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事物的类别划分模型 (根据《稀缺》总结整理)》

《表1 事物的类别划分模型 (根据《稀缺》总结整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被建构的“重要”与“紧急”:稀缺心理机制对微观与宏观决策过程的影响——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对《稀缺》涉及的相关研究的文本分析中,笔者发现存在两个主要的标准:一是主体对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感知,即重要性维度;二是主体在时间范畴内对事物的紧迫性感知,即紧急性维度,这两者构成人们对事物进行划分的依据标准。根据这一划分模型(如表1所示),人们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权衡和选择,也同时产生稀缺心态和形成“管窥视野”。专注与管窥视野的形成与变化方向和事物的重要性与紧急性的变化方向保持一致。在某一类别范畴的事物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它就会自然地进行下一个类别象限,伴随事物紧急性—重要性的提升,人们越趋于形成“专注”与“管窥视野”。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为不同的个体的社会资本状况、文化背景、个性偏好、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差异的客观存在,所以对于紧急和重要的维度划分,是存在不同个体之间客观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