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疗专科教材 中医学》求取 ⇩

绪论1

一、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

(一)整体观念3

(二)辨证论治3

第一部分中医学基础5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5

第一节阴阳学说5

一、阴阳的基本含义5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5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6

二、阴阳学说的唯物辩证法思想6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6

(一)阴阳对立6

(二)阴阳依存7

(三)阴阳消长7

(四)阴阳转化7

(五)阴阳平衡8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8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8

(二)用于诊断和治疗9

第二节五行学说9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9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9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10

二、五行学说的唯物辩证法思想10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0

(一)五行的特性10

(二)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10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1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2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相互关系及病理影响12

(二)用于诊断和治疗13

第二章藏象14

第一节藏象学说的形成及特点14

一、藏象的含义14

二、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14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15

第二节脏与腑15

一、心与小肠15

(一)心15

附:心包16

(二)小肠16

(三)心与小肠的关系16

二、肺与大肠17

(一)肺17

(二)大肠17

(三)肺与大肠的关系18

三、肝与胆18

(一)肝18

(二)胆19

(三)肝与胆的关系19

四、脾与胃19

(一)脾19

(二)胃20

(三)脾与胃的关系20

五、肾与膀胱20

(一)肾20

附一:命门21

附二:女子胞22

(二)膀胱22

(三)肾与膀胱的关系22

六、三焦22

第三节脏与脏之间的关系23

一、心与肺23

二、心与肝23

三、心与脾23

四、心与肾23

五、肝与肺24

六、肝与脾24

七、肝与肾24

八、脾与肺24

九、脾与肾25

十、肾与肺25

第四节精、气、血、津液、神25

一、气25

(一)中医学中气的概念26

(二)气的生成26

(三)气的分类26

二、血27

(一)血的生成27

(二)血的功能27

(三)血的运行28

三、津液28

(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28

(二)津液的功能28

四、神28

五、精、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29

第五节气化30

一、气化的基本含义30

二、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30

三、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30

四、气化运动的基本规律30

(一)气化运动与脏腑的关系31

(二)气化运动与经络31

五、呼吸、循环、消化、水液的气化运动31

(一)呼吸的气化运动31

(二)血循环的气化运动32

(三)消化的气化运动32

(四)水液代谢的气化运动32

第三章经络33

第一节经络概述33

一、经络的概念33

二、经络的组成33

三、经络的作用34

(一)在生理方面的作用34

(二)在病理方面的作用35

(三)在诊断方面的作用35

(四)在治疗方面的作用36

第二节十二经概述36

一、十二经名称分类36

二、十二经循行规律及流注次序37

(一)走向和交接规律37

(二)表里关系和流注次序37

第四章病因与发病39

第一节病因39

一、七情39

二、六淫40

(一)风40

(二)寒41

(三)暑42

(四)湿43

(五)燥43

(六)火44

三、其他常见病因45

(一)疫疠45

(二)饮食、劳倦45

(三)痰饮、瘀血46

(四)外伤和虫兽所伤47

(五)寄生虫47

第二节发病47

一、发病的基本原因47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因素47

(二)致病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48

二、疾病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48

(一)正邪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48

(二)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的根本49

三、体质在发病学上的意义50

(一)体质的概念50

(二)体质的分类50

(三)体质在发病学上的意义50

第五章诊法52

第一节望诊52

一、望全身情况52

(一)望神52

(二)望色52

(三)望形态53

二、望局部情况53

(一)望头与发53

(二)望五官及咽喉53

(三)望舌54

(四)望皮肤、四肢56

(五)望分泌物和排泄物57

第二节闻诊57

一、听声音57

(一)听语声57

(二)听呼吸57

(三)听咳嗽57

(四)呃逆、嗳气57

二、嗅气味58

第三节问诊58

一、问一般情况58

二、问病史58

(一)主诉58

(二)现病史58

(三)既往史58

(四)个人史59

三、问症状59

(一)问寒热59

(二)问汗59

(三)问痛60

(四)问饮食、口味60

(五)问睡眠61

(六)问二便61

四、问月经、带下61

(一)月经61

(二)带下62

五、问小儿62

第四节切诊62

一、脉诊62

(一)脉诊的意义、部位与方法62

(二)正常脉象62

(三)病脉与主病62

(四)相兼脉与主病64

二、按诊64

(一)按肌肤64

(二)按手足64

(三)按脘腹64

第六章辨证65

第一节八纲辨证65

一、辨表里65

(一)表证65

(二)里证65

(三)表、里证的关系65

二、辨寒热66

(一)寒证66

(二)热证66

(三)寒、热证的关系与鉴别66

三、辨虚实67

(一)虚证67

(二)实证67

(三)虚、实证的关系与鉴别67

四、辨阴阳68

(一)阴证与亡阴证68

(二)阳证与亡阳证68

(三)阴、阳证的关系与鉴别69

五、八纲之间的关系69

第二节脏腑辨证69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70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70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70

(三)心火亢盛70

(四)心血瘀阻70

(五)痰火扰心71

(六)痰迷心窍71

(七)小肠实热71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71

(一)肺气虚72

(二)肺阴虚72

(三)风寒束肺72

(四)风热犯肺72

(五)燥邪伤肺72

(六)痰热壅肺72

(七)痰浊阻肺73

(八)大肠湿热73

(九)大肠津亏73

三、脾与胃病辨证73

(一)脾气虚73

(二)脾阳虚73

(三)寒湿困脾74

(四)湿热蕴脾74

(五)脾不统血74

(六)脾气下陷74

(七)胃阴不足74

(八)寒凝胃脘75

(九)胃火炽盛75

(十)食滞胃脘75

四、肝与胆病辨证75

(一)肝血虚75

(二)肝阴虚76

(三)肝气郁结76

(四)肝火上炎76

(五)肝阳上亢76

(六)肝风内动76

(七)肝胆湿热77

(八)寒滞肝脉77

(九)胆郁痰扰77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77

(一)肾阳虚77

(二)肾气不固78

(三)肾虚水泛78

(四)肾不纳气78

(五)肾阴虚78

(六)膀胱湿热78

六、脏腑兼病辨证78

(一)心肺气虚79

(二)心脾气虚79

(三)心肾不交79

(四)肝肾阴虚79

(五)肝脾不调79

(六)肝胃不和80

(七)肝火犯肺80

(八)肺脾气虚80

(九)肺肾阴虚80

(十)脾肾阳虚80

第三节六经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概述81

一、六经辨证概述81

(一)太阳病81

(二)阳明病81

(三)少阳病81

(四)太阴病81

(五)少阴病81

(六)厥阴病81

二、卫气营血辨证概述81

(一)卫分证82

(二)气分证82

(三)营分证82

(四)血分证82

第七章治则与治法83

第一节治则83

一、治病求本83

二、扶正祛邪83

(一)扶正与祛邪的概念84

(二)扶正与祛邪的运用84

三、因人、因时、因地制宜84

(一)因人制宜84

(二)因时制宜85

(三)因地制宜85

四、同病异治、异病同治85

五、治标治本86

六、正治反治86

(一)正治86

(二)反治86

第二节治法87

一、汗法87

二、吐法88

三、下法88

四、和法88

五、温法89

六、清法89

七、消法89

八、补法89

第二部分中药与方剂91

第八章中药91

第一节中药的基本知识91

一、中药的性能91

(一)四气五味91

(二)归经92

(三)升降浮沉93

二、中药的用法94

(一)配伍94

(二)禁忌94

(三)用量原则95

(四)煎服方法96

第二节常用中药98

一、解表药98

(一)发散风寒药98

(二)发散风热药99

二、泻下药100

三、清热药101

(一)清热泻火药101

(二)清热解毒药102

(三)清热凉血药103

(四)清热燥湿药103

(五)清热明目药104

(六)清退虚热药104

四、芳香化湿药105

五、利水渗湿药106

六、祛风湿药107

七、温里药108

八、芳香开窍药109

九、安神药110

十、理气药111

十一、理血药112

(一)活血化瘀药112

(二)止血药114

十二、消食药115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116

(一)温化寒痰药116

(二)清化热痰药117

(三)止咳平喘药118

十四、平肝熄风药119

十五、补益药120

(一)补气药120

(二)补阳药121

(三)补血药122

(四)补阴药123

十六、驱虫药124

十七、收涩药125

十八、外用药127

十九、涌吐药128

第九章方剂130

第一节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130

一、组成原则130

二、组成变化130

(一)药味加减变化131

(二)药量加减变化131

(三)药物配伍变化131

(四)剂型更换变化131

第二节常用方剂132

银翘散132

麻杏石甘汤132

逍遥散133

大承气汤133

白虎汤134

龙胆泻肝汤134

藿香正气散135

茵陈蒿汤135

八正散136

独活寄生汤136

理中丸137

安宫牛黄丸137

越鞠丸138

血府逐瘀汤138

小蓟饮子139

保和丸139

二陈汤140

止嗽散140

小青龙汤140

四君子汤141

补中益气汤141

四物汤142

归脾汤142

六味地黄丸143

完带汤143

乌梅丸144

阳和汤144

第三部分常见病证的治疗146

第十章常见病证的治疗146

发热146

头痛148

咳嗽151

喘证153

胃脘痛155

腹痛157

腰痛159

胸胁痛161

泄泻163

黄疸165

失眠168

心悸170

眩晕172

中风174

水肿176

淋证178

消渴180

痹证181

血证183

遗精187

感冒188

支气管炎189

高血压病191

消化性溃疡192

肾盂肾炎193

再生障碍性贫血194

月经不调195

功能性子宫出血197

痛经199

带下200

不孕症201

妊娠恶阻203

胎漏、胎动不安204

急性乳腺炎205

百日咳206

疳积207

流行性腮腺炎208

麻疹209

细菌性痢疾211

病毒性肝炎212

肝硬化213

胆道蛔虫病215

急性胆囊炎与胆石症2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17

第四部分针灸219

第十一章针刺法与腧穴概述219

第一节毫针刺法概述219

一、针具219

二、针刺前的准备219

三、毫针刺法220

(一)进针法220

(二)针刺的角度与深度221

(三)进针后的手法221

(四)得气222

(五)留针与出针222

(六)针刺补泻222

四、针刺意外222

(一)晕针222

(二)滞针223

(三)弯针223

(四)断针223

(五)血肿223

五、针刺注意事项224

第二节腧穴概述224

一、腧穴的分类和作用225

(一)腧穴的分类225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225

二、腧穴的取法225

(一)骨度分寸法225

(二)解剖标志法227

(三)手指同身寸法227

第十二章十四经循行及常用穴228

第一节手太阴肺经228

一、经脉循行228

二、常用穴229

第二节手阳明大肠经230

一、经脉循行230

二、常用穴230

第三节足阳明胃经232

一、经脉循行232

二、常用穴233

第四节足太阴脾经236

一、经脉循行236

二、常用穴236

第五节手少阴心经238

一、经脉循行238

二、常用穴239

第六节手太阳小肠经240

一、经脉循行240

二、常用穴240

第七节足太阳膀胱经242

一、经脉循行242

二、常用穴242

第八节足少阴肾经247

一、经脉循行247

二、常用穴247

第九节手厥阴心包经250

一、经脉循行250

二、常用穴250

第十节手少阳三焦经251

一、经脉循行251

二、常用穴252

第十一节足少阳胆经255

一、经脉循行255

二、常用穴255

第十二节足厥阴肝经259

一、经脉循行259

二、常用穴259

第十三节任脉261

一、经脉循行261

二、常用穴261

第十四节督脉263

一、经脉循行263

二、常用穴263

第十五节 常用奇穴266

第十三章灸法267

第一节常用灸法267

一、艾炷灸267

(一)直接灸267

(二)间接灸267

二、艾条灸268

三、温针灸268

第二节施灸注意事项268

第十四章针灸治疗269

第一节 配穴处方的基本原则269

第二节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269

感冒269

高热269

中风269

头痛270

牙痛270

眩晕270

呕吐270

失眠270

咳嗽270

哮喘270

胃痛270

腹痛270

泻痢270

中署271

尿闭、尿潴留271

遗精271

阳萎271

腰痛271

坐骨神经痛271

四肢关节痛271

落枕271

癫狂271

周围性面瘫272

乳腺炎272

肠梗阻272

闭经272

痛经272

崩漏272

带下272

胎位不正272

催产272

无痛分娩272

乳少272

子宫脱垂272

小儿腹泻272

遗尿273

疳积273

耳疾病273

眼疾病273

鼻疾病273

口疮273

咽喉痛273

附:方剂索引274

1990《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疗专科教材 中医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长江,王忠江主编;谭复成,辜宝祥,张莉等副主编;陈振球,程 1990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