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下》
作者 | 王连熙,顾易生主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718 |
出版时间 | 198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0186·54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196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六编 清代前中期1
绪论1
说明1
第一章清初思想家的文学观17
第一节 黄宗羲17
第二节 顾炎武27
第三节 王夫之37
第二章 清代前中期文论47
第一节 侯方域、魏禧、汪琬、廖燕47
第二节 方苞、刘大櫆、姚鼐、桐城派的古文和时文67
第三节 学者的文论、章学诚和《文史通义》骈文派和阮元、阳湖派和恽敬97
第一节 清初诗论132
第三章 清代前中期诗论132
第二节 王士?及其他154
第三节 叶燮《原诗》178
第四节 沈德潛、翁方纲200
第五节 袁枚、赵翼、郑燮219
第四章 清代前中期词论239
第一节 朱彝尊、陈维崧及其他239
第二节 张惠言、周济252
第五章 清代前中期戏曲批评260
第一节 金人瑞的戏曲批点和清初的曲论260
第二节 李渔276
第三节 洪升和孔尚任299
第四节 清代地方戏繁盛时期的戏曲理论批评317
第六章 清代前中期小说批评336
第一节 金人瑞与毛宗岗、张道深336
第二节 关于《聊斋志异》的评论362
第三节 曹雪芹、脂砚斋及其他374
第四节 闲斋老人及其他400
第七编 近代413
绪论413
第一章近代的诗文批评和词论434
第一节 龚自珍、魏源及其他434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文学方针与洪仁玕462
第三节 黄遵宪、梁启超与「诗界革命」、裘廷梁的白话文体论、展复的翻译理论468
第四节 章炳麟、陈衍与宋诗派、柳亚子与南社505
第五节 刘熙载、谭献、陈廷焯的词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529
第二章 近代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演变560
第一节 十九世纪的戏曲理论批评560
第二节 梁启超、姚华的戏曲理论批评568
第三节 王国维的戏曲理论579
第四节 《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和吴梅的戏曲理论批评590
第三章 近代的小说理论批评606
第一节 梁启超与「小说界革命」606
第二节 吴沃尧及其他631
第三节 徐念慈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小说观651
第四节 王国维与王锺麒、黄人的中国古典小说论671
第五节 林纾的翻译小说理论688
第六节 管达如的《说小说》和吕思勉的《小说丛话》698
1985《中国文学批评史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连熙,顾易生主编 1985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 195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册)
- 1981年05月第1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1
- 民国23.08 人文书店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79.12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下册)
- 1985年07月第1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下 1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下
- 1993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下
- 198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3
-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1
- 198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99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简史
- 1962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56 新文艺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7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