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拆迁前后不同工作类型人群的住房类型选择》

《表5 拆迁前后不同工作类型人群的住房类型选择》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边村原居民市民化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null由于调查样本覆盖度不足导致数据缺失。

以是否已经完成城边村改造为条件分为2组,分别统计城边村改造前后不同职业人群选择各居住类型的比例,计算不同居住类型占比变化情况(表5),发现:专职工作人群在拆迁前后选择商品房的比例提高44.74%,变化最大;而其他人群选择拆迁安置房的比例提高较大,个体商户与灵活就业人群都在70.00%以上,失业人群也达到44.86%。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专职工作人群与城市社会联系密切,受城市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更倾向购买商品房,更乐于主动市民化。被调查者中只有12.30%拥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5.60%拥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70%拥有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或工伤保险,19.20%拥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失业保险。31.50%被调查者属于专职工作群体,是有机会获得城镇社会保障的群体,而灵活就业人群占4370%,普遍不具有获得城镇社会保障的机会。就业类型与社会关系网络密切相关,专职工作人群特别是其中的公职人员群体,其社会关系网络早已延伸至城市中,其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已受到城市文化的强烈影响。灵活就业人群虽在城市打工,但其社会关系网络多局限于原有社区关系网络,与城市联系薄弱。总之,城边村原居民的城市社会保障覆盖度低且社会关系网络与城市联系较少,导致其与城市联系不强,融入城市社区的意愿较低。具有固定职业、与城市社会联系密切的人群倾向于在城边村改造中主动市民化,社会保障、社会关系网络是影响城边村原居民市民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