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理论模型增长率:扰动激波冲击界面不稳定性:反射激波效应》

《表3 理论模型增长率:扰动激波冲击界面不稳定性:反射激波效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扰动激波冲击界面不稳定性:反射激波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3给出了3种情形下的缩减因子R、修正后的初始线性增长率v0DR。图8为DR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可见,对于全部3种情形,DR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在初始振幅满足线性化条件的η=4.0情形,DR模型和实验吻合最好。对于另外2种情形,初始振幅与波长之比a0/λ0略大于0.1,模型和实验结果的差别有明显增加,原因可归于两个方面:其一,为便于引入理论模型,将“Λ”形界面近似为正弦界面,在对界面形状拟合的过程中放大或缩小了这种差异;其二,DR模型未考虑本文实验中气泡中心存在的尖钉结构,这种尖钉的演化会影响气泡的混合区宽度增长。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中0.8 ms时刻图像所示,在η=3.3情形,整体气泡中心位置附近有明显的尖钉结构,其对应的反向涡对与气泡的涡对方向正好相反,实际上抑制了气泡混合区宽度的增长;而在η=4.0情形,尖钉距离气泡位置较远,且比较纤细,这样对气泡混合区的影响就会很小。因此,这就导致了图8中无量纲距离η=3.3情况下,DR模型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相比较而言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