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贫困群众情感及行为的生成情境》

《表1 贫困群众情感及行为的生成情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精准扶贫中群众的“求贫”心理与情感治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最后,在精准扶贫中要区分并重点关注三类群体的情感及情绪,一类是长久持续贫困群体、二类是刚刚陷入贫困的群体、三类是即将脱贫的群体。这三类群体在情感、情绪及行为动向上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类群体由于长期被贫困所裹挟,贫困已成为一种亚文化,其“心智带宽”受到一定的局促,对于贫困状态的改变缺乏动力。一般而言,他们的生活基本是“安之若素的”,对于扶贫工作较多持一种“淡漠态度”,政策给予的物质和资金都接受,但改变其生活方式非常困难。过多的给予会强化他们利用“贫困身份”获取更多利益的动机;第二类群体是刚刚陷入贫困,这类群体在陷入贫困之前有着稳定的生活状态,自我效能感和掌控力较强。一般由于突然或意外的事件使其身处风险之中,如意外伤害、疾病、投资失败、财产损失等。由于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破,强大的心理落差会激起对自我、他人及社会的怨恨。这类群体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内心的不满,如果他们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纾解和释放,还有可能产生反社会行为;第三类群体是即将要脱贫的群体,这类群体与第一类群体的不同之处是,在国家政策扶持和个人努力之下,他们的“贫困生活”被打破了,并开始朝向积极的方面改变。然而,随着政策资源的不断输入和个体对未来的预期不断扩大,他们开始对国家的投入和自我的发展充满了“愿景”,当这种预期、愿景和现实产生落差时便会使滋生不满情绪。这或许便是现实情境中所谓“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筷骂人”的学理性解释。正如霍弗所说,“困苦不会自动产生不满,不满的程度也不必然与困苦的程度成正比。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候。”[24]针对第一类群体,在保障其基本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应致力于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改变定势的自我认知,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塑造其走出困境的能力。针对第二类群体,应“共情”他们的遭遇,为其负面情绪提供合理的宣泄途径,让其从单一的“我”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并推动其与过往的优势衔接,重塑生命的动力。针对第三类群体,要巩固其改变动力的持续性,同时也引导其理性看待这种改变,将自我和社会、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