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马赫数3.8通流时流动控制效果对比表》

《表1 马赫数3.8通流时流动控制效果对比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形状记忆合金在飞行器进气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尽管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关心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中的应用问题[40?44],但是专门针对进气道中的应用研究却较为少见。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赵澎涛[45]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条带和形状记忆合金鼓包在温度加载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和相变特性。结果表明,形状记忆合金条带和鼓包三维结构能够产生较大的竖向挠度变形,为今后形状记忆合金在进气道结构变形与控制应用研究提供了数值参考价值。刘宇[46]在2015年设计了一个基于SMA驱动的变体机翼及自适应进气道,首先分析了所采用的形状记忆合金的性能,获得了SAM的最大可回复应变和最佳驱动电流,然后确定了SMA的加热、冷却和驱动方式,最后对变体机翼及自适应进气道开展了变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机翼及进气道的变形效果良好,验证了所设计变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的可行性。戎佳欣[47]在2018年提出了一种基于SMA纤维增强复合柔性蒙皮的自适应鼓包进气道,希望通过鼓包型面的变化来控制进气道的喉道面积,使飞行器在宽速域内具有良好的进发匹配性能。以上研究虽然立足于进气道的工程应用背景,但更多地侧重于材料的选取、制备以及变形方案和变形性能的研究,并未对可变形进气道的流场特性开展深入研究。张悦等[48?50]针对一个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模型,分别开展了基于SMA的前体激波控制风洞试验和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风洞试验,如图13,14和表1所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反向变形与多次训练的组合处理方式,可获得具有一定变形量和较高回复速度的记忆合金板,并且基于该合金板的各类流动控制装置能够取得相当不错的控制效果,使进气道外压缩激波系始终保持在封口状态,并能够抑制激波诱导的边界层分离,显著提升进气道出口的平均总压恢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