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中医药按病种支付方式改革前后门诊病种次均费用变化情况》

《表4 中医药按病种支付方式改革前后门诊病种次均费用变化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安徽省中医药按病种支付方式改革效果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改革前数据是指2015.7-2016.6期间医保发生数,改革后数据是指2016.7-2017.6期间医保发生数。

中医药门诊病种的比较。中医药按病种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后,中医院门诊病种病人诊疗次数明显增多,医院收入明显增加,同时由于实施门诊病种按照住院病种的70%报销,患者的负担也明显降低。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从安徽省新农合统计数据来看(见表4),改革前太和县中医院次均费用是281.76元,改革后降低为241.79元,医保报销比例由改革前的56.08%下降为54.14%,虽然报销比例有所降低,但患者个人承担费用由改革前的129.38元下降到110.88元,患者负担有所下降。但是诊疗人次由改革前的4人次上升到改革后的32人次,医院收入明显增加。贵池区中医院次均费用改革前后变化不大,但是报销比例由改革前的26.76%上升到改革后的66%,上升幅度明显,单病种患者负担降低670.18元。中医药住院病种取消过去按项目定额方式,按照临床路径方式确定定额标准,改革后次均费用较改革前有所降低,患者报销比例则上升到近80%,患者负担有所降低。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为例,肥西县中医院改革前的次均费用是4 614.59元,改革后降低为3 495.1元,次均费用降低1 119.49元。报销比例则由改革前的67.51%上升到74.45%,患者负担由改革前的1 545.43元降低到改革后的893.00元,下降明显。住院次数由改革前的12人次上升到改革后的52人次,医院收入增加明显。怀远县中医院次均费用下降更为明显,由改革前的5 463.98元,下降到改革后的3 379.09元,下降了2 084.89元,患者报销比例也由改革前的69.31%上升到改革后的75.09%。住院次数由改革前的36次激增到改革后的95次,医院收入明显改观。无为县中医院的次均费用在改革后有所上升,次均费用由改革前的3101.82元上升到改革后的3 636.39元,报销比例由改革前的67.65%上升到改革后的75.65%,患者负担变化不大,但是住院次数上升明显,由改革前的148人次上升到330人次,可见在实施按病种付费以后,医院住院情况明显好转,中医药诊疗优势得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