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协作编写试用教材 中医学 医学专业用》求取 ⇩

目次1

绪论1

一、祖国医学发展概况1

(一)中国医药学的起源1

(二)医学理论原则的确立2

(三)治疗方法的丰富2

(四)临床医学的发展4

(五)预防医学5

(六)对外交流5

二、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5

(二)辨证论治6

(一)整体观念6

三、祖国医药学发展的展望7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11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11

第一节 阴阳学说11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1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11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11

(三)阴阳的相互消长12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12

二、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12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3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3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3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3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3

第二节 五行学说14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4

(一)对事物的五行分类14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15

二、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15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15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16

(三)用于诊断与治疗16

小结16

第二章 脏腑18

第一节 脏与腑18

(一)心附心包19

一、五脏19

(二)肝20

(三)脾21

(四)肺22

(五)肾23

附一、命门25

二、女子胞25

三、肾的研究25

二、六腑26

(一)胆26

(二)胃26

(三)小肠26

(一)脏与脏27

(六)三焦27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27

(四)大肠27

(五)膀胱27

(二)腑与腑29

(三)脏与腑29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31

一、精31

二、气31

三、血32

四、津液32

小结33

一、经络的概念35

二、经络的组成35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作用35

第三章 经络35

三、经络的作用36

第二节 十二经的名称分类、循行、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37

一、名称分类37

二、循行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37

附: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38

小结40

第四章 病因41

第一节 七情致病41

第二节 六淫致病42

一、风42

二、寒43

三、暑44

四、湿45

五、燥46

六、火47

第三节 疫疠47

第四节 饮食劳倦48

第五节 痰饮、瘀血49

一、痰饮49

二、瘀血50

第六节 外伤和虫兽伤害50

第七节 寄生虫51

小结51

第五章 诊法52

第一节 望诊52

一、望全身情况52

二、望局部情况54

三、望舌55

(一)望舌的方法56

(二)舌质与舌苔56

(三)临床常见舌象及主病58

附:舌诊现代研究简介59

四、望小儿指纹60

附:指纹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61

第二节 闻诊61

一、闻声音61

二、嗅气味62

第三节 问诊62

一、问一般情况62

二、问现病史63

一、脉诊66

第四节 切诊66

三、问既往病史及个人史和家族史66

附:十问歌66

(一)诊脉的部位与方法67

(二)寸口脉反映脏腑病证67

(三)正常脉象67

(四)病脉与主病68

(五)相兼脉与主病70

附:脉象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72

二、按诊73

(一)按肌表73

(二)按胸腹74

小结74

一、表里75

第一节 八纲辨证75

第六章 辨证75

二、寒热76

三、虚实78

四、阴阳79

小结80

第二节 脏腑辨证80

一、五脏病证的辨证81

(一)肺病辨证81

(二)心病辨证82

(三)脾病辨证83

(四)肝病辨证84

(五)肾病辨证85

(三)胃病辨证87

(二)小肠病辨证87

二、六腑病证辨证87

(一)大肠病辨证87

(四)胆病辨证88

(五)膀胱病辨证88

三、脏腑兼证的辨证88

(一)心肺气虚88

(二)肺脾两虚89

(三)肺肾阴虚89

(四)心脾两虚89

(五)心肾不交89

(六)肝脾不调89

(九)肝肾阴虚90

(八)脾肾阳虚90

(七)肝胃不和90

第三节 六经辨证91

一、太阳病证91

二、阳明病证92

三、少阳病证92

四、太阴病证93

五、少阴病证93

六、厥阴病证94

小结95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95

一、卫分证95

二、气分证96

三、营分证97

四、血分证98

小结99

第七章 治则100

一、扶正祛邪100

二、治病求本101

三、标本缓急102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02

五、预防为主103

小结105

一、中药的采集与保存106

二、中药的炮制106

第一节 基本知识106

第八章 中药106

三、中药的性能107

四、中药的应用108

五、中药的用量109

第二节 常用中药110

一、解表药110

(一)辛温解表药: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 紫苏 羌活 香薷 生姜110

(二)辛凉解表药:薄荷 柴胡 葛根 升麻 菊花 牛蒡子 桑叶 浮萍 蝉蜕113

二、祛风药115

(一)祛风止痛药:藁本 蔓荆子 白芷 细辛 白蒺藜116

(二)祛风湿药:桑寄生 独活 秦艽 威灵仙 木瓜 豨莶草 海风藤 防己 五加皮 伸筋草117

三、祛湿药119

(一)芬香化湿药:藿香 佩兰120

(二)燥湿药:苍术 苦参120

(三)渗湿利水药: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萆薢121

(四)清热利湿药:茵陈 木通 车前子 滑石 通草 金钱草 海金砂 萹蓄 石苇 冬瓜皮122

四、清热药125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 知母 竹叶 夏枯草 栀子 龙胆草125

(二)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 板兰根 蒲公英 紫花地丁 败酱草 白头翁 红藤 马齿苋127

(三)清热凉血药:生地 丹皮 犀角 紫草 玄参129

(四)清热燥湿药:黄芩 黄连 黄柏 秦皮131

(五)清热解暑药:荷叶 绿豆132

(六)清虚热药:青蒿 银柴胡 地骨皮 白薇132

五、消导药:神曲 山楂 麦芽 谷芽 鸡内金 莱菔子133

六、催吐药:瓜蒂 藜芦135

七、泻下药135

(一)攻下药:大黄 芒硝 番泻叶136

(三)逐水药:甘遂 大戟 商陆 巴豆 牵牛子137

(二)润下药:郁李仁 火麻仁137

八、祛痰止咳药139

(一)温化痰饮药:半夏 天南星 白芥子 旋复花 白前 桔梗139

(二)清热化痰药:前胡 瓜蒌 贝母 葶苈子 天竺黄 竹茹 昆布 海藻141

(三)止咳平喘药:杏仁 紫苑 款冬花 百部 枇杷叶143

九、温里药144

(一)温中散寒药:干姜 吴茱萸 小茴香 草蔻144

(二)温肾回阳药:附子 肉桂145

十、理气药146

(一)行气解郁药:陈皮 青皮 枳实 香附 木香 乌药 砂仁 厚朴 薤白 川楝子146

(二)降气药:沉香 大腹皮 丁香149

十一、理血药149

(一)止血药:仙鹤草 白芨 大蓟 茜草 茅根 地榆 槐花 血余炭 藕节 陈棕炭 旱莲草 蒲黄 三七 艾叶150

(二)活血药:丹参 延胡 鸡血藤 郁金 泽兰 桃仁 红花 五灵脂 穿山甲 王不留行 水蛭 ?虫 乳香 三棱 益母草 川芎 牛膝153

十二、补益药157

(一)补气药:人参 党参 黄芪 白术 大枣 甘草158

(二)补血药:当归 白芍 龙眼肉 熟地 阿胶 紫河车 何首乌160

(三)补阴药:沙参 麦冬 石斛 百合 玉竹 枸杞子 女贞子 龟板 鳖甲161

(四)补阳药:补骨脂 巴戟天 菟丝子 川断 杜仲 淫羊藿 狗脊 益智仁 肉苁蓉 鹿角164

十三、固涩药166

(一)敛汗药:浮小麦 麻黄根 五味子 山萸肉166

(二)固精止带药:芡实 金樱子 白果 桑螵蛸 海螵蛸167

(三)涩肠止泻药:赤石脂 乌梅 肉豆蔻 石榴皮 椿白皮169

十四、熄风药:天麻 全蝎 僵蚕 钩藤 羚羊角 代赭石 石决明 地龙 蜈蚣170

十五、安神药:朱砂 琥珀 磁石 牡蛎 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 合欢皮 夜交藤172

十六、开窍药:麝香 冰片 菖蒲 苏合香174

十七、驱虫药:使君子 槟榔 苦楝皮 芜荑 雷丸 南瓜子 大蒜 鸦胆子176

十八、外用药:硫磺 雄黄 轻粉 白矾 炉甘石 硼砂 大枫子 樟脑 硇砂 斑蝥 砒石178

十九、草药180

清热药:白屈菜 酸浆 龙葵 小蘖 刺针草 水杨梅 唐松草 葎草 仙人掌 半边莲 虎耳草 山败酱 铁苋菜 翻白草 酢浆草 辣蓼 暴马子 地锦草 蓍草 鼠曲草 白花蛇舌草 穿心莲 虎杖180

祛风湿药:茄根 兔儿伞 穿山龙 老鹳草 西河柳185

利尿药:鸭跖草 玉米须 连钱草186

止血药:土大黄 瓦松 花生衣 紫珠草186

补益药:列当 棉花根187

安神药:猪毛 菜松针188

第九章 方剂189

第一节 方剂概说189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189

二、方剂的剂型190

一、解表剂192

第二节 常用方剂192

三、治法与方剂192

二、祛风剂195

三、祛湿剂197

四、清热剂202

五、和解剂210

六、消导剂212

七、催吐剂214

八、泻下剂215

九、化痰止咳剂218

十、温里剂221

十一、理气剂224

十二、理血剂226

十三、补虚剂230

十四、固涩剂238

十五、熄风剂240

十六、安神剂242

十七、开窍剂243

十八、驱虫剂246

十九、外用方248

第二部分 常见证病251

第一章 常见证251

发热251

头痛255

眩晕259

咳嗽261

哮喘263

呕吐266

胁痛268

胃痛269

腹痛272

腰痛274

心悸276

失眠278

耳鸣、耳聋280

血证281

水肿287

黄疸290

泄泻292

便秘295

遗精297

昏迷298

第二章 常见病300

第一节 传染病300

麻疹30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03

流行性乙型脑炎306

白喉310

流行性腮腺炎312

传染性肝炎313

痢疾315

疟疾318

肠伤寒320

血吸虫病323

感冒325

第二节 内科病325

肺炎327

慢性气管炎329

肺结核331

矽肺334

肝硬化(附:肝昏迷)336

高血压34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43

克山病349

再生障碍性贫血351

肾炎352

泌尿系感染356

糖尿病357

关节炎359

第三节 妇科病361

月经不调364

闭经370

痛经373

崩漏375

带下377

妊娠呕吐380

宫外孕381

缺乳384

子宫脱垂385

第四节 外科病386

388

389

急性蜂窝组织炎390

丹毒391

手部感染392

急性全身性感染393

急性乳腺炎394

颈淋巴腺结核395

破伤风397

化脓性骨髓炎398

骨、关节结核399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1

肛瘘402

荨麻疹403

湿疹404

银屑病406

急性溃疡病穿孔407

第五节 急腹症407

急性阑尾炎408

胆道蛔虫病410

胆囊炎与胆石症412

急性胰腺炎413

肠梗阻415

第六节 肿瘤418

食道癌421

胃癌424

原发性肝癌426

子宫颈癌429

一、十四经分布概况433

第一节 经络、腧穴概述433

第一章 经络与腧穴433

第三部分 针灸433

二、腧穴的分类434

三、腧穴主治的几种性能434

四、取穴法435

第二节 手太阴肺经 中府、尺泽、列缺、太渊、少商437

第三节 手厥阴心包经天池、曲泽、间使、内关、中冲439

第四节 手少阴心经极泉、少海、通里、神门、少冲441

第五节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443

第六节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天井、臑会、446

肩髎、翳风、耳门、太阳、丝竹空446

第七节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养老、小海、臑俞、颧髎、听宫448

第八节 足太阴脾经隐白、公孙、商丘、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箕门、大横、大包450

第九节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曲泉、期门453

第一○节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水泉、照海、复溜、阴谷、俞府456

第一一节 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仑、颊车、下关、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阑尾穴、上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458

第一二节 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听会、率角、阳白、风池、肩井、带脉、居髎、环跳、阳陵泉、聋中、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463

第一三节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髎、承扶、殷门、委中、膏肓俞、志室、秩边、承筋、承山、飞扬、昆仑、申脉、至阴468

第一四节 任脉会阴、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475

第一五节 督脉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百会、印堂、素髎、水沟(人中)、龈交478

第一六节 经外穴鱼腰、球后、翳明、定喘、夹脊、十宣、四缝、八邪、落枕、八风482

第二章 针灸及其它疗法486

第一节 毫针486

一、工具486

二、练针法486

五、进针法487

四、针刺角度与深度487

三、针刺前的准备487

六、行针与针感489

七、留针与出针489

八、意外情况的处理489

九、刺伤内脏的处理490

第二节 三棱针、皮肤针和揿针491

第三节 灸法与拔火罐492

第四节 电针疗法494

第五节 耳针疗法495

第六节 头针疗法495

第七节 挑治疗法510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511

第九节 水针疗法附穴位注射512

第十节 针刺麻醉513

第十一节 手针疗法517

第三章 针灸治疗519

第一节 治疗概述519

一、针灸的治疗作用519

二、常用的选穴方法519

三、刺灸方法的选择521

四、治疗时机与疗程521

第二节 常见病症的治疗522

休克522

感冒522

细菌性痢疾523

疟疾523

胃痛524

支气管哮喘524

急性阑尾炎525

慢性腹泻525

原发性高血压526

中风后遗症526

面瘫527

头痛527

眩晕528

神经衰弱528

胁痛529

坐骨神经痛529

关节炎530

落枕530

急性腰扭伤531

肩关节周围炎531

慢性腰背痛532

遗尿532

痛经532

胎位不正533

小儿麻痹后遗症533

小儿疳积534

眼病535

牙痛535

聋哑(附耳鸣)536

附篇537

十四经穴表537

十四经穴图(正面、侧面、背面)557

1974《高等医学院校协作编写试用教材 中医学 医学专业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