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

一、哲学2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

(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

(三)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4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7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7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8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0

(四)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11

三、哲学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12

(一)哲学基本派别12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13

(三)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17

(四)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21

(五)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形态22

(六)哲学的党性2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2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2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2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27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28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29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3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3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作用32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3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科学3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3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发展的学说3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3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6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38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40

第二章 物质与意识42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42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4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42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44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6

(一)运动与物质不可分46

(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47

三、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49

(一)时间、空间的含义和特点49

(二)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49

(三)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51

(四)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52

(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意义53

第二节 意识54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4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4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55

(三)意识起源原理的意义57

二、意识的本质57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57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59

(三)人工智能和人的思维60

三、意识的结构和作用62

(一)意识的结构62

(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63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65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66

一、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66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66

(二)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体67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68

(一)理论意义68

(二)实践意义68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70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70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71

(一)联系的哲学含义71

(二)联系是客观的71

(三)联系是普遍的72

(四)联系是多样的73

二、联系的条件性和系统性73

(一)联系是有条件的73

(二)联系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75

三、辩证联系的意义78

(一)坚持辩证联系,推动科学发展78

(二)坚持辩证联系,增强整体观念79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79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79

(一)运动、变化和发展80

(二)联系和运动密切相关81

(三)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联系82

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3

(一)新事物和旧事物84

(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84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86

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86

(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87

(二)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87

(三)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88

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88

(一)规律88

(二)范畴90

(三)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构成91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91

(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92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92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规律92

(四)对立统一规律从根本上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93

第四章 对立统一规律94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94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94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94

(二)矛盾的同一性95

(三)矛盾的斗争性97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98

(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区别98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99

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00

(一)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100

(二)克服形而上学的错误101

第二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01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是矛盾101

(一)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02

(二)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03

(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104

二、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05

(一)内因和外因的含义106

(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106

(三)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07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08

一、矛盾的普遍性108

(一)矛盾普遍性的含义108

(二)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10

二、矛盾的特殊性110

(一)矛盾特殊性的含义110

(二)分析矛盾的特殊性111

(三)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116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17

(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区别117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系118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转化119

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19

(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119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根据120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120

第五章 质量互变规律123

第一节 质量度123

一、事物的质123

(一)什么是质123

(二)质和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125

(三)质和属性不可分125

(四)认识质的意义126

二、事物的量127

(一)什么是量127

(二)量和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128

(三)认识量的意义128

三、事物的度129

(一)什么是度129

(二)度是质和量的统一130

(三)认识度的意义130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132

一、量变及其形式133

(一)什么是量变133

(二)量变的两种基本形式133

二、质变及其形式134

(一)什么是质变134

(二)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134

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36

(一)量变引起质变136

(二)质变转化为新量变137

(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138

(四)反对割裂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141

四、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及其意义142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142

(二)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143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146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146

一、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146

(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146

(二)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147

二、辩证的否定148

(一)辩证的否定观148

(二)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150

(三)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151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152

一、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152

二、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53

(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153

(二)事物发展的曲折性153

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55

(一)否定之否定的客观普遍性155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式的特殊性156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意义157

(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论意义157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践意义158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59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159

一、原因和结果的含义159

(一)什么是原因和结果159

(二)因果联系的特点160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60

(一)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对立的160

(二)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的161

(三)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161

三、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62

(一)因果联系的客观性162

(二)因果联系的普遍性163

(三)因果联系的多样性163

四、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64

(一)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科学研究的前提164

(二)把握因果联系是做好工作的条件164

(三)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165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165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165

(一)必然性的含义165

(二)偶然性的含义165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66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对立的166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统一的166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68

(一)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基础168

(二)正确利用偶然性,加速事物的发展169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170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170

(一)现实性的含义170

(二)可能性的含义171

(三)区分各种情况的可能性171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173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对立173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赖173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转化174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74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科学思维和正确行动的前提174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175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175

一、内容和形式的含义175

(一)内容175

(二)形式175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176

(一)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对立176

(二)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联系177

(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177

(四)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178

(五)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178

三、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79

(一)正确认识内容和形式,促进事物发展179

(二)学会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为新内容服务179

(三)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的思想武器180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180

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180

(一)现象180

(二)本质181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181

(一)现象和本质的相互对立181

(二)现象和本质的相互联系182

三、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83

(一)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183

(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183

(三)认识本质是无止境的过程184

第八章 认识和实践186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86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186

(一)唯物主义的反映论186

(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187

(三)先验论与反映论对立的实质188

二、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188

(一)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可知论188

(二)不可知论188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科学的可知论189

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190

(一)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局限性190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191

四、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92

(一)主体和客体的含义192

(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194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195

一、实践的特征和形式195

(一)什么是实践195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196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197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198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198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99

(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01

(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201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201

一、由实践到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201

(一)感性认识202

(二)理性认识202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204

(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206

二、由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207

(一)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207

(二)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208

三、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209

(一)认识的全过程209

(二)认识全过程的反复性209

(三)认识运动的无限性210

(四)把握认识发展规律的意义211

第九章 真理213

第一节 客观真理213

一、真理的客观性213

(一)真理的含义213

(二)真理是客观的213

(三)两种真理观的斗争215

二、真理和谬误216

(一)谬误的含义216

(二)谬误的根源216

(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217

(四)真理和谬误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219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219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219

(一)真理的绝对性219

(二)真理的相对性220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220

(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区别221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包含221

(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转化221

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222

(一)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22

(二)批判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223

第三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224

一、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作用224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224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24

二、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226

(一)逻辑证明及其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227

(二)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的关系228

第四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229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229

(一)认识论与思想路线的一致性229

(二)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229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30

(一)党的思想路线230

(二)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践线的重大意义232

第十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233

第一节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233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33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33

(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依据234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革命变革235

(一)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235

(二)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根源236

(三)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237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39

一、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39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和联系239

(二)劳动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240

二、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241

(一)社会规律是在人的自觉活动中实现的241

(二)人的自觉活动不能抹煞社会规律的客观性241

(三)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242

第三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43

一、地理环境244

(一)地理环境的含义244

(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44

二、人口因素246

(一)人口因素的含义246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46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48

(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含义248

(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48

(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原理的意义249

第十一章 社会基本矛盾250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50

一、生产力250

(一)生产力的含义250

(二)生产力的构成251

(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52

二、生产关系254

(一)生产关系的含义254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254

(三)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255

(四)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256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56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256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58

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60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主要内容260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重要意义261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62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262

(一)经济基础262

(二)上层建筑263

(三)社会形态264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65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265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267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础状况的规律267

(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主要内容267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重要意义268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269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269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269

(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270

(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71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271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271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改革272

第十二章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275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275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275

(一)阶级的起源276

(二)阶级的实质276

二、阶级斗争278

(一)阶级斗争的定义278

(二)阶级斗争的形式279

(三)阶级斗争的作用280

(四)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281

(五)阶级分析法281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282

(一)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存在的原因282

(二)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状况283

(三)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284

第二节 国家285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285

(一)国家的起源285

(二)国家的实质286

二、国家的职能287

(一)国家对内职能287

(二)国家对外职能288

(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职能288

三、国家的类型和形式289

(一)国体289

(二)政体290

(三)国体和政体关系290

第三节 社会革命291

一、社会革命的根源、条件和作用291

(一)社会革命的定义291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292

(三)社会革命的条件292

(四)社会革命的作用293

二、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294

(一)社会革命的类型294

(二)社会革命的形式296

三、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和社会改良297

(一)社会改革298

(二)社会改良298

(三)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和社会改良的联系和区别298

第十三章 社会意识300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300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00

(一)社会意识的含义300

(二)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301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04

(一)什么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04

(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305

(三)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意义310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结构311

一、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311

(一)个体意识311

(二)群体意识312

(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关系312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314

(一)社会心理314

(二)社会意识形式315

(三)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315

三、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316

(一)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316

(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317

第三节 社会意识诸形式318

一、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特点和作用318

(一)艺术318

(二)道德320

(三)宗教323

(四)政治法律思想325

(五)科学和哲学325

二、社会意识诸形式的区别和联系327

(一)社会意识诸形式的区别327

(二)社会意识诸形式的联系329

第四节 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建设330

一、社会文明330

(一)文明的科学含义330

(二)物质文明331

(三)精神文明331

(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区别和联系331

(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33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33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33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根本任务334

第十四章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社会进步337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37

一、谁创造历史问题上的两种对立观点337

(一)群众史观337

(二)英雄史观338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340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340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340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343

(一)经济条件制约着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343

(二)政治条件制约着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343

(三)精神条件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影响344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45

一、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345

(一)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45

(二)杰出人物的作用345

二、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性347

(一)历史人物产生的条件347

(二)社会条件对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作用348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349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349

(一)无产阶级领袖的含义349

(二)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350

(三)领袖和群众的关系351

第三节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52

一、群众观点352

(一)群众观点的确立352

(二)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352

二、群众路线354

(一)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354

(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54

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356

第四节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358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358

(一)社会进步的含义358

(二)社会进步的动力359

二、人的解放360

(一)人的本质360

(二)人的价值361

(三)人的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364

三、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367

(一)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367

(二)共产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369

199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江汀生主编 1999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公共关系学通论(1992 PDF版)
公共关系学通论
1992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6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6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9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9 北京:北京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0 北京:学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7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