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二》
作者 | 罗根泽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99464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四篇隋唐文学批评史3
第一章 诗的对偶及作法(上)3
一 对偶说的兴起3
二 对偶及其他格律说的史料5
三 古人同出的十一种对7
四 上官仪的六种对及八种对12
五 元兢的六种对15
六 崔融的三种对18
七 皎然的八种对19
八 总不对与首尾不对21
第二章 诗的对偶及作法(下)23
一 元兢的调声三术23
二 佚名的调声术24
三 元兢古今诗人秀句26
四 李峤评诗格28
五 王昌龄诗格一——十七势30
六 王昌龄诗格二——格律论34
七 王昌龄诗格三——今本诗格及诗中密旨36
八 皎然诗议39
九 皎然诗式41
十 佚名的诗文作法45
第三章 诗与社会及政治48
一 陈子昂的提倡风雅诗48
二 李白的提倡古风49
三 杜甫的兼取古律及倡导社会诗52
四 元结的反对声律与提倡规讽诗56
五 三位选家的意见58
六 杨绾贾至梁肃及权德舆等的诗教论61
七 刘巉的先德后艺说与尚衡的文章三等说66
第四章 元稹白居易的社会诗论68
一 原因与动机68
二 “补察时政”与“?导人情”71
三 历代诗的优劣74
四 乐府论77
五 通俗与次韵80
六 触忌与退转83
七 自我批评与自选诗集88
第五章 史学家的文论及史傅文的批评92
一 唐初文学之盛92
二 文学为政治工具说93
三 艳丽之毒94
四 折中的文学论96
五 天才与学力97
六 文学史观98
七 史与文102
八 史传文的批评104
九 刘知几的意见106
一 古文的兴起113
第六章 早期的古文论113
二 李谔王通的攻击六朝文114
三 唐初四杰的反对淫巧文117
四 陈子昂与卢藏用的提出载道说120
五 萧颖士李华的宗经尚简说122
六 独孤及元结的折中意见125
七 梁肃的提出文气与李观的重视文辞128
八 古文理论家之柳冕的文论130
九 权德舆的二尚二有说133
十 吕温独孤郁等的天文说及人文说134
第七章 韩柳及以后的古文论139
一 韩愈的贡献139
二 道与文的关系142
三 古文方法143
四 “不平则鸣”与“文穷益工”146
五 柳宗元的地位及其所言道之二病147
六 学文的步骤与作文的态度149
七 “得之难”及“知之难”150
八 诗与文152
九 刘禹锡的诗文分论153
十 时人的见解与李翱的批评154
十一 裴度李翱重文说的抗议158
十二 皇甫湜的孙樵的怪奇主义160
十三 沈亚之的改剙主义163
十四 李德裕的自然灵气说164
第五篇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169
第一章 文学论169
一 自唐代社会变迁说起169
二 李商隐的反道缘情文学说170
三 杜牧的事功文学说172
四 皮日休陆龟蒙的隐逸文学说174
五 刘蜕罗隐的文章丧亡论177
六 韩偓欧阳炯的香艳说178
七 韦庄韦毅的清丽说180
八 黄滔吴融等的反艳丽说181
九 刘昫徐铉的折中说183
第二章 诗格(上)186
一 诗格的两个时代186
二 五代试士的注重诗格及赋格186
三 材料的获得188
四 王叡炙毂子诗格190
五 李洪宣缘情手鉴诗格191
六 齐己风骚旨格191
七 虚中流类手鉴193
八 徐衍风骚要式194
九 徐寅雅道机要195
十 王玄诗中旨格196
十一 王梦简诗要格律197
十二 桂林淳大师诗评199
十三 文或诗格200
十四 保暹处囊诀201
第三章 诗格(下)203
一 旧题魏文帝诗格203
二 旧题贾岛二南密旨205
三 旧题白居易金针诗格及梅尧臣绩金针诗格207
四 旧题白居易文苑诗格209
五 旧题梅尧臣梅氏诗评210
六 惠洪天厨禁?及林越少陵诗格210
七 已佚的诗格书211
八 诗格总集——李淑诗苑类格214
九 诗格丛书——蔡传吟窗杂录215
十 赋格及文格217
十一 反诗格的言论219
第四章 诗句图221
一 诗句图的渊源221
二 李商隐梁词人丽句222
三 张为诗人主客图223
四 李洞集贾岛诗句图224
五 宋太宗真宗御选句图225
六 惠崇句图226
七 已佚的诗句图227
八 蔡传句图、续句图及陈应行续句图228
九 高似孙选诗句图230
十 诗句图的评价231
第五章 诗品及本事诗232
一 司空图的志业与诗笔232
二 诗境的建立233
三 二十四诗品234
四 比喻的品题及其来源238
五 文字以外的风格241
六 文人之诗与诗人之文242
七 孟棨本事诗243
八 续本事诗三种244
1984《中国文学批评史 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
- 196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1
- 民国23.08 人文书店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79.12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3
-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1
- 198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99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简史
- 1962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56 新文艺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7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 195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下
- 1985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
- 198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语史 上
- 196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8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