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求取 ⇩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目录1

第一篇总论1

第一章 中国文学批评演变概述1

第二章 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2

第三章 文学观念演进与复古之文学的原因6

第四章 文学观念演进与复古之思想的原因7

第五章 文学观念之演变所及于文学批评之影响9

第二篇周秦—文学观念演进期之一11

第一章儒家11

第一节孔门之文学观11

第一目 关于「文学」诸名之意义11

第二目 尚文与尚用12

第三目 孔门文学观之影响15

第二节孟子之知言养气说21

第一目 知言说21

第二目 养气说24

第三节 荀子之传统的文学观25

第二章 墨家之文学观28

第三章 道家思想及于文学批评之影响33

第三篇两汉—文学观念演进期之二40

第一章由史籍中窥见汉人对于文学之认识40

第一节 「文学」与「文章」「文辞」之区别40

第二节 艺文志中之诗赋略46

第二章 经学家之论诗见解48

第三章扬雄51

第一节扬雄之论赋51

第一目 扬雄以前之赋论与其早年见解51

第二目 晚年见解与其以后之赋论54

第二节 扬雄之论文58

第四章 王充之文学观62

第四篇魏晋南北朝—文学观念演进期之三74

第一章魏晋之文学批评74

第一节 曹丕与曹植74

第二节 陆机文赋81

第三节 左思与皇甫谧89

第四节总集之结撰者92

第一目 挚虞文章流别论92

第二目 李充翰林论95

第五节反时代潮流的批评家97

第一目 虞溥诸人97

第二目 葛洪98

第二章南朝之文学批评102

第一节 南朝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103

第二节关于文评之论著105

第一目 佚书及未成之著105

第二目 诗品与文心雕龙108

第二节时人对于文学之认识116

第一目 形文与声文116

第二目 情文119

第三目 风格122

第四目 体制126

第五目 文笔之区别132

第四节沈约与音律说141

第一目 人工的音律之制定141

第二目 所谓四声八病143

第三目 音律说之反响152

第五节 锺嵘与历史的批评158

第六节 刘勰与复古思想之萌芽163

第三章北朝之文学批评166

第一节 北朝文学批评之风气166

第二节 颜之推170

第五篇隋唐五代—文学观念复古期之一174

第一章复古运动的醖釀时期174

第一节 李谓与王通174

第二节 唐初史家181

第三节 刘知几之史通186

第二章复古运动的高潮时期194

第一节诗国的复古说194

第一目 陈子昂与李白194

第二目 杜甫196

第三目 就于皎然之所著206

第四目 白居易与元稹213

第二节文坛的复古说221

第一目 文与文化221

第二目 柳冕234

第三目 韩愈242

第四目 柳宗元250

第五目 韩门二派257

第六目 韩柳以外之文论264

第三节批评风气之流行267

第一目 标榜的批评267

第二目 象征的批评270

第三章复古运动的销沈时期272

第一节批评风气之转移272

第一目 论格论例之著272

第二目 论诗本事之著281

第三目 摘句品选之著282

第二节古文运动之尾声284

第一目 皮日休284

第二目 孙樵285

第三节 司空图之诗品287

第四节 刘昫299

第六篇北宋—文学观念复古期之二303

第一章北宋之文论303

第一节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303

第一目 统的观念303

第二目 柳开与赵湘306

第三目 石介与孙复310

第四目 王禹偁314

第五目 穆修318

第六目 宋祁320

第二节 文与道之偏胜与三派之分歧322

第三节古文家之文论327

第一目 欧阳修327

第二目 曾巩与刘弇334

第三目 三苏339

第四节道学家之文论350

第一目 道学家文论之衡价350

第二目 周敦颐352

第三目 二程353

第四目 程门弟子355

第五节 政治家之文论361

第六节 释子之文论367

第二章北宋之诗论371

第一节诗坛批评之风气371

第一目 论诗风气之流行371

第二目 诗话373

第三目 笔记与语录381

第四目 诗话之丛书类书与辑本385

第五目 其他论诗之著389

第六目 论诗诗396

第二节诗人之诗论397

第一目 欧阳修与梅尧臣397

第二目 苏轼402

第三目 黄庭坚405

第四目 魏泰与叶萝得408

第五目 韩驹与吴可412

第六目 江西诗人414

第三节道学家之诗论419

第一目 张载419

第二目 邵雍421

第三目 二程及其门人426

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卷目录431

第一篇总论431

第一章 文学批评完成与发展之三阶段431

第二章 南宋金元文学批评概述433

第三章明代文学批评概述434

第一节 与文学之关系435

第二节 与学术之关系437

第四章 清代文学批评概述438

第二篇南宋金元440

第一章南宋之文论440

第一节道的问题440

第一目 胡铨(楼钥附)440

第二目 朱熹444

第三目 真德秀与魏了翁450

第二节法的问题456

第一目 古文之法456

第二目 四六之法460

第二章南宋之诗论461

第一节道学家461

第一目 张栻(家铉翁附)461

第二目 朱熹465

第三目 包恢469

第二节诗人474

第一目 张戒474

第二目 杨万里(朱弁附)479

第三目 陆游(戴复古附)484

第四目 姜夔487

第五目 四灵派492

第六目严羽494

第一款 沧浪以前之诗禅说494

第二款 禅与悟498

第三款 神韵与格调之沟通506

第四款 论诗体509

第七目 刘克庄513

第三章金代文学批评520

第一节 赵秉文与李之纯(雷希颜附)520

第二节 王若虚525

第三节 元好问530

第四章元代文学批评543

第一节 郝经543

第二节 方回548

第三节 戴表元与袁桷554

第四节刘将孙(欧阳守道刘辰翁赵文附)559

第一目 文论559

第二目 诗论563

第五节 杨维桢568

第三篇明代572

第一章明初之文论572

第一节 宋濂572

第二节 方孝孺581

第二章明初之诗论590

第一节学者之诗论590

第一目 宋濂与方孝孺590

第二目 薛瑄与陈献章594

第二节 诗人之诗论597

第三章前后七子与其流派601

第一节七子先声之茶陵派601

第一目 李东阳601

第二目 邵宝与何孟春(崔铣附)608

第二节前七子之诗论611

第一目 李梦阳611

第二目 何景明(王廷相附)618

第三节后七子派之诗论623

第一目 王世贞623

第二目 谢榛与屠隆630

第三目 王世懋与胡应麟640

第四目 李维桢649

第四节 七子派之文论654

第四章与前后七子不同之诸家662

第一节唐宋派之论文662

第一目 唐顺之662

第二目 王慎中与归有光668

第二节公安派672

第一目公安派之前驱672

第一款 思想界的影响672

第二款 戏曲家的关系684

第三款 诗人的意见689

第二目袁宏道(袁宗道中道及江盈科附)694

第一款 兄弟问的影响694

第二款 与时文之关系699

第三款 论变与真702

第四款 论韵与趣708

第三节 竟陵派713

第五章明末之文学批评724

第一节 孙矿评经(茅坤附)724

第二节艾南英论时文730

第一目 时文化的古文法730

第二目 古文家的时文论735

第三节 鹿善继黄淳耀论学738

第四篇清代(上)——文论747

第一章清初之风气747

第一节 钱谦益747

第二节顾炎武与黄宗义757

第一目 时代的刺激757

第二目 三位一体之文学观761

第二章古文家之文论767

第一节桐城派之前驱767

第一目 侯方域767

第二目魏禧与魏际瑞770

第一款 法770

第二款 情理与气势773

第三款 论识778

第三目 汪琬781

第二节桐城文派784

第一目 桐城派成立之因素784

第二目 桐城文论之建立787

第三目 方苞古文义法790

第四目 刘大机义法说之具体化797

第五目 姚仙义法说之抽象化804

第六目 姚门诸人之阐说桐城之学812

第七目 各家对于桐城文之批评823

第三节桐城派之羽翼831

第一目 袁枚(程廷祚附)831

第二目 朱仕琇(鲁九皋附)847

第三目 尚镕849

第四目 张士元与吴敏树853

第四节桐城派之旁支858

第一目恽敬与阳湖派858

第一款 阳湖源流858

第二款 袍袖与枪棓860

第三款 文統861

第四款 文本864

第五款 本末条贯866

第六款 阳湖作风868

第二目曾国藩与湘乡派871

第一款 为学犬旨871

第二款 论文大旨876

第三款 用字与行气879

第三章学者之文论882

第一节经学家882

第一目 戴震段玉裁之考据义理词章合一说882

第二目 钱大昕焦循之义法说(孙星衍罗汝怀附)886

第三目 蒋湘南论古文895

第二节史学家900

第一目 万斯同900

第二目章学诚903

第一款 道公而学私903

第二款 成家之学905

第三款 义理博学文章之合907

第四款 道与学与文之关系911

第五款 对于古文的看法916

第六款 文理与文例920

第七款 清真之教923

第八款 对于袁枚的攻击928

第三目 崔述932

第五篇清代(下)——诗论937

第一章虞山诗派937

第一节钱谦益937

第一目 对于批评态度的攻击937

第二自 牧斋的态度942

第三目 对于诗之性质之分析944

第四目 牧斋之杜诗学949

第二节冯班(冯舒附)951

第一目 所谓虞山诗派952

第二目 温柔敦厚与文体论955

第二章神韵说960

第一节王夫之960

第一目 兴观羣怨960

第二目 法与格962

第三目 意与势964

第四目 情与景966

第二节王士禛968

第一目 渔洋诗与神韵说968

第二目 从格调派的转变972

第三目 对宋诗的态度977

第四目 所谓神韵981

第三章格调说990

第一节申涵光与毛先舒990

第一目 性情与风教990

第二目 性灵与格调995

第二节叶变997

第一目 诗的演变997

第二目 不变之质1001

第三目 所谓本1004

第四目 论诗境1012

第五目 论诗质1014

第三节沈德潜(宋大樽咸熙与潘德与附)1016

第一目 温柔敦厚与格调1016

第二目 温柔敦厚与神韵1018

第三目 言志无邪与质实1020

第四章性灵说1024

第一节性灵说之前驱1024

第一目 黄宗羲1024

第二目 赵执信(吴乔附)1029

第三目 尤侗1032

第二节袁枚1035

第一目 与当时诗坛之关系1035

第二目 性灵与神韵1039

第三目 怎样建立他的性灵说1040

第四目 性灵说的意义1043

第五目 修正的性灵说1047

第五章肌理说1055

第一节 翁方纲1055

第二节肌理说之馀波1067

第一目 方东树与文人之诗论1067

第二目 何绍基与同光体诗人1071

第三目 常州派之词论1079

1982《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文史哲出版社编著 1982 文史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