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机制比较研究》
作者 | 周松青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3 |
出版时间 | 202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78755203097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1039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1
第一章研究现状、方法和框架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4
二、现有研究的优缺点36
三、文献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创新之处38
第二章中美网络舆情监控法律规范比较43
一、学术界关于中美网络舆情监控论述辨析44
二、文献综述48
三、中美网络舆情监控立法主体51
四、中美网络舆情监控法律制度比较55
五、小结70
第三章中美网络舆情监控比较74
一、中美网络舆情监控定义再辨析74
二、中美网络舆情监控的授权和限制77
三、中美网络舆情监控的类型83
四、小结90
第四章中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机制案例比较——以厦门PX事件和占领华尔街为例92
一、引言92
二、文献综述94
三、研究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103
四、案例概述105
五、网络舆情应急机制比较111
六、小结120
第五章中美社交媒体监控比较121
一、社交媒体:信息时代的安全之匙121
二、中美社交媒体比较125
三、中美社交媒体监控比较129
四、对中国社交媒体安全体系建构的建议145
第六章中美网络舆情监控警察应急机制比较148
一、中美警察制度和职权比较148
二、中美警察在网络舆情监控中的作用154
三、小结167
第七章美国生物特征识别及对中国的启示169
一、研究背景169
二、“9·11”事件之后美国对情报体系的反思172
三、美国生物特征识别发展战略174
四、美国主要生物特征数据库179
五、生物特征数据库的兼容和整合185
六、生物特征识别对美国情报体系整合的影响190
七、中国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数据库的建议195
第八章结论:中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机制比较200
一、应急机制200
二、中美网络舆情应急机制203
参考文献207
2020《中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机制比较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松青著 2020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
- 198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总体战略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死刑制度比较研究
- 1992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 人口控制比较研究
- 1993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 中外人事制度比较研究
- 1989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
- 1996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 中韩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 1996 杭州:杭州出版社
-
- 中西军事哲学比较研究
- 1993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 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
- 1999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检察制度比较研究
- 1990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 司法制度比较研究
- 1996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立法制度比较研究
- 1981 北京:法律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