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双温度模型和5组分6反应模型计算的激波脱体距离与实验数据的偏差》

《表2 双温度模型和5组分6反应模型计算的激波脱体距离与实验数据的偏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CO_2中速度5~7km/s自由飞圆球流场参数的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7对比了自由飞圆球激波脱体距离的实验测量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其中红色虚线和灰色点划线分别是实验前在压力p0=11.5kPa、T0=300K状态下采用双温度模型和冻结气体模型计算的圆球激波脱体距离随速度变化趋势。蓝色空心方框为根据本文具体实验状态采用双温度模型计算的对应圆球激波脱体距离。上述计算涉及的化学反应动力模型均为本文选取的5组分6反应模型。冻结气体模型计算的激波脱体距离随速度升高而呈单调减小趋势。双温度模型计算的两组结果则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当圆球飞行速度在约5.5km/s以下时,激波脱体距离随速度升高而减小;当飞行速度在约5.5~7.0km/s时,激波脱体距离随速度升高反而增大;当飞行速度超过7.0km/s时,激波脱体距离又随速度升高而呈缓慢下降趋势。该变化规律与实验测量的激波脱体距离随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2对比了根据本文实验状态采用双温度模型和5组分6反应模型计算的激波脱体距离与对应实验测量数据的偏差,可见采用本文计算方法得到的圆球激波脱体距离基本再现了本文实验测量数据。