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词学批评史》
作者 | 方智范等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81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041243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8124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目录1
上 编3
第一章唐五代词论3
——词学批评的发轫期3
概况3
第一节唐人论词乐9
第二节欧阳炯《花间集序》的侧艳理论20
第二章北宋词论32
——词学批评的确立期32
概况32
第一节苏轼的诗化理论38
第二节李清照《词论》的本色理论57
——词学批评的完成期75
概况75
第三章南宋词论75
第一节张炎《词源》的雅化理论80
第二节 沈义父《乐府指迷》的作法技巧理论101
第三节诗化理论在南宋的发展114
第四章金元词论127
——词学批评的分化期127
概况127
第一节陆辅之《词旨》:风雅派词论的余波132
第二节王若虚、元好问、刘将孙:对风雅派词论135
的反拨135
第五章明代词论149
——词学批评的凝定期149
概况149
第一节论词的起源154
第二节论词的体性160
第三节论词的正变169
第四节论词的创作176
第一章清代前期(顺治至康熙初)词论183
——词学批评复兴的前奏183
概况183
下 编183
第一节云间余响与清初词论187
第二节阳羡派词论204
第二章清代中期(康熙中至乾隆末)词论(上)217
——词学批评复兴的第一阶段217
概况217
第一节浙派前期词论:朱彝尊、汪森222
第二节浙派中期词论:厉鹗、王昶235
第三节浙派后期词论:吴锡麒、郭?248
第四节浙派主潮之外的词论259
——词学批评复兴的第二阶段278
概况278
第三章清代中期(嘉庆初至道光中)词论(下)278
第一节 常州派词论的确立:张惠言的《词选序》282
第二节 常州派词论的发展:周济的《介存斋论词298
杂著》298
第四章清代后期(道光末至清末民初)词论321
——词学批评复兴的第三阶段321
概况321
第一节常州派词论的流衍325
第二节谭献论“折中柔厚”336
第三节陈廷焯论“沉郁温厚”354
第四节况周颐论“重、拙、大”372
第五节刘熙载的《艺概·词概》397
第六节谢章铤的《赌棋山庄词话》423
第五章传统词学批评的终结与新变443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443
后记480
1994《中国词学批评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方智范等著 199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文学批语史 上
- 196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二
- 1984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1
- 民国23.08 人文书店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79.12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3
-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1
- 198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99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简史
- 1962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诗学批评史
- 1995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56 新文艺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7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 195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下
- 1985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
- 198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