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第1版至第5版《首都圈基本计划》相关内容梳理》

《表1 第1版至第5版《首都圈基本计划》相关内容梳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京广域首都圈构想及对我国大都市圈规划编制的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都”为东京都,“3县”为东京都邻近的埼玉县、神奈川县及千叶县,“7县”为邻近3县及外围的山梨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资料来源:笔者结合日本第1—5次首都圈基本计划的梳理。

第1次首都圈基本计划完成于1958年,以建设管控为主要导向。为应对产业与人口都快速向东京集中的问题,提出在建成区周围设置5—10 km的绿化带、在市街开发区域设立卫星城的策略,但最终实施效果不佳,绿化带遭到相关利益集团反对,国家开发机构带头开发,卫星城也因吸引力有限而推进缓慢。第2—4次首都圈基本计划处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快速扩张时期,避免人口、产业功能向东京“一极集中”成为主要目标。“1968版规划”提出距东京都中心50 km外设置近郊整备地带、在外围地区设立多功能卫星城镇的策略,推动工业、科研等功能的外向迁移;“1976版规划”提出打造区域多中心城市的广域城市复合体设想,推动外围地区港口、国际机场、大型公园、学园城市(如筑波)等更多元功能的开发;“1986版规划”提出按圈层进行功能分工、构建外围自立型都市圈的设想,进一步推动政务管理、企业管理及生活服务等功能的外溢,但受到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影响,外围城市副中心、商务核心城市建设距离目标尚有差距[10]。第5次首都圈基本计划完成于1999年,在功能“一极集中”、自然灾害威胁、老龄化严重、“空心化”显现等多元问题背景下,提出“分散型网络结构”的均衡化空间布局模式。50 km内构建以都中心、业务核都市为主的环状节点都市群,50—100 km范围构建整合区域的“环状大都市轴”,提出打造30个左右的业务核都市作为广域合作据点,并形成东京都市圈、关东北部地区、关东东部地区、内陆西部地区、岛屿地区等5大自立型次区域(图1);同时,提出支撑区域均衡布局的战略举措,包括通过交通协作建设实现环状快速通道、推动东京湾的统一协调利用、构筑高效的大区域物流系统、推进大区域防灾协作等[1]。国内学界对这版规划的研究也较为丰富,分别从人口预测、空间结构、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解读,并认为这版规划基本稳定了东京首都圈的区域网络化、多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明确了各类地区的功能完善方向,进一步缩小了首都圈的地域差距并显著提高了整体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影响了国内新一轮都市圈规划的空间格局重构[11-12](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