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应用心理学语境下的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心理疏导的特征比较》

《表1:应用心理学语境下的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心理疏导的特征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心理疏导存在的误区及途径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应用心理学语境下的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心理疏导之间的内涵辨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受教育者意愿系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充分保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心理疏导是让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走心,进而提高其效能的方法。[4]与以说理教育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心理疏导在“晓之以理”的同时,通过增添情感因素上的移情共鸣与同疏导对象的双向互动,实现了“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的有机结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人文关怀,提高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避免了说理教育滑向说教甚至“洗脑”。进一步地,与以说理教育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在信息流动上从单向传递到双向互动、在教育过程中从注重认知提升到关注人格完善,从理论脱离生活实际到理论联系现实生活,彰显了心理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向。[5]作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心理疏导兼具心理辅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探寻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转化规律,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消除大学生思想迷雾、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营造校园和谐环境,是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