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程学》求取 ⇩

第二章 金属之机制性4

2.1金属成形的程序4

2.2 金属的屈服5

2.3 金属的破坏5

2.4 温度对金属加工的影响6

2.5 完全塑性的材料6

2.6 切削刀具与工作物间的磨7

2.7 产生应变的速率7

2.8 高速成形法7

2.9 变形所需力量之计算8

2.10 变形力量的求法(一)~计“功”法9

2.11 变形力量的求法(二)~应力计算法10

2.12 变形力量的求法(三)~“金属流”法10

第三章 塑性力学要点11

3.1导言11

3.2 塑性应变11

3.3 材料的屈服12

3.4 屈司加与冯·米雪司法的比较14

3.5 等量应变15

3.6 受纯剪时所作的功16

3.7 平面应变17

3.8 滑线场18

3.9 亨盍公式18

3.10 加工金属表面的滑线20

3.11 速度的不连续23

3.12 滑线场之绘制24

3.13 上限解法31

第四章 热锻与辊轧35

4.1锻造35

4.2 铁工锻造36

4.3 闭模锻造40

4.4 端压锻造42

4.5 辊轧42

4.6 热辊43

4.7 冷辊50

4.8 横向楔状辊轧58

第五章 热挤、管之制造与冷抽59

5.1热挤59

5.2 管之制造66

5.3 线之抽拉70

5.4 棒条的抽拉75

第六章 金属薄片成形与冷锻81

6.1导言81

6.2 胚料的冲剪81

6.3 压延、深拉抽、弯曲与拉延成形87

6.4 高速成形98

6.5 冷锻成形101

6.6 超塑性合金118

7.1 导言119

7.2 切削刀具各部名称119

第七章 切削刀具几何性与材料119

7.3 切削移动的方向120

7.4 切削形成123

7.5 黏附刀缘的连续式切削124

7.6切削刀具用材料126

7.7 切削刀具材料对切削角度的影响129

第八章 金属之切削130

8.1 正交切削130

8.2 满庆得氏切削理论131

8.3 李与希弗氏理论133

8.4 克利司多佛生、屋克司莱与派而满氏切削理论135

8.5 金属切削的摩擦138

8.6 切削液139

8.7 金属切削的力量(大切屑削法)140

8.8 刀具磨损与刀具寿命147

8.9 表面光平度151

8.10 钻制圆孔所需的转矩152

8.11 切削工作的精密度153

9.1铣切156

第九章 铣切与拉切156

9.2 拉切167

第十章 金属移除之经济学169

10.1影响旋转切削的经济因素169

10.2 不易切削加工的金属材料179

10.3 铣切的经济原则180

11.1 磨削是利用非金属的坚硬磨料晶粒182

11.2 轮磨182

第十一章 磨削182

11.3搪磨198

11.4 外圆的超级精磨198

11.5 研磨198

第十二章 金属加工技术的新发展200

12.1导言200

12.2 超音波加工法200

12.3 电化加工法204

12.4 放电加工法208

12.5 电积造形法211

12.6 化学铣切212

第十三章 焊接、硬焊与黏接213

13.1导言213

13.2 熔接与熔切213

13.3 固态熔接224

13.4 硬焊与软焊227

13.5 黏接228

14.1 铸造方法231

第十四章 铸造231

14.2熔融金属的凝固239

14.3 铸件的凝固241

14.4 铸件的热量损失243

14.5 冒口设计245

14.6 冒口的布置247

14.7 钢铸件冒口数据应用於其他金属铸件247

14.8 铸件的浇注248

14.9 铸件内的气体251

14.11 金属粉末的制造253

14.10 烧结金属的应用253

14.13 金属粉末压实成形法255

14.12 金属粉末在压实成形前的处理255

14.14 烧结系统258

第十五章 塑胶261

15.1制造塑胶的一般步骤261

15.2 塑胶的主要制法262

15.3 塑胶零件的固定、连接与组合280

15.4 表面镀层与印刷282

15.5 塑胶废料的回收284

第十六章 工作母机之控制285

16.1导言285

16.2 数位显示系统286

16.3 栓盘程式控制286

16.4 数值控制287

17.1 导言295

17.2 长度的量度295

第十七章 量度学295

17.3角的量度302

17.4 形状的检验311

17.5 螺纹的量度312

17.6 齿轮的量度319

17.7 表面精光度328

17.8 圆度的量度333

17.9 极限尺寸与极限量规333

17.10 大尺寸的对准试验336

17.11 雷射干涉仪339

17.12 量度系统的精密度340

附录342

附录一 固体内之热扩散342

附录二 平面应变压缩试验348

附录三 经济切削速率求法350

附录四 测验习题353

附录五 参考资料359

附录六 参考书目363

1967《制造工程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J.D.Radford著 1967 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机械制造工程学(1998 PDF版)
机械制造工程学
199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造工程图全集 II(1968 PDF版)
制造工程图全集 II
1968 化学工业社
机械制造工程学  上(1982 PDF版)
机械制造工程学 上
1982
机械制造工程  上(1991 PDF版)
机械制造工程 上
1991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制造工程(1998 PDF版)
现代制造工程
1998 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电力工程造价控制(1999 PDF版)
电力工程造价控制
1999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制造阶段的质量工程学(1992 PDF版)
制造阶段的质量工程学
1992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程学(1989 PDF版)
机械制造工程学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程学(1988 PDF版)
机械制造工程学
1988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化学工程及制造概论(1933 PDF版)
化学工程及制造概论
1933 商务印书馆
现代制造工程学(1988 PDF版)
现代制造工程学
1988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工具制造工艺学(1961 PDF版)
工具制造工艺学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程学(1996 PDF版)
机械制造工程学
1996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制造系统工程(1995 PDF版)
制造系统工程
1995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制造工艺过程(1986 PDF版)
制造工艺过程
1986 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