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 下》
作者 | 徐延万主编;余显昭,王永平副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宇航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31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34432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28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8章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吴长才 马国荣 陈萼芳1
8.1制导参数计算1
8.1.1计算准备3
8.1.2标准弹道计算程序说明9
8.1.3干扰弹道计算程序说明17
8.1.4关机方程程序说明20
8.1.5伴随函数程序说明20
8.1.6导引方程程序说明23
8.1.7工具误差计算程序说明24
8.1.8射程和散布系数程序说明31
8.1.9轨道参数计算程序说明32
8.2姿态控制系统传递函数计算36
8.2.1弹体运动方程36
8.2.2控制方程38
8.2.3弹体传递函数计算40
8.2.4求特征多项式的两种方法42
8.2.5QR方法求解弹体传递函数的基本公式50
8.2.6行列式求值与矩阵特征值58
8.2.7补充法求逆矩阵和逆矩阵的修正59
8.2.8防止求解矩阵特征根失败的方法62
8.2.9压根和压系数的比例因子69
8.2.10自动读取系统裕度指标71
8.2.11传递函数自动计算程序SMDFR和姿态控制系统弹(箭)体传递函数计算程序包72
8.3姿态控制系统过渡过程计算74
8.3.1弹(箭)体运动方程式74
8.3.2弹(箭)体运动方程计算方法80
8.3.3控制方程计算的处理方法82
参考文献90
第9章控制系统仿真试验徐庚保 朱华瑞 谢道奎92
9.1概述92
9.1.1计算机仿真分类93
9.1.2仿真试验的内容和目的96
9.1.3仿真试验的一般步骤99
9.2模拟仿真102
9.2.1模拟仿真的一般过程102
9.2.2仿真方程编排103
9.2.3绘制模拟编排图105
9.2.4设置自动化109
9.2.5模型检验110
9.2.6实物测试118
9.2.7试验结果正确性分析119
9.3混合仿真121
9.3.1混合仿真特点122
9.3.2混合仿真模型误差132
9.3.3混合仿真运用136
9.4数字仿真143
9.4.1数字仿真系统的建立144
9.4.2仿真算法153
9.4.3仿真程序设计与仿真语言174
9.4.4模型检验和误差分析180
9.4.5仿真专家系统与仿真数据库197
9.4.6仿真试验的一般程序211
参考文献214
第10章飞行试验结果分析张谦 李玉兰218
10.1制导精度分析的一般原理218
10.1.1工具误差系数分离原理220
10.1.2误差模型225
10.2捷联惯性制导系统精度分析244
10.2.1捷联惯性制导系统工具误差简捷分析法的基本分析式245
10.2.2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精度简捷分析法251
10.3惯性平台制导系统精度分析255
10.3.1惯性平台制导系统的工具误差分类与适合精度分析的列写形式256
10.3.2特殊飞行试验弹道误差系数简易考核分析法266
10.4用被动段外测系统测量数据评定制导系统精度271
10.5姿态控制系统飞行结果分析284
10.5.1飞行结果分析的依据285
10.5.2飞行结果分析的方法286
10.5.3正常飞行结果分析287
10.5.4故障飞行结果分析303
第11章控制系统可靠性朱明让等309
11.1控制系统可靠性指标309
11.1.1控制系统使用特点309
11.1.2控制系统设计要求312
11.1.3可靠性的定量描述316
11.1.4控制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论证和确定320
11.2控制系统可靠性模型328
11.2.1可靠性模型中常用的概率分布328
11.2.2控制系统可靠性模型种类和结构333
11.2.3可靠性模型建立方法349
11.3可靠性分配和预计354
11.3.1可靠性分配354
11.3.2可靠性预计361
11.4可靠性分析技术373
11.4.1参数变化分析373
11.4.2应力一强度分析379
11.4.3失效模式、效应和致命度分析(FMECA)388
11.4.4故障树分析(FTA)399
11.5可靠性设计418
11.5.1可靠性设计环境418
11.5.2可靠性设计的一般原则420
11.5.3降额设计422
11.5.4冗余设计423
11.5.5热设计424
11.6可靠性增长技术429
11.6.1可靠性增长的概念429
11.6.2可靠性增长方法434
11.7可靠性试验与评估443
11.7.1可靠性试验443
11.7.2单机环境试验453
11.7.3贮存试验464
11.7.4可靠性评估470
11.8可靠性管理477
11.8.1可靠性大纲477
11.8.2对协作单位和供应单位的监控481
11.8.3设计评审482
11.8.4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管理485
参考文献489
第12章控制系统发展展望徐延万490
12.1航天技术发展趋势和控制系统前景490
12.1.1航天技术的作用490
12.1.2战略导弹和航天运载器的发展趋势492
12.1.3控制系统发展前景495
12.2控制系统发展方向和途径497
12.2.1提高制导精度497
12.2.2加强可靠性505
12.2.3控制装置轻小型化513
12.2.4扩大适应性516
12.2.5现代设计与试验技术的应用523
12.2.6系统工程技术应用528
参考文献531
1992《控制系统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延万主编;余显昭,王永平副主编 1992 北京:宇航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大系统控制论
- 1994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导弹控制系统
- 1985
-
- 自动控制系统 下
- 1981
-
- 新型控制系统
- 1990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自动控制系统 下
- 1980 武汉自动化研究所情报室
-
- 机械系统控制
- 1986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 可控硅控制系统
- 1986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线性控制系统
- 1983 中央图书出版社
-
- 系统控制 上
- 1988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
- 控制系统CAD
- 1991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 线性控制系统
- 1987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数字控制系统
- 1986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 自动控制系统
- 1959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液压控制系统
- 1990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系统与控制
- 1980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