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大全》求取 ⇩

第一编 税收概论1

一、税收概述1

(一) 税收的概念1

(二) 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1

(三) 税收的本质属性1

(四) 税收的形式特征2

(五) 社会主义税收存在的客观依据2

(六) 我国学者对税收概念的表述2

(七) 其他国家学者对税收概念的表述2

二、税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3

(一) 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

(二) 税收分配与其他财政分配的关系4

(三) 税收与生产的关系5

(四) 税收与交换的关系6

(五) 税收与消费的关系6

(六) 税收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的关系7

三、税收的职能与作用8

(一) 税收的职能与作用的概念8

(二) 税收的职能与作用的决定8

(三) 税收职能的基本内容8

(四) 税收作用的基本内容9

(五) 我国现阶段税收的作用9

(二) 决定税收收入数量界限的因素10

(一) 研究税收收入数量界限的意义10

四、税收的客观数量界限10

(三) 税收收入的客观数量界限11

五、税收法律关系13

(一) 税法的概念13

(二) 税法的特征13

(三) 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13

(四) 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5

(五) 税收法制16

六、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6

(一) 税收制度的概念16

(三) 纳税义务人17

(二) 课税对象17

(四) 税目18

(五) 税率19

(六) 纳税环节20

(七) 纳税期限20

(八) 税额的计算21

(九) 减税免税21

(十) 税款的缴纳22

(十一) 违章处罚22

七、税制的建立原则23

(一) 税制原则的创立与发展23

(三) 我国税制的建立原则24

(二) 当代资本主义的税制原则24

(四) 最佳税制26

八、税收分类和税制结构27

(一) 税收分类的意义27

(二) 税收的主要分类27

(三) 税制结构34

九、税收的转嫁与归宿37

(一) 税收负担的概念37

(二)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及其实质37

(三) 影响税收转嫁的主要因素38

(四) 税收转嫁的一般原则38

(五) 税收转嫁的方式39

(六) 税收的法定归宿与实际归宿40

(七) 税收转嫁的社会效应41

(八) 我国的税收转嫁41

十、税务管理学42

(一) 税务管理学概论42

(二) 税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43

(三) 税务管理学的特征45

(四) 税务管理的系统原理46

(五) 税务管理的整分合原理48

(六) 税务管理的反馈原理50

(七) 税务管理的封闭原理52

(八) 税务管理的能级原理53

(九) 税务管理的弹性原理55

(十) 税务管理的动力原理56

(十一) 税务管理的效益原理57

第二编 中国税收法制60

一、税收法制概述60

(一) 税收法制概念60

(二) 税收法制的性质60

(三) 税收法制的特点60

(四) 税收法制关系61

(五) 我国税收法制体系62

(六) 我国税收法制的作用62

(二) 产品税的性质64

(三) 产品税的特点64

二、产品税64

(一) 产品税的概念64

(四) 产品税的作用65

(五) 产品税的纳税人65

(六) 产品税的征税范围65

(七) 产品税的征税对象66

(八) 产品税的计税依据66

(九) 产品税的税目、税率67

(十) 产品税的纳税环节68

(十一) 产品税的纳税地点68

(十二) 产品税的减、免69

(十四) 产品税的税款缴纳70

(十三) 产品税的税额计算70

三、增值税71

(一) 增值税的概念71

(二) 增值税的性质71

(三) 增值税的特点72

(四) 增值税的作用72

(五) 增值税的纳税人72

(七)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73

(八)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73

(六)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73

(九) 增值税的税目、税率75

(十) 增值税的纳税环节75

(十一) 增值税的减、免75

(十二) 增值税的税额计算76

(十三) 增值税计算方法的改进77

(十四) 增值税的征收缴纳78

四、营业税78

(一) 营业税的概念78

(六)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79

(五) 营业税的纳税人79

(四) 营业税的作用79

(三) 营业税的特点79

(二) 营业税的性质79

(七) 营业税的征税对象80

(八)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80

(九) 营业税的税目、税率81

(十) 营业税的纳税环节81

(十一) 营业税的纳税地点82

(十二) 营业税的减、免82

(一) 关税的概念83

五、关税83

(十四) 营业税的税款缴纳83

(十三) 营业税的税额计算83

(二) 关税的性质84

(三) 关税的特点85

(四) 关税的作用85

(五) 关税的纳税人85

(六) 关税的征税范围85

(七) 关税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86

(八) 关税的税则、税率87

(九) 关税的减、免88

(十) 关税的计算与缴纳88

六、工商统一税89

(一) 工商统一税的概念89

(十二) 船舶吨税89

(十一) 进口调节税89

(二) 工商统一税的特点90

(三) 工商统一税的纳税人90

(四) 工商统一税的征税范围90

(五) 工商统一税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90

(六) 工商统一税的税目、税率90

(七) 工商统一税的纳税环节91

(八) 工商统一税的减、免91

(三) 资源税的特点92

(二) 资源税的性质92

(一) 资源税的概念92

七、资源税92

(九) 工商统一税的计算和缴纳92

(四) 资源税的作用93

(五) 资源税的纳税人93

(六) 资源税的征税范围93

(七) 资源税的征税对象93

(八) 资源税的计税依据93

(九) 资源税的税率94

(十) 资源税的减、免94

(十一) 资源税的税额计算94

(十二) 资源税的税款缴纳94

(四) 盐税的作用95

(三) 盐税的征收原则95

(五) 盐税的纳税人95

(一) 盐税的概念95

八、盐税95

(二) 盐税的特点95

(六) 盐税的征税范围96

(七) 盐税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96

(八) 盐税的税率96

(九) 盐税的纳税环节96

(十) 盐税的减、免96

九、国营企业所得税97

(一)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概念97

(十二) 盐税的税款缴纳97

(十一) 盐税的税额计算97

(二)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特点98

(三)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作用98

(四)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98

(五)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99

(六)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99

(七)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99

(八)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税率100

(九)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减、免101

(十)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税额计算101

(十一) 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税款缴纳102

(五)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征税对象103

(六)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计税依据103

(四)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征税范围103

(七)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税率103

十、国营企业调节税103

(二)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作用103

(一)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概念103

(三)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纳税人103

(八)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减、免104

(九)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税额计算104

(十) 国营企业调节税的税款缴纳104

十一、集体企业所得税104

(一)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概念104

(四)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105

(五)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105

(二)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特点105

(三)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作用105

(六)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106

(七)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106

(八)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税率107

(九)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减、免107

(二)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特点108

(一)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概念108

(三)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作用108

(十一)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税款缴纳108

(十)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税款计算108

十二、私营企业所得税108

(四)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109

(五)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109

(六)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109

(七)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109

(十一)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税款缴纳110

(一)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概念110

十三、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110

(十)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税额计算110

(九)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减、免110

(八)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税率110

(二)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作用111

(三)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纳税人111

(四)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和征税对象111

(五)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计税依据111

(六)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税率112

(七)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减、免112

(八)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税额计算112

(九)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税款缴纳112

十四、个人收入调节税112

(一)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概念112

(四)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纳税人113

(五)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征税范围113

(二)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特点113

(三)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作用113

(六)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征税对象114

(七)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计税依据114

(八)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税率114

(九)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减、免115

(十)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税额计算116

(十一)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税款缴纳116

十五、农牧业税117

(一) 农业税的概念117

(四) 农业税的作用118

(五) 农业税的政策原则118

(三) 农业税的特点118

(二) 农业税的性质118

(六) 农业税的纳税人119

(七) 农业税的征税范围119

(八) 农业税的征税对象119

(九) 农业税的计税依据119

(十) 农业税的税率120

(十一) 农业税的减、免120

(十二) 农业税的税额计算121

(十三) 农业税的税款缴纳121

(十四) 牧业税121

(三)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作用123

(二)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特点123

十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123

(一)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概念123

(四)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124

(五)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124

(六)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124

(七)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124

(八)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税率125

(九)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减、免126

(十)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税额计算126

十七、外国企业所得税127

(一)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概念127

(十一)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税款缴纳127

(二)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特点128

(三)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作用128

(四)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128

(五)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128

(六)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129

(七)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129

(八)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131

(九)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减、免131

(十)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额计算132

(三)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133

(二)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33

(一)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133

(十一) 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款缴纳133

十八、个人所得税133

(四)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134

(五)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134

(六)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134

(七)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134

(八)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135

(九)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135

(十) 个人所得税的税额计算136

(十一) 个人所得税的税款缴纳136

(一) 烧油特别税137

十九、特定行为税137

(二) 建筑税139

(三) 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141

(四) 国营企业奖金税142

(五) 集体企业奖金税145

(六) 事业单位奖金税146

(七) 耕地占用税147

二十、地方各税150

(一) 屠宰税150

(二) 牲畜交易税150

(三) 房产税151

(四) 契税152

(五) 土地使用税153

(六) 车船使用税154

(七) 城市维护建设税155

(八) 印花税156

(九) 筵席税157

(十) 集市交易税157

二十一、税收性质的基金、附加费158

(一) 教育费附加158

(二) 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158

(三) 国家预算调节基金161

(一) 所得税162

二十二、中国台湾省税收制度162

(二) 关税164

(三) 货物税164

(四) 土地税165

(五) 营业税(增值税)165

(六) 遗产税165

(七) 赠与税166

(八) 印花税166

(九) 房屋税(房捐)166

(十) 契税(不动产登记税)166

(十五) 其他临时捐167

(十四) 矿区税167

(十六) 税收管理167

(十二) 使用牌照税167

(十三) 娱乐税(含筵席税)167

(十一) 港口建设费167

二十三、香港地区税收制度168

(一) 税制概况168

(二) 几种主要税收168

(三) 税收管理170

第三编 税式支出171

一、税式支出的意义171

二、税式支出的客观必然性171

四、税式支出的重要性172

三、确立税式支出概念的必要性172

五、认识税式支出的迫切性173

六、我国税式支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174

七、税式支出的特点174

八、税式支出的原则175

九、我国税式支出的实践177

十、税式支出的形式181

十一、税式支出的分类184

十二、税式支出的方向186

十三、税式支出的规模187

十四、税式支出的估计188

十五、税式支出的管理189

一、税务管理的概念196

二、税务管理的形成和发展196

(一) 奴隶社会时期196

(二) 封建社会时期196

第四编 税务管理196

(三)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197

(四)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197

三、税务管理的范围和内容197

(一) 税务管理的范围197

(二) 税务管理的内容197

(一) 大中城市的税务管理形式198

四、税务管理的意义198

五、税务管理的形式198

(二) 小城镇的税务管理形式199

(三) 农村的税务管理形式199

(四) 集市贸易的税务管理形式199

六、税务管理的作用和原则199

(一) 税务管理的作用199

(二) 税务管理的原则200

七、税务管理机构的设置200

(一) 国家税务局200

(二) 由财政部负责审查批准的内容201

(一) 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的内容201

(三) 由省政府负责审查批准的内容201

(四) 由市、地、盟政府负责审查批准的内容201

八、税收管理权限划分201

(四) 中国海洋石油税务局201

(三) 区、县税务局201

(二) 省、市、自治区税务局201

十、税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202

(七) 奖惩制度202

(六) 考任制202

(五) 聘任制202

(四) 选任制202

(三) 干部考核制度202

(二) 干部任用制度202

(一) 干部录用制度202

九、税务干部管理制度202

(五) 由县、旗、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查批准的内容202

(一) 各类税务干部应具备的政治素质203

(二)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业务素质203

(三) 一般干部应具备的业务素质203

十一、税务干部岗位责任制203

(六) 税务所长204

(四) 稽查科长204

(五) 会计科长204

(二) 税政科长204

(一) 局长204

(三) 征收科长204

(七) 税政业务人员205

(八) 税务稽征人员205

(九) 税务稽查人员205

(十) 内勤人员205

(十一) 税收计划人员205

十二、税务干部业务培训206

(二) 定向培训206

(一) 普通培训206

(十四) 税务票证管理人员206

(十三) 会计统计人员206

(十二) 税收会计人员206

十三、税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207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207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207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207

十四、税务法制管理概述207

十五、税务立法208

(一) 税务立法的权限208

(二) 税收立法的程序208

(三) 我国税收立法现状208

(四) 税务立法的原则208

(三) 税务司法的职责209

(二) 税务司法的基本原则209

十六、税务司法209

(一) 税务司法概念及作用209

十七、企业纳税制度210

(一) 税企联系制度210

(二) 办税人员责任制度210

(三) 申报制度210

(七) 发票管理制度211

(八) 纳税资料积累制度211

(九) 纳税资料管理制度211

(六) 纳税自查制度211

(五) 代扣代缴税款制度211

(四) 纳税制度211

十八、违反税法案件处理212

(一) 违反税法案件的种类与界限212

(二) 违反税法案件的处理办法212

(三) 违反税法案件的处理原则212

(四) 违反税法案件的处理权限212

(五) 违反税法案件处理的基本要求213

(六) 违反税法案件的处理程序213

(一) 税务登记的意义214

二十、城乡企业税务登记214

(四) 税务行政复议的意义214

(三) 税务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214

(二) 税务行政诉讼214

(一) 税务行政复议214

十九、税务行政诉讼214

(二) 税务登记的范围215

(三) 税务登记的内容215

(四) 税务登记的基本要求215

(五) 税务登记的程序和方法215

(六) 企业停、转、歇、复、废业和变更登记内容的税务登记215

(二) 纳税鉴定的内容216

(一) 纳税鉴定的意义216

二十一、城乡企业纳税鉴定216

(七) 税务登记资料的管理216

(三) 纳税鉴定的方法217

(四) 纳税鉴定的程序217

(五) 纳税鉴定的修改和补充217

(六) 纳税鉴定资料218

二十二、城乡企业纳税辅导218

(一) 纳税辅导的一般方法218

(二) 纳税辅导应注意的问题218

二十三、城乡企业纳税申报218

(一) 纳税申报的内容218

(三) 纳税结算期219

(二) 确定纳税期219

(一) 税款的征收方式219

二十五、城乡企业税款征收219

二十四、城乡企业纳税结算219

(二) 纳税申报的时间219

(一) 税款结算的程序219

(二) 税款的征收方法220

(三) 税款滞纳处理220

二十六、城乡企业外销商品管理220

(一) 外销商品的范围和征税规定220

(二) “本销外运”性质的商品221

(三) 外销商品的报验、回转与转地销售221

二十七、城乡企业纳税审查221

(一) 纳税审查形式221

(一) 稽征管理形式222

(二) 税务登记222

二十八、城乡个体业户征税前管理222

(二) 纳税审查的工作程序222

(三) 严密控制税源223

(四) 建立纳税申报制度223

(五) 核定纳税期和纳税期限223

(六) 订立纳税公约223

(七) 建立协税组织224

(八) 建立健全税务档案224

二十九、城乡个体业户征收管理224

(一) 确定征收方式224

(二) 建立征收制度224

(二) 定期集市225

(三) 定点集市225

(一) 定时集市225

三十一、城乡集市贸易市场类型225

(四) 综合性市场225

(五) 专业性市场225

(六) 小型农贸市场225

三十、城乡个体业户征后审查225

(五) 审查原材料消耗225

(四) 抽点现金225

(三) 审查发票225

(二) 审查凭证粘贴簿225

(一) 审查购货簿225

(六) 审查各项费用225

三十三、城乡集市贸易征收管理226

(二) 集市贸易的征收管理方法226

(一) 集市贸易的征收管理形式226

(二) 集市贸易工商管理法规226

(一) 集市贸易税收法规226

三十二、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法规226

三十四、农村重点行业管理227

(一) 酿酒行业的管理227

(二) 鞭炮行业的管理228

(三) 砖瓦行业的管理228

(一) 税务登记229

三十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管理229

(四) 农、林、牧,渔场(队) 的管理229

(二) 申报纳税230

(三) 税政宣传与辅导230

(四) 纳税鉴定230

(五) 核实纳税231

(六) 纳税审查231

(七) 财务管理231

(八) 违法处罚231

三十六、外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的管理231

(一) 税务登记231

(四) 有关帐证的管理232

(三) 纳税审查232

(二) 申报纳税232

(五) 有关业务合同和协议书的管理233

(六) 违法处罚233

三十七、外国企业管理233

(一) 掌握引进项目233

(二) 建立合同审查制度233

(三) 与扣缴单位建立联系制度233

(四) 内部资料管理233

(五) 减、免税的审查和管理233

三十九、加工装配与补偿贸易的管理234

(四) 纳税申报234

(三) 纳税登记234

(二) 个人所得收入的调查234

三十、个人所得收入管理234

(六) 违法处罚234

(一) 个人所得收入税收征管特点234

(一) 加工装配的管理235

(二) 补偿贸易的管理235

四十、产品税的管理235

(一) 征税对象与计税价格的管理235

(二) 适用税目税率的管理236

(一) 对按“实耗扣额法”征税的管理237

(二) 对按“购进扣额法”征税的管理237

四十一、增值税的管理237

(三) 纳税环节的管理237

(三) 对按“扣税法”征税的管理238

四十二、营业税的管理238

(一) 商业批发环节的管理238

(二) 商业零售环节的管理238

四十三、企业所得税的管理239

(一) 销售收入的管理239

(二) 成本管理239

(三) 工资及职工福利基金的管理240

(四) 各项费用的管理240

四十五、营业外收支管理241

(三) 销售费用的管理241

(二) 销售税金的管理241

四十四、缴纳管理费、销售税金、销售费用管理241

(六) 产品销售成本的管理241

(五) 在产品成本的管理241

(一) 上缴管理费的管理241

(三) 打击非法经济活动,保护合法经营242

(二) 发票的分类242

四十八、发票管理的方法242

(四) 有利于税收法规贯彻执行,保证税收任务的完成242

(一) 发票的内容242

(二) 监督单位及个人经济活动,严肃财经纪律242

(一) 促进企业依法核算经营成果242

四十七、发票管理的意义242

四十六、计税所得额的管理242

(三) 发票监制章的管理243

(四) 发票印制与供应的管理243

(五) 发票使用的管理243

四十九、税务机关内部发票管理244

(一) 凭单验收,专库存放,专人保管244

(二) 发出有据,凭册供应,设帐登记244

(三) 定期清点,调动移交244

(四) 核定周转金,及时结算244

(五) 经常检查,加强监督244

(五) 经常抽查,定期盘点245

(四) 加强审核245

(六) 经常联系,按月报告245

五十一、承印发票定点企业管理245

(一) 专人负责,设帐登记245

(二) 计划购领,定额供应245

五十、使用发票单位和个人发票的管理245

(六) 违法必究,从严罚处245

(三) 顺序填开,回缴注销245

(四) 加强税务信息管理有利于平衡税收负担246

(一) 税务信息的来源246

(五) 加强税务信息管理可提高税务管理工作效率246

五十三、税务信息的来源和分类246

(三) 加强税务信息管理可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246

(二) 加强税务信息管理可有效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246

(一) 加强税务信息管理可增强税收收入计划的预见性246

五十二、税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246

(二) 税务信息的分类247

五十四、税务信息的整理和贮存247

(一) 税务信息的整理247

(二) 税务信息的贮存248

五十五、税务信息传输和反馈248

(一) 税务信息的传输248

(二) 税务信息的反馈249

五十六、现代化工具在税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249

(一) 税收计划、会计、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249

五十七、建立健全税务信息管理机构250

(二) 税收稽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250

(一) 建立税务信息管理机构和制度251

(二) 配备专人,明确责任251

(三) 控制税务信息量,确定合理流程251

(四) 配合其他信息系统,形成整个国民经济信息管理网251

(五) 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税务信息管理251

第五编 税务会计252

一、税务会计概述252

(一) 税务会计概念252

(二) 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52

(三) 税务会计对象253

(四) 税务会计的特点254

(五) 税务会计的原则255

(六) 税务会计的核算方法256

(七) 税务会计基础257

(八) 税务会计的职能和作用258

二、流转税的核算259

(一) 产品税的核算259

(二) 增值税的核算267

(三) 营业税的核算281

(四) 盐税的核算289

(五) 关税的核算291

(六) 工商统一税的核算292

(七) 牲畜交易税的核算294

(一) 国营工业企业所得税的核算296

(八)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核算296

三、收益税的核算296

(二) 国营商业企业所得税的核算318

(三) 国营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的核算341

(四) 国营交通运输企业所得税的核算346

(五)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核算349

(六) 私营企业所得税的核算354

(七)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核算363

(八)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的核算366

(九)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核算376

(十) 资源税的核算378

(一) 烧油特别税的核算379

四、特定行为税的核算379

(二) 建筑税的核算381

(三) 奖金税的核算383

(四) 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的核算387

(五) 土地使用税的核算389

(六) 车船使用税的核算390

(七) 城镇耕地占用税的核算391

(八) 屠宰税的核算391

(九) 印花税的核算392

(十) 筵席税的核算394

(十一) 特别消费税的核算395

(一) 房产税的核算396

五、财产税、各种基金、教育费附加的核算396

(二) 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核算397

(三) 国家预算调节基金的核算398

(四) 教育费附加的核算399

六、纳税缴款书、减免税、纳税申报表399

(一) 税收缴款书的填制399

(二) 减免税的呈报、批复与使用403

(三) 纳税申报表404

(二) 税务审计的作用414

(四) 税务审计机构414

(三) 税务审计的任务414

(一) 税务审计414

一、税务审计概论414

第六编 税务审计414

(五) 税务审计范围415

(六) 税务审计的种类415

(七) 税务审计的内容415

(八) 税务审计的形式415

(九) 税务审计的基本程序416

(十三) 会计凭证的审查分析417

(十二) 会计帐簿的审查分析417

(十四) 税务审计后的帐务调整417

(十) 税务审计的方法417

(十一) 会计报表的审查和分析417

(十五) 查获额418

(十六) 税务审计工作方案418

(十七) 税务审计工作底稿418

(十八) 税务审计证据418

(十九) 税务审计结论419

(二十) 税务审计档案419

二、税务机关内部审计419

(一) 税务机关内部审计419

(二) 税务机关内部审计的内容和形式419

(五) 税务机关内部审计的程序420

(三) 税务机关内部审计的任务420

(四) 税务机关内部审计的依据420

(六) 税务机关内部审计的方式421

(七) 税务机关内部审计的方法421

三、增值税的审计421

(一) 购进法增值税的审计421

(二) 实耗扣除法增值税的审计426

四、工业企业营业税的审计431

(一) 转售外购材料的审计431

(二) 工业性加工、修理、修配的审计432

(三) 其他各种劳务收入的审计432

(二) 产品销售收入的审计433

(三) 赊销产品销售收入的审计433

五、产品税的审计433

(一) 适用税目税率的审计433

(四) 其他销售收入的审计434

(五) 预收货款的审计434

(六) 以产品还欠款和调换材料的审计434

(七) 连续生产的审计435

(八) 委托加工产品的审计435

(九) 受托加工企业的审计436

(十) 扣除包装物计税的审计436

(十一) 含包装销售且不属扣除包装计税的审计436

(十二) 销售产品包装物押金的审计437

(十三) 自制产品用于本企业非生产项目的审计437

资源税应纳税额的审计438

(十四) 协作生产扩散产品的审计438

六、资源税的审计438

七、盐税的纳税审计439

(一) 销售出场(厂)盐的审计439

(二) 盐场(厂)自用盐的审计439

(三) 工业企业将减免税盐改变用途的审计439

(四) 盐业经营单位的审计439

(五) 动用国家储备盐的审计440

八、土地使用税的审计440

(一) 征税范围和纳税人的审计440

(二) 适用税率和计税依据的审计440

(一) 纳税义务人的审查和确定441

十、车船使用税的审计441

九、房产税的审计441

(二) 房屋计税原值的审计441

(一) 征收范围及纳税人的审计441

(二) 征税对象的审查和确定442

(三) 应纳税额的审计442

十一、印花税的审计442

(一) 印花税的纳税审计442

(二) 购销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的审计443

(三)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审计443

(四) 货物运输合同与仓储保管合同的审计443

(七) 权力许可证照和帐簿的审计444

(六) 财产保险合同和借款合同的审计444

(五) 财产租赁合同、技术合同、产权转移书据的审计444

十二、屠宰税的审计445

十三、牲畜交易税的审计445

十四、筵席税的审计445

十五、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审计446

十六、烧油特别税的审计446

(一) 烧油特别税单位税额的审计446

(二) 代扣代交烧油特别税单位的审计447

十七、建筑税的审计447

(一) 建筑税征税范围的审计447

十八、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及国家预算调节基金的审计448

(一) 国营企业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的审计448

(三) 建筑税免税项目的审计448

(二) 建筑税适用税率的审计448

(二) 其他企事业单位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及预算调节基金的审计449

十九、特别消费税的审计449

生产企业彩色电视机特别消费税的审计449

二十、商业企业营业税的审计450

(一) 批发企业营业税的审计450

(二) 商业零售企业营业税的审计451

二十一、饮食业营业税的审计455

二十二、服务业营业税的审计456

(一) 旅店业收入的税务审计456

(二) 浴池和理发业收入的税务审计456

(三) 其他服务业的税务审计456

二十三、国营商业、饮食服务业产品税、增值税的审计456

(一) 商业委托加工产品的税务审计456

(二) 农副产品收购环节产品税的审计457

(三) 附营加工业务产品税的税务审计457

二十五、建筑安装企业营业税的审计458

(三) 汽车运输企业辅助生产部门营业税审计458

(一) 建筑安装企业的特点458

(一) 交通运输企业税务审计的特点458

二十四、交通运输企业营业税的税务审计458

(二) 汽车运输企业营业税的审计458

(二) 建筑安装企业工程造价的审计459

(三) 建筑安装企业征免营业税的审计459

(四) 建筑安装企业工程收入的审计460

二十六、国营企业所得税审计460

(一) 固定资产的增加而影响所得税的审计460

(二) 固定资产的减少而影响所得税的审计460

(三) 固定资产折旧的审计461

(五) 材料成本的审计462

(六) 自制材料的审计462

(四) 固定资产修理的审计462

(七) 委托加工材料的审计463

(八) 发出材料的审计463

(九) 材料库存的审计463

(十) 库存材料盘盈盘亏的审计464

(十一) 工资的审计464

(十二) 其他费用的审计465

(十三) 产品生产成本的审计467

(十四) 产品销售成本的审计468

(十五) 销售产品工厂成本的审计468

(十六) 其他销售成本的审计468

(十七) 销售费用的审计468

(十八) 技术转让费的审计468

(二十) 往来帐款的审计469

(十九) 销售税金的审计469

(二十一) 专用基金的审计470

(二十二) 利润总额的审计471

(二十三) 计税所得额的审计472

二十七、国营企业调节税的审计473

(一) 国营企业调节税核算的审计474

(二) 国营企业调节税纳税的审计474

二十八、国营企业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的审计474

(一) 奖金税的课税对象与征免界限474

(三) 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的计算方法475

(四) 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有关的会计核算475

(二) 工资调节税的课税对象与征免界限475

(五) 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的审计476

二十九、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审计477

(一) 个人收入调节税征税有关规定477

(二)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减税、免税规定478

(三)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税率478

(四)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审计478

三十、商业企业所得税的审计479

(一) 商业批发企业营业成本的审计479

(二) 商业零售企业营业成本的审计481

(三) 商品流通费用的审计489

(四) 税金和财务成果的审计496

(五) 企业专用基金、利润留成和所得税、调节税的审计500

(一) 物资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主要任务502

三十一、国营物资企业所得税审计和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审计502

(二) 物资企业的以税代利503

(三) 物资企业划分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标准503

(四) 对国营物资企业所得税审计的主要内容503

(五) 对物资企业销售收入的审计503

(六) 物资企业销售收入实现的规定503

(七) 物资企业销售收入审计涉及的帐户504

(八) 对“物资销售”帐户的审计504

(九) 对物资销售后退货、补款的审计504

(十) 物资销售调拨单出现差错的处理504

(十三) “库存物资”帐户的审计505

(十一) 委托收款遭到拒付的处理505

(十二) “发出物资”帐户的审计505

(十四) “分期收款发出物资”帐户的审计506

(十五) 对物资销售原价(成本)的审计506

(十六) 结转物资销售原价的规定506

(十七) 按进价结转物资销售原价的审计506

(十八) 按销售汇总表结转的方法507

(十九) 按库存物资明细帐结转的方法507

(二十) 按加权平均价结转的方法507

(二十一) 按分批实际进价结转的方法507

(二十四) 对物资进销差价计算的审计508

(二十五) 公式计算法508

(二十二) 按最后进价结转销售原价的方法508

(二十三) 按供应价核算结转物资销售原价的审计508

(二十六)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509

(二十七) 对进销差价结转的审计509

(二十八) 对进销差价率年终凋整的审计510

(二十九) 对库存物资明细帐异常现象的审计510

(三十) 物资销售供应价核算会计分录例举510

(三十三) 进货费用的开支范围511

(三十四) 进货费用的核算方法511

(三十二) 物资企业流转费的开支项目511

(三十一) 对物资企业流转费用的审计511

(三十五) 物资企业进货费用分摊方法512

(三十六) 物资进货费用分摊计算表的应用512

(三十七) 待摊进货费发生和分配的主要会计分录512

(三十八) 物资管理费的开支范围513

(三十九) 物资管理费的开支项目513

(四十) 物资企业提取折旧费的具体规定514

(四十一) 物资管理费审计的重点514

(四十二) 物资仓储费用的审计514

(四十三) 仓储费用的开支项目514

(四十六) 对物资企业利润总额(亏损)构成的审计515

(四十七) 对物资销售利润的审查515

(四十四) 对利息支出的审计515

(四十五) 对物资企业财务成果的审计515

(四十八) 对物资企业储运、服务、出租等业务利润的审计516

(四十九) 对营业外收入的审计516

(五十) 对营业外支出的审计516

(五十一) 对营业外支出审计的方法517

(五十二) 对物资企业利润分配的审计517

(五十三) 对转入和分出利润的审计517

(五十四) 对税前归还贷款的审查517

(五十七) 对应弥补亏损的审计518

(五十九) 物资企业利润分配的计算公式518

(五十八) 对承包(租赁)者应得分成的审计518

(五十六) 对物资企业留用利润的审计518

(五十五) 对应缴预算的税收和利润的审计518

(六十) 物资企业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519

(六十一) 物资企业“上年利润调整”的审计519

(六十二) 物资企业所得税计算的审计520

(六十三) 计税所得额的核实方法520

(六十四) 对适用税率的审计520

(六十五) 对使用速算扣除数的审计521

(六十六) 对已纳税额的审计521

(六十七) 关于减免流转税并入利润征收所得税的审计522

(六十八) 关于年度中间开业或停业所得税的计算办法522

(六十九) 关于增长利润的计算522

(七十) 关于滞纳金的计算522

(七十二) 查补所得税的帐务调整523

(七十一) 对物资企业所得税交纳情况的审计523

(七十三) 查获所得额的分配原则524

(七十四) 查获所得额的分配方法524

(七十五) 查获额的调帐方法524

(七十六) 物资企业计算缴纳所得税的程序524

(七十七) 对物资企业职工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审计525

三十二、个体工商业户的纳税审计525

(一) 税务登记对象、时间、内容的审查525

(二) 税务登记证发放和使用的审查526

(三) 办理税务登记证或变更税务登记的审核526

(四) 纳税鉴定的审查526

(五) 纳税申报的审核527

(六) 个体工商业户帐簿审查的基本内容528

(七) 发票审计的基本内容529

(八) 临时经营发票的审计529

(九) 违章处理的内容与方法529

(十) 违反统一发票管理规定的处理530

(十一) 处理违法案件的原则530

(十二)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建帐的意义及审核使用帐簿的种类530

(十三) 个体工商业户固定资产核算的审核531

(十四) 固定资产折旧、盘盈盘亏核算的帐务处理审核531

(十五) 库存材料核算的审核532

(十六) 产品成本核算的审核532

(十七) 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审核532

(二十) 产品税税目、税率使用的审查533

(十八) 流转税类的审查内容533

(十九) 产品税的纳税人及计税依据审查的内容533

(二十一) 产品税计算和缴纳的审查534

(二十二) 产品税审查应当注意的问题534

(二十三) 审查产品税的主要方法534

(二十四) 增值税的特点及审查的主要内容535

(二十五) 增值税计算和缴纳的审查535

(二十六) 营业税纳税人及计税依据的审查536

(二十七) 营业税税目、税率使用的审查536

(三十) 营业税计算的审计537

(三十一) 代扣代缴营业税的审计537

(二十九) 营业税减免各项手续的审查537

(二十八) 营业税减税、免税的审查537

(三十二) 代销商品代扣代缴营业税的审计538

三十三、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的审计538

(一)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审计538

(二) 与应税所得额有关的具体规定539

(三) 所得税税率和所得税计算方法的审计539

三十四、私营企业所得税的审计540

(一) 应纳税所得额的审计540

(二)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审计公式540

(三) 与私营企业纳税审计有关的主要规定541

(四) 税收计划的特点542

(三) 税收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的关系542

(二) 税收计划542

(一) 国民经济计划542

一、税收计划542

第七编 税务计划、统计、会计542

(五) 税收计划的基本任务543

(六) 税收计划的作用543

(七) 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任务543

(八) 税收计划管理的原则544

(九) 税收计划管理的内容544

(十) 税收计划全面管理的含义544

(十一) 税收计划编制的原则544

(十二) 税收计划编制前的准备工作545

(十三) 编制税收计划的依据546

(十四) 税收计划的分类546

(十五) 税收计划的基本计算方法547

(十六) 产值税收率547

(十七) 课税数量的确定548

(十八) 流转税单位税额和计税价格的确定548

(十九) 产品税计划的生产数量,收购数量和课税数量的确定549

(二十) 产品税计划的计税价格和单位税额的确定549

(二十一) 产品税计划税额的确定550

(二十三) 编制商业零售、商业批发营业税计划的主要依据551

(二十四) 商业零售营业税计划税额的确定551

(二十二) 增值税计划税额的确定551

(二十五) 商业批发营业税计划税额的确定552

(二十六) 集体企业所得税计划税额的确定552

(二十七) 城市维护建设税计划税额的确定553

(二十八) 盐税计划税额的确定553

(二十九) 税收计划编制的文字说明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553

(三十) 税收计划的编报程序554

(三十一) 税收计划审核的目的及内容554

(三十二) 税收计划的分配554

(三十六) 税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的作用555

(三十五) 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的意义555

(三十四) 追加计划555

(三十三) 调整税收计划的原则555

(三十七) 绝对指标在税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中的作用556

(三十八) 相对指标在税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中的作用556

(三十九) 在税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中经常运用的相对指标556

(四十)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应用557

(四十一) 结构相对指标的应用558

(四十二) 比例相对指标的应用558

(四十三) 强度相对指标的应用559

(四十四) 动态相对指标的应用559

(四十五) 用相对数求绝对数的方法560

(四十六) 税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的重点内容561

(四十七) 税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的基本形式561

(四十九) 物价因素对商业零售营业税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562

(四十八) 翘尾因素对税收收入影响的计算方法562

(二十四) 税款征收原则及方式563

(五十) 因素分析法在税收计划工作中的应用563

(五十二) 税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的一般方法564

(五十一) 分组分析法在税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中的应用564

(五十三) 税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报告565

(五十四) 税收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报告的形式565

(五十五) 税收分析报告的编写方法566

(五十六) 税收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566

(三) 税收会计的特点567

(四) 税收会计的作用567

(二) 税收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567

(一) 税收会计567

二、税收会计567

(五) 税收会计的基本要求568

(六) 税收会计原则568

(七) 税收会计核算的方法及体系568

(八) 收付实现制568

(九) 税收会计人员基本职责和主要权限568

(十) 税收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主要内容569

(十一) 资金的收入,付出、结存569

(十二) 资金收入、付出和结存的平衡关系569

(十三) 资金收付记帐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570

(十六) 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571

(十五) 会计科目和帐户的联系与区别571

(十四) 会计科目和帐户571

(十七)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572

(十八) 原始凭证的分类和基本内容572

(十九) 记帐凭证的基本内容及填制要点572

(二十) 帐簿的一般概念及种类572

(二十一) 记帐和对帐572

(二十二) 错帐更正方法573

(二十三) 总帐与明细帐平行登记573

(二十五) 税款征收及上解核算的分类573

(三十) 税款直接缴库的核算574

(二十九) 税款直接缴库的程序574

(二十八) 税款征解核算的凭证和帐簿574

(二十七) 资金付出类、结存类核算的内容574

(二十六) 按税收资金收入分类核算的内容574

(三十一) 代征税款的规定575

(三十二) 建立委托代征税款的原则575

(三十三) 代征税款的核算575

(三十四) 税款代扣的方法及内容575

(三十五) 代扣税款的核算576

(三十六) 自收税款征收的核算576

(三十七) 自收税款和代征税款的限期限额规定576

(三十八) 税款报解的主要内容577

(三十九) 抵税实物及款项的原始记录577

(四十) 抵税实物和保管款的核算577

(四十一) 税款收入及入库核算的凭证和帐簿578

(四十三) 预解款项的核算579

(四十四) 在途款项的核算579

(四十二) 税款收入及税款入库的依据579

(四十五) 待处理款项损失的核算580

(四十六) 工商税收收入的分类580

(四十七) 产品税的征收依据和方法580

(四十八) 产品税收入核算的分类580

(四十九) 产品税收入的明细核算580

(五十) 增值税收入的核算581

(五十一) 营业税征收内容581

(五十五)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收入的核算582

(五十六) 个人收入调节税收入的核算582

(五十二) 营业税收入核算的分类及明细核算582

(五十四) 集体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核算582

(五十三) 集体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法及收入核算的分类582

(五十七) 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工商统一税收入的核算583

(五十八) 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核算583

(五十九) 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核算583

(六十) 外国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核算583

(六十一)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核算583

(六十七) 集市交易税收入的核算584

(六十六) 牲畜交易税收入的核算584

(六十五) 屠宰税收入的核算584

(六十四) 土地使用税收入的核算584

(六十三) 房产税收入的核算584

(六十二) 车船使用税收入的核算584

(六十八) 资源税收入的核算585

(六十九) 建筑税收入的核算585

(七十) 工资调节税、奖金税收入的核算585

(七十一) 烧油特别税收入的核算585

(七十二) 盐税收入的核算585

(七十三) 税款滞纳补税罚款收入的核算585

(七十八) 控制和掌握滞纳欠税的方法586

(七十七) 附加收入的核算586

(七十六) 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的核算586

(七十五) 国营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核算586

(七十四) 国营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原始记录586

(七十九) 收入退库的核算587

(八十) 各项提支款项的核算587

(八十一) 税款损失处理的核算587

(八十二) 税收会计报表的意义及作用587

(八十三) 税收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及种类588

(八十四) 修订后的税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588

(八十五) 会计报表审核的内容及分析588

(八十六) 税收会计档案588

(九十二) 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589

(九十一) 固定资产的范围及分类589

(九十) 领拨经费的原则及方式589

(八十八) 税务经费会计的会计科目设置589

(八十七) 税务经费会计的任务589

(八十九) 税务经费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589

(九十三) 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590

(九十四) 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590

(九十五) 材料的内容和管理590

(九十六) 材料的总分类核算590

(九十七) 税务事业单位预算外收支的内容590

(九十八) 发放使用税务小额贷款应遵守的基本原则591

(九十九) 税务小额贷款核算的凭证、帐簿和报表591

(一○○) 税务小额贷款的总分类核算591

三、税务统计592

(一) 税务统计的涵义592

(一○一) 税务工本费核算的凭证、帐簿及报表592

(一○二) 工本费的总分类核算592

(二) 税务统计的特点593

(三) 税务统计的任务593

(四) 税务统计的作用594

(五) 税务统计的要求594

(六) 税务统计的工作方法594

(七) 税务统计工作的步骤595

(八) 税务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595

(九) 税务统计调查的分类595

(十二) 税务统计台帐的种类596

(十一) 原始记录的种类和内容596

(十) 原始记录的特点和作用596

(十三) 税务统计报表的特点和作用597

(十四) 税务统计报表的种类597

(十五) 税务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598

(十六) 税务统计报表的审核方法和步骤598

(十七) 专门统计调查599

(十八) 税务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599

(十九) 税务统计资料整理的分类600

(二十) 税务统计分组的方法和标志600

(二十一) 税务统计资料的汇总601

(二十三) 税务统计图602

(二十二) 税务统计表602

(二十四) 税源统计的意义和作用603

(二十五) 税源统计的特点603

(二十六) 税源统计核算604

(二十七) 税收统计606

(二十八) 税政统计607

(二十九) 税务统计分析的目的和内容608

(三十) 税务统计分析的种类609

(三十一) 税务统计分析的方法610

(三十二) 统计分析报告612

(一) 写作特点和要求614

二、税务应用文写作基础614

(三) 税务应用文的分类614

(二) 税务应用文特点和作用614

一、概述614

第八编 税务应用文614

(一) 税务应用文概念及其发展614

(二) 税务应用文的宗旨615

(三) 税务应用文的结构615

(四) 税务应用文的语言表达特点616

(五) 税务应用文的语言要求616

(六) 数字的运用616

(九) 常见税务公文文种运用错误617

(十) 标题及文内序号617

(八) 恰当运用文种617

(七) 时间概念和各种名称的用法617

(十一) 文稿的修改618

(十二) 写作能力的培养618

三、常用税务公文619

(一) 税务公文的种类619

(二) 行文关系和准则619

(三) 行文应注意的问题619

(四) 税务公文的基本格式619

(五) 税务公文的标记620

(六) 税务公文处理程序及易出现的问题621

(七) 收文处理方法621

(九) 通知的写作622

(八) 发文处理方法622

(十) 通告、布告的写作623

(十一) 通报的写作624

(十二) 请示的写作624

(十三) 批复的写作625

(十四) 报告的写作626

(十五) 决定的写作626

(十六) 指示的写作627

(十七) 公函的写作629

(十八) 会议纪要的写作629

(二) 纳税申报630

(一) 概述630

四、税务申报与征检文书630

(三) 征收管理634

(四) 纳税检查640

(五) 税务违章案件处理文书640

(六) 涉外税收文书644

五、通用文体写作648

(一) 通用文体概述648

(二) 规章制度的写作648

(三) 规定的写作649

(四) 简报及按语的写作650

(五) 信息的写作652

(六) 调查报告的写作653

(七) 预测报告的写作654

(八) 工作研究的写作654

(九) 计划的写作655

(十) 总结的写作657

(十一) 述职报告的写作657

(十二) 学术论文的写作658

(十三) 传真电报的写作658

六、税务常用新闻体裁658

(一) 税务常用新闻体裁种类及写作要求659

(二) 消息659

(三) 通讯660

(四) 广播新闻稿662

第九编 国家间税收关系664

一、国家间税收关系的产生664

(一) 国家间税收关系的一般概念及特点664

(二) 国家间税收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经济背景664

(三) 研究国家间税收关系的新兴边缘学科——国际税收665

二、税收管辖权666

(一) 概述666

(二) 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666

(三) 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666

(四) 双重税收管辖权667

(五) 税收管辖权的选择667

(二) 国际重复征税形成的原因668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形成668

(一) 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668

(三) 国际重复征税的影响669

四、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669

(一) 国际重复征税的约束规范669

(二) 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式670

(三) 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671

(四) 外国税收抵免制度671

(五) 抵免限额的计算673

(三) 国际收入与费用分配的标准679

(二) 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原则679

(一) 跨国纳税人与跨国收入679

五、国际收入与费用的分配679

(四) 工资、利息、股息等项收入的国际处理681

六、国际税收协定682

(一) 国际税收协定的由来和演进682

(二) 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内容683

七、国际税收负担原则685

(一) 平等原则685

(二) 优惠原则685

(三) 最大负担原则686

八、国际避税687

(一) 国际避税的产生687

(三) 国际避税的方法688

(二) 国际避税地688

(四) 国际避税的防范措施690

第十编 中国税史691

一、夏商周(西周、春秋) 三代的赋税691

二、战国、秦汉时期的赋税695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赋税700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赋税704

五、宋辽金时期的赋税712

六、元代的赋税717

七、明代的赋税721

八、清代前期(鸦片战争前)的赋税727

九、清代后期(鸦片战争后)的赋税732

十、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赋税736

十一、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赋税741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制度的发展演变749

第十一编 税收法规75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税条例(草案)75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税条例(草案)实施细则76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草案)766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草案)实施细则769

五、关于扣除项目的综合规定771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盐税条例(草案)773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盐税条例(草案)实施细则775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776

九、财政部资源税若干问题的规定777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草案)778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草案)实施细则779

十二、财政部关于营业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781

十三、有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综合规定783

十四、牲畜交易税暂行条例791

十五、集市交易税试行规定791

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792

十七、国务院关于对若干商品开征进口调节税的通知794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795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统一税条例施行细则(草案)798

二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800

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实施细则801

二十二、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806

二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807

二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808

二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808

二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810

二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811

二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812

二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814

三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815

三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818

三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施行细则819

三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820

三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821

三十五、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收入调节税若干政策规定823

三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825

三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826

三十八、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827

三十九、契税暂行条例828

四十、关于契税暂行条例若干条文的修改829

四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829

四十二、关于土地使用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830

四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831

四十五、关于征收烧油特别税的试行规定832

四十四、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车船使用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832

四十六、关于征收烧油特别税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833

四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834

四十八、建筑税征收暂行办法835

四十九、建筑税征收暂行办法施行细则836

五十、国营企业奖金税暂行规定837

五十一、集体企业奖金税暂行规定838

五十二、事业单位奖金税暂行规定838

五十三、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暂行规定838

五十四、屠宰税暂行条例839

五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840

五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841

五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筵席税暂行条例843

五十八、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征集办法843

五十九、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征集办法实施细则845

六十、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846

六十一、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征集办法847

六十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征集办法实施细则848

附录850

第十二编 税务相关法规85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850

二、国家经济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管理经济合同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85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856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85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方案(试行)860

六、国际单位制的使用方法865

七、银行结算办法868

八、有关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规定874

九、现金管理暂行条例874

第十三编 外国税制877

一、美国的税收制度877

(一) 美国税制概况877

(二) 个人所得税878

(三) 公司所得税880

(四) 社会保险税880

(五) 商品课税881

(七) 遗产税与赠与税882

(六) 财产税882

(八) 计算机在美国税务系统中的应用883

(九) 税收管理884

二、英国的税收制度885

(一) 英国税制概况885

(二) 个人所得税886

(三) 公司税886

(四) 其他主要税种887

(五) 征收管理887

(一) 日本税制概况888

三、日本的税收制度888

(二) 个人所得税889

(三) 法人税889

(四) 其他税种890

(五) 地方税收891

(六) 税收管理892

四、法国的税收制度893

(一) 法国税制概况893

(二) 所得税894

(三) 公司所得税894

(四) 增值税894

(一) 税制概况896

五、瑞典的税收制度896

(五) 税收管理896

(二) 所得税897

(三) 增值税897

(四) 消费税898

(五) 社会保险费898

(六) 征收管理899

六、苏联的税收制度899

(一) 苏联税制概况899

(二) 周转税900

(三) 集体农庄所得税901

(五) 个人所得税902

(四) 利润所得税902

(六) 苏联的涉外税收制度903

(七) 其他税收905

(八) 税收征收管理906

七、东欧各国的税收制度906

(一) 匈牙利的税收制度906

(二) 南斯拉夫的税收制度908

(三) 波兰的税收制度909

(四) 保加利亚的税收制度909

(五) 罗马尼亚的税收制度909

八、东南亚国家的税收制度910

(一) 新加坡的税收制度910

(二) 印度尼西亚的税收制度911

(三) 印度的税收制度912

第十四编 欧美赋税思想史914

一、重商主义赋税论914

(一) 重商主义914

(二) 英国重商主义时期的赋税914

(三) 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赋税思想915

二、重农主义学派的赋税论925

(一) 魁奈的赋税论925

(二) 米拉波的赋税论926

(三) 杜尔哥的赋税论927

三、英国产业革命前夜的财政经济结构及其赋税思想928

(一) 亚当·斯密的国家收入论929

(二) 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与财政论933

(三) 约·斯·穆勒的赋税论936

(四) 萨伊的赋税论941

(五) 加尼尔的赋税论942

四、社会政策学派赋税论942

(一) 弗里德里稀·李斯特的税收理论943

(二) 罗雪尔·威廉的赋税论943

五、德意志邦国到德意志帝国转变时期的赋税论943

(—) 史泰因的再生产赋税论944

(二) 谢夫勒的社会经济赋税理论945

六、德国古典学派——瓦格纳社会政策赋税论945

七、资本主义成熟与社会主义思想萌芽时期的赋税论947

(一) 马克思主义的赋税思想基础948

(二) 列宁的赋税思想954

(三) 霍布森的帝国主义赋税论955

(四) 希法亭的赋税思想956

(五) 克钦斯基的赋税论956

(六) 那希姆逊的赋税论956

八、批判传统的赋税理论与近代经济学派赋税学说的崛起957

(一) 纯粹经济学派的赋税论957

(二) 国家公共家计的赋税论959

九、英国近代经济学派的赋税论961

(一) 巴斯泰布尔的赋税论961

(三) 二元的经济组织论的赋税学说——黎齐尔的赋税论961

(二) 道尔顿的赋税论962

十、凯恩斯学派的赋税论963

(—) 凯恩斯的赋税论963

(二) 汉森的赋税论964

(三) 贝菲列奇的赋税论965

十一、现代供应学派的税收思想965

(一) 里根的经济税收思想966

(二) 里根经济复兴税法966

(三) 拉弗曲线966

十二、货币学派的税收思想967

(一) 经济法的概念968

(二) 经济法关系构成要素968

第十五编 相关知识968

一、经济法968

(三) 经济纠纷诉讼969

(四) 诉讼保金和执行969

(五) 经济合同970

二、银行970

(一) 货币与流通971

(二) 工商信贷管理原则971

(三) 工商信贷的种类972

(四) 股票、债券972

(一) 保险的意义973

(二) 保险分类973

(五) 银行利息的作用973

三、保险973

(六) 银行转帐结算973

(三) 保险基金974

(四) 保险合同974

(五) 保险金额与费率975

四、工商行政管理975

(一) 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975

(二) 市场管理975

(一) 市场体系976

五、市场学976

(四)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976

(三) 企业管理976

(二) 市场经济单位类别977

(三) 市场经营组合977

(四) 市场策略的内容977

(五) 商品竞争能力977

(六) 商品市场寿命周期978

(七) 商品整顿与组合978

(八) 新产品开发978

(九) 广告与推销978

(二) 商品价格构成要素979

(一) 商品价值979

六、物价979

(十) 市场预测和产销决策979

(三) 商品理论价格确定方法980

(四) 商品价格体系980

(五) 价格政策982

七、劳动工资982

(一) 劳动工资概念982

(二) 劳动定员定额983

(三) 劳动生产率983

(四) 劳动报酬983

(五) 劳动保护与劳动保险984

八、人事工作984

(一) 干部的吸收录用984

(三) 干部选拔制度985

(二) 干部提拔任免985

(四) 干部政审及鉴定986

(五) 机关工作岗位责任制986

(六) 职位分类986

(七) 干部调配987

(八) 机构编制987

(九) 军队干部转业安置988

(十) 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988

(十一) 工资988

(十三) 干部档案989

(十二) 工资增长989

(十四) 干部统计990

九、监察工作990

(一) 监察工作的概念990

(二) 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991

(三) 监察机构991

(四) 监察工作的作用991

(五) 监察工作的职权991

(六) 监察工作的原则992

(七) 监察工作的任务992

(八) 监察工作制度992

(十一) 监察取证993

(十二) 监察办案处理993

(九) 监察工作的程序993

(十) 监察立案993

十、职业道德994

(一) 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994

(二) 道德与职业道德994

(三) 税务职业道德的结构995

(四) 税务职业道德的特点995

(五) 税务职业道德的内容995

(六) 税务职业道德的作用996

(七) 税务职业道德的规范996

(八) 税务职业责任与职业道德997

(九) 税务职业荣誉与职业道德997

(十) 税务职业纪律与职业道德997

(十三) 加强税务系统职业道德建设998

(十一) 税务工作业务与职业道德998

(十二) 税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998

十一、精神文明建设999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999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总体结构999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999

(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1000

(五)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1000

(六)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1001

(七) 社会公共道德建设1001

(八)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1002

(九) 体制改革与精神文明建设1002

(十) 对外开放与精神文明建设1002

1990《中国税务大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姜润洲等主编 1990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人和美国税务(1993 PDF版)
中国人和美国税务
1993 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
中国税务年鉴( PDF版)
中国税务年鉴
中国税务年鉴编辑部
中国税收征管实务全书  下( PDF版)
中国税收征管实务全书 下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农村税收指导(1992 PDF版)
农村税收指导
1992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科技成果选编(1978 PDF版)
科技成果选编
1978 新疆石油管理局
中国税务管理(1992 PDF版)
中国税务管理
1992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税收实务(1994 PDF版)
中国税收实务
1994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税务大辞典  续编(1991 PDF版)
中国税务大辞典 续编
1991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税制  企业税务会计(1997 PDF版)
中国税制 企业税务会计
1997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汉语常用词词典(1989 PDF版)
汉语常用词词典
1989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1995 PDF版)
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
1995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江苏革命史词典(1993 PDF版)
江苏革命史词典
1993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税制实务(1994 PDF版)
中国税制实务
1994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中国税务年鉴  1999(1999 PDF版)
中国税务年鉴 1999
1999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中国税务百科全书(1991 PDF版)
中国税务百科全书
1991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