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西方的地区发展模式与中国的社区建设》

《表1 西方的地区发展模式与中国的社区建设》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区发展模式的本土适用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中国社区建设体现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色彩,“助人自助”的伦理价值总体上只呈现“助人”特点(表1)。关于“助人”,类似于社会保障的社会救济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已出现,如,管子提及的“九惠之教”,孟子的“推恩”等。这些救济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当朝者的吉庆事典时颁诏施救,另一种是出现自然灾害时,统治者会采取社会救助措施。显然,救济活动表现出的助人理念,多从慈善的角度给予受助者恩赐,“同情”的标签效应明显,未能将平等、尊重等体现人格的助人理念表达出来。究其根源,一是尊卑森严的等级秩序。中国历史上长期盛行行动意义上的慈善救济,而国家与民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森严的等级秩序,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和人格尊严。长期浸淫于“尊卑”的文化场域,社区居民在心理上往往对社区工作者提供的服务秉持被动的“受助”态度,无法涉及受助者“自助”的潜能挖掘和自我成长。二是中西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是“个人—社会”的两级模式,而中国社会则是“个人—家庭—社会”的三级模式。西方缺失“家”文化,因而形成了带有宗教信仰的团体格局。中国始终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父母在不远游”等传统观念均体现了“家”的重要性,其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差序格局之下的熟人社会,实质上就是一个以“己”为中心,按照“血缘—地缘—业缘”脉络建立的社会关系网。在社区,居民的“求-助”关系大多存在于亲戚邻舍之间,其他人都被划为“圈外人”。他们将助人者的给予和帮助视为理所当然,无法形成“自助”的理念。三是鲜明的道德取向,在帮助他人时容易将道德观等同于专业价值观,如,同情与同理、献爱心与爱的能力、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等,致使社区工作欠缺专业方法指导而陷入低水平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