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基础 下》求取 ⇩

第五编 行政实施及有关环节1

第五编 行政实施及有关环节1

第十八章行政实施1

第一节 行政实施的含义和作用1

第一节 行政实施的含义和作用1

第十八章行政实施1

目 录1

目 录1

三、控制的种类和方法 12

一、行政管理法规的体系 412

三、控制的种类和方法 12

一、行政管理法规的体系 412

第二节 行政实施前的准备工作3

一、使决策合法化3

一、使决策合法化3

第二节 行政实施前的准备工作3

二、行政营理法规的规划 414

第六节行政管理法规的制定 414

二、事先做好必要的准备4

一、行政管理法规的名称 414

一、行政管理法规的名称 414

第六节行政管理法规的制定 414

二、行政营理法规的规划 414

二、事先做好必要的准备4

第三节 指挥5

一、指挥的作用5

二、指挥者必须具备的条件5

二、指挥者必须具备的条件5

一、指挥的作用5

第三节 指挥5

第一节 市政体制的作用 507

一、外事工作的含义和作用 387

一、外事工作的含义和作用 387

第一节 市政体制的作用 507

二、“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体制 257

二、“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体制 257

第四节 沟通与传递7

一、沟通7

一、沟通7

第四节 沟通与传递7

二、传递9

二、传递9

第五节 控制11

二、两种性质不同的控制方式11

一、控制的意义11

第五节 控制11

二、两种性质不同的控制方式11

一、控制的意义11

一、行政监督重要意义13

第六节 监督13

一、行政监督重要意义13

第六节 监督13

二、行政监督的内容和层次15

二、行政监督的内容和层次15

三、加强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22

三、加强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22

第七节协调25

一、协调的意义和作用25

第七节协调25

一、协调的意义和作用25

二、故障产生的原因和领导的协调职能26

三、协调的原则与方法26

二、故障产生的原因和领导的协调职能26

三、协调的原则与方法26

第八节 新任领导如何执行任务27

第八节 新任领导如何执行任务27

一、应该有所作为28

二、反对浮夸式的好大喜功28

二、反对浮夸式的好大喜功28

一、应该有所作为28

第一节信息和行政信息30

第十九章信息和反馈30

一、信息和对信息的研究30

一、信息和对信息的研究30

第一节信息和行政信息30

第十九章信息和反馈30

二、行政信息31

二、行政信息31

第二节行政信息的传递33

第二节行政信息的传递33

一、反馈的含义35

第三节 反馈和行政反馈35

第三节 反馈和行政反馈35

一、反馈的含义35

二、反馈的种类36

二、反馈的种类36

三、反馈的作用37

三、反馈的作用37

四、行政反馈38

四、行政反馈38

一、信息传递的基本要求39

第四节行政信息传递的原则及其障碍的排除39

第四节行政信息传递的原则及其障碍的排除39

二、信息传递的原则39

二、信息传递的原则39

一、信息传递的基本要求39

第五节行政信息的储存与提取42

第五节行政信息的储存与提取42

一、效率、效果和效益44

第一节行政效率的概念及意义44

第二十章行政效率44

第一节行政效率的概念及意义44

一、效率、效果和效益44

第二十章行政效率44

二、效率的意义45

二、效率的意义45

第二节影响行政效率的诸因素46

第二节影响行政效率的诸因素46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制度因素47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制度因素47

二、行政人员是影响行政效率的另一大因素49

二、行政人员是影响行政效率的另一大因素49

第三节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50

第三节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50

一、做事情要有计划51

一、做事情要有计划51

二、掌握恰当的授权方法52

二、掌握恰当的授权方法52

三、有效地利用会议53

三、有效地利用会议53

四、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学习和总结经验,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55

四、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学习和总结经验,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55

一、行政法规的含义56

第一节行政法规56

第一节行政法规56

一、行政法规的含义56

第二十一章行政手段56

第二十一章行政手段56

二、行政法规的种类57

二、行政法规的种类57

三、行政法规的特征58

三、行政法规的特征58

第二节行政指令和干预60

二、行政命令的特点60

一、指令和干预的意义60

一、指令和干预的意义60

第二节行政指令和干预60

二、行政命令的特点60

三、行政命令中常见的错误62

三、行政命令中常见的错误62

二、行政诉讼机构的设置 463

一、责任制与承包制63

二、行政诉讼机构的设置 463

第三节 经济手段63

一、责任制与承包制63

第三节 经济手段63

二、发放奖金64

三、罚款64

三、罚款64

二、发放奖金64

第四节奖励和惩戒65

第四节奖励和惩戒65

第五节行政诱导67

第五节行政诱导67

第一节 什么是激励69

第二十二章激励理论69

第一节 什么是激励69

第二十二章激励理论69

第二节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作用70

第二节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作用70

一、生理上的需求71

二、安全上的需求71

三、感情上的需求71

二、安全上的需求71

三、感情上的需求71

第三节 需求层次论71

第三节 需求层次论71

一、生理上的需求71

四、对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求72

五、自我充实的需求72

五、自我充实的需求72

四、对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求72

第四节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73

第四节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73

第五节期望理论74

第五节期望理论74

第六节关于组织中的人性的理论76

第六节关于组织中的人性的理论76

一、成就需要论78

第七节其他几种激励理论78

一、成就需要论78

第七节其他几种激励理论78

二、强化理论79

二、强化理论79

三、公平理论80

三、公平理论80

第八节激励理论的内容及特点81

第八节激励理论的内容及特点81

二、提出了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心理规律82

一、揭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性82

一、揭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性82

二、提出了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心理规律82

第九节 怎样看待西方的激励理论83

三、重视目标价值和达成目标的可能性83

第九节 怎样看待西方的激励理论83

三、重视目标价值和达成目标的可能性83

第二十三章经济计划管理85

第一节计划管理的地位和作用85

第六编计划、财务和机关管理85

第一节计划管理的地位和作用85

第二十三章经济计划管理85

第六编计划、财务和机关管理85

一、我国计划管理的性质86

一、我国计划管理的性质86

二、我国计划管理的职能依据87

三、我国计划管理的主要作用87

三、我国计划管理的主要作用87

二、我国计划管理的职能依据87

四、我国计划管理的特征89

四、我国计划管理的特征89

第二节 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91

一、统一计划和分级管理相结合91

二、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91

二、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91

第二节 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91

一、统一计划和分级管理相结合91

三、统筹兼顾、适当安排93

三、统筹兼顾、适当安排93

四、积极先进和留有余地相结合95

四、积极先进和留有余地相结合95

第三节计划管理的基本内容96

一、计划的内容96

第三节计划管理的基本内容96

一、计划的内容96

四、机关文书人员的素质 197

四、机关文书人员的素质 197

二、计划体系98

二、计划体系98

三、计划指标体系99

三、计划指标体系99

四、计划体制改革100

四、计划体制改革100

第四节 计划管理的方法和手段102

一、编制计划的程序102

一、编制计划的程序102

第四节 计划管理的方法和手段102

二、编制计划的方法103

二、编制计划的方法103

三、实现计划的手段104

三、实现计划的手段104

一、财务行政的作用105

第二十四章财务行政管理105

第二十四章财务行政管理105

第一节 财务行政的作用和范围105

第一节 财务行政的作用和范围105

一、财务行政的作用105

二、财务行政的范围106

二、财务行政的范围106

第二节财政管理108

一、财政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108

第二节财政管理108

一、财政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108

二、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核心109

二、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核心109

三、预算的编制与执行110

三、预算的编制与执行110

四、决算112

五、财政管理体制112

四、决算112

五、财政管理体制112

第三节税务行政管理116

第三节税务行政管理116

一、我国的税收制度117

一、我国的税收制度117

二、税收管理体制120

二、税收管理体制120

三、税务的行政功能121

三、税务的行政功能121

四、税收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24

四、税收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24

一、银行的地位和作用125

第四节 银行行政管理125

一、银行的地位和作用125

第四节 银行行政管理125

二、信贷计划管理129

二、信贷计划管理129

三、金融管理132

三、金融管理132

四、银行资金管理135

四、银行资金管理135

五、货币发行管理的原则139

五、货币发行管理的原则139

六、外汇管理142

六、外汇管理142

第五节海关管理145

一、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145

第五节海关管理145

一、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145

二、关税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148

二、关税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148

三、我国海关管理的指导方针151

三、我国海关管理的指导方针151

第六节 国家物资管理153

一、物资管理的意义153

一、物资管理的意义153

第六节 国家物资管理153

二、物资管理机构的职能154

三、物资的计划管理154

三、物资的计划管理154

二、物资管理机构的职能154

四、物资的供应管理156

四、物资的供应管理156

五、物资价格管理157

五、物资价格管理157

六、生产资料市场管理158

六、生产资料市场管理158

一、建立审计制度的必要性159

一、建立审计制度的必要性159

第七节审计制度159

第七节审计制度159

二、审计制度的历史演进161

二、审计制度的历史演进161

三、建立我国审计体制的原则165

三、建立我国审计体制的原则165

四、审计的任务170

四、审计的任务170

五、我国审计制度的特色171

五、我国审计制度的特色171

第一节 机关管理概论174

第二十五章机关管理174

一、机关管理的含义和作用174

一、机关管理的含义和作用174

第一节 机关管理概论174

第二十五章机关管理174

二、机关管理的基本内容176

二、机关管理的基本内容176

三、机关管理的基本原则177

三、机关管理的基本原则177

四、机关管理的改革179

四、机关管理的改革179

第二节 办公制度管理181

第二节 办公制度管理181

一、文件的收发和处理182

一、文件的收发和处理182

二、文件的审核把关工作183

二、文件的审核把关工作183

三、文件的催办和查办185

三、文件的催办和查办185

四、来信来访和提案建议的处理186

四、来信来访和提案建议的处理186

五、会议的组织服务工作188

五、会议的组织服务工作188

六、机关值班工作190

六、机关值班工作190

七、保密和印章管理191

七、保密和印章管理191

一、文书工作的含义193

第三节 文书档案管理193

一、文书工作的含义193

第三节 文书档案管理193

二、文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194

二、文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194

三、文书工作的原则和要求196

三、文书工作的原则和要求196

五、文书工作的改革198

五、文书工作的改革198

六、档案工作的含义199

六、档案工作的含义199

七、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200

七、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200

八、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202

九、档案工作的改革202

九、档案工作的改革202

八、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202

第四节 机关财物管理204

一、机关财务管理概述204

二、机关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204

一、机关财务管理概述204

第四节 机关财物管理204

二、机关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204

三、机关行政经费的预算管理205

三、机关行政经费的预算管理205

四、机关行政经费的支出管理207

四、机关行政经费的支出管理207

五、机关的行政财务监督209

五、机关的行政财务监督209

第五节机关物资管理212

一、机关物资管理的意义和任务212

一、机关物资管理的意义和任务212

第五节机关物资管理212

三、机关物资管理的原则215

三、机关物资管理的原则215

三、机关物资分类及其管理217

三、机关物资分类及其管理217

四、机关物资保管220

四、机关物资保管220

一、职工生活管理的性质、特点222

第六节 职工生活管理222

一、职工生活管理的性质、特点222

第六节 职工生活管理222

二、职工生活管理的内容224

二、职工生活管理的内容224

第二十六章国家职能的发展与专业化230

第一节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230

第七编专业行政管理230

第一节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230

第二十六章国家职能的发展与专业化230

第七编专业行政管理230

第二节 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职能231

一、从国家的起源和定义看政府的职能231

一、从国家的起源和定义看政府的职能231

第二节 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职能231

二、国家和政府经常行使的基本职能232

二、国家和政府经常行使的基本职能232

三、政府职能增长的必然趋势235

三、政府职能增长的必然趋势235

四、制约政府职能扩张的因素236

四、制约政府职能扩张的因素236

五、对于政府能力的评价238

五、对于政府能力的评价238

二、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重视专业行政管理239

一、政府职能专业化所提出的要求239

第三节 行政管理学应该研究专业行政管理239

二、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重视专业行政管理239

一、政府职能专业化所提出的要求239

第三节 行政管理学应该研究专业行政管理239

第四节 我国专业管理的概况与问题240

第四节 我国专业管理的概况与问题240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专业管理概况240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专业管理概况240

二、我国原有专业管理的利弊241

二、我国原有专业管理的利弊241

三、体制改革后的专业行政管理242

三、体制改革后的专业行政管理242

第二十七章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243

第一节 苏联管理模式及有关争论243

第一节 苏联管理模式及有关争论243

第二十七章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243

一、统一财政经济工作247

一、统一财政经济工作247

第二节 我国建国初期管理体制的建立经过247

第二节 我国建国初期管理体制的建立经过247

二、建立和加强计划经济248

二、建立和加强计划经济248

三、建立国营经济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249

三、建立国营经济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249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的改革尝试251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的改革尝试251

第四节 困难时期的调整253

一、加强集中统一管理253

第四节 困难时期的调整253

一、加强集中统一管理253

二、扩大地方权限,改革企业管理体制254

三、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254

二、扩大地方权限,改革企业管理体制254

三、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254

五、加强财政金融管理255

五、加强财政金融管理255

四、改革农村经济体制255

四、改革农村经济体制255

第五节 “文革”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动256

第五节 “文革”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动256

四、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257

一、企业管理权限下放257

三、财政收支包干,扩大地方财权257

四、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257

三、财政收支包干,扩大地方财权257

一、企业管理权限下放257

第六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258

第六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258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259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259

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260

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260

三、改革计划体制,重视价值规律261

三、改革计划体制,重视价值规律261

四、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的转换262

四、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的转换262

第七节教训和展望264

第七节教训和展望264

第二十八章宏观经济管理与行业管理266

第一节 体制改革后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方式266

第二十八章宏观经济管理与行业管理266

第一节 体制改革后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方式266

第二节宏观经济管理267

一、宏观与微观的含义267

第二节宏观经济管理267

一、宏观与微观的含义267

二、现代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形式和方法268

二、现代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形式和方法268

三、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274

三、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274

四、建立宏观监督体系275

四、建立宏观监督体系275

一、行业管理的意义276

第三节 行业管理276

第三节 行业管理276

一、行业管理的意义276

二、行业管理的历史277

二、行业管理的历史277

三、现代社会行业管理278

三、现代社会行业管理278

四、现代行业协会287

四、现代行业协会287

一、对外经贸行政管理的对象、地位和作用289

第一节对外经贸行政管理289

第一节对外经贸行政管理289

第二十九章其他主要专业行政管理289

第二十九章其他主要专业行政管理289

一、对外经贸行政管理的对象、地位和作用289

二、对外经贸行政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293

二、对外经贸行政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293

三、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手段296

三、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手段296

四、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完善行政管理体系306

四、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完善行政管理体系306

第二节工商行政管理316

一、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的传统职能316

第二节工商行政管理316

一、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的传统职能316

二、建国初期的工商行政管理317

二、建国初期的工商行政管理317

三、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的工商行政管理318

三、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的工商行政管理318

四、当前的改革措施319

五、现存问题及努力方向319

四、当前的改革措施319

五、现存问题及努力方向319

一、文化行政管理的含义323

第三节 文化行政管理323

第三节 文化行政管理323

一、文化行政管理的含义323

二、文化行政管理的任务和职责325

二、文化行政管理的任务和职责325

三、文化行政管理的方向和原则326

三、文化行政管理的方向和原则326

四、文化行政管理的改革329

四、文化行政管理的改革329

一、教育行政管理的概念331

第四节 教育行政管理331

二、教育行政管理的原则331

第四节 教育行政管理331

一、教育行政管理的概念331

二、教育行政管理的原则331

第五节科技事业行政管理344

一、我国科技方面的成就344

第五节科技事业行政管理344

一、我国科技方面的成就344

二、我国科技发展政策的沿革345

二、我国科技发展政策的沿革345

三、发展科技的长远规划349

三、发展科技的长远规划349

四、科技体制改革351

四、科技体制改革351

第六节 卫生行政管理354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354

第六节 卫生行政管理354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354

二、卫生行政管理的任务和职责355

二、卫生行政管理的任务和职责355

三、卫生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356

三、卫生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356

四、卫生行政管理的改革362

四、卫生行政管理的改革362

第七节旅游行政管理365

一、旅游业的形成和管理上的特点365

第七节旅游行政管理365

一、旅游业的形成和管理上的特点365

二、世界各国旅游管理体制简介367

二、世界各国旅游管理体制简介367

三、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370

三、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370

一、国家与军队378

第八节军事行政管理378

第八节军事行政管理378

一、国家与军队378

二、国防现代化及其指导思想379

二、国防现代化及其指导思想379

三、兵制与军兵种380

三、兵制与军兵种380

四、军队的建制382

四、军队的建制382

五、军事行政管理中的其他重要事项384

五、军事行政管理中的其他重要事项384

第九节 外事行政管理387

第九节 外事行政管理387

二、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388

二、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388

四、主要的外事行政工作391

三、新中国外交上的重大成就391

四、主要的外事行政工作391

三、新中国外交上的重大成就391

第十节公安民政管理394

一、公安民政管理的范围394

二、公安民政管理的作用394

二、公安民政管理的作用394

一、公安民政管理的范围394

第十节公安民政管理394

三、公安管理的主要机构395

三、公安管理的主要机构395

四、发动群众搞好公安民政管理396

四、发动群众搞好公安民政管理396

五、打击犯罪团伙,预防恐怖活动397

五、打击犯罪团伙,预防恐怖活动397

六、正确发挥公安行政管理的职责397

六、正确发挥公安行政管理的职责397

七、民政管理的主要工作398

七、民政管理的主要工作398

八、加强法制的教育399

八、加强法制的教育399

第八编行政法制管理400

第三十章行政立法400

第一节行政立法的含义400

一、制定和发布行政管理法规的主体400

第八编行政法制管理400

一、制定和发布行政管理法规的主体400

第一节行政立法的含义400

第三十章行政立法400

四、行政管理法规是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401

三、行政管理法规是法治的基础401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法律依据401

四、行政管理法规是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401

三、行政管理法规是法治的基础401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法律依据401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范围402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范围402

一、行政立法的要素402

一、行政立法的要素402

二、行政立法的实际内容403

二、行政立法的实际内容403

三、行政立法的适用范围404

一、层次性和统一性404

第三节行政立法的基本持点404

三、行政立法的适用范围404

一、层次性和统一性404

第三节行政立法的基本持点404

二、稳定性和适应性409

二、稳定性和适应性409

第四节行政管理法规的效力410

第四节行政管理法规的效力410

一、效力的概念410

一、效力的概念410

第五节行政管理法规的体系和规划412

二、行政管理法规生效的必要条件412

第五节行政管理法规的体系和规划412

二、行政管理法规生效的必要条件412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结构416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结构416

三、行政管理法规的草拟417

三、行政管理法规的草拟417

四、行政管理法规的审查、决定与发布418

四、行政管理法规的审查、决定与发布418

一、行政管理法规的修改419

第七节行政管理法规的变动419

一、行政管理法规的修改419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撤销419

第七节行政管理法规的变动419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撤销419

三、行政管理法规的废止420

四、行政管理法规的自然失效420

第八节行政管理法规的清理420

四、行政管理法规的自然失效420

第八节行政管理法规的清理420

三、行政管理法规的废止420

第九节授权立法421

第九节授权立法421

一、授权立法的提出421

一、授权立法的提出421

二、授权立法的含义422

二、授权立法的含义422

三、授权立法的必要性423

三、授权立法的必要性423

第三十一章行政执法426

第一节 行政执法的含义426

一、行政执法的概念426

一、行政执法的概念426

第一节 行政执法的含义426

第三十一章行政执法426

二、行政执法的重要性427

二、行政执法的重要性427

三、行政执法的主要手段429

三、行政执法的主要手段429

一、行政措施的含义430

一、行政措施的含义430

第二节行政措施430

第二节行政措施430

二、行政措施的种类431

二、行政措施的种类431

三、行政措施的表现方式435

三、行政措施的表现方式435

四、行政措施的效力438

四、行政措施的效力438

五、行政措施的撤销、废止、变更和终止442

五、行政措施的撤销、废止、变更和终止442

第三节 行政强制执行443

第三节 行政强制执行443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法445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法445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与特点445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与特点445

一、行政处罚的含义和特点447

第四节行政处罚447

第四节行政处罚447

一、行政处罚的含义和特点447

二、行政处罚的罚则449

二、行政处罚的罚则449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453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453

四、行政处罚的程序455

四、行政处罚的程序455

五、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刑事处分的区别456

五、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刑事处分的区别456

第三十二章行政司法458

第一节行政司法的意义和作用458

第三十二章行政司法458

第一节行政司法的意义和作用458

第二节行政纠纷与行政司法459

第二节行政纠纷与行政司法459

一、行政纠纷459

一、行政纠纷459

二、广义与狭义的行政司法461

二、广义与狭义的行政司法461

第三节 各国行政司法制度简介462

一、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程序462

一、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程序462

第三节 各国行政司法制度简介462

三、旧中国的行政司法制度及其沿革467

三、旧中国的行政司法制度及其沿革467

第四节 我国行政司法468

第四节 我国行政司法468

一、行政诉讼受理机构469

一、行政诉讼受理机构469

二、行政纠纷的处理办法471

二、行政纠纷的处理办法471

第五节建立与健全我国行政司法制度474

一、建立我国行政司法制度的必要性474

一、建立我国行政司法制度的必要性474

第五节建立与健全我国行政司法制度474

二、建立健全我国行政司法制度的主要措施477

二、建立健全我国行政司法制度的主要措施477

第三十三章城市和地方政府483

第九编城市行政管理483

第三十三章城市和地方政府483

第一节 地方政府483

一、地方政府的重要性483

二、地方政府的特征483

第九编城市行政管理483

第一节 地方政府483

一、地方政府的重要性483

二、地方政府的特征483

三、地方政府的权力487

三、地方政府的权力487

第二节 有关城市的基本理论492

一、传统观点492

一、传统观点492

第二节 有关城市的基本理论492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494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494

第三节城市的起源496

第三节城市的起源496

一、从阶级本质上划分498

二、从社会作用上划分498

第四节城市的种类498

一、从阶级本质上划分498

第四节城市的种类498

二、从社会作用上划分498

三、从规模大小上划分499

三、从规模大小上划分499

第五节 城市的地位500

第五节 城市的地位500

一、城市在政府体制中地位的提高501

二、城市在全国人口比例上的增加501

一、城市在政府体制中地位的提高501

二、城市在全国人口比例上的增加501

三、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压倒优势502

三、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压倒优势502

第六节 城市发展战略503

第六节 城市发展战略503

二、市政学的现状504

第七节 市政学的对象、任务和现状504

一、市政学的对象和任务504

二、市政学的现状504

一、市政学的对象和任务504

第七节 市政学的对象、任务和现状504

第二节 国外市政体制简介507

第三十四章市政体制与城市民主507

第三十四章市政体制与城市民主507

第二节 国外市政体制简介507

第三节 我国的市政体制510

一、我国市政体制的单一性510

一、我国市政体制的单一性510

第三节 我国的市政体制510

二、城市基层单位的管理幅度511

二、城市基层单位的管理幅度511

第四节 市管县体制的建立512

第四节 市管县体制的建立512

一、市管县是自然长成的新体制513

一、市管县是自然长成的新体制513

二、市管县的主要优越性514

二、市管县的主要优越性514

第五节 发扬城市民主,带动祖国建设516

三、市管县的必备条件516

第五节 发扬城市民主,带动祖国建设516

三、市管县的必备条件516

一、城市工作的有和条件518

第一节城市工作的基本特点518

第三十五章城市工作的主要环节518

一、城市工作的有和条件518

第一节城市工作的基本特点518

第三十五章城市工作的主要环节518

二、城市工作的特殊性与困难条件519

二、城市工作的特殊性与困难条件519

一、规划的意义520

第二节城市规划520

第二节城市规划520

一、规划的意义520

二、城市规划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521

三、人类有对城市进行规划的传统521

三、人类有对城市进行规划的传统521

二、城市规划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521

四、城市规划工作的层次523

四、城市规划工作的层次523

五、制定规划时应注意的事项526

五、制定规划时应注意的事项526

二、广义和狭义的城市建设527

第三节城市建设527

一、城市建设的方针527

一、城市建设的方针527

第三节城市建设527

二、广义和狭义的城市建设527

第四节城市管理528

一、城市管理的意义和范围528

一、城市管理的意义和范围528

第四节城市管理528

二、当前应该加强的城市管理工作530

二、当前应该加强的城市管理工作530

第五节 城市财政收支534

二、城市财政的特点534

一、城市的财权534

三、搞好城市财政的关键534

三、搞好城市财政的关键534

二、城市财政的特点534

一、城市的财权534

第五节 城市财政收支534

1989《行政管理学基础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方,李福玉主编 198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行政管理学基础(1989 PDF版)
行政管理学基础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行政管理基础(1988 PDF版)
行政管理基础
1988
管理学基础(1987.12 PDF版)
管理学基础
1987.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现代管理数学基础  下(1985 PDF版)
现代管理数学基础 下
1985
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程( PDF版)
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程
卫生管理函授学院
学校行政管理学  下( PDF版)
学校行政管理学 下
行政管理学基础知识(1988 PDF版)
行政管理学基础知识
1988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管理学基础(1989 PDF版)
管理学基础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行政管理学基础  上(1988 PDF版)
行政管理学基础 上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理学基础(1991 PDF版)
管理学基础
1991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工商行政管理基础(1998 PDF版)
工商行政管理基础
1998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管理学基础(1996 PDF版)
管理学基础
199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理学基础(1991 PDF版)
管理学基础
1991 中国劳动出版社
管理学基础(1999 PDF版)
管理学基础
199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行政学导论(1988 PDF版)
行政学导论
1988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