州农牧业机械研究所323

(十七)阿坝州农牧业机械研究所324

第四节 农业服务体系324

一、近代农业服务的发展324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服务324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服务324

二、省级农业服务机构325

三、地(市)级农业服务机构327

四、县级农业服务机构327

第五节 国营农牧场329

第十一章 地县农村经济334

第一节 成都市334

一、农业自然资源334

(一)土地资源334

(二)气候、水资源335

(三)生物资源335

(四)农业生态环境及农村能源335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336

(一)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336

(二)农用物质投入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336

(三)农田水利设施336

(四)农用工业建设336

(五)农业区划与农业综合开发336

三、农村经济水平337

(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337

(二)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337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337

(四)集市贸易338

四、农村收益分配338

第二节 重庆市338

一、农业资源338

(一)自然条件338

(二)生物资源339

(三)能源矿产339

(四)旅游景点339

(五)市场和交通339

(六)信息和农业科技力量339

二、农业发展成就339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339

(二)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340

(三)农村经济取得成就340

(四)农民生活普遍改善340

(五)为社会提供大量农产品340

三、农业发展历程340

(一)初步发展时期(1950—1957年)340

(二)下降时期(1958—1962年)340

(三)恢复时期(1963—1965年)340

(四)徘徊时期(1966—1976年)340

(五)新的发展时期(1977年—现在)340

四、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341

(一)稳定农村政策,坚持改革方向341

(二)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341

(三)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商品生产基地341

五、农业发展前景342

第三节 自贡市342

一、农业自然资源342

(一)土地资源342

(二)气候资源343

(三)水资源343

(四)生物资源343

(五)农业生态环境344

(六)农村能源344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344

(一)农业劳动力344

(二)农业资金投入344

(三)农用物资投入344

(四)农业机械344

(五)农村电气化345

(六)农田水利345

(七)农用工业345

(八)农业区划与农业综合开发345

三、农业生产水平345

(一)产业结构与布局345

(二)种植业生产345

(三)林业生产346

(四)畜牧业生产346

(五)水产品生产346

(六)乡镇企业346

四、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346

(一)农业合作化回顾346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347

第四节 攀枝花市347

一、农业自然条件和资源347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348

三、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348

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措施349

第五节 泸州市350

一、农业自然资源350

(一)气候资源350

(二)土地资源350

(三)水资源350

(四)生物资源351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351

(一)人口和耕地351

(二)农业资金投入351

(三)农用物资投入351

(四)农业机械351

(五)农村电气化351

(六)农田水利建设351

三、农业发展现状351

第六节 德阳市352

一、农业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352

(一)农业自然资源352

1.气候资源352

2.土地资源352

3.水资源352

4.生物资源352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353

1.农业资金投入353

2.农业机械353

3.农田水利353

二、农业发展简况353

三、乡镇企业355

(一)曲折的起步355

(二)突破性发展355

(三)巩固提高355

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56

第七节 绵阳市357

一、概述357

二、农业自然资源358

(一)土地资源358

(二)气候资源358

(三)水资源359

(四)生物资源359

(五)农村能源359

三、农村社会经济条件360

(一)农村人口与劳动力360

(二)农业资金投入360

(三)农用物资投入360

(四)农业机械360

(五)农村电气化360

(六)农田水利360

(七)农用工业360

四、农业生产水平360

(一)农村产业结构360

(二)种植业361

(三)林业361

(四)畜牧业361

(五)水产业361

(六)乡镇企业361

五、农村教育、科技与文化361

六、农村市场362

第八节 广元市363

一、概况363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363

(二)地形地貌363

(三)历史建置沿革363

(四)人口与民族363

二、农业自然资源363

(一)土地资源363

(二)植物资源364

(三)动物资源364

(四)矿产资源364

(五)水资源364

(六)气候资源365

(七)旅游资源365

三、农村经济发展365

第九节 遂宁市366

一、农业自然资源366

(一)土地资源366

(二)气候资源366

(三)水资源366

(四)生物资源366

(五)旅游资源367

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367

(一)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367

(二)农业资金投入367

(三)农用物资投入367

(四)农业机械367

(五)农田水利367

(六)农用工业367

(七)科学技术367

三、生产条件综合评价367

(一)土地资源367

(二)气候资源368

(三)水资源368

(四)生物资源368

(五)劳动力资源368

四、农业发展历史和现状368

(一)恢复发展阶段(1950—1957年)368

(二)严重挫折阶段(1958—1962年)368

(三)调整阶段(1963—1965年)368

(四)动乱徘徊阶段(1966—1976年)368

(五)大发展阶段(1977年以后)368

1.产业结构日趋优化368

2.种植业稳步发展369

3.以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本建设进展较快369

4.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连续15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369

5.科技兴农成效显著369

6.乡镇企业异军突起369

7.人口过快增长基本得到控制369

8.劳动力转移取得成果370

9.水产品总量不断增加370

10.农民收入增加370

第十节 内江市370

一、概述370

(一)农业的战略地位370

(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70

(三)农业发展简要评价371

二、农业自然资源371

(一)土地资源371

1.幅员及土地分类371

2.地形分区371

3.非耕地开发371

4.耕地资源开发利用372

5.土地利用现状综合评价及发展方向372

(二)气候资源372

(三)水资源373

1.水量分布及水质373

2.水能资源及分布373

3.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373

(四)生物资源373

1.农作物资源373

2.林业资源373

3.畜禽资源373

4.水产资源374

5.农业灾害天敌资源374

(五)农村能源374

三、农业社会经济条件374

(一)农村人口及劳动力374

(二)农业资金投入374

(三)农用物资投入374

(四)农业机械374

(五)农村电气化374

(六)农用工业374

四、农业生产水平374

(一)农村产业结构374

1.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第二、三产业迅速崛起375

2.传统五业协调发展,牧渔业增长较快375

3.粮食和经济作物结构基本稳定375

(二)乡镇企业375

五、农业教育、科技与文化375

(一)农业教育375

(二)农业科研375

(三)农业科学技术推广375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375

2.农经服务375

3.畜牧兽医服务375

4.林业服务375

5.供销社系统375

6.蚕桑技术服务375

7.果品生产技术服务376

8.甘蔗生产技术服务376

9.农民自我服务376

(四)农村文化376

六、农村市场376

七、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成就376

(一)在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壮大376

(二)结构渐趋合理376

(三)为农村走上小康之路奠定基础376

第十一节 乐山市377

一、自然条件377

(一)地形377

(二)水能资源377

(三)气候条件377

(四)动植物资源378

二、社会经济现状378

三、农村经济发展379

(一)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大变化379

(二)种植业379

(三)多种经营379

1.蚕桑379

2.水果380

3.茶叶380

(四)养殖业380

(五)乡镇企业380

(六)林业381

第十二节 万县地区381

一、农业自然资源381

(一)土地资源381

(二)气候资源381

(三)水资源382

(四)植物资源382

(五)动物资源382

(六)能源资源382

(七)旅游资源382

(八)农业生态环境382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383

(一)人口和劳动力383

(二)农用资金投入383

(三)农用物资投入383

(四)农业机械383

(五)农村电气化383

(六)农田水利383

(七)农用工业383

(八)农业综合开发383

三、农业生产现状383

(一)种植业383

(二)林业384

(三)畜牧业384

(四)水产业384

(五)乡镇企业384

四、农业生产关系变革384

五、农村教育、科技与文化385

(一)农村教育385

(二)农业科技事业385

(三)农村文化385

(四)农村体育卫生385

六、农村市场385

(一)农村集市贸易385

(二)农村商业385

七、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386

八、农产品基地建设386

(一)商品粮基地386

(二)茶叶基地386

(三)瘦肉型生猪基地386

(四)山羊板皮基地386

(五)水禽基地386

(六)油桐基地386

(七)生漆基地386

(八)长江防护林基地386

(九)速生丰产林基地386

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386

第十三节 涪陵地区387

一、农业自然资源387

(一)土地资源387

(二)气候资源387

(三)水资源387

(四)生物资源387

二、农业发展状况387

(一)发展历程387

1.恢复时期(1949—1952年)387

2.发展时期(1953—1957年)387

3.下降时期(1958—1962年)388

4.第二个恢复时期(1963—1966年)388

5.徘徊时期(1967—1976年)388

6.改革开放时期(1977—1992年)388

(二)农业生产现状388

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388

2.农业生产取得成效388

3.农村形势出现变化388

4.农业基础地位作用明显388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389

第十四节 黔江地区389

一、概况389

(一)行政区划389

(二)地理气候389

(三)耕地资源389

(四)物产资源389

(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89

二、持续高效发展的农业389

三、近10多年的农业建设390

(一)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390

(二)调整农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390

(三)建设农业商品基地,开发山区资源390

第十五节 宜宾地区390

一、农业资源390

(一)气候资源391

(二)土地资源391

(三)林业资源391

(四)农作物资源391

(五)水资源391

(六)劳动力资源392

二、近代农业的发展392

(一)农业发展梗概392

(二)产业结构变化392

(三)农民生活水平393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393

(一)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393

(二)推进科教兴农393

1.建立相互配套的教育、科研、推广、培训体系393

2.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393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工作393

4.把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工作落到实处393

5.选派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到县、区、乡担任科技副县、区、乡长393

(三)完善农业投资体系和增加投入393

(四)发展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393

1.建设农业10大商品基地393

2.发展乡镇企业394

3.发展水利、水电、水产事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394

4.抓好第二、三产业394

(五)发展集市贸易394

(六)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94

第十六节 南充地区394

一、农业资源394

(一)气候资源394

(二)耕地资源394

(三)生物资源395

(四)劳动力资源395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395

(一)农业持续稳定发展395

(二)乡镇企业蓬勃兴起395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395

1.农田水利建设395

2.农业机械、农电、化肥等396

3.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396

4.耕地利用396

5.农产品加工及流通396

(四)农村改革逐步深入396

(五)农民生活有较大改善396

三、农业的战略地位396

(一)农业是区域经济的主体396

(二)南充农业对全省具有重要影响397

四、农业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潜力397

(一)农业的制约因素397

(二)潜力和优势397

五、目标与对策398

第十七节 达县地区398

一、概述398

二、农业自然资源399

(一)土地资源399

(二)气候资源399

1.南、中部丘陵中亚热带粮经区399

2.中、北部深丘低山北亚热带农林多经区399

3.北部低、中山暖温带、温带林牧农经区399

(三)水资源400

(四)生物资源400

1.农作物资源400

2.林业资源400

3.牧业资源400

4.水产资源400

5.野生动植物资源400

三、农业社会经济条件401

(一)人口与劳动力401

(二)农业资金投入401

(三)农用物资投入401

(四)农业机械401

(五)农村电气化401

(六)农田水利401

四、农业生产水平401

(一)农村产业结构401

(二)种植业401

(三)林业402

(四)畜牧业402

(五)水产业402

(六)乡镇企业402

(七)扶贫开发402

(八)兴办“绿色工厂”和“庭院经济”402

五、典型县选介403

(一)大竹县403

(二)巴中县403

(三)平昌县403

第十八节 雅安地区404

一、农业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404

(一)土地资源404

(二)气候资源404

(三)水资源405

1.水量及特点405

2.水质405

3.水电资源406

(四)生物资源406

1.农作物资源406

2.林业资源406

3.畜禽资源407

4.水产资源407

5.野生动植物资源407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407

(一)农村劳动力407

(二)农业资金407

(三)农用物资407

(四)农用工业407

(五)农业机械408

(六)农村电气化408

(七)农田水利408

(八)农业综合开发408

三、农业生产水平与发展前景408

(一)种植业408

(二)林业409

(三)畜牧业409

(四)水产业409

(五)乡镇企业409

(六)农村产业结构410

第十九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410

一、概况410

二、自然资源411

(一)林业资源411

(二)水能资源411

(三)矿产资源411

(四)牧业资源411

(五)中药材资源411

(六)旅游资源411

三、农业经济技术条件411

(一)人口与劳动力411

(二)农业技术水平411

(三)农业科技推广412

(四)交通运输412

(五)乡镇企业412

四、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412

(一)农业总产值和农业总收入增长412

(二)林果业产量大增412

(三)畜牧业发展曲线上升412

五、农业发展目标及措施413

第二十节 甘孜藏族自治州413

一、农业自然资源414

(一)土地资源414

(二)畜牧业资源414

(三)林业资源414

(四)水资源414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414

(六)气候资源415

二、农业发展简况415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415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415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415

三、农业生产水平416

(一)种植业416

(二)草原畜牧业416

(三)林业416

(四)乡镇企业416

(五)多种经营417

第二十一节 凉山彝族自治州417

一、自然资源417

(一)水土资源417

(二)气候417

(三)耕地和农作417

(四)林业及林产品418

(五)畜牧业418

(六)矿产资源418

(七)旅游资源418

二、生产条件418

(一)社会经济条件418

(二)农田水利建设418

三、农村经济418

(一)狠抓开发农业418

(二)调整产业结构419

(三)粮食生产419

(四)林业生产419

(五)牧业生产419

(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419

(七)农村经济全面发展419

(八)市场繁荣419

(九)农民生活改善419

四、教育、科技419

(一)教育事业419

(二)科技事业419

(三)卫生事业419

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20

(一)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420

(二)改革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420

(三)改革林业生产责任制420

(四)改革生产结构和流通体制420

(五)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420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420

四川农业大事记(1950—1990年)421

后记437

1994《中国农业全书 四川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该书总编辑委员会四川卷编辑委员会编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农业全书  吉林卷(1994 PDF版)
中国农业全书 吉林卷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全书·贵州卷( PDF版)
中国农业全书·贵州卷
中国农业全书  山东卷(1994 PDF版)
中国农业全书 山东卷
1994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机械化卷(1992年09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机械化卷
1992年09月第1版 农业出版社
四川农业(1987 PDF版)
四川农业
1987 《四川农业》画册编辑组
网络计划技术(1993 PDF版)
网络计划技术
1993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茶业卷(1988 PDF版)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茶业卷
1988 北京: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机械化卷(1992 PDF版)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机械化卷
1992 北京: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全书  山东卷(1994 PDF版)
中国农业全书 山东卷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全书  广东卷(1994 PDF版)
中国农业全书 广东卷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经济真菌(1998 PDF版)
中国经济真菌
1998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水产业卷  上下(1994 PDF版)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水产业卷 上下
1994 北京: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气象卷(1986 PDF版)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气象卷
1986 北京: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蚕业卷(1987 PDF版)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蚕业卷
1987 北京: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经济卷(1991 PDF版)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经济卷
1991 北京: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