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料选辑 初中第2册》求取 ⇩

目录1

前言1

一、《伊索寓言》二则1

1.关于伊索其人1

2.《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几代人的智慧结晶3

3.《伊索寓言》的主要特点4

4.对二则寓言寓意的不同说法5

5.一个银元是贱还是贵?7

6.课文是如何写出赫耳墨斯性格特征的?8

7.课文是怎样刻划蚊子的形象的?8

8.四百多句的短文,修改了七十多处9

9.宙斯·赫拉·赫耳墨斯11

二、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13

1.我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奠基人之一13

2.叶圣陶谈《石像》的主要意思14

3.不要刻意强求作品的思想性和政治性15

4.两个觉醒表明真实战胜了空虚16

5.石像骄傲的过程贯穿全文17

6.艺术上的两个显著特点19

7.艺术表现上的三个特色20

8.小石块们是怎样批驳、启发大石块的?22

9.一个巧妙的安排23

10.对话描写的三大作用24

11.叶圣陶对《古代英雄的石像》的修改实例25

三、美猴王(吴承恩)27

1.性慧多敏,擅长谐剧的射阳山人27

2.《西游记》“奇”在哪里?28

3.《西游记》是一部象征主义的作品29

4.《美猴王》奠定了一部《西游记》的思想基调30

5.美猴王“美”在何处?31

6.出色的对比手法32

7.美猴王的“故乡”在何处?33

8.孙悟空的原型是无支祁35

9.中国的孙悟空渊源于印度神猴哈奴曼36

10.孙悟空原型的又一个源头37

11.“洞天”的“洞”不作“通”解39

四、两棵奇树40

1.“苦”·“诚”·“乐”40

2.真实·亲切·生动·完整41

3.重复而富有变化的结构形式42

4.“固定套语”成因及其作用43

5.巧妙贴切的“变”的艺术手法44

6.恩格斯谈民间故事的产生和作用45

7.民间故事与浪漫主义46

8.跌宕起伏的情感节奏47

五、我的老师(魏巍)49

1.魏巍传略49

2.作者谈《我的老师》的创作缘起和意图51

3.王书发谈他的母亲蔡芸芝53

4.情感的涓涓细流绵长深远54

5.从细微、素淡之中见真情56

6.变换人称抒激情57

7.描写与议论的并行和交错的力量58

8.详与略的匠心59

9.《过印度洋》一诗的作者59

10.《过印度洋》全诗及魏巍引用此诗的效果61

11.用词精当,表意丰富62

12.陪衬·迭字·排比63

13.文中尚可商榷的一句话64

六、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白夜 柏生)66

1.白夜、柏生简介66

2.文章材料的来源67

3.“正道直行,竭忠尽知”的科学家68

4.竺可桢的“卓越”之处究竟在哪里?69

5.段落划分与主题思想的关系71

6.关于细节描写72

7.字数达九百万左右的日记73

8.丰厚的科学著作75

9.北京近十二年来春天物候表76

10.我国物候知识的起源77

11.《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结论78

七、任弼时同志二三事(李庄)80

1.作者谈写作本文的意图80

2.用质朴无华的文写伟大而质朴的人81

3.老老实实、朴朴素素的文笔82

4.究竟写了多少事?83

5.一张标明全文内容和结构的表格84

6.中央领导同志对任弼时的评价85

7.任弼时同志事例补充86

8.《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任弼时同志的简介89

八、小桔灯(冰心)91

1.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简介91

2.作者早期的文学创作活动及笔名的由来92

3.《小桔灯》的创作构思93

4.同情—喜爱—崇敬—惦念95

5.两问两答96

6.反衬·对照·引用96

7.小桔灯烛照全篇98

8.集中描写、点染烘托99

9.清新、深情的儿童化语言100

10.用字谨严精妙的一例101

11.是散文还是小说?102

12.冰心谈儿童文学的创作104

九、社戏(鲁迅)106

1.《鲁迅年谱》中对《社戏》的评介106

2.回忆中闪耀着理想的光辉107

3.《社戏》的主题107

4.六一公公是个怎样的形象?109

5.也谈六一公公的形象110

6.惆怅的失落感是一种人生经验的通感113

7.鲁迅心中的诗——《社戏》的艺术性散谈115

8.一个普通字眼的神奇作用117

9.描写戏台的层次119

10.《社戏》中演出的是什么戏?120

11.社·社日·社戏121

12.船、弄潮的好手及其他122

一○、最后一课(都德)126

1.都德及其著作126

2.悲壮时刻的传神的素描127

3.作品的主人公是谁?129

4.小弗郎士的思想历程130

5.角度及其他132

6.人物心理描写的特色133

7.肖像·表情语言·行动134

8.这是真正的“豹尾”136

9.兼喻事理的两个比喻137

10.“最后一课”的意思139

11.破折号的表达作用140

12.普鲁士和普法战争简介142

一一、夜走灵官峡(杜鹏程)144

1.十几年中“我一直在铁路工地上转”144

2.“我是认真地把它当作一篇重要作品来写的”145

3.近与远,主与次的艺术辩证法147

4.“我”的认识和感情变化是贯穿全文的红线149

5.动作和神态的“潜台词”150

6.修改艺术举要152

一二、梅岭三章(陈毅)154

1.陈毅自述154

2.陈毅小传157

3.劫难中吟成的正气歌158

4.释“章”159

5.梅岭的地理位置159

6.“小序”与诗不是同时写成的161

7.诗歌怎样借用旧传说,赋予新内容的?161

8.“头悬国门”诠释162

9.“取义成仁”析义163

10.诗中的借代和引用164

一三、回延安(贺敬之)166

1.贺敬之小传166

2.贺敬之、延安和《回延安》168

3.信天游168

4.吴小秋与贺敬之的通信(1979年)169

5.臧克家谈《回延安》171

6.《回延安》讲解172

7.具有典型性、想象性的抒情178

一四、梁生宝买稻种(柳青)179

1.柳青,深入生活的现代作家179

2.《创业史》简介180

3.《创业史》(第一部)故事梗概181

4.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先进典型——梁生宝182

5.梁生宝的生活原型183

6.课文中怎样描写春雨的?在文章里有什么作用?186

7.几条麻袋的妙用187

8.吃汤面的细节描写188

9.三根火柴显光辉188

10.梁生宝的苦乐观189

11.莫把俭朴当土气189

12.《梁生宝买稻种》的修改191

1.周立波传略195

一五、分马(周立波)195

2.《暴风骤雨》创作经过197

3.《暴风骤雨》概述199

4.郭全海,一个英雄形象200

5.个性丰满的中间人物——老孙头201

6.步步深入的人物描写203

7.生动的场面描写205

一六、求雨(赵树理)206

1.赵树理传略206

2.《求雨》的主题思想208

3.于天佑的形象209

4.子长水——农村先进思想的代表211

5.严谨、巧妙的结构布局213

6.交错对比的手法214

7.《求雨》中的钟声215

8.闲笔不闲217

9.细节不细218

一七、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219

1.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简介219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前后国内局势220

3.本文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220

4.关于本文中心论点和层次结构的一种新看法222

5.本文中的喻证225

6.“夺取这个胜利”之后将出现的几种情况应该怎样分条归纳?227

1.通过对比的方式提出论点229

一八、想和做(胡绳)229

2.为什么中心论点不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来呢?230

3.用讲道理和举例子相结合的方法来展开论证230

4.边说理边举实例,层层深之,从而推导出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231

5.善于使用设问句进行说理232

6.鲜明形象的语言232

7.“想”和“做”的详与略233

一九、荔枝蜜(杨朔)234

1.杨朔传略234

3.精妙的构思236

2.《荔枝蜜》意境的“眼”236

4.《荔枝蜜》的“散”和“聚”237

5.蜜蜂的生活238

6.蜜蜂的赞美240

7.花精、王浆和割蜜241

8.荔枝简介243

9.紫藤萝下忆杨朔——《荔枝蜜》构思之源243

二○、小麻雀(老舍)250

1.老舍小传250

2.小麻雀一双传神的眼睛252

3.小麻雀到底是活下来了,还是死去了?253

4.小麻雀最后“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259

5.正确理解《小麻雀》的一个关键260

6.“我”的心理变化过程262

7.《小麻雀》中的“我”263

8.贯穿始末的悬念264

9.蔡斌、胡絜青(老舍夫人)关于《小麻雀》的通信265

二一、猫(郑振铎)269

1.郑振铎小传269

2.《猫》的出处271

3.三只猫的外形、个性有什么不同?271

4.“我”对三只猫的感情273

5.猫·养猫·由养猫引出的哲理274

6.文中的“我”是作者吗?276

7.三次养猫之间的衔接过渡和首尾的照应277

8.三起三落,层层推进的情节结构278

9.《猫》中的对比279

10.朴实自然——《猫》的语言特色280

二二、挖荠菜(张洁)282

1.张洁简介282

2.补充注释282

3.课文的第一句有什么作用?284

4.宕开一笔,顿起波澜284

5.“我”对荠菜为什么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285

6.材料的详略286

7.夹叙夹议,相得益彰287

8.《挖荠菜》写景特点288

9.精妙的对比293

二三、大自然的语言297

1.漫谈“物候”297

2.物候学,一门边缘科学298

3.竺可桢记日记299

4.竺可桢的故居300

5.抓住特点,运用对比,说明差异301

6.说明中的举例303

7.为什么特别强调“温带”和“亚热带”?304

8.用确切的语言来说明305

9.拟人的手法305

10.形象的比喻306

11.廿四节气307

二四、看云识天气312

1.本文的说明顺序312

2.分类说明的写法313

3.“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看云识天的本质313

4.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变化的关系314

5.具体和抽象,详写和略写315

6.看云识天简表316

7.云是怎样形成的?317

8.为什么云有各种不同的颜色?318

9.为什么说“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320

10.为什么说“鱼鳞天,不雨也风颠”?321

11.为什么说“乌头风,白头雨”?322

1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有道理吗?323

13.在什么云上会出现“华”?323

14.“东虹日头西虹雨”是什么道理?324

15.为什么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325

1.孔丘简介326

二五、《论语》六则326

2.《论语》的成书327

3.小议孔子对学习的态度、规律和方法的论述328

4.是“谦而又谦之辞”吗?330

5.对《论语》六则的简析333

6.“辞,达而已矣”——孔子的语言风格论335

7.《论语》的语言风格336

8.“殆”即“佁”337

二六、扁鹊见蔡恒公(〈韩非子》)338

1.韩非及《韩非子》338

2.司马迁笔下的扁鹊339

3.《扁鹊见蔡桓公》的主题不是讳疾忌医340

4.《扁鹊见蔡桓公》不是历史故事,是篇寓言342

5.犀利峭刻的风格344

6.文章何以波澜迭起?345

7.“讳疾忌医”的出处新议346

8.“腠理”“肌肤”新释347

9.课文中的“鱼鲁”之误348

二七、周处(《世说新语》)351

1.六朝最大的小说家刘义庆351

2.关于《世说新语》352

3.刘孝标的注352

4.《晋书·周处列传》节录353

6.周处的“自改”是合情合理的354

5.周处入吴寻二陆尽属谬妄354

7.用词精当,言简意赅355

8.“侠气”·“义兴”·“二陆”·“忠臣孝子”357

9.值得商榷的几点评释359

10.“正”字应作何解?361

11.语言分析举例361

二八、口技(林嗣环)364

1.铁崖先生简介364

2.《秋声诗自序》的写作主旨365

3.虞初·张潮·《虞初新志》365

4.《秋声诗自序》被节略的部分367

5.《口技》的艺术技巧两题368

6.生动、形象、细腻的场面描写369

7.条理·波澜放勒·照应372

8.两个声响场景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73

9.“复述”增强了文章的感情、气势和韵味375

10.散中寓整,错落有致376

11.“抚”与“走”的别解377

12.蒲松龄的《口技》378

二九、观巴黎油画记(薛福成)382

1.薛福成与《观巴黎油画记》382

2.普法战争简介383

3.本文怎样表述蜡人制作技术的奇妙的?384

4.为什么先写蜡人馆?385

5.描述画面的技巧385

6.薛福成写画有没有深刻的含义?389

7.写画和抒情的和谐统一390

8.本文的修辞特色390

9.巴黎蜡人馆391

三○、诗八首393

卖炭翁(白居易)393

1.白居易简介393

2.《卖炭翁》写作背景394

3.新乐府394

4.唐代的宫市395

5.酷冷的自然环境和冷酷的社会现实397

6.《卖炭翁》鉴赏398

长歌行(《乐府歌辞》)399

1.《乐府诗集》简介399

2.“长歌行”释名400

3.《长歌行》的写作背景400

4.对主题的争议401

5.补充注释402

6.起伏回荡的诗意403

7.《长歌行》“比”“兴”手法的两种意见403

1.王昌龄简介405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405

2.作诗背景406

3.《芙蓉楼送辛渐》第二首406

4.芙蓉楼简介407

5.“雨”为什么“寒”?山为什么“孤”?407

6.究竟是谁“入吴”?408

7.为什么景物显得如此凄寒清苦?408

8.“冰心”、“玉壶”指什么?409

9.艺术手法别具一格410

秋浦歌(李白)411

1.李白小传411

2.《秋浦歌》写作背景412

3.《秋浦歌》选六首413

4.白发能有三千丈吗?414

5.倒戟而入的作诗方法415

江南春绝句(杜牧)416

1.杜牧简介416

2.《江南春》浅析418

3.南朝的寺院419

4.是“千里莺啼”还是“十里莺啼”?419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420

1.苏轼传略420

2.关于惠崇421

3.“河豚”何时最鲜美?423

4.诗中有画,以实生虚424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426

1.杜甫简传426

2.李龟年简介427

3.杜甫与李龟年的交往428

4.说《江南逢李龟年》429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431

1.查慎行简介431

2.诗的写作432

3.轻描淡写现意境432

1988《中学语文教学资料选辑 初中第2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谭惟翰,陈钟梁主编 1988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