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类院校课程结构平均比例统计表》

《表2 各类院校课程结构平均比例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统计44所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比较各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可知,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必修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即大学英语、马列、体育、艺术等;学科基础课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学骨干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区域与城市规划、城市地理等课程。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计量地理学、规划制图等课程。四类院校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对具体课程开设学期、课时或学分占比上存在较大差异。必修课程群四类院校课程设置没有明显区别,一般以理论性的地理学与规划学课程为主;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行业类院校与准综合类院校以规划类课程和地理信息软件类课程居多,但行业类偏重旅游、环境、土地等方面,准综合类偏重房地产、水资源、城乡规划等方面,准综合类院该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更趋向应用性。各校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都普遍重视规划理论及其技术工具类课程,工科趋势日益加强;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教学环节丰富,课时多、学分高、占比较高。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等,各院校课程组成大致相同,但是实习师训和毕业实习的地区和行业领域存在差异。如表2显示,行业类院校最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宜选修科目进行深入学习,特色优势明显;准综合类院校该专业实践课程学分比例最高,以地方高校为主,立足服务地方为其办学宗旨,具有较强地域性与应用性,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地理技能运用能力;行业类院校与综合类院校实践课程学分比例较低,反映出这两类学校重视重理论熏陶,培养综合性或行业性精英人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