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3种情形的实验参数》

《表1 3种情形的实验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扰动激波冲击界面不稳定性:反射激波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实验在图1所示的竖式激波管中开展,激波管由驱动段(1.60m)、被驱动段(4.22m)和实验段(0.31m)组成,内腔截面尺寸为100mm×100mm。驱动段填充高压N2,被驱动段填充常压N2,二者之间用聚乙烯薄膜隔开,采用电加热电阻丝破膜方式产生平面入射激波。在激波管侧壁安装了3个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初始平面入射激波速度和触发高速摄影系统。将直径为d的刚体圆柱安装在界面上方、其圆心到界面距离为l的位置,平面入射激波自上而下传播时,遇到刚体圆柱发生绕射,形成入射扰动激波。采用与Jacobs等[26]类似的方法,在实验段底部和低压段顶部分别同时缓慢充入SF6和N2,2种气体在观测段顶部相遇后,从两侧狭缝中溢出,形成无膜初始均匀界面。在我们前期入射阶段实验工作[22]中,为研究直径d和距离l对扰动激波冲击界面时刻的波形及随后界面演化过程的影响,定义了无量纲距离η=l/d,并开展了3种不同η情形的实验,具体参数见表1,所有情形下入射激波马赫数均满足Ma=1.22±0.01。本文关注的是入射扰动激波冲击界面后,其透射激波在实验段底部端壁处反射,从而二次冲击入射阶段形成的N2/SF6界面。因此,用无量纲距离η表征反射激波二次冲击前界面的初始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