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科技发展比较研究》求取 ⇩

目录1

第一篇中日科技发展社会背景比较1

一中日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1

(一)两国的相似点2

(二)两国的差异点8

(三)两国的社会历史背景13

(四)两国战后的技术经济条件19

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26

(一)经济因素27

(二)政治因素30

(三)思想因素32

三中日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动力33

(一)以军事需要为动力的共性34

(二)军事攻守宗旨的差异38

(三)经济动力的差异39

(四)中国特有的“技术—艺术”动力43

四 中日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44

(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差异45

(二)社会政治制度的区别47

(三)社会文化传递方式的不同48

(四)教育体制的差距49

(五)对外来文化态度的差异50

(六)国家实力的不同51

五中国近代科技发展与中日科技地位逆转53

(一)中国近代科技体系的形成54

(二)中日科技发展地位的逆转59

(三)发生逆转的主要社会因素63

六 日中近代化的差异——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69

(一)近代化以前的时期70

(二)近代化以后的时期72

(三)中日技术比较74

七中国经济结构与技术进步78

(一)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79

(二)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84

(三)资金和人才结构与技术进步87

八中日近代技术思想的演化及社会效果90

(一)中国近代技术思想的演化91

(二)日本近代技术思想的演化93

(三)吸收西方技术的两种不同技术观95

(四)中日文化传统和近代技术社会发展99

(五)“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辨103

九 日本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104

(一)日本科技发展的基本策略105

(二)日本科技发展的社会经济导向108

(三)日本科技发展的社会结构重建110

(四)日本科技发展的文化价值基础113

(五)日本技术文化的现状115

十中日近代化与异文化交融117

(一)日本吸收异文化的传统117

(二)中国输出本国文化的传统119

(三)中日两种不同的文化观121

(四)中日异文化的系统互补125

(五)初步认识127

十一 中国近代留日学生与科技文化的传播130

(一)中国近代留日高潮中的科技留学生131

(二)留日学生在日本受到的科技文化教育132

(三)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134

(一)中国早期科技地位的优势138

十二中日科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138

(二)中国近代科技地位的逆转142

(三)日本近代科技优势的形成147

(四)中日现代科技发展的差距150

十三 日本技术社会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53

(一)历史背景154

(二)一般状况157

(三)若干专题159

(四)若干启示169

第二篇中日科技发展战略比较171

一 日本科技发展战略及其借鉴171

(一)技术先进和科学落后的矛盾形象172

(二)“收割型”发展战略176

(三)可借鉴的途径181

(四)派生的负效果186

(五)向“播种型”战略的转变194

二中日科技发展的“代际差别”和战略选择204

(一)中日科技发展的“代际差别”204

(二)中日科技成长的“类型差别”206

(三)中国科技成长模式的选择210

三 日本科技发展战略与高技术212

(一)关于日本技术发展模式213

(二)关于日本高技术实力的基本估计218

(三)关于日本国家战略的基本看法222

(四)高技术与日本国家战略的关系229

四 中日战后技术发展的战略思想237

(一)危机感与技术发展战略238

(二)改良提高型的技术241

(三)渐进式的累积效应245

(四)中国大跃进时期的经验教训251

五中日现实技术发展的比较253

(一)两国技术发展战略的转变253

(二)两国技术实力的差距257

(三)关于中国技术发展战略的建议267

六中日REP系统比较275

(一)REP系统及其创新网络276

(二)中日REP系统的差异277

(三)中日政府作用的发挥281

七中国技术发展战略的演进284

一一)阶段划分284

(二)老战略的初期285

(三)老战略的大跃进过渡期287

(五)老战略的后期288

(四)老战略的中期288

(六)老战略的洋冒进过渡期289

(七)对前30年的总结289

(八)新战略的初期292

(九)几点展望294

八 日本战后化工发展战略、措施和问题296

(一)因时制宜的有力战略措施297

(二)朝鲜战争提供的重要契机302

(三)发展教育形成的腾飞基础304

(四)国内外诸因素的积极利用307

(五)高速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308

九 日本企业科技发展战略与中国神府煤田开发313

(一)日本企业科技进步的特点314

(二)日本经验与神府煤田开发317

(一)两国的文化历史背景322

第三篇中日引进西方科技比较322

一 中日近代引进西方科技的社会因素322

(二)两国的经济政治因素326

(三)两国的社会心理因素327

二 日中接受西方文化的异同330

(一)日中接受西方文化过程的共同点331

(二)日中接受西方文化过程的特色332

(三)日中接受西方文化态度的差异334

(四)日中协调重新发扬东方智慧与文化335

三 中日近代引进西方科技的文化考察338

(一)两国引进西方科技差异的综合比较338

(二)两国引进西方科技差异的文化探源342

(三)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347

四 中日近代对引进西方科技的不同认识和结果348

(一)两国科技引进结果的差异349

(二)两国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350

(三)两国经济因素的影响352

五 中日近代引进西方科技的不同举措356

(一)西方近代科技对中日两国的冲击356

(二)中日对西方近代科技的态度358

(三)中日对西方近代科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360

(四)中日近代科技发展的两个不同结果362

六 中日战后技术引进的条件和能力365

(一)技术引进的前提条件366

(二)技术引进的相关能力368

(三)对中国的启示371

七 中日技术引进的决策和措施372

(一)中日技术引进的差距372

(三)中日技术引进的责任决策374

(二)中日技术引进的战略决策374

(五)中日技术引进的智力储备376

(四)中日技术引进的后续工作376

(六)日本技术引进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378

八 中日技术引进及其同异点379

(一)中国技术引进的发展阶段和特点380

(二)日本技术引进的发展阶段和特点381

(三)中日技术引进的同异点及其原因383

(四)中国技术引进的注意点385

九 日本科技引进战略分析386

(一)日本引进战略的形成和发展386

(二)日本引进战略的基本思想389

(三)日本引进战略与其它措施的协调391

(四)日本引进战略对中国的借鉴392

(一)中日16世纪以前的两个发展阶段394

十中日引进西方科技的历史进程394

(二)中日四百年来的九个发展时期395

(三)中国四十年来的五个发展时期和日本的三个发展时期397

十一 中国近代初期引进西方地图学的进程和作用402

(一)西方地图学的引进402

(二)发展的局限性406

(三)引进的作用和影响408

第四篇中日科技发展策略比较411

一 日本战后科技政策透视411

(一)以发展经济为宗旨411

(二)向产业技术倾斜412

(三)建立权威性的审议机构415

(四)把基础性研究也作为“经济工具”418

(五)突出科研投资的经济效益420

(六)使高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力425

二 日本科技发展经验与中国科技发展方针427

(一)日本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的结合427

(二)日本在技术创新上的高额投入429

(三)日本对基础科学发展的忽视431

(四)关于中国科技发展方针的思考431

三 日本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启示433

(一)技术的柔性结构434

(二)竭力开发人的智力435

(三)以市场性技术为核心437

(四)重点工业技术的集中化439

(五)重视现场技术441

(一)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442

四 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与日本经验442

(二)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444

(三)日本科技发展的转向经验445

(四)中国科技发展突破口的选择448

五 中日科技决策的体制451

(一)科技体制与科技决策451

(二)中国科技体制的状况452

(三)日本科技体制的特点454

(四)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借鉴455

六 中日促进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点457

(一)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差异457

(二)建立技术“比较优势”措施的不同458

(三)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的区别459

(四)中国促进技术进步的借鉴460

七中日科研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461

(一)中日当前的科技水平462

(二)科研力量的分布465

(三)科技研究管理体制468

(四)科技人才培养471

八中日技术创新的差距和政策473

(一)中日技术创新的差距473

(二)中日技术创新的政策475

九中日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477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征478

(二)中日产业结构的差距479

(三)中日产业政策的差异482

(四)中日产业结构与政策比较的启示485

十 日本中小企业的经营思想与定量化管理488

(一)情报与经营488

(三)经营思想的计数性展开489

(二)数学模式489

(四)科学性管理494

十一中日环境评价的制度与管理495

(一)两国的环境评价制度496

(二)两国的环境评价内容和方法500

(三)两国的环境评价管理503

十二 日本的环境对策与中国乡镇企业的环境意识505

(一)日本环境对策的演变506

(二)中国乡镇企业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511

(三)中国乡镇企业强化环境意识的迫切性513

十三中日现代科技情报政策517

(一)两国科技情报政策的进程517

(二)两国科技情报政策的内容520

(三)两国科技情报政策的体制521

(四)两国科技情报政策的立法522

(五)若干建议523

十四 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524

(一)中国开发区管理模式及特点525

(二)日本开发区管理模式及特点527

(三)中日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528

十五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531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532

(二)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535

(三)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536

十六 中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启示539

(一)中日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差距539

(二)中国应当采取的七个战略措施541

(一)两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差距545

十七中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进程与策略545

(二)两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策略550

(三)对中国计算机发展的思考553

十八 日本的专利制度及发展554

(一)专利的起源及世界五大专利法体系554

(二)日本的专利制度及其成就556

(三)日本专利国际化的重要步骤——采用IPC体系559

第五篇中日科技教育比较562

一中日大学教育562

(一)中日大学发展初期的认识基础562

(二)中日大学的德育565

(三)中日大学的院系结构567

(四)中日大学的学科渗透教学568

(五)中日高师教育的办学方向571

(六)中日大学的教师结构575

(七)中日大学的学费577

二 日本科技教育发展的特点及问题579

(一)日本大学的特点579

(二)日本初等教育的特点582

(三)战前的日本教育特点583

(四)战后的日本教育特点584

三 日本初等理科教育的特征587

(一)日本教育发展中的两个选择588

(二)日本战前的初等理科教育589

(三)日本战后的初等理科教育591

(四)结语597

四 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未来设想598

(一)科学—技术—社会主义建设教育系统的建立598

(二)科学技术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联600

(三)综合科学技术课程603

五中日理工教育606

(一)日本的理工教育607

(二)中国的理工教育608

(三)中日理工教育的比较609

六中日技术教育613

(一)中日中小学技术教育613

(二)中日职业技术教育615

(三)中日企业技术教育618

七中日战后技术教育624

(一)中日技术教育概况624

(二)中日技术教育政策626

(三)中日技术教育的社会因素628

八 日本企业教育的模式630

(一)日本企业教育的地位630

(二)企业技术教育632

(三)企业精神教育633

(四)关于企业教育的文化思考635

九中国科技大学对人才早期培养的尝试636

(一)一个大胆尝试:“少年班”的创立637

(二)一条不平凡的科技人才培养之路639

(三)今后的教育改革643

十 日本教育的成功与中国教育发展的措施647

(一)日本教育发展的成功647

(二)中国教育发展的紧迫形势650

(三)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652

十一中日化工教育及化学共同体的作用657

(一)日本未来化工教育的方案657

(二)日本未来化工教育的思想658

(三)中国化工教育改革的设想659

(四)中国化学共同体的作用660

十二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现状和培养662

(一)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现状考察663

(二)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方法664

(三)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管理措施669

第六篇中日科技哲学与科学思维比较672

一 中日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研究特点672

(一)两国传播自然辩证法的同异672

(二)两国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特点675

(三)今后的展望682

二中日创造学的发展683

(一)创造学的产生683

(二)日本创造学发展的三个阶段684

(三)中国创造学在80年代的迅速崛起687

(四)中日创造学发展历程的比较689

三东西方物理学逻辑的特征692

(一)物理理论的两个支流693

(二)近代物理学的绝对化逻辑694

(三)由“绝对”到“相对”695

(四)从“关联”到“规定”698

四 日本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和启示700

(一)吸取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成果700

(二)开创日本物理学发展的新时代701

(三)几点启示707

五中国化学哲学研究的进展710

(一)中国化学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711

(二)中国化学哲学关注的研究课题717

(三)中国化学哲学的研究成果728

(四)中国化学哲学的研究特点732

六东西方炼金术及其在日本的评价734

(一)炼金术的性质和东西源流735

(二)东方炼金术的特征和比较737

(三)在日本的评价741

七武谷三男的“三阶段论”与中国潜科学学者的“三位相论”743

(一)“三阶段论”的基本思想743

(二)“三位相论”的主要观点744

(三)“三阶段论”与“三位相论”的异同747

八日本自然科学家的辩证思维751

(一)运用辩证思维的成功范例751

(二)建立辩证自然观的扩展趋向753

(三)形成辩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757

九 日本民族的科学思维透视759

(一)自然性759

(二)情感性761

(三)直观性762

(四)模糊性763

(五)冥想性764

(六)灵活性765

(七)包容性766

(八)多样性767

(九)独创性768

十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中的一种科学观769

(一)丁文江的学思历程770

(二)唯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771

(三)以科学为基础的人生观772

(四)经验主义科学观的局限性774

(一)需要一个新的研究角度775

十一关于日本科技发展研究的若干思考775

(二)需要掌握历史分期标准781

(三)需要注意研究的程序、原则和方法783

(四)需要具有广泛的研究内容785

十二中日科技比较研究的定量化方法787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787

(二)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化的评价788

(三)分析与结论790

第七篇中日科技专业研究比较791

一 日本科学用语的统一及中日近代交流791

(一)江户时代(末期)科学用语的创造792

(二)明治时代所受中国科学用语的影响794

(三)早期日本学术团体对科学用语的统一795

(四)战后日本对科学用语的调整798

二 日本的“和算”与中国的传统数学799

(一)中国传统数学早期对日本的影响800

(二)日本“和算”基本思想的形成801

(三)日本“和算”的特点和作用802

(四)中日数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804

三中日珠算交流探源与商榷805

(一)两国对珠算的重视806

(二)两国珠算交流的渊源810

(三)《算法统宗》中“诸葛统兵”一题研究813

(四)《尘劫记》中“乌算”一题探讨819

四 日中近代物理学概念的形成及相互影响823

(一)两国对密度及密度值的认识与测定824

(二)两国对浮力原理的传播828

(三)两国力学概念的形成及相互影响829

(一)欧美地球化学的起源836

五日本地球化学的发展836

(二)日本早期地球化学的研究837

(三)日本战后地球化学的研究841

(四)中国地球化学的研究842

六 日中18世纪前获得黑火药原料的途径843

(一)中国黑火药的发明和应用844

(二)日中获得黑火药原料的贸易基础845

(三)中国获得日本硫磺的途径847

(四)日本获得硝石的途径848

(五)结束语852

七 中日制碱技术发展比较853

(一)技术路线比较854

(二)技术方法比较856

(三)战争影响比较859

(一)日本传播中国陶瓷技术的途径862

八 中日陶瓷技术的传播与发展862

(二)两国传播陶瓷技术的特点865

(三)两国陶瓷技术研究的现状866

(四)中国陶瓷技术发展举措869

九 中日近代传播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考察871

(一)两国传播进化论的几个问题871

(二)两国传播进化论异同的历史背景872

(三)进化论的自身特点和中日传播者的主观意识878

(四)进化论传播与中日社会883

十 中国分子生物学的史学研究及思考885

(一)研究进展886

(二)存在问题889

(三)今后方向890

(一)传统道德观与现代伦理学891

十一 中日生命伦理学的比较研究891

(二)生命神圣论与质量价值论893

(三)科学技术性与伦理道德性895

(四)“潜在”的人与“现实”的人896

(五)命运的转变与权力的转移897

(六)恐怖死与尊严死899

十二中国传统医学同日本的交流与合作901

(一)古代中医在日本的传播901

(二)近代医学的中日双向交流904

(三)现代中西医的结合与中日合作905

十三日本家庭食生活变化与中西日文化融合908

(一)以《主妇之友》为调查研究中心909

(二)“日外折衷”色彩的变革倾向910

(三)外来食文化在日本的定着911

(四)接受外来文化的非凡才能917

十四 中日关于SPORT及体育本质的认识918

(一)日本对教育和SPORT的认识918

(二)中国对SPORT的看法920

(三)体育和SPORT的区别922

十五中日学校体育教学的考察923

(一)中日学校体育的目标923

(二)中日学校体育的教学925

(三)中日学生的体质927

十六中日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932

(一)从学习国外经验起步933

(二)理论与技术相结合935

(三)改革的动向936

(四)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938

(一)中国高校体育教学与群体活动939

十七 中日高校体育教学与群体活动939

(二)日本高校体育教学与群体活动941

(三)中日高校体育教师及设备943

(四)比较和分析944

十八中日竞技体育的比较946

(一)中日竞技体育的成绩947

(二)中日竞技体育发展的政治基础949

(三)中日竞技体育发展的经济基础950

(四)中日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952

(五)关于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考953

附录(一)中国科技发展大事记954

(二)日本科技发展大事记976

(三)中日历史年代对照表989

(四)中日引进西方科技史图992

编后记992

1992《中日科技发展比较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廖正衡,岛原健三等主编 1992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日城市结构比较研究(1999 PDF版)
中日城市结构比较研究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日经济法比较研究( PDF版)
中日经济法比较研究
人本企业的人事管理(1989 PDF版)
人本企业的人事管理
1989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1994 PDF版)
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日社会文化发展比较研究(1994 PDF版)
中日社会文化发展比较研究
1994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日经济及其比较研究(1992 PDF版)
中日经济及其比较研究
1992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中日金融政策比较研究(1998 PDF版)
中日金融政策比较研究
199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中日文学比较研究(1990 PDF版)
中日文学比较研究
1990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高技术开发区比较研究(1995 PDF版)
高技术开发区比较研究
1995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1998 PDF版)
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1998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经济计量学(1989 PDF版)
经济计量学
198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韩经济发展比较研究(1996 PDF版)
中韩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1996 杭州:杭州出版社
你一定成功(1997 PDF版)
你一定成功
1997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1999 PDF版)
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1999 PDF版)
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
1999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