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疾病界定、归因与干预中的医学化与去医学化》

《表1 疾病界定、归因与干预中的医学化与去医学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实证与建构:医学化与去医学化之争的再反思》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对疾病的界定、归因和干预三个层面进行理论剖析,可以发现医学化与去医学化在理论层面存在差异(具体见表1),在实践层面尚存悖论。这些争议的根源是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一方面,医学化的实证性特征帮助个体从主观意义上免责,消除了污名化。而医学在剥夺了正常和健康的界定权后制造了统一标准,个体在这一过程中丧失了主体性,但却也因为医学的干预手段获得了关注与治疗。另一方面,去医学化的建构性特征主张医学化过程隐含了负向价值判断和权力宰制,病人角色会扩大个体遭受的污名化。标准被掌握在医学家、统计学家等少部分人手中,个体获得的关注和干预都是被动的,这一过程也显露出权力的扩张和对社会的控制意图。同时去医学化的观点强调与个体共同探寻根源与本质,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干预方案,但有利于主体性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